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戰略中為什麼沒有考慮東吳背後出擊的危險性?你怎麼看?

秋天的紅葉882


說到《隆中對》,且不管是真是假,就以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所記載的內容來說吧。

根據題主這個問題,豹眼以為核心的就是傳記中的一句話:“。。。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

對於諸葛亮這個提法,可以理解為,外結好孫權是前提,如果與孫權搞不好關係,齷齪不斷,不要說“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就是自保、生存下去也是個難事。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如何會去跟劉備討論防範孫權的事呢?

更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的戰略是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取得荊、益州二州;第二步等待天下有變再出兵討伐曹操。

聯合孫吳不僅是討伐曹操的前提,也是取得荊、益的前提,還沒有完成第一步計劃,就在討論如何防範孫權的問題,不現實。

《隆中對》僅僅是一個戰略規劃,就像取得荊、益二州,不會完全像設想的那麼發展,孫劉聯盟也不會完全像設想中那麼牢固而持久。

劉備、諸葛亮也不會傻傻地按圖索驥,就按照這個規劃去執行,自然會動態的、隨時根據局勢的發展來調整。

比如,劉表突然病逝、劉琮投降曹操;孫劉聯盟在赤壁共抗曹操;湘水劃界與孫權妥協,全力對付曹操等等,都是根據時局,隨時調整策略,但根本還是在《隆中對》戰略基礎之上。

時局的發展受許多偶然因素的影響,是不可預見的,但在《隆中對》設定的戰略基礎上,都可以靈活的調整。

其根本的一點,就是把曹魏作為死敵,孫權是聯盟、合作的對象。

聯盟是為了利益,利益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堅持既定的原則下,妥協、鬥爭,這才是現實的。

因此,在豹眼看來,《隆中對》沒有提及背後孫權襲擊的風險,並不等於就不設防,完全信任東吳。同時,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孫劉聯盟不能破裂,必須堅持。

這是《隆中對》的核心要點,但劉備忘記了初心,夷陵之敗,是咎由自取。

這就是,計劃不如變化快,不能堅定地執行計劃,率性而為,不可能走得長遠。

這是劉備留給後世的教訓。


豹眼看歷史


隆中對的戰略重點是鬥地主,孫劉聯合鬥曹操。關鍵的問題是孫權不按規矩出牌偷襲荊州,劉備大發雷霆兵伐東吳。孫權劉備這兩個農民大打出手,地主曹魏樂了。

劉備本該在《隆中對》的發源地襄陽建立政府,千不該萬不該把核心政府建在成都,這就是為什麼劉備不能匡扶漢室霸業的主要原因。

天府之國成都是盆地,一旦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就是一塊戰略死地,這是《隆中對》的致命傷。

荊州襄陽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是以戰養戰的絕佳之地。襄陽北面以漢江之險可拒曹操,東邊以長江之險可防東吳。襄陽西邊是延綿千里的秦巴走廊,襄陽東邊是一馬平川,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西川之地,高山險峻,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之戰略態勢,可派一員大將魏延守漢中高枕無憂矣。劉備精心經營荊州襄陽,可待北方有變之時機,從襄陽舉兵北伐,只要征服了北方曹魏,東吳孫權怕事必然詔安,此天下可得矣。





襄陽論語


肯定不是沒考慮,以諸葛亮的才華,能想到三分天下,能看到荊州劉表和孫堅的世仇,怎麼可能看不到東吳的威脅呢?但是就像那句老話說的,看到問題誰都會,解決問題才是關鍵,你可以把東吳也樹立為敵人,同時和曹魏、東吳為敵,兩線作戰;也可以和其中一個結成戰時聯盟,避免兩線作戰,這個過程不是一邊倒的只能結盟,或者只能對立的關係,是兩個矛盾,誰主誰次的問題。

