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為何阻止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決戰?

作者燭鳴


王猛,是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最重要的謀士和大臣,也是東晉時期最著名的漢族政治家。苻堅將其比喻為“劉邦之張良,劉備之諸葛亮”,也被世人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王猛投奔苻堅後,輔佐其抑制豪強、強化法治,改革吏治、選拔官吏,推行文化教育、促進民族融合,改革政策、興修水利、獎勵農桑、促進經濟發展,前秦的國力不斷增加,幫助前秦逐一擊敗了前涼、前燕,消滅了北方各個少數民族割據政權,統一了北方廣大地區。

王猛也深受苻堅器重,被任命為前秦丞相、中書監、尚書令、大將軍,封清河郡侯。

後來王猛因長年勞累成疾,在臨終前給苻堅留下遺言,堅決反對前秦討伐東晉。他對苻堅說,

“晉雖僻陋,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從以上這段話可以看出,王猛阻止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決戰,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東晉朝廷仍然是天下人心的正統

東晉雖然偏安在東南,地域狹小,實力也沒有前秦強大,但卻仍然是天下人特別是士族心中的正統朝廷。東晉朝廷的正統,來源於西晉。自公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逼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改元泰始開始,就已經建立,統治中原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中雖然經歷了“八王之亂”的混亂場面,也慘遭“五胡亂華”的蹂躪,但中華的正統,中原的人心,仍然歸屬於東南的東晉朝廷,仍然歸屬於司馬氏。在這一點的認識上,作為前秦國王的苻堅,也是非常清晰和堅定的。他剛剛政變成功,在長安的太極殿登上大位時,就堅決去掉皇帝的稱號,以大秦天王自稱,所有前秦皇室諸王的爵位,一律由王降格為公。

還有兩個事件也足已證明這一點。一件事是司馬睿在東南建立東晉王朝時,北方的大多數門閥士族,如瑯琊王氏的王敦、王導,還有戴淵、溫嶠、郗鑑、祖逖等大量的有識有才之士,歷盡千難萬苦,從中原“衣冠南渡”到東南東晉,不僅僅是避難的原因,更主要的還是歸心正統;還有一件事,近百年之後,東晉將領桓溫率軍北伐到長安近郊時,中原百姓夾道相迎、痛哭涕零,盼望東晉朝廷的王師望眼欲穿。

討伐東晉師出無名

東晉雖然地處江南一隅,而且權臣與皇室之間的戰爭不斷,但對待天下百姓,仍然仁義有加,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東南的百姓仍然安居樂業。這也是東晉朝廷看起來搖搖欲墜,卻仍然能夠延續了一百多年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說,東晉朝廷既無昏君暴君,也無苛政暴政,出兵征討東晉,師出無名。而師出無名,就沒法佔領道義的高地,沒法成為王者之師、正義之師,也就沒有號召力,很難取得根本性的勝利。

內部的整合沒有完成

前秦才剛剛統一了北方各個少數民族政權,雖然征服了鮮卑人、羌人和羯族等民族,但這些民族的子民,只是屈服於前秦的武力,並沒有在內心上真正臣服歸附,內心對前秦仍然充滿仇敵恨意,時時都在蠢蠢欲動。對這些征服的少數民族的教育和融合,讓這些民族認同歸心於前秦,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以及還有大量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要做。北方自身的民族融合沒有完成,內部沒有整合成一個整體,就不可能形成內部的整體合力,這個時候急於發動對東南東晉的戰爭,是非常不明智的決策。

自身的隱患沒有消除

前秦雖然統一了北方各少數民族,但這些少數民族如:鮮卑人、羌人和羯人等,還沒有與前秦本民族融合整合在一起,這些民族的部族還大量地群居生活在京城長安周邊。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雖然表面上臣服,但對前秦始終懷有深仇大恨,民族間的裂痕還沒有彌補,一旦對東晉的戰事不利,就很可能群起反叛,形勢將非常危險。

同時,前秦軍隊中久懷異心的前燕王族慕容垂、羌族首領姚萇等人,並沒有真心歸附前秦,苻堅又不願斬草除根,仍然讓這些人在軍中掌握軍權。

另一個方面,前秦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大多數人卻是在征戰的過程中不斷接納而來的降卒,真正屬於前秦自己的軍隊並不多,而且常年征戰,士兵疲勞,攻擊東晉又需要長途跋涉,東晉的軍隊卻以逸待勞,很難輕易取勝。


