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篡位後,為何不學司馬炎厚待曹奐,而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歷史一書生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這種《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高度讚揚了劉裕北伐之時如同猛虎般勇猛的姿態。的確如此,劉裕出生貧寒,憑藉著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與努力他一步步地往上爬,最後甚至建立了劉宋王朝,並且大有席捲天下之勢。

但可惜的是劉裕發跡太晚,建立劉宋王朝後僅僅當了兩年的皇帝便闔然長逝,給後世留下無盡的嘆息。縱觀劉裕一生,有功也有過,就拿其過錯來說他沒有學習司馬炎厚待曹奐的做法,反而對傀儡司馬氏趕盡殺絕,劉裕為何要這麼做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兩方面入手:

一、為何司馬炎不殺曹奐?

二、為何劉裕對司馬氏滅族?

先來看第一部分,筆者認為司馬炎選擇放過曹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為了塑造仁慈的形象。說起來司馬炎會放過曹奐一定程度上受到曹丕的影響。眾所周知,自曹操挾持天子以後東漢王朝就已經名存實亡,漢獻帝劉協不過是傀儡般的存在,而不論是曹操還是曹丕他們都沒有為難漢獻帝,尤其是曹丕,他僅僅是逼迫漢獻帝退位讓賢,此後還封漢獻帝為山陽公,允許他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宗廟享受祭祀,甚至其死後還得到“孝獻皇帝”的諡號,如此待遇不可謂不優厚。
  • 有了曹丕這個前人做榜樣,司馬炎自然也會效仿其做法厚待傀儡曹奐,否則就會有人將西晉與曹魏政權相比較,以此凸顯西晉的殘暴不仁,使得西晉為後世之人所詬病,所以為了不留下把柄司馬懿選擇放過曹奐。
  • 曹奐已不具備危害性。其實司馬炎會放過曹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已經不具備危害性,即使放任他活著也無法掀起什麼大波浪。從客觀角度上看這是大勢導致的,或許在司馬懿剛剛奪取魏國政權之時集團內部絕大多數人的心都還向著曹魏,可經過幾十年的時間那些死忠之人基本都已變成一抔黃土,而新生代的官員對於曹魏早已沒有之前的信仰,在這種情況下曹奐根本沒有翻盤的機會。
  • 從主觀角度來看,曹奐在禪讓以後表現出安分守己的姿態,這打消了司馬炎內心的懷疑與擔憂。也許曹奐心有不甘,可在大勢所趨之下他已無力改變局面,所以與其拼死反抗不如學習劉禪做一個“樂不思蜀”的安樂公,倒也能更好保全自己,這種心態同樣是司馬炎對其手下留情的重要原因。
  • 為了穩定政權與吸引人才。雖然西晉憑藉武力值征服了天下,但是想要讓他們徹底折服卻沒有那麼容易。古往今來,幾乎所有君主都會通過展現自己的仁義來使天下人歸心,司馬炎亦是如此,儘管西晉統一三國,可北方仍然有些政權對其虎視眈眈,局面只是保持暫時性的平衡,所以司馬炎想通過厚待曹奐的方式安撫其他政權的遺族,與此同時吸引人才為自己效忠,這同樣是鄧艾在攻下蜀漢之後沒有大開殺戒的原因之一。

而劉裕的做法與司馬炎背道而馳同樣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久經戰場殺伐果斷。前面我們也說到,劉裕是靠從軍慢慢崛起的,數十年的戎馬生涯磨礪了劉裕的性格,不說冷血無情但至少是殺伐果斷,這使得他在奪取司馬天下以後又大開殺戒將其斬草除根,劉裕本身就是靠造反上位的,他還會怕後人對此指指點點嗎?所謂的好名聲對他來說早已沒有誘惑力了。
  • 為了樹立威信。對於劉裕的身世《資治通鑑》有這樣一段記載:
“初,彭城劉裕,生而母死,父翹僑居京口,家貧,將棄之。”
  • 《宋史•劉懷肅傳》也有提及:
“初,高祖產而皇妣殂,孝皇帝貧薄,無由得乳人,議欲舉高祖。高祖從母生懷敬,未期,乃斷懷敬乳,而自養高祖。”
  •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劉裕的起點很低,不但沒有世家作為支撐,就連他的親生父親也因為家境貧寒而將他丟棄,劉裕能夠活下來全靠劉懷敬母親的撫養,後來他的一切成就亦是源於個人的不懈努力與傑出才能。
  • 其實從血統來說,劉裕還算高貴,他是漢高祖劉邦弟弟的後裔,只不過時間過了這麼久已經沒有人願意承認,所以在階級分明的南北朝時期,世家門閥相當看不起這個出生貧寒的窮小子,儘管他掌握了軍隊大權。當時東晉王朝的朝政大權基本掌握在王、謝、袁、蕭幾大世家手中,而這些人又曾是司馬氏的主要擁護者,因此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並且讓那些大家族斷絕幫助司馬氏後人復國的念想,劉裕選擇了斬盡殺絕。
  • 為了穩固政權。有句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著父輩的蔭庇後人謀取天下也就會容易很多,比如曹丕和司馬炎,他們都是接收了老一輩遺留下來的果實才順理成章地奪得天下,充裕的過渡時間讓曹魏與西晉政權一開始就穩固無比。
  • 而劉裕就有所不同,他是艱難的第一代奮鬥者,因為資源不足他的創業道路舉步維艱,只能依靠自己一點一滴地打天下,即使他大權在握也無法使世家歸心,並且外部的胡夏天王赫連勃勃和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對於劉宋王朝亦是虎視眈眈,他們想方設法收留司馬氏之人以圖來日分裂中原勢力,所以為了穩固政權,劉裕只能斬草除根徹底泯滅司馬氏的正統性,也迫使其他世家門閥只能依附自己。
  • 為子孫後代鋪好後路。有個成語叫做“老來得志”,可劉裕不僅老來得志,而且老來得子。在古代男人二十歲左右就已成家立業,並且沒過多久便會人丁興旺,可劉裕不一樣,他到了43歲的時候才有了兒子,這個年齡在當時也算不上小,可謂是老來得子。
  • 不僅如此,劉裕前半生都在戰場上廝殺,三十多歲才堪堪嶄露頭角,五十七歲才坐上皇位,由於早年積勞成疾,劉裕晚年身體狀況很不好,他明白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但是他的兒子尚且年幼無法服眾,如果自己突然撒手人寰那麼司馬氏很可能趁機奪回軍政大權,因此為了給子孫後代鋪好後路,劉裕不得不向司馬氏伸出屠刀。

