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黃皓是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的,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小刀文史


黃皓是蜀漢後主劉禪身邊的小太監,可是他在蜀漢後期的朝廷裡,卻是個舉足輕重的人。他專權亂政,禍亂朝綱,對蜀國的滅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既然如此,聰明一世的諸葛亮為何沒能早點除掉他,以絕後患呢?

(黃皓劇照)

公元223年,63歲的劉備在白帝城病逝,17歲的劉禪在丞相諸葛亮等人擁護下,在成都扶柩稱帝。

黃皓也就是在此時作為近侍跟隨劉禪,官職是黃門令。

劉禪雖說是一國之主,但他年少缺乏政治才幹,因此勞模諸葛亮為了蜀漢的安定和未來,只能獨掌軍政大權,並對劉禪悉心栽培,指望自己百年之後,他能挑起蜀漢大任。

劉禪是官二代,從小養尊處優,並不具備吃苦的能力。諸葛亮把治國重任擔在肩上,他並不擔心諸葛亮會謀反篡位,反而因為有人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活給幹了,而樂地做起了甩手掌櫃。

在這樣的環境下,黃皓縱有權力的慾望,也不敢露出野心,因為權力都在諸葛亮手中。

不過,黃皓雖說摸不到權力的邊,但他卻極善諂媚,哄得劉禪非常高興,對他也非常親近。

公元234年,諸葛亮命殞五丈原,蔣琬接替了諸葛亮的位子。

當時宮中能主事的,還有侍中郭攸之和董允。

郭攸之為人寬容,遇事少有責難,因此算是個不管事的主。

黃皓見此,認為擅權專政的機會到了,仗著自己是劉禪身邊的寵臣,對權力有了覬覦之心。

不過,很快黃皓就發現朝中還有個人,就連劉禪都畏懼他三分。

(董允劇照)

這個人就是侍中董允。

董允為人正直,眼裡容不下沙子,劉禪在諸葛亮去世不久,曾提出要擴充後宮,但遭到董允極力反對,只得做罷。此後,劉禪每有不當的行為,董允總是對他及時匡正,因此他對董允生了畏懼之意。

董允看出黃皓的狼子野心,時常對他斥責,並勸諫劉禪一定要遠小人而親賢臣。

在董允的約束下,黃皓不敢在朝政上指手畫腳。

公元246年,董允也病逝了。

在大將軍費禕的舉薦下,“矜厲有威容,多技藝,挾數術”的陳祗接替了董允的官職。

陳祗雖像董允一樣有威容,可是他卻和董允不一樣。他一心想要升官晉爵,對劉禪有求必應,與黃皓也關係甚密,互為表裡。於是,兩個人各謀所求,很快黃皓便得到了干政的機會。

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陳祗也很快就成了劉禪身邊的寵臣,在朝中位高權重,甚至超過了領兵在外的大將軍姜維。

可是,混得再如魚得水也得有個好身體,陳祗偏偏缺這個,所以不久他就病逝了。

陳祗去世後,朝中就沒有了能剋制黃皓的大臣。在他的阿諛奉承中,劉禪一再提拔他,很快他就從一個小小的黃門令,升為奉車都尉。

黃皓位及人臣,在朝中行事跋扈,打壓異己,因此大臣們對他漸生恐懼。

劉禪的弟弟劉永認為黃皓禍亂朝綱,多次向劉禪進諫,希望劉禪能驅逐黃皓。

劉禪昏庸,竟聽黃皓挑唆,反而對劉永起了戒備之心。十多年都讓他只准留在封地,不允許他朝拜。

(姜維劇照)

黃皓肆意安插心腹在重要的職位上,對那些不肯屈從於他的官員,不是貶謫就是革職。因此,朝中官員對他多有懼怕。就連統領政事的諸葛瞻、董厥等人為了明哲保身,都對他專權擅政的行為多有包庇。

姜維見黃皓幾乎控制了朝廷,在政事上更是到了由他說了算的地步。再加上姜維數年北伐都敗多勝少,黃皓藉機向劉禪舉薦依附自己的閻宇,想用閻宇替代姜維的大將軍職務。

因此,姜維對黃皓頗為忌憚,數次進諫劉禪,希望能誅殺黃皓。

可是劉禪卻安慰姜維說,黃皓不過是個小人,不用太在意他。之後又讓黃皓給姜維道歉,於是再不提此事。

姜維見朝中多是黃皓的黨羽,再加上劉禪又對他百般庇護,害怕遭遇不測,索性請兵於沓中屯田,從此再不敢回成都了。

自此後,朝中再無人反對黃皓。劉禪又一味只顧玩樂,朝政事務,皆由黃皓作主。

可惜黃皓並非能臣,他一方面慫恿劉禪縱情聲色,另一方面遇到政治大事,他竟然常常用神鬼巫術來處理,並安撫劉禪。

沒過多久,蜀漢國力便更加衰弱,社會也更加動盪不安。

魏國得知蜀漢的情況後,派出鍾會、鄧艾攻打蜀國。由於劉禪毫不防備,鄧艾出奇兵,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蜀國滅亡。

