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沒能安天下?

比啦嗶哩


說到三國的實力,許多人都覺得魏國強大,吳國次之,蜀漢最弱。後來魏國滅蜀、晉國滅吳都好像是理所應當的。而如果按照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三分天下”之策,劉備似乎是很有希望克復中原,復興漢室的,歷史上,劉備確實有機會北伐曹操,爭取一統天下的主動權,可是卻最終失去了。那麼,劉備是如何失去一統天下的最好機會的呢?

建安十九年(214),劉備佔領成都,進而得到益州全境。此時,他手中還有赤壁之戰後從孫吳那裡借來的大半個荊州。一時間,劉備的勢力橫跨荊、益,旗下文臣有諸葛亮、法正等,武將更是同時擁有被後世並列為“五虎上將”的關張馬黃趙,除此之外,還有諸如魏延、李嚴等才能過人的將領。

這時的劉備,已經很接近諸葛亮提出的“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設想了,那麼理想的情況下,只要“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那麼“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宏偉藍圖就能實現了。不幸的是,此時一位不速之客驚醒了劉備的美夢。

這位不速之客,便是孫權派來的使者。孫權見劉備已經得到了益州,便來索要曾經被劉備借走安身的荊州諸郡。可眼看著大業將成的劉備當然不願意放過物產豐饒、戰略意義重要的荊州,於是推脫道:“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聲稱要得到涼州後再歸還荊州之地。

孫權聽到這個答覆當然是勃然大怒,於是他一邊痛斥劉備言而無信,一邊派出呂蒙攻打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為了保住荊州,劉備不惜撕碎與孫權的盟約,“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眼看著一場戰爭在所難免。可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北方傳來曹操已經攻下漢中的消息,本想用漢中張魯作為抵擋曹操的屏障,爭取時間與東吳爭鬥的劉備不想落入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只好向孫權求和,先歸還了江夏、長沙、桂陽。

與孫權平分荊州後,劉備的勢力範圍有所縮減,不過仍然在荊州保留了一些實力,由關羽統領。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的第二次一統天下的絕佳機會來臨。這一年春天,劉備兵發漢中,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並在曹操親自率領援軍到來時堅守不出。夏天,曹操領兵撤退,劉備於是得到了位置非常關鍵的漢中。

還是這一年,關羽北伐,到了秋季:“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操剛剛丟掉漢中,又失了樊城,而關羽則一時間風頭無兩,眼看著關羽這位“上將”已經“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而劉備佔領漢中後,也隨時可以“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達成《隆中對》的構想,來自東邊的不速之客卻又一次讓劉備的夢想破滅了。

同樣是這一年,孫權從背後偷襲,拿下荊州,誅殺關羽。兩年後,劉備為給關羽復仇掀起夷陵之戰,失敗後退守白帝城,不久病逝,而蜀漢此時只剩下益州一地,劉備和他的蜀漢再也沒有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劉備曾經擁有兩次絕好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抱負,但兩次都因為東吳而失去。第一次,東吳索要原本便是自己領地的荊州,倒也無可厚非;第二次襲殺關羽則實屬無道之舉。如果東吳沒有背棄盟約,倘若劉備抓住機會,克復中原,三國也許會走入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局,然而歷史已經發生,我們所能做的也只剩暢想和惋惜。


鄧海春


劉備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他不能夠一統天下。

都習慣說“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點都不是上天給你安排好的,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得來的。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謂之佔據天時。那麼,獻帝東歸回到洛陽,號令天下勤王,咋就沒有人去搶這個天時呢?

那時候,劉備的勢力是弱一些,但曹操也不強大哦。

即便勢力較弱,但態度總該有吧,那你的態度呢?

至於地利,徐州也是富庶之地,曹操屢屢征討徐州,也沒有沾到陶謙啥便宜,還幾乎把兗州老窩搞丟了。

那麼換做了劉備,還是非劉豫州不可以守徐州的劉備,沒折騰幾下就守不住了,還三次把老婆孩子全弄丟。難道是徐州地利不行嗎?

或許徐州是三戰之地,受到夾擊的壓力大,為啥總是別人聯合夾擊你,而你為何不聯合他人去夾擊別人呢?

說到人和,曹操戰將如雲、謀士如雨,江東孫權人才濟濟,層出不窮,難道他們就七分八裂,整天勾心鬥角嗎?

曹操並非僅靠天時,孫權也非只賴地利,劉備也沒有多麼的人和。

荊州派、東州派、蜀土派,整天的爭權奪利,劉備一直就沒有擺平。

總之,劉備是一代梟雄,具備非凡的能力,但要從處在哪個層次來看。

如果遇到劉璋這樣的對手,自然是遊刃有餘。換做是孫權、曹操,劉備能得到益州嗎?

