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將相和,千年難遇。

沒有制度的保障,沒有文化的傳承,沒有將相的人格魅力,沒有帝王的御下之術,沒有機緣的巧合,歷史上的“將相和”只能說是天賜良機,千年難遇。

我們所接觸的《將相和》有三種途徑:最小的時候看到的連環畫,圖多字少,適合兒童閱讀;小學時學到的人教部編版或冀教版和S版小學五,六年級課文中的故事,是節選,且是白話文;高中時學到的《將相和》節選自《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列傳》。當然每個階段,讀到這個將相和,感受肯定不同,但是既然成為歷史佳話,就一定有其值得玩味的地方。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廉頗和藺相如成功演繹了歷史上少有的“將相和”的經典故事

打開歷史這長長的畫卷,會發現將相和的是多麼稀有呀,這才成就了這段美談。君不見戰無敗績的戰神白起是如何死在范雎的“美言”之下,君不見“自毀長城”的趙國李牧是如何被冤殺,君不見被譽為寧錦鐵閘的袁崇煥如何被“千刀萬鍋”,君不見將相和的“和”是多麼短暫如白日焰火倏忽即逝。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將相和”反映的卻是歷史上血淋淋的“將相不和”的慘烈歷程。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將相和》是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經過;讚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政治遠見,也讚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讚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藺相如和廉頗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輝的人物。"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個故事著力刻畫了藺相如這個人物形象。"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則著力讚揚了廉頗的勇於認錯、知錯就改的精神。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藺相如

前兩個故事雖似看不到將相和之間的關聯性,但實則是大有伏筆。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司馬遷的用筆可見一斑,了不起,了了數語便點出了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地位,為後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廉頗英勇善戰,威震朝野,戰功赫赫,甚至在"澠池之會"中維護國家尊嚴也有他一半功勞,因為"秦王沒佔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廉頗趙卿,位下則爭。一聞公言,肉袒負荊。愧為楚將,思用趙兵。壽春之死,悒悒不平。

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且不說廉頗的武將身份,統領大軍在外,已得帝王猜忌,僅僅上述這段話,就能看到廉頗的心直口快的性格特點恐已不獲趙王的喜愛。“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太子與王本就是先君臣後父子的關係,從來就是競爭者,而廉頗如是說,從心底裡,趙王或許就已經與跟他同赴秦國的藺相如走得更近了。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此時的趙王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的次子趙王何,就是歷史的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在歷史上也算得是有為君主了,可是在秦王面前,也是驚懼不已。讓鼓瑟就鼓瑟,讓擊缶就擊缶。如果趙武靈王在世的話,恐怕要抽自己的耳光了。但是趙王有了依靠,此時的他肯定兩眼乾巴巴的望著相如,希望相如能在此時幫襯一把,而相如沒有讓趙王失望。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死後,趙國日漸衰弱,終處在秦國陰影之下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鮓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鮓,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鮓。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鮓。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鮓”。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

趙王不僅沒有失望,相反,是驚喜,更是會從心理上產生依賴,這也就為回國後的大力提拔藺相如埋下了種子。但是,廉頗被忽略了。“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恐怕回國後的趙王耳邊響起的是“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趙惠文王已成為澠池之會的背景板,不復之父趙武靈王的勇武

在秦國大殿之上孤立無援的趙王經此一遭,也懂得“雪中送碳,終比錦上添花”要來得溫暖舒適。

在我看來,甚至在史學界,在眾人看來,趙惠文王是一位明君。在前面我就已經提到了,“將相和”達到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一位御下之術的明君。人們往往對勇武率直、知錯必改的廉頗和智勇雙全、寬宏大量的藺相如讚賞有加,卻忽視了一個重要人物,即趙惠文王,正是他的知人善任成就了這一代名將賢相。史書上對趙惠文王的描寫雖不多,卻足以表現出他的形象特點,說明他是戰國時期一位賢明君主。

趙惠文王對臣屬賞罰嚴明,有理有節。廉頗"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有戰功,趙惠文王就封他為上卿。藺相如完璧歸趙,不辱使命,趙惠文王就封他為上大夫。在澠池會上,藺相如與秦王針鋒相對,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趙惠文王又封他為上卿。而宦者令繆賢有罪,想叛趙投燕,這本是殺頭之罪,當繆賢知錯悔改而"肉袒負斧質請罪"時,趙惠文王就赦免了他。如此賞罰嚴明,確也表現了一代明君風範。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趙惠文王雖不及其父,但也算得上明君了


但就是這樣的明君,這樣的藺相如,這樣的廉頗,也依然“將相不和”。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