鄧艾要殺他,他賄賂鄧艾身邊的人,結果活了下來。不過後來,司馬昭又重新把他抓起來,凌遲處死。

(參考史料:《三國志》《華陽國志》)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歷史上所有的宦官權力,其實都是來源自皇帝,黃皓能夠專權,和後主劉禪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章武三年(223),劉備於永安白帝城託孤於丞相諸葛亮,臨終時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後來的所作所為,正如他在《出師表》中所言“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以至於“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諸葛亮名為輔政,實則為代政,導致了這一時期皇權讓位於相權。諸葛亮扮演了亞父、師傅、丞相的多重角色,同時又是當時蜀漢政權中荊襄勢力的領袖,而跟隨劉備起家,南征北戰的元從勢力消亡殆盡。劉氏父子又非益州本土人士,對益州勢力始終心存芥蒂,不能推心置腹。因此,為了政權的穩固,就不得不依靠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勢力。

所以整個諸葛亮時代,蜀漢內外朝,都是諸葛亮一個人說了算,黃皓還不知道在哪兒艱難地生存著呢?真實歷史位面的諸葛亮又不是《三國演義》裡神棍,還能後知五百年,曉得黃皓這個人要成為權宦,提前除掉,可別逗了。

諸葛亮一死,劉禪就開始逐步削弱臣權以加強君權,其中最能表現這一點的就是,在諸葛亮死後,丞相一職廢棄不用。繼任諸葛亮當政的蔣琬也不過吧以大將軍錄尚書事,在延熙二年(公元239)又加封大司馬,但一直沒有任命他為丞相,而此時的魏國與吳國均有丞相一職,這顯然是劉禪有意而為。後來繼蔣琬的費禕、姜維要麼以大將軍錄尚書事,要麼以侍中守尚書令,不再擔任丞相或者大司馬,職權的範圍進一步縮小。以上表明後主劉禪削弱臣權加強皇權的意圖很明顯。

而通過配置自己親信勢力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是古代帝王一貫做法,皇帝想要獨攬大權,但是單單靠皇帝一個人又無法使整個國家運轉,就必須下放一些權力,在下放權力的這一過程就容易出現君權與臣權之間的矛盾。皇帝為了使臣權臣服於君權,往往會從自己身邊人中尋找心腹,藉以穩固君權,而對於皇帝來說,身邊最親近的人往往是與他們有較多接觸的宦官,故漢武帝建立中朝與外朝抗衡,東漢中後期諸帝重用宦官對抗外戚,都是這一思想的具體表現。

劉禪也正是通過扶植黃皓進一步達到自己削弱臣權的目的。《董允傳》中記載董允卒於延熙九年(246),陳祗代董允為侍中,史載“皓始預政事”。蔣琬也是卒於延熙九年,《後主傳》裴注引《魏略》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這說明,黃皓參預國事的時候,劉禪已經開始自己處理國家事務,由此可知,黃皓在延熙九年後參預國事的做法,必定是劉禪所默許的,甚至失敗授意而為之。故當姜維奏請後主殺掉黃皓時,後主劉禪說“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這明顯是為黃皓開脫,雖然命黃皓去向姜維謝罪,也只是給姜維一個面子,姜維兼黃皓在朝中勢力已打,只好率兵到沓中種麥,以求自保。

歷史上,大凡專政亂權的宦官,都有自己的一個勢力團體,例如東漢時的“五侯”、“十常侍”,明武宗時期以劉謹為首的“八虎”。這些權閹在自己周圍聚集了一批黨羽,形成一個集團,從而達到自己專權的目的。

黃皓既然能夠專政,自然也就擁有自己的勢力團體。《華陽國志·劉後主志》曾記載“維(姜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詞而出。”這裡生活黃皓“枝附葉連”,顯然是說黃皓在蜀漢政權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

讓我們看看黃皓集團都有那些人。《蜀書·陳祗傳》有這樣的記載“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為表裡,皓始預政事”,由此可推斷,陳祗當屬這一集團中的一員。而陳祗年少有名,有謀略,深受費禕賞識,姜維因常年在外,朝政的世紀掌握著為陳祗,陳祗為了取得執政地位,結交劉禪身邊寵信的黃皓,對劉禪本人也是極力逢迎。

董允本人在蜀漢中有相當高的威望,當時庶人將其與諸葛亮、蔣琬和費禕稱為四相或者四英,在蜀人心中具有較高的地位,而董允為人剛正不阿,他“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黃皓)”,因而“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

對此,黃皓懷恨在心,只是在董允活著的時候,忌憚其威望,不敢為非作歹,等到延熙九年董允病死,陳祗代替董允成為侍中後,與陳祗“互為表裡”,開始構陷已經過世的董允。在陳祗擔任侍中期間,黃皓有黃門丞升黃門令,陳祗死後,黃皓一躍成為中常侍、奉車都尉,在朝中的勢力早已今非昔比,陳壽在《後主傳》中也稱此時“宦人黃皓始專政”。顯然,黃皓後來的專政與陳祗有莫大的關係,如果陳祗能夠像董允一躍正色匡主,黃皓也不敢為非作歹,而陳祗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與黃皓互相勾結,蜀國朝政也就不可服說了。