王猛對前秦短期內不能攻打東晉的四點理由說得已經很透徹了,但前秦國王苻堅卻自信滿滿,沒有聽從王猛正確的遠見,在公元383年,親率近百萬之眾,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討伐東晉的大戰——淝水之戰,結果大敗而歸。前秦因此一蹶不振,並很快就滅亡了,苻堅本人也在不久之後被叛將殺害。好不容易統一的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混亂的局面,先後出現了十個不同的政權,直到公元439年,北魏才重新統一。


晨風曉月趣歷史


公元四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境內形成了南北兩個帝國。

位於北方的是由氐人苻堅建立的前秦帝國,位於南方的是由漢人傳承下來的東晉帝國。

南北兩大帝國勢同水火,全都以消滅對方為已任。

但無論東晉還是前秦,各自內部都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幸好兩大帝國的君王暫時並不昏庸,並且還都有著能臣輔助。東晉這方有謝氏家族的謝安,前秦這方便是題主提到的王猛。

王猛是漢人,人如其名,是個厲害角色。究竟有如何厲害,我們在這裡不一一論述,反正我自己認為,他要比那個臥龍先生諸葛亮能幹許多。而看官們只要知道,前秦國主苻堅絕對離不開王猛。

王猛生前便一直反對苻堅對東晉的全面進攻。有人說是因為他漢人的身份,不忍心看到東晉全面的覆滅。這樣想的人,一定是敦厚善良的人,但絕對想多了。

王猛反對苻堅全面進攻東晉,完全是因為國內的局勢。他只是暫時不建議苻堅進行全面進攻東晉。

公元375年,前秦宰相王猛去世。

這對於苻堅來說,不啻於一記悶棍。如果我們試著理解這件事情對於苻堅的影響,可以想象一下春秋時期齊國國相管仲的死,對於齊桓公姜小白的影響。

有意思的是,管仲臨死前對姜小白的建議中說,要遠離開方、豎刁、易牙三人。姜小白不以為然。

王猛臨死前對苻堅建議說,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在於東晉,而是在於我們的內部。要堤防鮮卑人和羌人。鮮卑人和羌人的首領目前都在帝國中身居要職,還掌握著兵權。我們最大的憂患就在此,要及時更正。

所以王猛清楚的看到目前帝國內部的問題,並且發出了他最後的警告。

但苻堅的確是一個有著開闊胸襟的人,而且從不懂得猜忌。

擁有這種品質的人,大都會有一個通病。認為自己只要誠心待人,人必誠心待我。

所以苻堅對於那些投降和被俘虜的帝王將相,從不動刀子。

比如鮮卑王族慕容垂,羌人酋長姚萇,苻堅將他們引為知己,寵愛有加。非但高官厚祿,而且還都讓他們擁有實際的權利。

我們都知道,後來慕容垂反叛後建立了後燕國,姚萇反叛後建立了後秦,苻堅更是直接死於姚萇的刀下。

可見王猛識人有多麼的準確。

要發動對東晉的決戰,必須要有穩固的基礎,國力是一個方面,人心更是重要。前秦帝國在王猛的治理下,“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前秦帝國境內已經呈現出小康的景象。

所以說此時前秦的國力充沛,這個不是對東晉決戰的主要問題。

王猛看到前秦掌握實權的這些鮮卑人和羌人,都存有貳心,在苻堅朝廷中也只是暫時依附,一旦有機會,這些首領必將叛亂。禍起蕭牆,縱使苻堅擁有強大的管制力,也將無法控制。

更何況,我們這位苻堅先生擁有如此的寬闊胸襟。

王猛在世,還能夠替苻堅起到監視的作用。王猛要是不在世,無人監控這些首領,前秦帝國無事便好,一旦有事情,這些首領肯定會鑽空子,豎大旗了。

而發動對東晉的決戰,這麼大的事情,必將引起內部的動盪。

事實證明,王猛的警告完全正確。“淝水之戰”讓苻堅輸個底朝天,慕容垂的權力派系和姚萇的權力派系相繼反叛。

北方強大的前秦王朝自此瓦解,可憐中國北地百姓又開始經歷一輪新的動盪。


叄牛不讀書


王猛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牛人之一,後世有諺語“關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指的就是基本同時期的一北一南兩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輔國良相。王猛的生平要用傳奇二字來形容,他自幼家境貧寒,青年時代以販賣畚箕為生。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些熟悉,歷史上留下名號的大咖好像都從事過販賣類似產品的經歷,比如蜀漢昭烈帝劉備、南朝宋武帝劉裕。王猛在亂世的烽火硝煙中,一邊養家餬口,一邊刻苦學習,靜觀時局風雲變幻。公元357年,前秦苻堅即位,提拔重用了一批漢族人士參與朝政,王猛這個寒門之子登上歷史舞臺,開始書寫他的傳奇一生。