綜上所述,由於劉裕沒有曹丕、司馬炎那麼好的先天背景,所以為了樹立威信、穩固政權以及替子孫後代鋪好後路,殺伐果斷的他最終並沒有放過司馬一族,而是將其徹底消滅。


執筆灬寫史


第一,司馬炎是沒殺曹奐,可是他老子司馬昭殺了曹髦。

論如何殺皇帝,殺了還不用負責,司馬氏是劉裕的師傅。



第二,劉裕沒有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根據史書記載,劉裕代晉時,死在他手上的東晉皇室成員只有四個人:晉安帝司馬德宗和晉恭帝司馬德文、梁王司馬珍之和西陽王司馬珣之。

說劉裕把司馬家族趕盡殺絕,這就有點胡說八道了。

事實上,劉宋一朝六十年,晉朝宗室成員善終的人,不在少數。

比如東晉會稽王司馬寶在劉裕代晉後,由王降為侯,改封為西豐侯。這一爵位在宋齊梁三朝都保留了下來。

寶字弘文,歷秘書監、太常、左將軍、散騎常侍、護軍將軍。宋興,以為金紫光祿大夫,降為西豐侯,食邑千戶。——《晉書·卷六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還比如,晉恭帝司馬德文被劉裕殺掉後,他的零陵王爵位傳承了下來(曹魏的陳留王爵位也傳承了下來),劉裕讓河內溫縣人司馬元瑜承襲了零陵王爵位。司馬元瑜死後,零陵王爵位又傳了兩代,兩代都是由司馬家族的人充任。

再比如,晉恭帝的女兒海鹽公主司馬茂英嫁給了宋少帝劉義符。劉義符被廢前,海鹽公主還當了一年皇后。假如劉義符不被廢,海鹽公主還給他生兒子,那劉宋後來的皇帝就有司馬家族一半的血統了。

少帝司馬皇后,諱茂英,河內溫人,晉恭帝女也。初封海鹽公主,少帝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立為皇后。——《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一·后妃傳》

這麼多人都活著,怎麼能說劉裕把司馬家族的人都殺絕了呢?

第三,司馬炎厚待曹奐,劉裕謀殺晉帝,是因為二者所處的環境不一樣。

司馬炎篡魏以及曹丕篡漢時,門閥制度還沒有徹底形成,當時除了比較顯赫的一些豪門大族外(如汝南袁氏,潁川荀氏),大多數後來名聲赫赫的家族,如陳氏(陳群)、賈氏等,在當時還都只是小門小戶,不入流的角色。

大多數士族與皇權沒有關聯,即表明當時的臣子對皇帝的忠誠度是非常低的。若皇帝一旦失權,往往就變成了光桿司令。

就拿漢獻帝來說,他由董卓所立,繼位之後狼狽不堪,播越草莽,不斷受他人擺弄。除了董承、孔融、伏完、耿紀等少數幾個人願意為他賣命外。當時大部分人都不拿當皇帝看,而是非常識時務。誰胳膊粗,就為誰賣命。曹操胳膊粗,就為曹操賣命。

所以在曹丕篡漢時,漢獻帝的死活已經無關重要了。他即便活著也威脅不了曹丕。而曹丕也需要利用他打擊劉備的合法性。因而就留下他的命。

司馬炎篡魏時,情況也一樣。不聽話的曹髦被司馬昭派成濟殺了,曹魏皇室雖然活著的人不少,但大多都如同廢人一樣。司馬炎根本不擔心曹奐能掀起什麼波浪。

但是劉裕就不同了。

劉裕代晉時,司馬氏宗室還有一定力量。比如宗室成員司馬休之、司馬思文、司馬楚之等人逃到了北魏,在北魏支持下,各自擁兵數千乃至上萬,盤踞在河南,隨時都有打回江南的可能性。