那麼為什麼手握兵權,曾經建議過後主殺掉黃皓的姜維,對黃皓的專權也無能為力,而只能到沓中種麥子避禍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黃皓的圈子裡不止一個陳祗,還有鎮守蜀漢東南面門戶,防範吳國入侵的右大將軍閻宇。

《諸葛亮傳附董厥傳》載:“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鹹共將護,無能匡矯,然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

這裡面瞻、厥、建指的是諸葛瞻、董厥、樊建,這三個人都是蜀漢末年的執政者,樊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也間接說明了諸葛瞻、董厥與黃皓之間有所往來,並且對黃皓“鹹共將護”。

這些人都是蜀漢末年的主要執政者,對黃皓要麼支持附從,要麼任其發展,而不能矯正弊端,使得黃皓在朝中的勢力越來越大,根基越來越廣,蜀漢的執政者們對黃皓的姑息縱容,也是黃皓能夠專權的重要原因之一、


稚君


黃皓,三國時期蜀國的宦官,他的官職從黃門丞升到了中常侍,再到奉車都尉,可謂是一升再升,之後總攬朝政,蠱惑劉禪,甚至排擠姜維,導致姜維屯兵,為何劉禪身邊有這樣一個奸臣,諸葛亮卻不知曉,要知道諸葛亮經常叮囑阿斗“親賢臣遠小人”。

黃皓官職的升遷首先要分兩個階段,以公元246年為分界線

一:諸葛亮在時不露聲色,董允在時止步不前

黃皓的出生年月不詳,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他死於公元263年,也就是說,黃皓在公元246年之前一直都是個小羅羅,只是劉禪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官位也只是黃門丞,並沒有參與政事的權限。這主要得益於兩個人的震懾,一個是諸葛亮,另一個是董允,諸葛亮於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

公元223年,劉禪在成都繼位,時年17歲,此時的黃皓也開始跟隨劉禪,但是諸葛亮擔任蜀國丞相時,劉禪也並沒有什麼權力,諸葛亮總覽大權,所有決策都由自己決定,因此黃皓自然也撈不到什麼權利,再加上諸葛亮的震懾,黃皓也不敢露出野心。

直到234年,諸葛亮去世,此時的黃皓跟隨劉禪也有十多年,劉禪也非常寵信他,但是黃皓卻還是個黃門丞,官職並未上升,這主要得益於另一個人,也就是董允,蜀漢傑出重臣,董允深知黃皓的為人,因此每當黃皓阿諛奉承,處心積慮向上爬時,董允都會正顏厲色的匡諫劉禪,讓他遠離黃皓,同時責備黃皓,黃皓因為懼怕董允,始終不敢越雷池半步,然而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陳袛接任其官職。

陳袛黃皓互為表裡,黃皓官職一升再升

陳袛也是劉禪的寵臣,官至尚書令,鎮軍將軍,權力最大時超過了姜維,雖說假意與黃皓交好,但正因如此,黃皓才有了干預政事的機會,尤其是在公元258年,陳袛去世之後,黃皓便開始把持朝政,因其禍國殃民,劉禪的弟弟劉永經常諫言,讓劉禪遠離小人奸臣,然而黃皓仗著得寵,開始離間劉禪劉永,導致劉永十幾年都未曾見到劉禪一面。

當時也有很多蜀漢官員看不慣黃皓飛揚跋扈,但是都被黃皓給解決,以至於蜀漢官員懼怕他的勢力,開始包庇黃皓,公元262年,姜維終於忍不住,黃皓干預朝政已經達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姜維上書劉禪將其處死,但是劉禪卻說“他只是個小人物,回頭讓他給你道個歉吧”,就這樣此事不了了之,姜維見此情形,知道黃皓在朝中勢力不一般,為了避其鋒芒,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三國演義》黃皓被司馬昭凌遲處死

其實在正史中,黃皓的結局並沒有說明,而是在演義中增加,黃皓整日陪劉禪吃喝玩樂,以至於鄧艾攻進蜀地,劉禪卻還沒有絲毫防備,鄧艾聽聞黃皓奸詐陰險,要將其斬首,然而卻被黃皓用重金賄賂,所謂躲得過初一躲不了十五,蜀國滅亡後,黃皓最終還是被司馬昭給凌遲處死。

綜上可以看出,諸葛亮在位時,黃皓根本沒有嶄露頭角,只是劉禪身邊的一個小跟班,諸葛亮並沒有注意到他,諸葛亮也沒有演義中說的那麼傳神,還能預知黃皓干預朝政、禍國殃民,也不會預知魏延腦後有反骨,換句話說,除非黃皓在諸葛亮總覽大權時出來蠱惑劉禪,恐怕早就被諸葛亮斬了。


貓眼觀史


各朝各代,宦官專權頻頻發生,這也是很多朝代走向衰敗的重要因素。東漢末年,便有十常侍把持朝政,導致天下大亂。緊接著到了劉禪時期,又出現了宦官黃皓當政,慢慢摧毀了劉備辛苦建立的蜀漢。

