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看懂這3點,穩住職場後半場

今天表弟發微信跟我訴苦:“現在工作特別忙,工資還低,我覺得特沒前途不想幹了,過完年準備換工作。”

畢業4年,我已經記不清這是他換的第幾份工作了。可是當問他準備換什麼工作時,他依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都說三十而立,眼看再過兩年就30歲了依然沒什麼起色他感覺很焦慮。

元旦剛(已)過,第一批90後迎來30歲了。古人云:“三十而立”,現實卻是越來越多的人年近30還一窮二白的寄希望於跳槽漲工資。

據統計:90後成為跳槽的主力軍:


2020看懂這3點,穩住職場後半場


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

在我們父母那個時代,選擇很少,一個工作幹一輩子是最讓他們感到幸福的事情。有的夫妻甚至為了工作分居了一輩子直到退休才能相聚;

而現在這個網絡時代,各種行業不斷更新換代:傳統職業不斷消失,新的職業不斷誕生。

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選擇多樣化原本是好事,但現在過多選擇反而成了一種弊端:一份工作幹個兩三年已經能算久了,有的幾個月就會換,個別甚至上午剛入職下午連聲招呼都不打就不去了。

離職原因有各種各樣但最最主要原因還是薪酬:

  • 《2019國人工資報告》調查數據顯示,66.2%的受訪者工資水平比預期少,
  • 74.6%的受訪者認為工資是考慮跳槽的因素;
  • 相對於2018年的58.6%再創新高。

俗話說:“換工作窮3個月,換行業窮3年”。

頻繁的換工作,甚至是換行業真的會越換越窮,如此看來三十還不立就有因可循了。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打破這一現象呢?

這3點,幫你看清跳槽真相。

2020看懂這3點,穩住職場後半場


01.及時享樂?也許你正在透支你的人生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遲了快樂都會少一些。”

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急著享受生活,用信用卡、花唄去滿足自己超支的慾望,透支著自己以後的人生。

每天一睜眼就揹負著這樣那樣的債務,難怪總是嫌工資低,一直在跳槽。

彷彿只要跳槽了,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工資就能隨之增長。

可事實卻總不能如你所願:你總是拿不到想要的薪酬,於是越來越焦慮。

就像表弟這樣:月月光,工作許多年也沒有攢到錢。每個月就盼著發工資,找工作永遠先看工資多少而不考慮發展前景如何。

每次換工作都是熱情滿滿去做,到最後卻因為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就想換了。

換來換去都是最基礎的一線崗位,工資低還特別辛苦。

有時候還會抱怨:“這麼多年的學都白上了,人家某某某都沒怎麼上過學,現在在工廠流水線上工資照樣高的很。”

其實“早”不見得好,你看看張愛玲的一生:婚姻失敗、晚年更加悽慘甚至一個燒餅吃兩天,骨瘦如柴,像幽靈一樣活著。死後7天,才被人發現。

同樣的,過早的享受也不見得會給你的職場帶來什麼幫助。

人生就像爬樓梯,要紮紮實實的一步一個臺階的向上爬才能安穩。

任何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個行業毫無積累就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

而想要成為精英,你一定要堅定,你要確定我就是要從事這個行業並且把它當成一生的事業,只有這樣你才可能在一個行業站住腳跟。

在找到這個行業之前,你一定不要只為貪圖眼前享受、一身負債壓力,最後讓眼前的短暫利益矇蔽你的雙眼。


2020看懂這3點,穩住職場後半場


02.認準一個行業,深入進去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汪子譽老師是一名有著23年從業經驗的資深的化妝造型師,也是業內小有名氣的“青妝造型”的創始人。

在很多人看來,化妝師是充滿藝術性的,比較高大上的一個職業。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北京一位大牛化妝師化一個妝面最少要5萬塊。

但實際上,化妝師剛入行的時候要從助理化妝師做起,前半年基本上是零工資的,甚至還要掏著學費才能給老師拎箱子。

特別辛苦不說,稍有不慎還要賠償弄壞的化妝品或工具。

一個月下來不但拿不到工資還要倒貼。

所以儘管很多人都想進入這個行業,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真的不多。

老師在談及現在她帶的90後的這批化妝師中說:真正能堅持到出師,成為正式化妝師的往往是那些家境還可以,並且他們都在有名的幾個化妝學校中系統的學習過然後才通過網絡或者熟人介紹輾轉來到她的工作室拜師的那群人。

原因就是:

  • 她們很確定自己就是要從事這個行業,一輩子都要幹這個,所以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咬牙堅持;
  • 她們家境尚可,不急於眼前要掙到錢。所以在前半年基本沒有工資的情況下只要能真的學到東西就能夠堅持下去。

而跟著她堅持下來的那些化妝師們3年後的工資,即使在淡季都在10000-20000之間。

很多人覺得這裡工資低,於是就換工作。

彷彿換工作就等於漲工資,其實這不但取決於公司,更取決於你自己。

富蘭克林說過:能忍耐的人才能達到他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只有你自己是金子,才能到哪裡都能發光!

2020看懂這3點,穩住職場後半場


03.只想從事感興趣的職業?其實興趣往往是被逼出來的

很多人做不好工作時總是會推說: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我不擅長或者對這個行業不感興趣,不感興趣,做不好不是很正常嗎?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優秀鋼琴家朗朗,從小對鋼琴極有天賦,並且也很小就對鋼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即使是這樣熱愛鋼琴的他,在被父親要求一天練習8小時以上的時候依然一度對鋼琴產極度厭惡。

郎朗在回憶自己的成長之路時曾說:

“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

“興趣是逼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其實,不論你多麼熱愛一份事業,在遇到困難遭遇瓶頸期的時候都會產生牴觸、想要退縮,在那個時候你一定要堅持。

小提琴家劉憲華也曾說過:

“我不願意拉琴,是被父母逼著拉琴的。一直不想拉,直到我就參加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其實,不論你多麼不喜歡一件事,只要你堅持做好並收到了回報,你都會開始愛上它。


2020看懂這3點,穩住職場後半場


畢淑敏說過:“人生本沒有什麼意義,人生的意義在於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

工作也是一樣的,人人都向往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一件事情一旦成為了“嚮往”就意味著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人的一生,除了吃飯睡覺,差不多2/3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工作。如果你不能對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那不就浪費了這大好時光了嗎?

希爾在《天藍色的彼岸》中說:“知足者常樂。如果你不能做你所愛的,就必須愛你所做的。”

假如你到現在都沒能找到你所擅長的、感興趣的職業不妨著眼當下,問問自己有沒有對手頭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是不是對做的事情全力以赴了。

願我們都能找到並從事自己所熱愛的行業,成為行業佼佼者,實現日進斗金。

如果還沒能找到,不妨就先用心投入你目前所做的,當你取得成就收穫豐厚的回報沒準也會熱愛它了。

葉小魚跑跑跑:《文案變現》《新媒體文案創作與傳播》作者,在這個賬號上,由她和她的文案訓練營的小夥伴為大家寫作。歡迎關注賬號,瞭解更多職場成長乾貨。

本文作者:大苗,90後媽媽,熱愛文字熱愛生活,寫走心的文,過有趣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