如果遇到袁紹、劉表這樣的對手,劉備也只能打打醬油。袁紹因為戰敗,劉備背棄離去;劉表不死,劉備就一直呆在新野,也沒啥作為。

對手的勢力那是真正的是試金石,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虎口拔牙那才是豪傑。

劉備英雄之處,在於無論是曹操、呂布還是袁術,想徹底吃掉它都很難;但是劉備想戰勝誰都不容易。

漢中之戰慘勝、夷陵之戰大敗,除此之外,劉備總是在奔波,總是在逃命,啥也不顧地逃命。

這就說明,劉備的戰略眼光和能力,還是存在差距。他不能一統天下也在情理之中,劉備已經盡力了,沒有遺憾,後世也不必為他惋惜,耿耿於懷。


豹眼看歷史


赤壁大戰之後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就是劉備了,當然前提是:一,他沒有丟失荊襄九郡;二,他沒有發動夷凌之戰。

荊襄九郡是魚米之鄉更是天下之腹,經濟價值巨大戰略價值更大,手握荊襄戰可攻退可守,水路並進牢牢的掌握著一統天下的主動權,就是曹操也要退避三舍國策也只能以防禦為主。

荊襄之失使劉備暫時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跳板和先機但是隻要養精蓄銳靜待時變未來失而復得完全是有可能的。但夷陵之戰徹底讓劉備與一統天下絕了緣。

夷陵之戰本可以避免的,孫子兵法開篇

就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不能試錯的,因為試錯的成本是身死國滅,代價是不可接受的。哪怕劉備有千萬個發動戰爭的理由但是結果就是那麼殘酷。敗了,徹底的敗了,嘔心瀝血幾十年的家底被白面書生陸遜一把大火付之一炬。

元氣大傷的蜀漢從此只能由攻轉守龜縮於巴蜀一隅徹底絕緣了一統天下的可能。即使後來的諸葛亮防守反擊六出祁山也只是夕陽無限好而已。

劉備手裡的底牌和實力要比他的高祖劉邦好太多,但是歷史不可能假設,一手好牌被劉備打的稀爛。


小史猴


我要反問一句,憑什麼劉備想統一天下?難道就憑劉皇叔的一腔臆想嘛?

從真實的歷史出發,我反而覺得劉備是三國裡機會最小的一個,為什麼呢?要從蜀漢政權這幾個方面來說了:


  1. 硬實力不達標。雖說劉備經過重重努力,在投奔了一個又一個勢力之後,終於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班底,造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但說實話,這已經是蜀漢政權最好的結果了。就算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天然加持,但也不能忤逆真實的歷史進程,在這三個政權中,蜀漢可以說是硬實力最弱的一方,從軍事、政治、經濟都沒有其他兩方的底蘊和基礎。所以,從這一點上,劉備就處於下風。
  2. 曹魏和孫吳並非軟柿子。本來吧,劉備佔據了川蜀之地,此地又易守難攻,自己也籠絡了一批出色的將領,但無奈,這些手上的籌碼與曹魏政權和孫吳政權相比還是不夠看。曹操自官渡之戰獲勝掌握整個北方以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力最為強大,而曹操本人決計不是《三國演義》的奸雄形象,可以是曹操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大人物,而孫吳的孫權同樣如此,孫權自小便展現了過人的膽識,手腕強硬,講老爹和哥哥留下的基業發揚光大,也是鼎鼎大名的“孫仲謀”。所以說,劉備固然有其特點,但另外兩人與劉備相比,那也是隻強不弱。

  3. 整個天下形勢對蜀漢不利。關羽大意失了荊州,蜀漢政權雖然根基未動,但根據諸葛亮《隆中對》的說法和實際的勢力情況來看,蜀漢政權的最好出路只能是退守在川蜀之地了。雖然有以後的諸葛亮發動數次的北伐,但實話講,那隻能是逆天改命的努力罷了,其勝利的條件必須建立在曹魏自己犯錯失誤的基礎之上,其難度可想而知了。
  4. 劉備的心態未能及時調整。其實劉備在生命後期,心態出現了問題,人如果不能有效的掌握自己的情緒,就無法有效的執行。按理說,劉備曾經寄人籬下,臉皮那叫一個厚,可是在夷陵之敗前,卻意氣用事,不能從善如流,失敗後,更是意志消沉、壯志全消,導致憂憤而死。這也是劉備之所以不能成功的性格缺陷。

總之,劉備靠著自己劉皇叔的身份最後搞了個三分天下,亦是歷經了萬難達到的最高結果,再說一統天下那明顯是痴人說夢、強人所難了。也不怪乎當年的名士水鏡先生在聽到劉備得到諸葛亮時說“孔明雖得其主,然不得其時”了。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自我!


xiaoZ彈史


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之感動,變為劉備的大業制定了一些方針策略,只要按著諸葛亮的方針走,天下統一就在眼前,但為什麼劉備不能夠一統天下,卻只能含恨而終,白帝城脫孤呢?