彼時的前秦社會一片混亂,朝廷吏治昏暗民間仇殺不息,加之天災連年,國庫空虛經濟困難。苻堅在王猛的輔佐下,積極施行整頓吏治、平息內亂、休養生息的政策,隨著經濟實力的恢復,前秦成為當時充滿生氣最具實力的國家。王猛審時度勢輔佐苻堅確定了“穩定西北,爭鋒東南”的統一策略,按照這個方針,通過政治、軍事等手段,至公元366年,匈奴、烏桓、鮮卑、拓跋等少數民族政權先後歸納入前秦。公元370年六月,王猛率軍伐前燕,同年十一月滅前燕。此後,前秦逐一解決了西北殘餘的各方割據勢力,基本統一了北方。

公元375年,王猛病重之時仍然心憂國家,他勸阻苻堅不可倉促討伐東晉。此時的王猛心知前秦雖然取得了形式上的北方統一,但統治基礎未穩,歸附的各個少數民族政權人心各異,或會再生變故。國內連年征戰,國庫虧缺較大,民眾怨戰的氣氛愈烈,軍隊士卒疲憊士氣不高。再者東晉一貫被中原人士視為漢家正統,內外國事安穩,經濟實力雄厚,故不宜倉促南伐。但此後,意氣風發的苻堅忘卻了王猛生前遠見卓識的戰略勸阻,不顧時局主客觀條件,一意孤行的發動了征討東晉的戰爭。公元383年,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在淝水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隊。淝水之戰後漢文化在江南地區得以延續並崛起發展,直接影響到了後世隋唐王朝的核心統治基礎。


小樓春秋


【新銳歷史】為你深入解讀:王猛阻止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決戰指的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淝水之戰。

前秦國主苻堅在統一北方之後,自恃其“甲兵已足”,於公元383年展開伐晉之戰。此戰的結果是,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

在雙方決戰之前,前秦丞相王猛就勸阻過苻堅不要發動對東晉的決戰,無奈,苻堅聽不進去,等到王猛死後的第七年,苻堅終於按捺不住向東晉發起了進攻,並最終慘敗而歸。

那麼為什麼王猛會阻止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決戰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苻堅統一北方只是軍事上的統一,作為苻堅左右手的王猛深知其統治基礎很不牢固。

2、東晉政權已經穩固,在主戰派謝安等人的帶領下,將兵齊心,戰意高漲。

(秦晉淝水之戰)

一、前秦和東晉雙方戰前概括。

1、前秦方面。

永和七年(351年),原在今甘肅的氏族首領苻健進據關中,接受中原先進文化,於長安建立前秦政權。

永和十一年(355年)六月,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繼位。昇平元年(357)年,苻健之侄苻堅殺苻生,自立為大秦天王。

苻堅重用漢人王猛之後,國力強大。在相當短的時間之內東滅前燕,南取梁(漢中)、益二州,北併吞鮮卑拓跋氏之代國,西方兼併前涼,遠征西域,一統北方。

此外它還同周圍的許多部落和國家建立交往關係,秦軍擁有騎兵近三十萬人,步兵可徵集六七十萬人。

前秦發展雖快,但其統治基礎很不牢固,內部存在著錯綜複雜的矛盾,危機四伏。

2、東晉方面。

西晉王朝建立後,由於內亂外患,很快滅亡。此後,即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史稱東晉、十六國。

在南方,建武元年(317年),晉琅邪王司馬睿於建康建立東晉王朝。司馬睿建立的東晉王朝是一個主要靠北方士族支持的偏安於南方的小朝廷。

統治階級內部,南方士族和北方士族之間,士族和帝室之間爭權奪利,矛盾重重。他們殘酷地壓榨剝削江南勞動人民,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而無北進恢復中原的志向。

這種狀況直到苻堅統一北方,直接威脅到他們的統治時,才開始有所變化。

(東晉和前秦形勢圖)

二、前秦和東晉的決戰——淝水之戰。

1、太元八年(383年)八月初八,苻堅從長安出發,統帥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和羽林軍三萬分三路南下。