黃皓一笑很傾城

黃皓專權記之一:好好服侍劉禪,野心漸漸膨脹。

劉備生劉禪比較晚,對劉禪的培養可沒有落下,給劉禪配了強大的導師陣容,包括諸葛亮、伊籍、董允、霍弋、來敏等等,但這些人和劉禪相處的時間,肯定比不過宦官黃皓,他畢竟是一天到晚服侍劉禪的“男人”。

想來黃皓對幼年劉禪的“言傳身教”也不少,不然劉禪不會和黃皓這麼親密。公元223年,劉禪正式登基,年齡是17歲,基本有點懂事了,而黃皓伺候了他那麼久,終於可以緩口氣了,心想是時候為自己謀點私利了。

劉禪、黃皓相親相愛

黃皓專權記之二:初步弄權遭遇董允怒懟,諸葛亮時期還是收斂為妙。

藉著劉禪對自己的寵愛,黃皓嘗試往上爬,想要加官晉爵,但在諸葛亮時期,蜀漢的能人志士還挺多的,劉禪的老師董允便是諸葛亮專門派去匡正劉禪行為的忠臣。

董允彷彿是黃皓的剋星,由於董允管得嚴厲,劉禪的後宮得不到過分充實,劉禪的玩樂生活也不得不減少,黃皓每回有個餿主意,董允就把他懟回去。因此,董允在世一日,黃皓害怕他,官位不過只是黃門丞。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諸葛亮執政時期,為什麼不把黃皓除掉以絕後患呢?

猜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那時候黃皓的行為還比較收斂,達不到影響朝政的程度,對於一個普通的宦官諸葛亮幹嘛要針對呢?其二,諸葛亮對董允的信任,董允為人剛正,定能衷心勸諫劉禪。諸葛亮死後,董允還在的呀。

董允

黃皓專權記之三:剋星董允一去世,開始把持朝政了。

公元246年,侍中董允去世了,由陳祗繼任,來擔起“匡正”劉禪的任務,可陳祗並不是劉禪的老師,和劉禪的感情並不深,朝中資歷尚淺,自然不是宦官黃皓的對手,他只好和黃皓互為表裡,不制止他胡作非為。

這麼一來,陰險的黃皓就得逞了,他把持著朝政,漸漸開啟專權模式。

黃皓形象

黃皓專權記之四:蜀漢朝堂百官間,打聽打聽誰是爹。

公元258年,陳祗病死了,這時候“朝中大佬”蔣琬費禕也都不在了,蜀漢的軍權基本在姜維手中,姜維時常在外,政權名義上是由樊建、董厥、諸葛瞻三人掌握,實際上是黃皓隻手遮天。劉禪對黃皓言聽計從,這三人完全鬥不過黃皓。

如何得知這時期黃皓已經隻手遮天了呢?

其一,劉禪的弟弟劉永十分痛恨黃皓,黃皓為排除異己,常常在劉禪耳邊說劉永的壞話,劉禪果然疏遠了劉永,以致劉永幾年不去朝見哥哥。

其二,朝中群臣大都依著黃皓,有個叫羅憲的偏偏不服,羅憲是個正直的良將,之後他一人獨守永安,為司馬家保住領地,東吳想趁機撈點便宜都沒有撈著。黃皓將他貶到巴東郡,做了個副手,埋沒了羅憲這個人才。

其三,姜維見朝中“烏煙瘴氣”,也曾勸過劉禪除掉黃皓,但劉禪根本不理睬,姜維害怕黃皓報復,就遠在沓中屯田,不敢回到朝中。

其四,就連鍾會鄧艾在準備攻打蜀漢的時候,黃皓還在那裡迷惑劉禪說:陛下,我找巫師算過,敵人最終不會過來,我們是安全的。劉禪樂呵呵地信了。

這四點足見黃皓才是蜀漢的掌舵者。

劉禪:相父,我...記...住...了...

黃皓專權記之五:一日蜀漢亡,權臣蹲牢房。

鄧艾佔領成都後,立馬將黃皓關進了監獄,之後,司馬昭下令說,黃皓奸詐陰險,禍國殃民,將他凌遲處死。這是死刑中最殘酷的刑罰之一,黃皓有此報應,也算是老天有眼吧。


小刀文史


黃皓權傾朝野是在諸葛亮死後,蜀漢滅亡的前期。諸葛亮執政時期黃皓並沒有專權。諸葛亮時期黃皓非常老實。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太監要作威作福,一般都是仰仗其後臺老闆皇帝,如果連皇帝都沒有什麼發言權,那太監就徹底焉了。很明顯,諸葛亮更強,而諸葛亮明顯對太監沒什麼好感,否則不會在《出師表》裡對劉禪強調,要親賢臣,遠小人。所以,黃皓即使在宮中有地位,也不敢放肆,否則被諸葛亮逮住了,就沒命了。


諸葛亮死後,劉禪著手強化皇權,制衡朝政。他首先廢除了諸葛亮擔任的丞相和益州牧職位,讓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費禕擔任大將軍和益州刺史。蔣琬和費禕的實權雖然不如諸葛亮,但也是當時最大的權臣,可見他還是沒敢徹底打破諸葛亮留下的政治格局。即便如此,劉禪說話的分量還是比以前大了許多。