我覺得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從三方之間的實力比較來看魏國佔的地盤最大,且都是長江以北,黃河下游的肥沃平原,吳國就更不用說了,魚米之鄉的好地方都被他佔領了,怎麼樣都吃喝不愁,就一個蜀國佔著高山峻嶺,難以上青天的地方。

其次最要命的就是後來的荊州丟了,這一下子就挖掉了蜀國的半壁江山,接著一心只為復仇的劉備又被一場大火燒得悽慘不已,國家近況可以說是每況愈下。看著史書記載的各國人口對比吧,光這個數字就少的可憐,人少自然兵就少,視力大減。

第三,從戰略層面上看諸葛亮這位絕世天才的確為劉備制定出了連吳抗曹的總路線,可惜劉備根本就沒有貫徹執行下去,反而和吳國打起了轟轟烈烈的荊州爭奪戰,兩個相對實力較弱的國家相互提防,相互廝殺,等著讓北邊坐收漁翁之利吧。

這三點足以證明劉備沒有辦法統一天下,劉備的手下不缺名將,可惜方向錯了,這些名將們根本就沒有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英雄無用武之地。

也許我們是不懂,才會覺得劉備沒有統一天下是由於性格的原因,或許是當時的局勢早已定下了這一切。


手機用戶81182905331


漢中之戰是劉備的鼎盛時期,但是在此戰之後,關羽丟失荊州命喪東吳。加上劉備為報仇攻吳,夷陵之戰大敗。蜀漢政權以無力與魏吳爭雄。

或許這其中有一個致命的戰略錯誤,劉備傾全力攻打西川,佔領漢中。荊州防守只留關羽鎮守。但大量資源已被劉備帶走。關羽雖威震華夏,但只靠名聲是守不住荊州的。此時的關羽也已經年邁,沒有了當年過五關斬六將的氣力。加上智囊團的缺乏,荊州的地理位置極為便利,乃兵家必爭之地。各方勢力都想佔有,相比劉備在漢中的成就,關羽在荊州面臨空前的壓力,失敗是必然的。

關羽的死亡,給劉備集團造成的損失也是空前的。讓諸葛亮當年的戰略構想無法實現,沒有了荊州,劉備也就失去了戰略上的主動權。所以劉備起大軍伐吳也不僅僅是為關羽報仇,而是為了恢復對荊州的控制權,進一步達成對許昌和長安的威脅,從而實現自己的戰略構想。

但是劉備集團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戰略盟友:孫權。或許隆中對的決策本來就是不完善的,試想孫權會心甘情願的看著劉備擊敗曹魏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關羽在水淹七軍後,下一步一定是攻佔許昌,和劉備在漢中威脅長安的計劃相呼應。如果這一計劃成功,那麼孫權在江南的霸主地位便不復存在。所以孫權不會允許劉備的進一步擴張。而向西佔領荊州,才能讓自己的長江天塹得以真正得發揮作用,相比孫權對於曹操的防禦,他更害怕這個順江而下的劉備。所長無論從防禦還是進取,荊州都是孫權必須取得的戰略要地。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孫劉聯盟的前提就是曹魏足夠的強大。雙方在面臨外敵的入侵時才會相互幫助。一旦來自北方的壓力減弱,孫劉之間必然反目成仇。


高寒58531331


對於劉備這個人我之前對其能夠成功建立政權有過三個觀點,現在也就這幾個觀點來談談他沒能成功的原因。

首先一點,劉備在前期的時候是既無名也無力的,他僅有的就只有他的兩個結拜兄弟,後來有了徐州,但底子太差了,經過諸葛亮的謀劃有了荊州還和東吳結盟,更是有糜家的幫助,但這些都是一下子堆積起來的,很不穩定牢固。

其次,劉備的兩個敵人曹操和孫權都不是容易對付的,曹操個人的能力在整個三國時期來說,三個領導人當中是最為有能力的一位,不僅能夠同麾下的武將打成一片,更兼曹操個人的才能也很高,編寫了一部兵法,連郭嘉、賈詡這等人物都對其稱讚可見他的才能之高,有天子在手,可謂是得了天時。孫權得父兄的基業,地盤上的家族勢力都被降服,可謂人和,更有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水軍在三方勢力中獨步天下,劉備的實力不足以同任何一方對抗。

最後,劉備佔據漢中,有了地利,成為了漢中王,可是他的退路已經沒有了,而他的出路卻又被兩方給擋住了,進不得,退又不得,劉備個人的魅力總的來說令我敬佩,然而天命不在,很多原因的相互之下劉備沒能實現統一的理想。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通之處敬請諒解!