(1)中路主力由苻堅親率,九月抵達項城。

(2)東路幽、冀之兵才到達彭城。

(3)西路蜀漢之兵也オ開始順流東下。

面對前秦的強大攻勢,東晉內部矛盾暫時緩和,一致對敵。

宰相謝安沉著指揮,令謝石、謝玄等率8萬北府兵開赴淮水一線抗擊。

十一月,謝玄遣部將劉牢之率精兵5000夜渡洛澗,大破秦軍前哨,斬梁成等秦將10名,殲敵1.5萬。

2、晉以劣勢兵力首戰告捷,士氣大振,於是水陸兼程,直逼淝水東岸。

苻堅登壽陽城,見晉軍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以為皆是晉兵,始有懼色。

謝玄針對秦軍上下離心、各族士兵厭戰的情況,及苻堅恃眾輕敵又急於決戰的心理,遣使要求秦軍略向後撤,以便晉軍渡河決戰。

苻堅則想待晉軍半渡時用騎兵衝殺,於是下令稍退。然而秦軍一退而不可復止,加以在襄陽被俘的晉將朱序趁機大喊秦兵敗了,致秦軍大亂。晉軍乘機搶渡淝水猛烈進攻,大敗秦軍。

潰兵逃跑時聞風聲鶴唳,都以為是追兵,因而晝夜奔跑,飢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謝玄乘勝收復洛陽、彭城等地。苻堅身中流矢,單騎而逃。

淝水之戰中,前秦軍隊折損兵力超過70萬,只有鮮卑族慕容垂領導的3萬人馬建制比較完整。

這場大仗不僅讓苻堅統一全國的夢想破滅,其辛辛苦苦形成的北方統一局面也被打破,不少部將叛逃或自立,而苻堅也於兩年後被部下姚萇所殺。

(淝水之戰)

三、王猛為何阻止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決戰。

1、苻堅統一北方只是軍事上的統一,王猛深知其統治基礎很不牢固。

苻堅即位後,重用漢人王猛治理朝政,採取了系列改革政治、發展經濟和文化的措施,強大起來的前秦,逐新向外發展。

晉太和五年,前秦滅掉了鮮卑幕容氏建立的燕;鹹安元年,吞併了氏族建立的仇池;太元元年,滅掉了鮮卑拓拔氏建立的代和漢族張氏建立的前涼寧康元年,佔領了東晉的梁、益二州。

於是,整個黃河流域和長江、漢水上游,都在前秦的控制之下。

苻堅儘管對各族上層人物採取了一些優容和籠絡手段,但他畢竟是封建統治者,不可能放棄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更不能消除各民族的隔閡。

滅燕之後,苻堅為了加強控制,於晉鹹安元年,把關東的豪強和其他民族十五萬戶遷到關中;太元元年,滅涼之後又將涼地豪強等七千餘戶遷到關中。太元五年苻堅把居住於關中的十五萬戶氏族,分配給氏族的各個將領,駐守各方,以防各其他各族人民的反抗。

但這樣做的結果適得其反,削弱了氐族在關隴地區的實力和前秦政權的統治,加劇了氏族和其他民族的矛盾。

如慕容垂等人雖被重用為將,但同苻堅並不一心,他們暗中醞酸推翻前秦統治,伺機“恢復燕柞”。

漢族人包括一些上層人士也不甘心忍受氏族的統治,不斷起來反抗。

晉寧德二年,蜀人張育、楊光起兵;太元三年,巴西人趙寶在梁州率眾反秦太元四年,蜀人李烏聚眾二萬圍攻成都一些被迫降秦的晉將也依然心向東晉王朝。

氐族內部矛盾也很深。豫州刺史苻重及其弟幽州刺史苻帝、東海公苻陽等均懷二心,先後組織叛亂,從而暴露了氏族統治集團內部的危機。

同時,由於連年戰爭,削弱了前秦經濟、軍事力量,弄得“兵疲於外,民困於內”。

上述種種情況,苻堅沒有看到,而丞相王猛則有較深切的認識,他臨死前還對苻堅說:

“晉雖僻處江南,然“上下安和,臣沒之後,願勿以晉為圖(不要攻晉)。鮮卑、西羌,我之仇敵,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告誠苻堅不要攻晉,而要首先消除隱患,鞏固內部,苻堅沒有聽取王猛的話,一直以滅晉為事,急於統一天下。

(前秦丞相王猛)

2、東晉政權已經穩固,在“亡國滅種”的壓力下,內部矛盾出現緩和。

東晉王朝掌兵權的是北方士族樵國桓溫,桓溫病死前把兵權交給了他的弟弟桓衝。東晉朝政由北方土族陳郡謝安和琅邪王彪之主持。

在前秦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擁有重兵、身為揚州刺史的桓衝改變其兄桓溫獨斷專行的做法,主動與謝安合作。

