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本篇為《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的最後一章。前兩章,我們談到了劉備集團早期一員重要將領——夏侯博,有很大可能是曹操大將夏侯淵的親弟弟,也是張飛的岳父。

另外,我們還談到張飛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奇異行為——沒有跟隨劉備北上投袁紹,而是反方向跑到了譙縣,“劫持”了夏侯淵的親侄女。這個誘拐事件過程非常詭異,值得我們進一步分析。筆者繼續展開想象力,試試破解這個故事的最終內幕。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夏侯淵與張飛合謀,策劃了“誘拐事件”?

建安五年的誘拐事件,我們上一章說到了三處非常匪夷所思的細節:第一,譙縣大戶豪門夏侯家,太守(夏侯淵已經是潁川太守,行督軍校尉)的侄女居然要親自去砍柴?第二,張飛在譙縣“偶然路過”,竟然碰上了敵方陣營的重要家眷;第三,夏侯家對綁架事件不聞不問,四十九年後(夏侯淵之子夏侯霸逃到蜀漢)才公之於世。

這些細節都令人不解,如果聯繫到夏侯淵的侄女,很可能就是夏侯博的女兒這種情況,事件就過分巧合了。

同年二月,夏侯博在徐州之戰中戰敗被俘,很可能傷重而死或不屈自盡。隨後就發生了張飛“綁架”夏侯博女兒的事情,而且張飛丟下劉備不管,奔向了與劉備北逃方向截然相反的譙郡。整個事件看上去,根本就是張飛遵照夏侯博的遺囑,去夏侯博的譙郡老家專門找人。

更詭異的是,整個“綁架”事件異常順利:夏侯淵侄女以“合理的理由(去砍柴)”孤身出城,“偶然”遇到了敵方頭號猛將張飛,結果順利被“誘拐”。雙方配合之默契,即使是1800多年後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所以說,綁架事件很可能是夏侯家默許的,而且在內部進行了秘密又周全的安排。建安五年的某一天,夏侯家精確把握好時間,按時按點將夏侯博女兒送到譙縣城外,交到了“臨時路過本地”的夏侯博同僚兼密友(大有可能)張飛身邊。

這個事件僅有《魏略》記載:“建安五年,時(夏侯)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

《魏略》是一部失傳已久的史書,僅有部分內容被《三國志》等書引用而留存,該書記錄了不少三國人物的軼事,但道聽途說的成分很大。比如“劉禪幼年在戰亂中走失,直到劉備當上漢中王才找到”,記錄與《三國志》完全矛盾。《魏略》的特點,是關於魏國的記述非常有價值,但吳國和蜀國的傳聞就偏頗了不少。

關於夏侯淵侄女被綁架一事,《魏略》所記錄的應是當時魏國真實存在的傳聞,而且未被夏侯家否認(否則《魏略》作者身在本地,早就被曹家和夏侯家打上門了)。但傳聞本身,很可能是夏侯家放出的“煙霧彈”,僅保留了部分的真實性,卻隱藏了故事的核心內幕——那就是夏侯家直接參與了“綁架案”的策劃,而且核心主持者可能就是夏侯淵!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重逢與永別:夏侯博與夏侯淵的兄弟之情

張飛的夫人,也就是夏侯淵的侄女,是夏侯淵非常在意的重要親人。《魏略》曰:“時兗、豫大亂(184-188年之間),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夏侯淵為了養育弟弟的孤女,甚至不惜放棄了自己的幼子。這一切,都體現了夏侯淵和自己弟弟的深厚親情。這個弟弟,我們曾經論證很可能就是劉備大將夏侯博(見前兩章)。

夏侯博在公元187年-188年之間(女兒出生前後),曾經離鄉逃亡(“亡”按《說文解字》解釋為逃亡)。公元189年,夏侯淵追隨曹操起兵,開始成為曹操集團的大將。

在這段時間(大約187-199年之間)裡,夏侯博因為機緣巧合加入了劉備集團,併成為重要將領。夏侯博追隨劉備的時間,大致只有兩種可能。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第一種可能,夏侯博在劉備擔任安喜縣尉(188年)、下密縣丞、高唐縣尉或平原相(191年)期間就加入了。劉備幾次任官又幾次辭官,夏侯博很可能與關羽、張飛一樣,都是緊密追隨劉備的少數人,所以互相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第二種可能,夏侯博首先投奔的是陶謙。公元194年劉備援救徐州,並於第二年在陶謙死後繼任徐州牧一職,夏侯博作為徐州將領納入了劉備麾下。

196年呂布偷襲徐州,劉備被趕到小沛,在198年又被呂布攻擊,引發了曹操聯合劉備對呂布的進攻,最終呂布在同年敗亡。這期間,夏侯博應該一直追隨劉備,獲得了充分的信任。