就像國共之間一樣,難道不是大敵嗎?但是主要矛盾變為民族矛盾的時候,就必須捨棄國共之間的矛盾,否則就大家一起死。孫劉之間也是這樣,也可以互相拼,然後曹魏漁翁得利,但是最實際的做法,一定是聯合相對弱的東吳,對抗最強的曹魏。諸葛亮想到的不讓東吳攻擊自己的方法,是結盟,同時把一位能獨當一面的統帥放在荊州,就是“擇一上將”,這個人勉為其難只能選關羽,但是偏偏關羽犯了最致命的錯誤,這個不是諸葛亮沒考慮到東吳的危險,而是考慮到了,但是執行的人有問題,不是戰略問題,是細節導致了戰略失敗。


陽光下嫩草上的露珠


諸葛亮給劉備的《隆重對》方略,成功的預見了後來的天下格局,魏蜀吳三分天下。也讓最弱小的劉備集團,成功的割據一方,跨有荊益,成就霸業。《隆中對》方略是非常正確的,諸葛亮當然也考慮瞭如何應付東吳方面的威脅。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1.結好孫權,蜀吳聯盟。魏蜀吳三分天下,曹魏為最強,蜀吳加起來也沒有魏國強大。如果蜀吳不進行聯盟,相互的支援,而是各自為戰,坐觀成敗,那蜀吳兩國,早晚會被魏國先後所滅,共同滅亡。蜀吳之間的交戰,也會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讓曹魏得利。孫權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也會維持聯盟。



2.荊州要有充足的防禦力量。“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句話中說的,荊州要安排一位上將,防守荊州的兵力和出兵中原的兵力。在天下無變之時,這些軍力都要駐守在荊州,可謂是防禦充足,荊州萬無一失。




但因為蜀國國力弱小,關羽鎮守荊州時兵力不足,只夠防守。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把荊州的防守兵力調走後,荊州也就丟失了。


揚楊劉


《隆中對》戰略中為什麼沒有考慮東吳背後出擊的危險性?

是因為,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面對強大的曹軍,唯一可以採取的戰略就是“誰敢打咱倆!”

可是,這樣一定會是一種因為雙方實力變化而變化的動態平衡的關係。

其中還間雜了雙方重要軍事將領的性格等種種因素,比如關羽,比如呂蒙。

在這樣一個千古稱頌的“哥倆好”的關係中,劉備和孫權也都先後犯過錯。

最終定為盟約落在紙上,並且“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並且真的沒變,

已經是在《隆中對》提出(以赤壁之戰公元208年為基準)的20多年後了。(公元229年)

《隆中對》戰略的基礎,就是曹操的強大,孫劉兩家只能聯手,才有活路。

1、諸葛亮版的隆中對:

明確曹操最強大,孫權難以單獨抵抗,所以,孫權也需要人幫手。

而荊州和益州的當家人都太弱,

劉備是漢室宗親,可以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

所以,佔有荊益二州後,與孫權聯手抗曹,找機會,北上光復漢室。

2、魯肅版的“隆中對”:

曹操很強大,漢室已經沒希望了,劉備是個英雄,值得結交。

荊州是個建立帝業的好地方,

劉表一死,如果劉備和劉表的倆兒子處的不錯,那咱就安撫交好,

如果他們關係不行,那就“別圖之”(看情況另想辦法)。

3、以上就是第一次孫劉聯合的戰略基礎。

聯合是必然的,抗曹是共同的目標,

但是,劉備是急於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而孫權則很想跨有荊州完成霸業。

“小目標”的不同,導致了衝突的必然。

不同的短期目標,導致了孫劉兩家翻臉。

1、孫權對劉備是不錯的。

建安十四年到建安二十四年,一直是孫權在不斷地硬抗曹操。

決定三國初分的赤壁之戰,主力是人家孫權。

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中年大叔劉備。

2、劉備有點對不起孫權。

劉備沒有根據地啊,截止到赤壁之戰,劉備就在孫權給的江邊一小塊地方建了個公安城。

所以,劉備趁著赤壁大勝,劉琦病死,把荊州給佔了。

孫權說老劉咱倆打益州吧。

劉備說那是我家親戚,放過他吧,然後自己悄沒聲的佔了益州!