都說藺相如有智慧,有勇氣,有大量,但我更偏重的是耿直的廉頗。歷史上的將相都是聰明人,坐到這個位子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最終能夠“和”在廉頗不在藺相如。相如在處理矛盾的時候還是用了上點手段的,而這手段其實並不怎麼高明。說了一些國家大義的話,講了一些人生的大道理,然後這些話和道理就不知怎麼的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廉頗終究是被感動了。於是有了千古美談: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千年以來,人們對此津津樂道,可是你們知道這背後的“將相不和”的慘烈事實嗎?很快趙惠文王去世了,上來一個新的君王,那就是趙孝成王。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肉袒負荊的廉頗成了知錯能改的典範

趙孝成王對於廉頗的防禦態勢很不滿,屢屢派人指責他不與秦軍交戰。秦相范雎聞訊,遂派人用千金來施行反間之計,在趙國大肆宣揚說:"秦國最傷腦筋的,只是怕馬服君的兒子趙括擔任將領而已,廉頗容易對付,他就要投降了。"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軍隊傷亡很多,屢次戰敗,卻又反而堅守營壘不敢出戰,再加上聽到許多反間謠言,信以為真,於是打算派趙括前往長平,去取代廉頗。君王失去了信任,再和睦的將相,也翻不出浪花。

儘管藺相如聞訊後,與趙孝成王進言說:"大王僅憑虛名而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粘死調絃柱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趙括只會讀他父親遺留的兵書罷了,並不懂得靈活應變。"趙孝成王不聽,仍命趙括為將。最終釀成了長平慘敗,40萬投降的趙軍慘被活埋。將相和在趙惠文王時的作用消失了,它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廉頗先是出走魏國,後又出走楚國。廉頗雖做了楚國的將軍,卻並沒有戰功,他說:"我想指揮趙國的士兵啊。"廉頗最終死在壽春。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趙孝成王終結了“將相和”這段美談,並最終釀成長平之戰的慘敗

最後,徒留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唏噓與感嘆!

將相不和才是歷史上的常態和主流。

商鞅與秦孝公演繹了歷史上君臣琴瑟和鳴的經典,公子虔曾為秦孝公太子嬴駟之右傅。公孫賈為左傅,商鞅變法時,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後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刑挖去鼻樑,隨後閉門八年不出。孝公歿,太子繼位,是為秦惠文王。他與老世族等告商鞅十大罪,車裂了商鞅。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秦孝公歿,商鞅難逃公子虔的反撲報復

秦昭王時,白起贏得長平之戰的勝利,本可一鼓作氣,拿下趙國都城邯鄲,但范雎竟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以此錯過戰機,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後秦昭王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一代名將,自刎而死!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秦將白起,戰功濟濟,拔城如山,殺人如水,至於長平,殘猶莫比

唐玄宗晚年,楊國忠這個相不僅成功逼反了安祿山這個將,還在“安史之亂”爆發,國家危在旦夕後,不顧當時哥舒翰固守潼關導致安祿山腹背受敵的大好局勢,一再上表要求唐軍兵出潼關,與叛軍決戰。在朝廷反覆催逼之下,哥舒翰萬般無奈,“慟哭出關”,結果於靈寶之戰中遭遇大敗,二十萬大軍覆沒,哥舒翰被安祿山俘虜,潼關淪陷,長安城在劫難逃。

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只是歷史上將相“和”的一塊遮羞布

楊國忠逼反安祿山,逼死哥舒翰,這個相太任性

唐德宗時封大臣張延賞為相,遭到“天下第一名將”李晟激烈反對,原來李晟曾從張延賞管理下的軍營偷偷帶走一名營妓,被張延賞發現追回,兩人從此結怨。德宗為了解開兩人心結,專門設宴勸和,席間雙方也均表示和解,但當李晟提出要與張延賞結成兒女親家時,卻遭張延賞一口拒絕,這心結不但未解,反而更加惡化。

不久,吐蕃遣使向德宗請和,李晟堅決反對,雲“戎狄無信,不可許”;張延賞則極力駁斥李晟的意見,主張和談。最後,張延賞的意見佔了上風,雙方設宴盟誓,結果席間吐蕃忽然翻臉,大肆屠殺現場的唐朝官兵,唐軍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對吐蕃的侵犯都是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曾經盛世空前的大唐,就這樣困於內憂外患,逐步走向了衰亡。

以上幾例不過是“將相不和”的歷史大河中的不顯眼的幾滴浪花,但也恰恰因為這條大河太過於寬闊和湍急,所以才把藺相如和廉頗的“將相和”映襯的光彩奪目 ,星耀千古。

“將相和”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熠熠生輝,光暈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