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死後,呂雉是如何對待劉邦兒子的?

左視覺丶Left


誰說女子不如男,儘管在重男輕女封建思想的束縛下,只出了一個女帝武則天,但實際上,中國歷史上仍不乏傑出的女子,一朵朵鏗鏘玫瑰書寫自己的不凡。“臨朝稱制”便是由呂雉而來。作為一個女性,她能輔佐丈夫登上王位,亦能垂簾聽政,可她還是不得不得和其他女子共享丈夫,並讓這些女子誕下子嗣,劉邦去世,呂后大權在握,那麼,素有心狠手辣之稱的呂后如何對待劉邦的這些孩子呢?

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這八子被稱為高帝八男,呂后給他生下兒子劉盈——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戚夫人生下趙王劉如意,薄姬生下劉恆,後來的漢文帝。另一位趙姬生下淮南王劉長,曹氏生下大兒子劉肥,其他幾個兒子劉友、劉恢和劉建,生母不詳。

呂后追隨丈夫造反,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尤其是曾被項羽抓走囚禁,堅持讓她度過艱難的是丈夫,可事實是丈夫有了寵妾戚夫人後,在自己受折磨時,卻和別人享受著安樂,生活甜蜜,這怎麼不讓她嫉妒生恨?而更令呂后覺得戚夫人罪該萬死的是戚夫人仗著劉邦對自己寵愛有加,常常在劉邦身旁吹枕邊風,讓劉邦廢掉劉盈,改立她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耳根子軟,昏了頭答應了。儘管廢太子一事無疾而終,但是呂后報復的注意力便更為集中地放在了戚夫人與她兒子身上了。

“槍打出頭鳥”,呂后的第一槍最先襲向這對母子。呂后下令將戚夫人剃掉頭髮,戴上鐐銬,囚禁在永巷裡,為奴幹苦活。此舉儼然讓戚夫人從天堂跌落到地獄,但是呂后不解氣,還將其做成人彘,並邀兒子劉盈觀看,誰曾想,劉盈因此而產生陰影,嚇出了病,在病後無心朝政,流連於酒色,年紀輕輕二十幾歲就去世了。

和他母親相反,劉盈是一個較為善良溫和的人,他察覺到母親對其他人的殺意後,仍然對其他兄弟頗有照顧,但劉盈的手段哪是呂后的對手啊。劉盈天真的以為只要他和劉如意同進同出,同吃同喝,便能幫助劉如意逃過一劫,但還是讓呂后抓到了空子,她趁劉盈外出打獵、劉如意獨睡時,讓人強行灌毒藥毒殺劉如意。

而劉盈大概也想不到,他的謙和禮讓也會差點害死自己的兄弟。本來呂后就對長子劉肥不放心,儘管他母親身份低微,但劉盈因著這兄弟排位讓劉肥坐了上座,這讓呂后十分不滿,這種情緒像野草似的瘋長。在一次宴會中她便安排了兩杯毒酒,不料自己的兒子劉盈拿起了其中一杯毒酒敬酒,她趕忙打翻劉盈手中的酒。同在皇宮裡,劉肥亦不是傻子,這時讓他明白過來,趕緊裝醉藉口離開,並獻上一郡以求保全性命,但結果是劉肥回到封地四年後就鬱鬱而終了。

對於這些人,呂后也不能一下子全都給殺害了,便以她最擅長的手段聯姻來監管這些兒子。五皇子劉恢有愛妾,對強塞一個女人過來本就十分鬱悶,敢怒不敢言,可這女人不僅管著他,還不讓他和愛妾見面,甚至下毒害死了他的愛妾,劉恢悲憤不已,殉情自殺。

六皇子劉友也是被迫娶了呂氏女子為妻。大抵是呂氏女子性格多強勢,善妒忌,她不滿劉友寵愛其他妃子,回孃家向呂后誣陷劉友企圖造反。呂后早就有除掉這人之意,苦於“師出無門”,這下送上門來,怎麼不趕緊下手?呂后將劉友軟禁,派遣大量護衛層層圍住院子,不允許人給他送飯,活生生餓死了劉友,一個皇子下場卻如此悽慘。