3、傲嬌的關羽,去世的魯肅,生氣的孫權,狡猾的曹操,急於建功立業的呂蒙,孫劉翻臉。

劉備都在漢中稱王了,都沒通知一下孫權,

關羽此時拒絕了孫權的提親。

孫權一氣之下,給曹操寫了封投降信:“以討羽自效”!要拿關羽做投名狀!

孫權瘋了嗎?

一是劉備關羽太氣人,二是呂蒙陸遜不斷進言,三是最明白道理的魯肅此時已經死了。

曹操接到孫權的投降書,嘴都樂歪了,這是誰啊,這是“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轉頭,曹操又把孫權的投降書原件給關羽送去了!

結果,關羽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於是最終單刀走麥城,身死。

孫劉翻臉!

現實教育了孫權和劉備倆人,合作才是彼此唯一的出路!

劉備:御駕親征,被孫權打敗了。

孫權:被魏封為吳王,但是得送個兒子到曹丕那裡去,這孫權哪會同意啊!

曹丕:不送兒子來?打你!

同年,孫權戰勝了劉備的情況下,毅然向劉備求和,劉備在死前同意了。

戰略,告訴我們該往哪裡走,但是怎麼到達,大概率會走些彎路。

從關羽留下糜芳和傅士仁鎮守江陵和公安,

就知道不是對孫權沒有防備。

但是,誰能算得到他倆會直截了當的投降呂蒙呢?

公元229年,吳蜀終於簽訂盟約,且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互相侵犯過。

也許經過波折之後達成的共識,才是最牢靠的吧!


泰林說趣史


《隆中對》是戰略決策,是謀劃大方針。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篇《隆中對》的先決條件,就是曹操做老大,“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令諸侯不可與爭鋒”。所以作為實力最弱的劉備,諸葛亮的建議就一條,取益州,聯孫權,共拒曹賊。

這是戰略方針,是在對未來走勢定基調。

諸葛亮的隆中對雖與魯肅不謀而合,但合作畢竟是雙方的事情,細節決定成敗。

大方針制定好之後,就需要開始實施了。不得不說,諸葛亮的計劃是好的,但事做的並不漂亮。


赤壁之戰時,孫權出力最多,但撈好處最大的,是劉備,偷偷摸摸佔了荊州。如果不是魯肅顧全大局,極力勸說孫權,可能孫劉兩家早就打起來了。

其實從這裡可以看出,合作的基礎並不牢固,劉備、諸葛亮把孫權當做他們起家的跳板。劉備取了益州後,又一直以種種理由佔著荊州不還。

而反觀孫權,卻好像比劉備更有聯盟的誠意,又是嫁妹,又是向關羽求親,劉備取了益州後,孫權始終沒有因為荊州向劉備發難。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而這件事情過程中的一件小事情,徹底讓孫權翻了臉。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舉荊州之兵,發動了襄樊之戰。而在戰爭過程中,關羽由於俘獲了于禁的萬於降兵,導致糧食短缺。於是,關羽在沒有通知孫權,沒有得到孫權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取了孫權在湘關的糧餉。

這一舉動徹底惹怒了孫權。(你主子劉備沒把我放在眼裡,你一個領兵將領也不把我放在眼中?先是罵我是狗,現在又取我的糧草。)

孫權好歹是一位主公,哪受得了這個氣,前仇舊恨一股腦都湧上心頭,徹底和劉備翻了臉,背後捅了劉備的刀子。

合作就要有合作的態度

都說劉備得人和,會籠絡人心。但從孫劉聯盟來看,劉備確實不會做人。

赤壁之戰,劉備失了自己的根基,諸葛亮隻身前往東吳,舌戰群儒,只為尋求聯盟,其他一切理由都是虛的,只有一條理由是正理,就是劉備勢力需要活下去,尋求孫權的聯盟是唯一的出路。