  這時,黃皓依託劉禪開始顯山露水,但董允非常討厭宦官,黃皓被董允壓制,他的官位不過黃門丞。董允死後,他的繼任者陳祇並不討厭宦官,而陳祇為了加官進爵反而和黃皓互為表裡,因此陳祇深受劉禪的寵信,而黃皓也開始干預政事。

皓是怎麼死的

黃皓的勢力越來越大,甚至讓姜維也不敢惹,連成都都不敢回去,而在最後,姜維請求調兵以防備鍾會,黃皓崇信巫術,告訴劉禪魏軍不會到來,劉禪就聽信了,而大臣們對此毫不知情。終於,蜀漢覆滅,黃皓被收押,他雖然通過賄賂免於一死,但是到了司馬昭面前的時候,黃皓還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黃皓禍國殃民,司馬昭下令,將他凌遲處死。一個因為自己的行為,而為蜀漢覆滅揹負了太多罪名的人,最終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獨秀文苑


諸葛亮時黃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宦官 要諸葛亮殺黃皓 諸葛亮自己都覺得丟臉

在諸葛亮的眼裡,和劉禪眼中是一樣的:

“皓趨走小臣耳”

諸葛亮沒有理由殺黃皓。不要說諸葛亮,蔣琬、費瑋、董允三人都沒有殺黃皓的理由。

黃皓後期之所以能夠專政,不是因為黃皓能力有多強、陰謀有多高,而是因為:

蜀漢治理無人。

也就是說,之所以有黃皓專權,根本原因在於姜維、諸葛瞻、董厥等人治國能力不足。

諸葛亮、姜維、費瑋、董允、呂乂、陳祗等執政之後,繼續執政的諸葛瞻、董厥、樊建3人治國能力低下,以至於讓只有顧問權力的中常侍黃皓得到朝廷文武官員的支持而得以專政。

“時中常侍黃皓用事,厥、瞻皆不能矯正,士大夫多附之”。《資治通鑑》的記錄,說明了黃皓專政並非不得人心,而是很受蜀漢官員的歡迎,不滿黃皓的只有姜維、樊建等少數人。

黃皓干政是董厥、諸葛瞻、樊建三人能力不足的替補

董厥思慮精密,但很可能缺乏決策能力;諸葛瞻聰明早熟但思想頑固,難以聽進他人建議;樊建,才能不及宗預,過於追求恬適。

董厥,諸葛亮評價是“良士”、“思慎宜適”,這說明董厥適合做謀士,不適合做治國的丞相;

諸葛瞻,諸葛亮評價是“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時人評價是“工書畫,強識念”,這說明諸葛瞻雖然聰明但畢竟固執,不懂變通;

樊建,相比孫權很看重的宗預,諸葛恪評價是“才識不及預”,這說明樊建能力不行。

董厥、諸葛瞻、樊建3人能力不行,那麼黃皓能力就比他們3人強嗎?

並非如此,黃皓專政,更多是黃皓遵循好友兼前中書令陳祗治理模式。

呂乂、陳祗不同蜀漢治理模式

在董允死後,呂乂接任了中書令,開始治理蜀漢。246-251年這5年是呂乂治理時期。呂乂治理時期主要是注重法治,講求的是效率和實務:

“眾事無留,門無停賓”
“為政簡而不煩,號為清能;然持法刻深,好用文俗吏”

251年呂乂去世,陳祗接任尚書令,開始治理蜀漢。251-258年這7年是陳祗治理時期。陳祗治理主要是注重人和,注重上下行政溝通:

“祗統職一紀,柔嘉惟則,幹肅有章,和義利物,庶績允明”

這是劉禪對陳祗的評語。意思是陳祗注重大家團結,和氣生財,大家都很滿意。即用良好的人際關係去推動政務的實施和處理。

呂乂用法治,陳祗用人和。和陳祗關係良好的黃皓,自然是想繼續用陳祗的人和模式去治理蜀漢,因此才有“士大夫多附之”這一結果——否則朝臣們幹嘛附和一個小小的中常侍?

黃皓專政,是朝臣們對董厥、諸葛瞻、樊建治理能力不滿的結果。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黃皓如何把持朝政的?諸葛亮為何沒有殺黃皓?

黃皓是蜀漢的宦官,精明能幹,善於諂媚,深的劉禪寵幸。歷任黃門令、中常侍、奉車督尉,蜀漢後期劉禪昏庸,驕奢淫逸,聽信黃皓讒言,朝政頹廢,黃皓開始獨攬大權,並且極力排擠北伐前線的姜維,姜維不得已以屯田養兵為藉口,暫避黃皓。後來黃皓舞權弄術,架空劉禪,任人唯親,就連鄧艾偷渡也隱瞞朝堂,致使蜀漢滅亡。劉備諸葛亮歷經千難萬險打下的江山,盡毀於黃皓之手,黃皓究竟是如何權傾朝野的,諸葛亮又為何不殺之以除後患,筆者以下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黃皓如何權傾朝野。