七皇子劉長是由呂后自己撫養長大,對他較為放心,並沒有下手。對於八皇子劉建,呂后在他死後下令殺了他唯一的兒子。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呂后不放在眼裡的四皇子劉恆日後成了漢文帝,而劉長就是在漢文帝時期造反失敗自殺。

高帝八子,少有善終。在皇家裡,哪有所謂的真情,為保證自己手中的權力,呂后必須除掉其他人,斬草須除根,否則春風吹又生,呂后明白這個道理,沒放過劉建,卻放走了劉恆,劉恆成了笑到最後的人,既然選擇了狠辣專權,那麼只能義無反顧去堅持自己的“狠角色”才能走得更為長遠。但善惡終有報,生死一輪迴,今日種下的因,又會結下怎樣的果呢?可見呂后此生活得不凡,但也是悲哀啊!


文蹤旅跡


呂雉在歷史上是個響噹噹的人物,謀略和見識碾壓了當時很多的男性,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她的優秀,記住的都是她的殘忍,暴虐,其實她也只是對戚夫人母子比較殘忍而已,況且這也是戚夫人自己作的。劉邦死後,呂雉做了2件重要的事,真相遠遠不止嫉妒那麼簡單。

起初劉邦在外征戰的,呂雉一人在家扛起了生活的重任,後來劉邦做了首領之後,就把家人接到了身邊,呂雉又開始跟隨劉邦研究作戰,幫他出謀劃策,後來劉邦能夠奪得天下,與妻子呂雉有不小的關係。妻子呂雉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這麼優秀,天下也都是自己的了,按理說劉邦和呂雉應該可以過上和和美美的小日子了。

國家建立之後,邊境還處於動盪階段,劉邦經常親自領兵在外鎮壓動亂,呂雉就一人留在朝堂處理政事。妻子常年不在身邊,劉邦又處於壯年,自然會思女色,戚夫人在這種時候就登場了,跟呂雉比起來,戚夫人又年輕又美貌,讓劉邦心動不已,於是劉邦非常寵愛她。呂雉知道有戚夫人的存在後,雖然想解決掉,但是奈何距離太遠,再加上每天忙於政事,更加騰不出來空去“慰問”戚夫人,這就給了戚夫人足夠的發展時間。

呂雉為劉邦生下一子,名劉盈,雖被封為太子,但是因為性格懦弱的原因,一直不得劉邦喜愛,可是苦於當時只有他這麼一個兒子,劉邦也就沒有動別的心思。戚夫人常年跟在劉邦的身邊,又那麼受寵,有孩子是遲早的事情,也算是上天垂憐她,讓她生下一個男孩,劉邦很開心,起名劉如意,這個名字也是在變相告訴世人,他對這個孩子很滿意。

征戰結束,戚夫人跟著劉邦一起回來了,呂雉雖然不滿,但是也默許了她的存在,畢竟在那個年代,丈夫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況且丈夫又是皇帝,後宮美女自然是少不了的,也就沒怎麼為難戚夫人。可是戚夫人不知道好歹,仗著自己年輕貌美,獨佔劉邦的寵愛,經常的挑釁呂雉,一再的刺激呂雉,呂雉也一次次的忍下來了。

劉如意一天天的長大,脾氣性格都很像劉邦,劉邦越來越欣喜,加上戚夫人經常給他吹枕頭風的緣故,劉邦多次都想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劉如意。呂雉自然是不願意,私下聯合了朝中的諸位大臣,廢了好大一番心思,才保住了兒子的太子之位,這讓呂雉怎能不恨,搶了丈夫也就算了,現在主意又打到太子之位上了,這是不想給呂雉母子留後路的意思,要想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通順,必須要除掉戚夫人這個禍患。