作為孫權,完全可以不聯盟,因為赤壁之戰的主力都是東吳,劉備一直在打醬油。孫權完全可以靜待其變,看著曹操把劉備蠶食乾淨。

赤壁之戰後,劉備沒有按照原來雙方的約定,合理劃分荊州勢力,而是自己佔據了荊州最富庶的幾個郡,孫權竹籃打水一場空。

由此可見,這與《隆中對》提不提出東吳背後下刀是沒有關係的。如果劉備拿出該有的合作態度,東吳就不會背信棄義,或者說背信棄義的事情,不會這麼快就做出來。

劉備死後,諸葛亮又重新與孫權聯盟,並累次北伐,孫權也並沒有趁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落井下石,甚至還曾主動配合諸葛亮,在合肥進行攻勢。由此可見,《隆中對》的戰略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劉備這個人。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可以為劉備設定好的戰略方針,卻不能左右劉備的思想與為人。


始終先生


這個首先要看當時的大背景:隆中對提出來的時候,中國大陸正處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混戰到逐步兼併的過程中,當時中國北方黃河流域一帶已經被曹操所統一,割據勢力除曹操外,比較大的還有虎踞江東的孫氏政權,割據荊州的劉表,益州天府之國的劉璋以及西涼的馬家軍勢力。

當時的劉備在中原屢敗於曹操後投奔了荊州劉表,劉備有雄才,而劉表是個“守財奴”,所以劉備在一點一滴的積蓄自己的力量,其中就有三顧茅廬的故事發生。《隆中對》的具體做法就是東和孫權,北據曹操,吞併荊襄與巴蜀,再圖謀中原。

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決策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首先,當時的劉備四處亂竄,形同喪家之犬,有一定戰術性,但缺乏大的戰略規劃,諸葛亮給他設計了一個可行性很高的戰略藍圖,劉備集團也就有了發展的目標與動力。其次,當時的曹操已經從中原的爭霸中逐步騰出手來,開始準備南征以統一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任何一個單獨的割據勢力都沒有辦法與其抗衡,聯合成了必須的選擇。再者,孫權割據江東已久,劉備要圖他難度甚大,而另一方面的荊州及益州因統治者能力較差,相對難度簡單。


所以作為梟雄的劉備開始按照這個既定目標實施,加上孫權方面單獨抗曹壓力巨大,就有了後來孫劉聯軍破曹的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北歸,劉備趁勢戰領荊州並在以後數年中逐步佔領了益州之地,達到人生的巔峰。從這方面來看,《隆中對》是積極的,沒有它,可能劉備還如喪家之犬一樣空有大志而毫無作為。

但是《隆中對》也有其侷限性,就像現在很多人評價諸葛亮一樣,長於政治治國,短於軍伐征戰。個人認為侷限主要有,首先荊州位於長江中上游,自古以來割據江南的勢力都會把這一帶當成第一國防線而進行爭奪(後來歷史中的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及以後的割據南方者無不如此),因為在古代船運只能靠帆與手劃的年代,順流而下的作戰比盲目渡河成功可能性大很多。所以東吳勢力集團要爭奪荊州這一點是一定會發生的。而《隆中對》內容主要之一是東和孫權,但是他完全從自身角度考慮問題,如果從東吳角度來說,西和劉備也是需要的,但是要爭荊州以鞏固江南防線則更加重要。所以孫劉雙方勢必會因為荊州歸屬問題進行爭奪。

當劉備佔領漢中,關羽帥荊州之兵攻打樊城的時候,劉備集團與曹魏集團開始了激烈的戰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給了孫權集團以偷襲荊州的最佳機會(個人認為孫權的戰略眼光在劉備之上,當時趁兩雄相爭,集團內部曾有過先下徐州還是拿下荊州的爭論,後來決定以荊州為目標)。後來的故事我們很熟悉,白衣渡江,偷襲荊州。