墨語書談


劉備沒有統一天下原因:

1、魏國佔的地盤最大,且都是長江以北黃河下游的肥沃平原,山東、河南、河北哪一個都是自古以來的天下糧倉。

2、後來荊州丟了,這一下子就挖掉了蜀國的半壁江山,接著,一心只為復仇的劉備又被陸遜一場大火燒的悽慘不已,國家境遇每況愈下。

3、從戰略層面上看,諸葛亮這位絕世天才的確為劉備制定出了聯吳抗曹的總路線。可惜,這個戰略根本沒有貫徹執行。

擴展資料:

1、蜀國,佔據著高山峻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南方瘴癘橫行,成都平原是不錯,可是跟另外兩家比起來,還是太小了點,戰略儲備不足這是劉備沒能統一根本原因。

2、荊州丟失後,蜀國版圖減損一半,除去荊州人口蜀國僅有區區的90來萬,而魏吳兩國分別有400萬和200萬左右的人口。光這個數字比起來蜀國就很可憐,人少那麼戰爭資源就大減。

3、蜀漢與東吳之間,兩個相對實力較弱的國家互相提防互相廝殺,打起了轟轟烈烈的荊州爭奪戰,結果曹魏坐收漁人之利。夷陵之戰蜀國大傷元氣。

結果: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劉備派遣黃權督江北水軍,自率陸軍進軍。秋七月,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將軍馮習、張南等戰死,此戰之後劉備病逝,再也無法北伐曹魏。


追憶經典歷史


劉備沒有得到天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軍事勢力和國力比不上當時的其他兩位對手:曹操和孫權。若論一個政治家的氣魄和謀略,劉備不次於曹操和孫權,但是對不起,群雄逐鹿時代,智慧差不多的情況下,軍事力量和國力是關鍵。

從劉備佔據四川即可看出,他在三國的竟爭中很被動。以守為攻是蜀國的主要戰略思想,還是因為勢力不足以與人家抗衡。詩仙李白寫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見蜀國在戰略上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形,適合弱小的國家存在。劉備明智之時,還協助孫權在赤壁打敗了曹操。後來不知是不是真的為關羽報仇,帶七十萬大軍親征,結果被弄了個“火燒連營”,以“白帝託孤”為結尾。後來蜀國還是先被魏國名將鄧艾一舉拿下,不怨劉禪,“弱國無外交”,同時“也無軍事”。

而魏國呢,主帥曹操不僅詩酒風流,更是雄才大略的大家。手下謀士眾多,有好幾個一點不次於被神化得近妖的諸葛亮。猛將如雲,象張郃、張遼、徐晃等都是能獨擋一面的大將軍。文武班子厲害,所以勢力最大,佔據中原,虎視蜀吳。

東吳在地利上有天險,曹操曾親率百萬大軍去侵略,敗了個不亦樂乎。重要的是第一代創始人孫堅是一位有勇有謀、能征善戰的一代悍將,第二任則是膽略過人、武功稱奇的“小霸王”孫策,第三任是主政時候奇長的比父兄更有謀略的一代梟雄—孫權。十八歲幹到七十一歲,被歷世贊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特會用人,主持軍事的大將周瑜之後是魯肅,魯肅之後是呂蒙,呂蒙之後的更厲害,就是一把火把劉備燒死的那位書生—陸遜。東吳的能臣勇將也不少,象張昭、甘寧、太史慈等都是知名的良臣猛將。

當然劉備手下優勢的謀臣虎將也不少,但總體勢力不頂,能保住地盤就不錯了。





徐文山


以劉備當時的實力,三國之中他是最不可能統一天下的。

在隆中對裡,諸葛亮己經給劉備繪製好了一統天下的藍圖,劉備只要完成裡面所有的條件,那麼天下就非他莫屬。

但問題在於,他做到了嗎?

先說天時。諸葛亮在隆中對裡說得非常清楚,要想霸業有成,漢室可興,前提是要等到天下有變。而當時天下三分未久,形勢相對穩定,民心漸漸趨於平穩,誰都不願再亂下去,那這變的時機就顯得遙遙無期了。

再說地利。諸葛亮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也就是說,跨有荊州益州兩地,是最基本的要求,再少就玩不轉了。

而事實上劉備就很少有同時擁有荊益二州的機會,擁有荊州的時候,益州還在劉璋的手裡,好不容易拿下益州吧,荊州又給關羽丟了。

劉備差點沒氣瘋。

最後我們說說人和。當時魏國人口四百萬,吳國人口兩百萬,而蜀國一百萬還差點。就這點人口,還要養十萬士兵,幾萬官吏,這負擔能不重嗎?老百姓肯定不樂意呀,所以這人和似乎也差點。

天時地利人和,你劉備居然一樣不佔,憑什麼你可以問鼎天下呀。?

所以答案是當然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