後來劉邦去世,劉盈繼承皇位,呂雉做了2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毒死了劉如意,第二件事情就是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世人都以為是嫉妒,實則不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戚夫人礙了自己兒子的路,為母之心向來如此,她辛辛苦苦輔佐出來的大漢王朝絕對不能落入他人手裡,權利之爭才是她的終極目的,可惜戚夫人不懂得知進退,最終落得悽慘的下場。


歷史雲頂


班固《漢書》:“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趙不辜,淮厲自亡,燕靈絕嗣,齊悼特昌。

意思是:漢高祖共有八個兒子,出了二個皇帝六個王爺。三任趙王不幸身死,淮南厲王自盡而亡,燕靈王無後,齊悼惠王特別昌盛。

劉邦共有8個兒子,分別是:

1、齊悼惠王劉肥,生母曹夫人,是劉邦與呂雉結婚前與情婦曹夫人所生,是劉邦的庶長子,劉肥生於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1年被劉邦封為齊王,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漢惠帝劉盈即位。公元前193年,齊王劉肥進京見皇帝劉盈,宴席時劉盈按家庭宴席將劉肥安排在上座,引起呂后不滿,呂后令人取兩杯毒酒,想毒死劉肥,未想劉盈也拿起一杯準備敬酒,被呂后打翻酒杯,此舉引起劉肥懷疑,遂稱醉酒離席。



後劉肥知道是毒酒,知道是呂后想毒死他,於是聽取齊國內史士的建議,將封國中的城陽郡獻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並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也就是說齊王劉肥認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為乾媽,這樣呂后才放劉肥一條生路,劉肥回齊國後,沒幾年就去世了,死的時侯只有33歲。

2、漢惠帝劉盈。呂后的兒子,生於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後,劉盈即位為漢惠帝。劉盈仁弱,呂后強勢,是以權力掌握在呂后手中,呂后強迫劉盈立劉盈的親外甥女張嫣為皇后,劉盈心中鬱悶不已,以酒澆愁,並且不與皇后同房,後來呂后請劉盈觀看戚夫人做成的人彘,導致劉盈身心悲痛,不理朝改,大病一場,抑鬱而終,年僅23歲。



3、趙隱王劉如意。生母戚夫人,是劉邦最喜歡的兒子,公元前200年,受封為代王,公元前198年改封為趙王。劉邦在晚年很想廢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但招到大臣的一致反對,未能成功,劉邦死後,呂后準備殺劉如意,先是趙相周昌保護,後劉如意被呂后招到宮中,劉盈知道呂后想加害劉如意,便日夜保護,因一時疏忽早起打獵,回來後就被發現劉如意被毒死,死時年紀大概在10~12歲左右。

4、漢文帝劉恆。生母薄姬,生於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6年,受封為代王。劉邦在世時,劉恆與其母薄姬均不受劉邦待見,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劉邦幾面,而且封地代地處偏遠苦寒,劉恆母子又非常低調,與世無爭,正因如此,呂后認為劉恆沒有威脅,沒有對劉恆下手,而劉恆也被日後誅呂功臣推舉為皇帝,是為漢文帝。

5、趙恭王劉恢。公元196年,受封為梁王,後改封為趙王,為劉友之後的趙王。被呂后逼迫,娶呂后的侄子呂產的女兒為王后,公元前181年,呂產的女兒毒殺了劉恢的寵妃,劉恢為此悶悶不樂,同年殉情自殺,呂后隨後取消了劉恢的封國。

6、趙幽王劉友。公元196年,受封為梁王,後趙王劉如意被毒死後改封為趙王,為劉如意之後的趙王,受呂后壓迫,娶呂產的侄女為王后,而劉友又不喜歡呂產侄女,轉而寵幸其她嬪妃,呂產侄女忌妒,於是在呂后面前告劉友謀反,結果劉友被抓入獄,呂后不給劉友飯吃,劉友被活活餓死,死於公元前181年。