劉備不甘心失敗,孤軍北伐勝算較小,所以大軍東出爭奪荊州,結果大敗而回,從此蜀漢集團開始走下坡路。而有了荊州後的東吳在後來與曹魏的征伐中沒有讓對方佔到多大便宜。

回過頭來說,諸葛亮確實是戰略性人才,沒有他,可能也就不會有三國,但是他身上也有一定的缺點。小細節不掩蓋大的光輝,總體而言,諸葛亮是當時時代背景下首屈一指的人才。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阿踏米


因為隆中對已經給曹操和孫權做了定位

曹操不可與爭鋒:

“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不可圖: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曹操太強不能打、孫權作為潛在盟友不能打。諸葛亮建議劉備奪取:

劉表無力守護的荊州: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孱弱的劉璋、張魯: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佔據荊州、益州,招撫戎夷,外交盟好、內部休養生息,等待時機。

諸葛亮隆中對沒有考慮到的因素有:

1、劉表的死。劉表雖然看似昏弱,但劉表的死,引發了曹操、劉備、孫權的三方混戰,最終造就了三國局勢。

這是諸葛亮隆中對最大的失誤。劉表在死前選擇讓劉琮繼承,沒有讓親近劉備的劉琦繼承。這也造成了劉備戰略上的被動——一夜之間劉琮投降曹操了,曹操大軍到了南陽,劉備才得知消息,沒有時間去轉移人口和財稅,眼睜睜的看曹操佔據荊州而無能為力。

若諸葛亮提前考慮到劉表的死,讓劉備提前做好準備,赤壁之戰不會發生,荊州只會被曹操和劉備共佔,沒有孫權的事。也不存在孫劉聯盟。

2、劉璋邀請劉備入蜀攻打張魯。雖然劉璋和張魯都是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打的目標,但諸葛亮的設想是劉備佔據荊州的情況下,獨自向西攻打劉璋和張魯,獨自佔據荊州和益州。

3、孫權的反應。赤壁之戰、孫權奪取荊州等之所以諸葛亮沒有預料到,原因就在於諸葛亮隆中對的基礎條件是:劉備取代劉表佔據荊州。

但諸葛亮設想的這個條件被劉表突然病死而打斷。劉表的死,打斷了劉備奪取荊州的進程,曹操輕鬆奪取荊州,孫劉聯盟抗擊曹操,孫劉曹三方共佔荊州等。

4、曹操一統北方。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曹操還有劉表、馬超、張魯等諸侯並未平定。諸葛亮只看到曹魏勢力的強大,卻沒有提出聯合馬超、張魯等共同削弱曹操勢力的建議,默許曹操一統北方。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導讀:《隆中對》戰略本來就是三分天下計,為何非要強求成為一統天下謀呢?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提出隆中對時劉備還是客居荊州劉表手下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諸葛亮的三分天下還是非常具備可行性的,而一統天下就有點畫大餅類似遠期規劃的願景了。而對於漂泊半生的劉備來說,能夠三分天下就已經超出預期了。當然人的慾望是逐漸增長的,等吞巴蜀並漢中後就有了併吞天下的野心。但是三顧茅廬時沒有,所以三份天下人才奇缺的劉備就認為諸葛亮是高人。至於三分天下後東吳背後出擊的風險,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根本顧不上考慮。


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出臺的背景

劉備從河北起兵抗黃巾開始到客居荊州劉表,中間依附過多少諸侯?劉備也通過自己的寬仁敦厚乃至腹黑曾經試圖成為獨霸一方的諸侯,但是都失敗了。中原的幽、青、徐、豫等州他都做了嘗試,陶謙和曹操也曾給過他機會,陶謙讓過徐州;曹操給過豫州(這也是劉豫州的來歷)。但是劉備都沒有成氣候,要不是荊州劉表收留估計劉備都要去流浪要飯去了。也就是說劉備在投靠劉表前幾乎是走投無路了,即便是劉表也沒太重視他給了他新野縣作為棲身之地。劉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