有人曾密勸桓衝誅殺謝安等人,獨攬朝政,他未聽從,反而於寧康三年,把地處京城、權大任重的揚州刺史的職位讓給謝安,自己請求外出任職。

謝安也比較注意改善同各士族大姓的關係。他尊重老臣王彪之,注意爭取南方士族的支持,與另一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坦之關係也較密切。

這樣,在淝水之戰前,東晉上層集團出現了內部矛盾暫時緩和、合力御秦的氣氛。

東晉境內與北方相比戰亂較少,特別是成帝咸和四年,平定了蘇峻、祖約等上層人物的叛亂之後,境內沒有大的戰亂。

幾十年的安定環境,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加之,北方戰亂頻繁,幾十萬人避亂南遷,又使東晉增加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東晉統治者也做了一些有益於生產發展的事情,如興修水利、開墾屯田、課督農桑一度減輕田租等。

這一切使南方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不僅增強了東晉的實力,而且也增強了廣大人民保衛身家、抵禦秦軍進攻的決心和信心。

在軍事上,東晉的軍隊人數不多,僅二三十萬人,但它擁有一支主要由北方人組成的軍隊,稱為“北府兵”。

這支軍隊經過七年訓練,軍事素質較好,戰鬥意志較強。同時東晉軍適應南方的地形、氣候,在江河湖泊的水戰能力比較強。

因此,淝水之戰前,東晉雖地處東南一隅,兵少力弱,但在秦軍不斷威脅下,能夠保持“上下安和”,具有一致抗秦、救亡圖存的決心。

(東晉“北府兵”)

總結

秦晉淝水之戰,是我國古代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較弱的東晉以八萬多兵力,擊敗了約四倍於己的秦軍主カ,從而粉碎了號稱百萬秦軍的進攻,取得了整個戰爭的勝利。

前秦不但在這次戰爭中遭到挫敗,而且導致了政權的瓦解。苻堅要統一全國,但當時秦還沒有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前秦內部矛盾非常尖銳複雜,政權很不鞏固;再加上連年戰爭,弄得兵疲民困,土兵厭戰;朝臣中絕大多數反對攻晉,內部不穩。這是苻堅失敗的根本原因。

上述情況,苻堅沒有看到,而丞相王猛對此則有深切的認識,可惜苻堅不聽王猛的勸阻,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個兵敗身死的結局,可悲可嘆!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歷史如明鏡,照見世間百態與每個人心底角落!


王猛作為千古良相,和苻堅之間譜寫了君臣間的千古佳話。不錯,他是希望前秦統一,苻堅成為聖主的,而統一就必定要南侵,但他在臨死前阻止苻堅南侵,確實耐人尋味,其實我們從他所說的那句話也可以看出來:

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大致意思是:你(苻堅)別看東晉偏安南方,但是它為漢族正統,對周邊的國家也多是交好,這一點是做的非常好的,證明滅它時機還沒有到來。所以我死之後,希望你不要想著南侵。因為在我們後方,你別看表面統一了,鮮卑、羌虜等被滅掉的政權還是虎視眈眈,隨時想著復國,千萬不要放鬆對他們的提防才是真的,慢慢的除掉他們,這才是國家的長治久安之計。

事實證明,王猛臨終遺言基本都應驗了,充分表現了他眼光的前瞻性。

首先是對東晉的預言,淝水之戰證明了他預言的正確性

東晉正朔,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公元383年,苻堅自以為無後顧之憂,希望統一天下,發動了東晉歷史上唯一一次由北方政權,主導南侵的一次戰役,但是誠如王猛臨終所言,東晉為華夏正統,人才濟濟,彼時東晉軍隊在望族謝家的謝安和謝玄的指揮下,用八萬北府兵於淝水之戰大敗前秦八十萬軍隊,苻堅大敗,草木皆兵,狼狽逃回北方。

逃回後,因為兵力在此次南侵被削弱,再也無法壓制之前的野心家,姚萇、慕容垂先後反叛,對應王猛後面的預言。

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

事實也證明,姚萇在淝水之後趁苻堅精銳喪失之機,不僅恢復了姚羌,更使之更上一層樓,將苻堅弒殺,姚羌擴張成為後秦。

同時慕容垂,慕容熙,慕容衝更是在淝水之戰後建立了各種燕國。鮮卑也乘勢而起,拓跋珪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而代國就是後來南北朝第一個王朝北魏的前身,北國千秋基業拱手讓給他們。

