再生氣也不要對寶寶說的“4不”原則

再生氣也不要對寶寶說的“4不”原則

在寶寶懵懂的世界裡,父母就是彼岸的那座燈塔,照亮寶寶前行的路。寶寶必須靠著父母或照顧者的引導與互動,才能一點一滴地認識自己與世界。還沒有做父母的人對自身的言行舉止可能不會特別注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但是一旦做了父母,就會驚訝地發現,寶寶的模仿能力超強,稍不留意,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全都被寶寶學會了!

平常生活中哪些話是正面的?哪些話是負面的?一般人沒事是不會去分析的,甚至會覺得說負面的話又有什麼關係呢?然而正如俗語說的“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其實語言常會有隱喻的、暗示的效果。許多父母會在自己情緒不佳時對寶寶說一些負面的話,或者是已經習慣用負面的語氣說話,在不知不覺中就脫口而出。別以為那麼小的寶寶什麼都不懂,大人說負面的話時不佳的語氣與態度,早已經對寶寶小小的心靈造成不良影響了!

催促、批評、威脅、利誘有用嗎?

從初生嬰兒到剛學說話的1~2歲的寶寶,雖然對父母說的話似懂非懂,但是父母說負面話時的語氣及態度,寶寶都會接收並儲存著。如果你將自己和寶寶一天的對話記錄下來,仔細地檢視自己一天之內,對寶寶說的最多的話,可能是一些“快一點!”“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再一次試試看我會不會打你!”“乖乖吃飯,才可以去買喜歡的玩具哦!”之類帶著催促、批評、威脅、利誘的言詞。想一想,這般循環的對話能讓寶寶達到我們期望的目標嗎?這樣對寶寶有正面的幫助嗎?

為了寶寶好,應做到“4不”原則

無論你再煩燥、脾氣再壞,千萬記住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1. 不要罵寶寶“笨”

寶寶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寶寶,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寶寶潛意識裡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

2. 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寶寶的缺點、弱點

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下批評的寶寶,自然而然會產生退卻行為,愛面子的寶寶只好生氣!這些寶寶的人際應對進退技巧,自然不容易朝正向發展,一旦形成"不好相處"的性格,對寶寶日後進入社會後與他人的交往溝通會帶來非常大的阻礙。

3. 不要常以物質誘惑、威脅刺激要寶寶表演或表現取悅大人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分寶寶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寶寶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寶寶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寶寶,以免寶寶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 不要對寶寶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等拒絕的話

夫妻吵架或壓力大時,容易對寶寶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寶寶心靈深處的傷痕,讓寶寶缺乏安全感,會深深影響孩子未來與異性或父母的相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