也就是說劉備此時早就窮途末路,曾經割據一方的雄心壯志在磨難之下漸漸遠去。年過百半,身邊依然是關張、趙雲。所以他見到諸葛亮時優先考慮的是生存,至於站在大漢皇叔的位置上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不過是他停留在口頭上的政治口號罷了。所以即便他知道諸葛亮的《隆中對》在第二階段“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的過程有巨大的漏洞(東吳的威脅),但是他不在乎。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機會在乎,字曹操陳兵百萬隨時南下的生死存亡的時刻生存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諸葛亮當時的想法推測

諸葛亮人稱臥龍先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戰略大師。號稱足不出戶,便可三分天下。這個個人感覺有些誇張了,因為我們的主要印象來自《三國演義》的書或者影視劇。諸葛先生已經被神話的不行了,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職場的角度來推測一下諸葛先生當時的心裡,純粹一家之言不喜勿噴啊。

我們先來看一下建安十二年隆中對出臺時天下姓氏圖,如上圖所示。其中曹操佔據北方,盤踞雍涼的馬超和遼東的公孫氏都不會是曹操的對手。北方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而孫權割據江東,依靠水師和長江天險對抗曹操;而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以及漢中張魯在諸葛亮看來都屬於先天不足,闇弱無能之輩,不能承擔統一天下的重任。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其主不可守;劉璋闇弱...


俗話說: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更何況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他肯定有出世輔佐主公一展所學的強烈願望。可別聽他和劉備說的什麼“淡泊名利,終老南陽”,其實都是藉口。人才尤其是胸有錦繡的大才都是不甘寂寞的,更何況是群雄並起的大時代?所以諸葛亮對於天下英雄都是經過認真分析的:

首先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都不是英主,不值得輔佐。而東吳孫權首先文臣齊備,而且都是江東嫡系:謀臣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文臣:張昭、顧雍、闞澤等等,設置連兄弟諸葛瑾都在東吳處。況且孫策留下話給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 外事不決問周瑜。這種情況內外都有人家江東嫡系,即使諸葛亮投靠過去也沒有更好的位置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負?

再看曹操,即使郭嘉去世後文武還有荀彧、程昱、賈詡、司馬懿都是高手。所以也沒有諸葛亮的空間,即使勉強投效肯定也不能讓對方言聽計從(畢竟選擇很多,不能聽你一個人的)。正好劉備上門,謀臣沒有正好符合諸葛亮的擇主要求。所以諸葛亮再和劉備長篇大論《隆中對》時未嘗沒有打埋伏。也就是說先用最有可行性的三分天下計來吸引劉備,至於忽視東吳威脅兩路出兵北伐的純粹屬於畫大餅的長期願景。所以說的非常含糊: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什麼叫天下有變?諸葛亮沒說。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對於現代職場應聘來說這是一種應聘技巧:小老闆樂於給員工畫大餅規劃願景目標,吸引員工在低薪狀態下努力工作;而諸葛亮採用的是第二種,在未來領導面前既展示了真實的才華(天下三分的可行性),又展示了遠期的願景(忽略東吳威脅,不切實際的一統天下)。即使不可行,那時已經入職多年努力唄。PS:純屬胡猜,別當真。


小結:

依照劉備和諸葛亮的眼界不會發現不了《隆中對》中在北伐曹魏過程中,面臨的東吳威脅的風險性。但是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性的忽略了這個漏洞。對於當時他們來說勢力弱小,只能通過聯合孫權被拒曹操這個生死大敵。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答:這個問題非常簡單。

我們只要看看《隆中對》就能明白,原文有: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

諸葛的戰略原本就沒有把孫權納入征討的範圍!而是把孫權作為援助方。按照他的構想,既然孫權能用賢能之人,賢能還會把劉備當成敵人嗎?!

諸葛沒有錯!確實是有魯肅這樣的賢能,不把劉備當成敵人。把劉備看成敵人的人就不是賢能了嗎?況且先行不義的還是劉備。這在《隆中對》的時候,還沒有具體實施,只是一個構想罷了,諸葛也不會料到劉備借了荊州就不想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