大約在197年,劉備曾到許昌面見曹操,被封為“豫州牧”。198年消滅呂布後,劉備更是被封為左將軍,僅一年時間生活在許昌。這時候,包括關羽、張飛和夏侯博,很可能也都在許昌。所以,夏侯博在這個時期應該早已與兄長夏侯淵重逢了。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這些事情,史書上完全沒有記載,只能依靠我們的推理。由於史書沒有否認,所以我們儘可以發揮想象。

夏侯博與夏侯淵重逢後,如何重溫兄弟情,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的是,劉備於199年參加了董承的“衣帶詔”陰謀,試圖參與推翻曹操。同一年,劉備藉口討伐袁術,率軍返回徐州,殺死了徐州刺史車胄。這種公然對抗曹操的行動,夏侯博作為曹操的遠親,卻跟隨劉備不離不棄。

200年(建安五年)二月,曹操出動大軍進攻徐州,在野戰中大敗劉備,並俘虜了夏侯博。這個事件,是《三國志》唯一有關夏侯博的記錄。從結果來看,夏侯博凶多吉少,很可能傷重而死,或者不屈而亡。

這個時候,夏侯淵作為曹操的大將(潁川太守,行督軍校尉),很可能與夏侯博見了最後一面。夏侯兄弟之間的訣別細節,我們無從得知,只能憑藉想象。但此後不久,就發生了“張飛綁架夏侯博女兒”的事件。我們通過種種跡象可以大膽推斷,夏侯博在臨死前很可能分別對張飛和夏侯淵,託付了一些事情。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夏侯博臨死前,對夏侯淵和張飛託付了什麼事情?

夏侯博,作為曹操的親族,卻站在反曹操的陣營中,並被《三國志》明明白白記錄在案,這事情極為蹊蹺。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夏侯博離開譙縣逃亡時間是公元187-188年之間,此時曹操正在譙縣家中歸隱(188年才接收何進的徵召,擔任典軍校尉)。曹操的次子曹丕,與夏侯博的女兒幾乎同年出生(187年)。

理論上講,夏侯家和曹家是血親關係,夏侯博無論是犯了什麼大事,身在同縣的曹操理應進行庇護。而且曹操作為中常侍曹騰的養孫,在當時的譙縣應是呼風喚雨的角色。然而,夏侯博卻不得不丟棄襁褓中的獨女(甚至尚未出生),孤身逃亡。

再考慮到夏侯淵一家,在公元188年左右甚至遭遇了“兗、豫大亂,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的慘狀。夏侯淵本人也可能遭遇了嚴重連累,導致生活困頓。

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夏侯博得罪了曹操!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那麼,建安五年發生的很多事情,在邏輯上就說得通了。

正因為夏侯博得罪過曹操(而且非常嚴重),所以在劉備和曹操蜜月期中,夏侯博也沒有以親族關係趁機投奔曹操,而是繼續效忠劉備。與此同時,劉備大膽任用曹操的一位親戚作為領軍大將,也有了充分理由。

陳登曾經對劉備說過:“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迎戰曹操的時候,徐州兵馬是相當多的,劉備麾下至少有數萬兵力可用。劉備一方面以關羽堅守下邳,一方面以張飛、夏侯博為將迎戰曹操。夏侯博在劉備軍中地位,甚至可能超過當時夏侯淵在曹營中的地位。

夏侯博戰敗被俘後,因為知道自己和曹操不對付,所以也沒打算屈膝投降。但是這麼一來,夏侯博對曹操的得罪程度只會進一步加深。所以,夏侯博肯定會考慮到自己女兒的前途未來,即使有夏侯淵庇護也未必能保得長遠。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所以,夏侯博很可能在開戰前,就將女兒託付給張飛,希望女兒脫離曹操勢力的影響。隨後,夏侯博在被俘時很可能也與夏侯淵進行了最後的囑託,希望得到兄長的支持。

說到張飛,夏侯博與夏侯淵均能否認同此人的人品?從演義的角度看,張飛似乎是一個粗魯的莽漢,我們比較難以理解這種認同感。但史實中,張飛卻有“名士”的風範。《三國志》曾稱:“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說明,張飛和士大夫是談得來的,此外歷史上也有“張飛擅長書法”的記載。夏侯淵表字“妙才”,絕非是一個不通文墨的單純武將,與張飛存在大概率的興趣交集。

從這些因素來看,夏侯兄弟與張飛的交情可能非同一般的深厚(劉備駐許昌期間,很可能有密切交往,如關羽和徐晃一樣),而未能被史書所記錄。這一切,也就為夏侯淵與張飛合謀,共同策劃“譙縣郊外綁架事件”提供了充足且合理的背景。


破解三國最大誘拐案(終):夏侯淵與張飛合謀,令自己侄女被拐走?

關於這個故事,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故事的大部分內容,完全是對史書空白處的大膽想象,沒有真實證據,但也無法被史書所否定。不過,真實的三國曆史肯定比史書和演義還要豐富百倍。歷史未能被記錄的這些地方,如果任由它繼續空白下去,未免太無趣了些。

文章純屬個人想象力的發揮,歡迎批評指正。(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