其一彰武三年(223年),劉禪繼位,宦官黃皓一直陪伴左右,阿諛奉承,甜言蜜語,處心積慮往上爬。諸葛亮在時,黃皓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太監,並沒有什麼權利,大權盡在諸葛亮之手,劉禪也要看諸葛亮的顏色,就連李嚴也輕易被諸葛亮搬倒,宦官黃皓此時唯唯諾諾,對於朝政沒有發言權,諸葛亮也隱約感覺到劉禪身邊有小人進諫讒言,也經常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加上諸葛亮對於宦官嚴加限制,因此黃皓沒有機會為非作歹。



其二諸葛亮逝世後,董允擔任丞相的職務,董允對於宦官也非常抵制,但劉禪此時逐漸寵信黃皓,黃皓也是阿諛諂媚,積極奉迎,處心積慮的想要往上爬,董允也經常聽到黃皓進諫讒言,於是董允就經常正顏厲色的勸劉禪,親賢遠佞,不要忘了諸葛亮的叮囑,經常給劉禪講述賢明之君治國理念,並且多次責備警告黃皓不要多行不義。黃皓因害怕董允,因此董允在時,黃皓不敢胡作非為。



其三延熙九年(246年),董允逝世,陳袛接替董允為丞相,陳袛經常與黃皓相互依靠、狼狽為奸,與黃皓互為表裡,這樣黃皓就有了可乘之機,逐漸開始參與朝政。景耀元年,陳袛病逝,黃皓被任命為中常侍,、奉車督尉。逐步獨攬朝政,“指點江山”。劉禪的弟弟劉永對黃皓深惡痛絕,非常看不慣黃皓把持朝政,經常勸諫劉禪殺掉黃皓,黃皓得到劉禪的寵幸後,經常找藉口陷害劉永,劉禪逐漸疏遠劉永,以至於劉永十幾年都沒有見到劉禪。



黃皓後來權傾朝野,終日陪伴劉禪左右,眾多大臣都要依靠黃皓,景耀二年(259年),樊建任尚書令,姜維又經常在外打仗,諸葛瞻父子對黃皓也是不管不問,於是黃皓更加肆無忌憚的玩弄權柄,眾人都沒有及時糾正劉禪的錯誤。景耀五年,姜維因痛恨黃皓干涉朝政,勸說劉禪將其處死,劉禪說黃皓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不必在意,只是讓黃皓向姜維謝罪。姜維因見到黃皓在朝中位高權重,於是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後來姜維聽說鍾會在漢中操練軍隊,請求劉禪調兵遣將,但黃皓勸阻劉禪,並且說魏軍沒有那個膽量,朝中的大臣們都被隱瞞,直到鄧艾偷渡陰平,兵臨城下。鄧艾將黃皓收押,準備處斬,但黃皓又積極賄賂鄧艾身邊的人,免於一死。後來司馬昭入蜀後,因黃皓禍國殃民,將黃皓凌遲處死!蜀國的大好和山就這樣被黃皓糟蹋,你是如何看待黃皓之死?史料中曾這樣記載:

蜀中常侍、奉車都尉。後主漸長,日益寵皓,景耀元年,皓始專政。甘陵王永憎宦人黃皓,皓既信任用事,譖構永於後主,後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餘年。姜維常征伐在外,皓竊弄機柄,鹹共將護,無能匡矯,然樊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董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陳祗代允為侍中,與皓互相表裡,皓始預政事。祗死後,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蜀人無不追思允。後眾多附皓,而羅憲獨不與同,皓恚,左遷巴東太守。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不從。



其次分析諸葛亮為何不殺黃皓

其一諸葛亮在世黃皓並沒有實權,只是個本本分分的太監。諸葛亮為丞相時,黃皓只是劉禪身邊的小太監,蜀國大小事務都由諸葛亮處理,最主要的是,諸葛亮最恨奸邪臣子,就連託孤大臣李嚴也被貶為庶民。諸葛亮在時,黃皓唯唯諾諾,為人處事並敢出半點差錯,劉禪也非常忌憚諸葛亮,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因此黃皓只要敢表露半點心跡,必遭諸葛亮斬殺,因此諸葛亮並沒有找到殺黃皓的藉口,最重要的是黃皓當時真的很微不足道,對於蜀漢江山不可能構成影響或危害。



其次諸葛亮一向推崇依法治國,並且在蜀國建立嚴苛的法律體系,黃皓當時並沒有觸犯法律法規,諸葛亮並沒有理由處置黃皓,即使諸葛亮感覺黃皓不怎麼正派,也要做到執法公平,黃皓也是個聰明人,不會暴露什麼秘密,讓自己被殺,黃皓開始受寵幸、暫露頭腳是陳袛人丞相的時候,那時諸葛亮已經死了二十年左右了,因此諸葛亮沒有機會殺掉黃皓。

黃皓舞權弄術,禍害國家,最終也是被凌遲處死,為後人唾罵遺臭萬年,這也算是惡人有惡報了,你是如何看待黃皓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有道是“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蜀漢後期便出了一個這樣的“妖孽”,此人便是黃皓。當年後主劉禪昏庸,深得劉禪寵幸的宦官黃皓逐步開始獨攬大權,排擠姜維,舞權弄術,任人唯親,架空劉禪,就連鄧艾偷渡陰平這種重要的事也敢扣留不報,最後直接導致了蜀漢滅亡。那麼黃皓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的呢?諸葛亮當年又為何不殺之以除後患呢?