到最後,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苻堅聽從王猛臨終遺言,暫時不南侵,經過幾代時間消化滅掉的國家,很大概率對南方形成碾壓之勢,最終統一。

這些都證明王猛組織苻堅北伐的正確性。


歷史如明鏡


“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由此可見,王猛是和謝安齊名的人物。當年,苻堅也十分器重王猛,曾對太子說道:“汝事王公,如事我也。”只是在前秦統一了北方之後,在公元375年,王猛去世,享年51歲。但在去世前,王猛勸苻堅不要南伐東晉。

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國為圖。

那麼王猛這麼做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這其中固然有王猛看到了前秦統一表面下的危機,也有王猛想要心存漢室的心願。

前秦統一表面下的危機

前秦雖然統一了北方,但國內的民族情況複雜。在前秦境內,分佈著羌族、匈奴、鮮卑等各個種族。前秦苻堅所屬的氐族,在中原毫無根基。當初符洪率領兩萬戶在枋頭住了18年,後來遷回關中。但是前秦統一北方後,為了加強對各地的控制,苻堅把關中十五萬戶派往全國各個重要城市,形成了類似軍事殖民的分佈。與此同時,苻堅又把其他少數民族遷往關中。僅僅是鮮卑,就遷移了四萬戶。

最終氐族往外遷出的,和外來胡族遷入的人數幾乎相等。但這要造成了外重內虛的局面。一旦發生什麼變亂,苻堅手中沒有足夠的力量平叛。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苻堅在淝水之戰後便一敗塗地,連關中都回不去的原因。就是關中的鮮卑截斷他的歸路,最終苻堅被迫自殺。有政治遠見的王猛,對於苻堅瞭解也很深,所以才預先打了預防針。可惜苻堅沒聽進去,最終落得身死國滅的結局。

王猛心存漢室的心願

五胡亂華期間,許多世家大族遷移到南方,但仍舊有許多人留在了北方。可是這些人,對於華夷之異,內心卻是很介懷。《北史》中的《崔宏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始因符氏亂,(崔宏)欲避地江南。為張願所獲,本圖不遂,乃作詩自傷,而不行於時,蓋懼罪也。(子)浩誅,中書侍郎高允受敕收浩家書,始見此詩。

身被被道武帝拓跋珪信任重用的崔宏,即使做到了北魏的高官,仍舊心念晉朝。這其實是在胡族做官的漢族士大夫的普遍心理。王猛雖然出身寒族,但也難以避免被這種思想影響,所以才有臨終遺言說東晉是“正統”。這些人出任異族官員,為了保住自己及家族的性命,以及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保全更多的漢族之人。對於“正統”的晉朝,他們自然也是不願意前去攻打,所以王猛在去世前才念念不忘地叮囑苻堅。

只是夷夏之防同樣適用對方,站在苻堅的立場上,就會認為王猛是想保全晉朝。所以,對王猛一向言聽計從的苻堅,這次卻違背了王猛的遺願。但信心萬丈的苻堅,遭到了東晉的迎頭痛擊,最終一敗塗地。

東晉統治已經穩固

東晉此時在江南已經偏安六十餘年,逃難到江南的大世族,和江南本地世族的隔閡已經逐漸消去,東晉擺脫了早期那種岌岌可危的狀態。“土斷法”實行之後,北人和土著之間的差別對待已經取消,雙方當兵納糧義務相同。東晉組建的“北府兵”也戰鬥力強悍。等到“淝水之戰”時,這支隊伍已成立7年,有十萬之眾,戰鬥力不容小覷。東晉在“亡國滅種”、生死存亡的的逼迫和激勵下,會爆發出更加強大的戰鬥力。

所以,作為良相的王猛,無論是出於對苻堅的忠心,還是對漢族的保全或者看到了東晉的實力,都會勸苻堅不要伐晉。而歷史最終的結果,也正像王猛預測的那樣,“晉國不可伐”。只是苻堅,卻再也沒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飛熊說歷史


前言:王猛臨終時阻止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決戰,主要是因為前秦剛剛統一北方,需要時間來安定內部,發展經濟,穩固前秦的統治基礎。

王猛生逢亂世,家庭貧窮。可是王猛卻酷愛讀書,精通兵法;而苻堅是氐族貴族中的佼佼者,自幼愛好漢學,眼界開闊,志向遠大。

王猛與苻堅的君臣際遇,正如史書上所評價的那樣:“周文王遇上了姜太公”,二人同心協力,共同進取,把肆虐北方的各族勢力一一消滅,統一了整個北方。

正當形勢一片大好之際,王猛卻積勞成疾,重病而死。

王猛臨終之時,殷切告誡苻堅:江南的東晉政權,社會安定,君臣團結;而前秦剛剛統一北方,被征服的鮮卑、羌族等勢力尚未徹底臣服;因此,希望苻堅一定要先穩定內部,治理好內政,休養生息,發展社會經濟;斷不可發動對東晉的戰爭。