7、淮南厲王劉長。生母趙姫,趙姬起初是劉邦女婿張敖的美人,張敖獻給劉邦後,生下劉長,劉長於公元前198年,公元前196年,3歲的劉長被封為淮南王,其生母趙姬由於受趙相貫高謀反牽連,在劉長很小時於獄中自殺,後劉邦將劉長交給呂后養大,由於是呂后自己帶大的,因此劉長免遭呂后的政治迫害。公元174年,劉長勾結匈奴、閩越謀反,事洩後被捕,被廢王號,貶到四川途中絕食而死。



8、燕靈王劉建。公元前195年,受封為燕王,公元前181年去世,死時不超過18歲,唯一的兒子被呂后所殺,因此封國被呂后取消。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漢高祖劉邦死後,其子嗣的經歷班固《漢書》記載的內容來形容:“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趙不辜,淮厲自亡,燕靈絕嗣,齊悼特昌。”

其實高祖的兒子們其實善終不多,今天咱們以漢高祖劉邦第五子劉恢為例。


他是首個殉情而亡的諸侯王。梁王彭越因叛被誅後,劉邦將彭越屬地分封給愛子劉恢,劉恢成為大漢新任梁王,王都定陶。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劉邦駕崩,劉恢兄長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由於惠帝生性軟弱,朝政大權為太后呂雉(呂后)所掌。 呂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正月,趙幽王劉友(劉恢異母弟)遭呂后幽禁致死,趙地空懸,為報復劉氏藩王,呂后將高祖五子梁王劉恢遷往趙地為王,其封地梁國則有自己的侄子呂產接管。從梁王變為趙王的劉恢此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因為其被冊封在梁地時,尚且年幼,可以說是在封國長大的,對梁地鄉土情結很重,不願遠離故土;再者,趙地貧瘠,遠沒梁地土地肥沃。除此之外,最令劉恢害怕的是,呂后當朝,世人就有趙地為王不吉的說法,這是因為前後兩任趙王(劉如意、劉友)都被呂后謀害致死,如今輪到自己前往這個極其危險的是非之地,劉恢自然感覺到前途無望,災禍臨頭。


劉恢就藩趙地後,呂后並未對其立即下手,只是命人加強王府管理,嚴格監視趙王劉恢的一舉一動。呂后為完全掌控劉恢,又使出劉呂聯姻故伎,她給劉恢送去旨意,勒令其迎娶新任梁王呂產之女為後。此前,劉恢已有一寵愛妃子,二人生活相當恩愛,呂氏嫁給劉恢後,開始暴露其性格蠻狠、心腸歹毒的一面,自峙有呂后撐腰的呂氏,不僅獨攬趙王府權力、暗中監視丈夫的一舉一動,還甚至剝奪其享樂之權,根本就不把劉恢這個趙王放在眼中。 劉恢知道呂氏後臺強硬,有呂后撐腰,為保住小命,他只能選擇對呂王后的奪權蠻橫行為保持沉默,唯恐招來殺身之禍。懾於呂后淫威,劉恢對呂王后所作所為處處忍讓退卻,不過他好歹具有高祖血脈,有著一定血氣,忍耐到了一定限度後,劉恢經常半夜悄悄溜出房間,與自己心愛妃子幽會。呂王后自然得知此事,在得到呂后授權後,呂氏便命人將這個王妃用鴆酒毒死。


對於呂氏如此囂張政治暗殺行為無計可施,趙王劉恢除去怒罵詛咒之外,就只剩下絕望與恐懼了。痛失寵妃的劉恢創作了四首輓歌,命王府樂師每日反覆彈奏吟唱,以示追思。愛姬死後僅僅過了四個月,終日鬱鬱寡歡、以酒消愁的劉恢悲傷難耐之下,決定為愛妃自殺殉情。

呂后聽聞劉恢自殺消息,認為其作為高祖苗裔竟為一無關緊要的姬嬪付出生命,著實是給皇室丟臉,不準其被供奉在漢室宗廟祭祀,駁回了大臣給劉恢過繼子嗣,以延續趙王一脈的建議,劉恢就此絕嗣,漢文帝劉恆(劉恢異母兄)繼位後,劉恢被追諡為恭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