諸葛不死,黃皓不出

223年,劉禪即位後,黃皓就一直是劉禪的近侍,一直陪伴劉禪左右。諸葛亮在世時,黃皓只是個小太監,並沒有什麼權利,朝中大權都在諸葛亮手裡,劉禪也不管事,就連託孤重臣李嚴也能輕易被諸葛亮搬倒,此時宦官黃皓對於朝政並沒有發言權。不過諸葛亮也能隱約感覺到劉禪身邊有小人進諫讒言,也經常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故黃皓在當時為非作歹的機會不多。

初露鋒芒,謹言慎行

諸葛亮死後,董允接替諸葛亮擔任了丞相一職,此時劉禪逐漸開始寵信黃皓了,黃皓也是阿諛諂媚,開始有接觸權利的苗頭。不過董允總是訓斥黃皓,黃皓忌憚於董允的威嚴,不敢有大的行動,至董允死,職位不過黃門丞,黃門丞只統管宦官,不參與朝政。據《三國志》記載:

“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

故董允尚在時,黃皓雖已不是當年的小太監了,但也不敢造次,直到董允死後,黃皓終於感慨,可以出人頭地了!

狼狽為奸,禍亂朝綱

延熙九年(246年),董允逝世,陳袛接替董允成為了丞相,不過陳袛這人相比董允則是相差甚遠,是個反覆小人。這便讓黃皓就有了可乘之機,兩人狼狽為奸,黃皓藉助陳袛的幫助,逐漸開始參與到了重要朝政的處理。

結黨營私,權傾朝野

公元258年,陳祗病死了,這時候蔣琬費禕也都不在了,蜀漢的軍權基本在姜維手中,而政權雖名義上是由樊建、董厥、諸葛瞻三人掌握,但是實際上是黃皓隻手遮天。劉禪對黃皓言聽計從,黃皓被任命為中常侍,奉車督尉。至此黃皓左右了朝綱,諸葛瞻和董厥都依附他,足以見得他勢力之大。

黃皓權傾朝野,最終導致劉備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人,那麼諸葛亮在世時為何不除掉他呢?之前已經提到了,諸葛亮在世時,黃皓並沒有實權,只是個小太監。諸葛亮為丞相時,蜀國大小事務都由諸葛亮處理,諸葛亮很痛很小人。黃皓唯唯諾諾,為人處事不敢出半點差錯,劉禪也非常信任諸葛亮,對他更是言聽計從。黃皓不敢表露半點心跡,否則必遭諸葛亮斬殺。黃皓當時真的很微不足道,對於蜀漢江山不可能構成影響或危害。

其次諸葛亮一向推崇依法治國,建立嚴苛的法律體系,黃皓當時並沒有觸犯法律法規,諸葛亮並沒有理由處置黃皓,即使諸葛亮感覺黃皓不怎麼正派,也要做到執法公平。黃皓也不笨,他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讓自己被殺。黃皓暫露頭腳是陳袛當丞相的時候,那時諸葛亮已經死了二十年左右了,因此諸葛亮沒有機會殺掉黃皓。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宦官黃皓是一步步從小太監走向中常侍這個高位置的,而諸葛亮在位主導蜀國軍政大權的時候,黃皓還只是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而諸葛亮過世後,黃皓才能專權,他與接班諸葛亮的姜維互為水火,小編現在具體分析這個問題。

首先,黃皓是怎麼一步步爬上中常侍的?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於是17歲的劉禪即位,此時的宦官黃皓只是劉禪府裡的一個奴才,但因為和劉禪從小就在一起,宦官黃皓為人又圓滑,又會來事,所以深的劉禪寵信,此時諸葛亮已經病入膏肓,無法顧及成都政事,(劉禪從小就和黃皓在一起,劇照)

朝中此時,朝中有賢臣董承,他也是蜀國的元老級人物,他看到黃皓這種奸詐的人在劉禪身邊,會霍亂內廷,所以經常義正言辭的勉勸皇帝劉禪,對於黃皓則是打擊,警告,使的黃皓不敢越雷池之步,這是在董承掌管內廷時候的事情。

等到諸葛亮死,董承斃的時候,陳祗接任董承的位置,陳祗不在打壓黃皓,與黃皓結為政治同盟,此時黃皓可以大大方方出任中常侍了。

(不可一世的黃皓,劇照)

其次黃皓把持朝政

黃皓出任十常侍,權利達到高峰,劉禪對他言聽即從,黃皓看不慣劉禪的弟弟劉永,就在劉禪的面前離間他與劉永的關係,劉禪一聽之下,就把劉永外放當官,十年不見,而內臣只要不和黃皓佔位同盟,輕則打擊報復,外調做官,重則下獄處死。
(黃皓亂政,劇照)<strong>