王猛之所以如此勸告苻堅,主要是因為如下原因:

1.前秦針對東晉的戰爭,其實已經進行了很久。十年前,秦軍攻佔了蜀地;招致東晉軍隊的多次反攻,而且蜀地人民多次起事,響應晉軍的行動。在與晉軍的戰爭中,前秦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由此,王猛判斷出東晉政府人心團結,將相一心;短期之內,前秦無機可乘。貿然出兵,也達不到目的。

2.苻堅、王猛蕩平西陲,滅亡前燕,剪除各族割據勢力,統一北方;使得各族豪族人士都被迫臣服前秦。這些豪族人士投降之後,一直在暗中窺伺時機,夢想復國;但是,只要前秦政治安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他們就無機可乘。隨著時間的流失,他們才會慢慢地真心歸附。

因此,王猛阻止苻堅對東晉作戰,希望苻堅穩定前秦國內的政治局面,震懾國內的異己勢力;同時,也能發展社會經濟,使前秦軍民得以休養生息,增強國力。

國力一旦強大了,加上政治上的團結,舉北方之力,出兵南下,統一中國,是水到渠成之事。

3.王猛何嘗不想輔佐苻堅,一統天下,青史留名啊。只可惜,天不假年,王猛英年早逝。

王猛臨終之時,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一死,苻堅就失去了左膀右臂;處理起軍政大事來,無人能夠幫助苻堅運籌帷幄了。因此,苻堅還是先穩固前秦在北方的統治為上策。

苻堅的確具備一代大帝的胸懷氣魄,他處事沉穩,待人寬厚;而王猛處事剛猛,對人嚴厲;君臣二人剛柔兼濟,可謂是天作之合。

苻堅對於投降自己的慕容垂、姚萇等異族豪傑,都是傾心結納,委以重任,一點兒也不提防;而王猛從政治穩定方面考慮,對這些人一直都警惕防範;因此,即使這些人心懷異志,面對王猛的猜忌,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因此,王猛臨終時對慕容垂、姚萇等人念念不忘,一再勸告苻堅,對這些人一定要採取措施,加以防範,不可再重用他們,以免遺禍將來。

但是,已經變得驕傲自滿的苻堅,在王猛死後,很快就把王猛的告誡棄之腦後。

公元383年,苻堅發動了淝水之戰。由於東晉朝廷內部團結,軍事實力也很強大;而前秦軍隊由各族士兵組成,不能統一軍令,雖然軍力龐大,卻一團混亂。最終,苻堅在淝水之戰中遭遇大敗,退回北方。各族豪強紛紛發動叛亂,苻堅四處滅火,疲於奔命;後來被姚萇擒獲殺害。強大的前秦帝國曇花一現,就此在歷史舞臺上消失了。


品茗讀史


苻堅和王猛的關係頗似劉備和諸葛亮。王猛為苻堅的王朝霸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苻堅對王猛信任有加,對其建議言聽計從。唯一的不同,就是劉備亡於孔明前,而王猛過世的時候,苻堅仍可謂春秋鼎盛。

王猛在臨終之前提醒苻堅在當時不可攻打東晉,但或許是對主公對自己的信任謎之自信,也可能是行將就木,體力不支,終究沒有把其中厲害剖析清楚,導致苻堅鑄成大錯,後悔莫已。

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權翼曾經跟苻堅說過“晉國雖然弱小,但有謝安、桓衝等中堅力量掌權”。謝安是誰?是來自與王導家族齊名的“舊時王謝堂前燕”的謝家,家族底蘊深厚,個人能力非凡。最終,東晉也就是憑藉謝安面對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戰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的。顯然王猛過世後,前秦當時是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人才的。

二,前秦為少數民族氐族為主體的國家,成長很快,但國本不足。氐族人本身好武,看不上漢人,這從氐族豪帥出身的姑臧侯樊世挑釁王猛就可以看出,看不起漢人,自然對漢文化認同就不高。我們知道這種情況下,東晉人民的人心所向一目瞭然。前秦即使打下東晉也守不住,打天下和治理天下是不同的,何況還有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交雜其中。長期的內耗必然會使國本受損,導致國運不昌。所以時機不對。