由於百官都懼怕黃皓,所以黃皓就順理成章的開始搞一言堂,霍亂蜀國內廷。

最後,排斥姜維,使的蜀國國破家亡

黃皓和姜維的關係勢同水火,姜維北伐多次被黃皓破壞,姜維幾次要殺黃皓,都被蜀國皇帝劉禪勸住,活命的黃皓,對姜維懷恨在心,一邊維持自己的人出任大將軍,一邊散佈謠言,排斥姜維,離間姜維和劉禪的關係,使的姜維看見這種局勢,

到沓中屯田,使的成都之地空虛,為鄧艾繞道蜀道,攻破成都大開方便之門。造成國破家亡的局面。(姜維無力迴天,劇照)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以供參考。


向日葵愛歷史


黃皓是蜀國後期的大宦官。自董允死後走上宦官干政的道路,陳祗死後更是一人獨大,從黃門令飛昇至中常侍、奉車都尉,禍亂朝政,甚至是蜀漢大將軍姜維都被其排擠至沓中屯田。在蜀國投降以後,司馬昭以禍國殃民的罪名將其凌遲處死。



黃門小吏

“丞相亮將北征,往漢中,慮後主富於春秋,朱紫難別,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宮省之事。”——《三國志》

章武三年,劉備去世,十七歲的劉禪即位,雖有託孤重臣諸葛亮和李嚴輔佐,但諸葛亮開府治事於朝外,又忙於解決南中問題,並沒有像演義裡那樣對劉禪諄諄教導,李嚴又是兼任著永安的軍政長官,也是忙於政務,這兩重臣根本也就顧不上劉禪,諸葛亮也只有託董允和費禕留在劉禪旁邊經常提醒為君之道。

劉禪在十七八歲的年齡,又不關心國家大事,話說就算關心,丞相都開府於外了,也沒有文武官員上朝來給他彙報工作,要說劉禪不理朝政,諸葛亮也是有責任的。而此時的宦官黃皓又很善常為劉禪找樂子,這就造成了劉禪寵信於他,越是寵信,黃皓就越是阿諛獻媚,變著法的給劉禪找樂子。



但董允還是很正直的(丞相交代了,懟就完了),對於宦官的這種擾亂君王意志的行為是絕不容忍的,不僅常責備黃皓,連劉禪的面子也不給,什麼難聽話都敢說,就連劉禪想多鈉幾個妾都會插嘴反駁道“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如果不是諸葛亮這個大後臺,估計董允也不敢這樣插手皇帝的家事吧。董允是被諸葛亮任命的侍中、虎賁中郎將,掌管著宿衛親兵,黃皓就是再有膽量,也不敢與董允作對,雖然董允在世時,黃皓官不過黃門丞。但這種對董允的懼怕與劉禪對董允的厭惡又那麼的不謀而合,這也為董允去世後,黃皓的飛黃騰達埋下了伏筆。

把持朝政

“祗上承主指,下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三國志》

延熙九年,董允去世,陳祗接替董允為侍中。陳祗不僅不像董允一樣打壓和排斥黃皓,反而與其互為表裡,黃皓憑藉之前與劉禪的獻媚邀寵打下的基礎,加上陳祗的青睞,開始干預蜀漢朝政,此處的陳祗可也是有背景的人物,其舅舅是許靖的長兄,按照史書記載,陳祗的權力甚至是超過姜維的,有這樣的後臺,黃皓的腰桿當然也會越來越硬。


景耀元年,陳祗病逝,黃皓迎來了獨攬大權的機會,從黃門令一路做到成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憑藉著劉禪對其的信任,把持朝政。併為自己掃清政敵,先是向劉禪進讒言離間劉永,劉永落得不能朝見天子的下場;蜀漢名將羅憲因不願意親附於他,便被貶為巴東太守。這樣的皇親國戚和名將都被懲治,百官也就更忌憚黃皓,從而爭相依附,黃皓的勢力也就越來越大。



景耀二年,樊建被任尚書令,但一道總領朝政的董厥、諸葛瞻這兩位重臣亦與黃皓為伍。在黃皓的關係網盤根錯節於朝堂之上時,樊建即使常常指正黃皓的錯誤,諸葛瞻、董厥都加以庇護而不了了之。



景耀五年,在外領兵的姜維看不慣黃皓的專權擅政,於是上書劉禪處死黃皓,劉禪當然不會同意,反而包庇黃皓為盡職盡責。姜維至此也明白了黃皓的勢力已無人能撼動,因此為了避免遭到黃皓報復,請求去往沓中屯田。

景耀六年,姜維打探到鍾會軍情,立即請求劉禪調派軍隊做好佈防,但黃皓以鬼神巫術算出鍾會不會伐蜀,劉禪也就未做部署。這也是蜀漢迅速被魏國大軍逼降的一個原因。



諸葛亮時期因忙於政務軍務,於是挑選董允為內侍總管,是信任其正直果敢的為人,當然也確實達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時任黃門令的黃皓並未犯下大罪,又官職卑微,當然也就引不起諸葛亮的重視,而黃皓這種宦官專權的危機在東漢末年都已經展現了強大的威力,卻未引起蜀漢政權的重視,不是臣不察,而是君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