三,另一個前秦孃胎裡就帶出來的問題就是多民族混雜,但沒有實現民族大融合,其他少數民族貴族蠢蠢欲動。王猛顯然是預見到這點的,所以他才不遺餘力的打擊慕容垂,預治其父子於死地。可惜苻堅沒有這個覺悟,也或許那時他們已經心有嫌隙,不能再推心置腹。終了,慕容垂雖深受打擊,但苻堅對其信任不已。若干年後,慕容垂竟然還復國成功,建立後燕,追封長子慕容令為獻莊太子了。

四,另一個我認為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王猛仍不忘自己漢人的出身,不希望自己幫建立併成長起來的國家成為屠戮故土的兇手。這種民族情節,可以從桓溫邀請其南下共圖大業,他卻婉拒中窺出一斑,作為亂臣賊子的桓溫在他心中還不如苻堅這種異族。



梓元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前秦國內複雜的民族混居形勢。

眾所周知,前秦統一了中國北方,事實上,前秦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自苻堅得王猛輔佐以來,短短十年之間,便統一了中國北方,但是由於西晉末年以來胡人部落的崛起,當時的北方存在相當多的少數民族,如苻堅所屬的氐族,慕容鮮卑,匈奴劉氏部,烏桓獨孤部等等,皆被前秦征服。為了方便管理這些兵強馬壯的胡人,尤其是滅前燕後,苻堅施行徙民政策,將關東的十萬餘戶鮮卑、丁零等族遷至關中。(前秦至苻堅時,已經把都城遷至長安,關中是氐人興起之地)後來宗室內亂,苻堅又遷十五萬餘戶氐人至四方要鎮,以更好的管理通知新得之地。(畢竟疆域擴充太快了)。這對於前秦而言,實屬最致命的。

(當這些氐人遠離京畿故土,漫天愁雲,秦吏趙整對著苻堅唱到:“阿得脂,阿得脂,博勞舊父是仇綏。尾長翼短不能飛。遠徙種人留鮮卑,一旦緩急語阿誰!”)

就像這詩歌唱的一樣,徙種人留鮮卑,一旦緩急語阿誰!

第二、王猛的個人經歷。其出生時適逢中國北方戰亂不止,隨家人顛沛流離,從山東流落到河北,這段經歷,讓他知道安定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故其臨終遺言是“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第三、東晉相對穩定的局勢。自牛睿同學南渡以來,在王謝桓庾等世家的支持下已經在南方站穩了腳,雖說司馬氏的皇帝總是戰戰兢兢,奈何屢有大才出世,昔日的王導,如今的謝安。征服一個穩定的東晉,遠不如征服國內的各個民族容易。

第三、苻堅太過寬容的性格。整個歷史,我實在找不出一位像苻堅這麼能容人的皇帝(當然也找不出一位仁慈像梁武帝蕭衍的皇帝)。鮮卑人慕容垂、羌族姚萇、鮮卑人拓跋珪等等,滅了人的國,還加以重用,王猛如此人物,在慕容垂投苻堅時一眼就看出鮮卑人狼子野心,設下絕殺金刀計,換作其他任何一個皇帝,慕容垂斷沒有活命機會,可偏偏苻堅就是不殺。

第四、華夷之別。這個純屬個人猜測,當時的北方雖說常年被胡人經營,但實際上仍有相當一部分漢人沒有南渡,他們心中還是多少有華夷之別的想法,故王猛奉東晉為正統。正統論,這在古代那是大事,很多時候,即便篡位,也得搞一套禪位的流程,這就是正統。所以本就是漢人的王猛心中自然也不希望前秦攻伐東晉,但是漢人心中有這個想法,估計胡人心中也是有的,所以王猛死後,苻堅雖然懷念,可還是把他的話丟到一邊了。

(附上王猛遺言: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另外關於王猛的“功蓋諸葛第一人”應該是現代人編的,就像冉閔救了漢族一樣,皆是本世紀初互聯網開始興起時出現。


方山中人


王猛生活在325年—375年間,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

王猛勸阻苻堅發動對東晉決戰原因如下:

1、前秦統一了北方,但內部不穩定。羌族、鮮卑等族歸順的貴族還想恢復自己的統治,賊心不死。前秦國內民族矛盾沒有徹底解決好,存在隱患。應解決好內部矛盾,內部穩定了,才能攻打東晉。

2、東晉雖然僻處江南,但是由中原南渡建立的王朝,是華夏正統,名正言順。東晉國內上下團結,穩定。不易攻打。

3、王猛是漢人,也有可能存在傾向東晉的民族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