時宗室多逃亡在河南。有司馬文榮者帥乞活千餘戶屯金墉城南。又有司馬道恭自東垣帥三千人屯城西;司馬順明帥五千人屯陵雲臺。——《資治通鑑》


面對這些司馬宗族成員的外部壓力,劉裕必須要有他們在北朝支持下,打回江南,重新擁立晉恭帝復位的心理準備。

如果真的讓他們打回來了,再加上江南被晉朝統治了一百多年,司馬氏為正統的觀念根深蒂固,恐怕劉裕就危險了。

所以,劉裕繼位後,必須要斬草除根,從根源上斷了司馬宗族成員復辟的念頭。



第四,謀殺晉帝,還可以拉攏士族支持。

劉裕代晉時,他手下的軍事人才很多,但政治人才不多。尤其是何無忌、孟昶、劉穆之等人死後,劉宋的政治人才簡直是絕跡了。

馬上打天下,可馬上不能治天下。劉裕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要拉攏江南士族。

可是,由於當時門閥政治已經形成,不僅士族與寒門界限森嚴,就連士族之間也有一條鄙視鏈條。劉裕出身寒門(這是他與曹氏和司馬氏最明顯的區別),他的拉攏,江南士族根本瞧不上。劉裕又不敢殺士族,他就只能殺了晉恭帝,斷了江南士族的妄念。逼迫他們效忠於自己。

後來晉恭帝被殺,江南士族明白,再在軍事、政治上公開對抗劉裕,已經不現實了。於是才有了後來劉宋與江南士族的全面合作。


Mer86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為“宋”,史稱“劉宋”。劉宋代晉的手段可謂是鮮血淋漓,他將前朝司馬皇族斬盡殺絕。

劉裕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像這一類英明的君主,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內裡都會深藏著極深的政治目的,而不是像所謂的山賊土匪,動不動就喊殺喊打一樣,而他將司馬皇族斬盡殺絕,正是因為他身上掛著“改革家”的這一個標籤。

(劉裕劇照)

其一:劉裕是門閥世家的終結者。

魏之後,國家執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選拔方針,士族掌握著那個時代的知識學說,讀書和學習漢字是當時世族大家的特權,由於各大世家的相互聯姻,盤根錯結,他們把控了國家高位,使得有才的寒門之士再無出頭之日。

世家大家把控高位,但卻無所作為,他們手上握有大量的土地、奴隸、隱戶,使得國家的賦稅大量減少,國家綜合實力受到極大的削弱,在對抗外族作戰中一次又一次戰敗,導致丟失了北方大量的土地,民眾也深受其害。

劉裕在成長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局面,也看到司馬皇族作為門閥世家的代表的無所作為,導致了中原傾覆,家國破碎。因此,在他執政期間,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併,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門,就成了他必要的手段。

這種基於政治立場就處於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導致了劉裕必須借用“屠戮”的手段,直接對司馬皇族、門閥世家以及各類政敵進行清洗,在這一次清洗中,不僅司馬皇族被斬盡殺絕,連世家大族也被連根拔起。

有詩為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可以說,劉裕的這個做法是有違人道主義的,但對於當時是有利的,然而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永遠是血淋淋的悲劇,而不是喜劇,這沒有什麼好批判的地方。

其二:劉裕不學司馬炎,學的是司馬昭。

如果說司馬懿是陰險的話,那司馬昭,簡直是喪心病狂!一般臣子篡位,都會給前朝的帝王留一個下臺階——禪讓。篡位的套路,一般都是先封為公、再封為王、最後加九錫,篡位者你推我讓一下,這事就成了。

這一套程序如果按正常的走法,也要走個幾十年才能完成,然而司馬昭只用了六年時間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是,司馬昭是第一個為了上位在眾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將皇帝殺死的臣子。

他步步緊逼,使得魏帝曹髦被迫奮力一擊,親自率兵攻打司馬昭的府邸。司馬昭派遣賈充率兵抵抗,當時的太子舍人成濟用戈戮穿曹髦的背部,直接把皇帝殺死在車上。

司馬昭的囂張帶來了後遺症,那就是劉裕也對司馬皇族也下了這樣的重手,可謂是“種瓜的得瓜,種豆的得豆,誰種下的仇怨誰自己嘗。”

司馬昭向世人表示著,只要你有實力,別說是皇帝了,你捅天捅地捅空氣都行。

但人在做,天在看,出來混總是還的。司馬昭開了一個壞頭,所以他的後輩子孫也有樣學樣,把他的囂張學了十足十,司馬家族的八個王為了皇帝的位置,自相殘殺,開啟了“八王之亂”的黑暗時代;而劉裕在終結東晉王朝的時候,也學著他,把抓到的前朝皇族屠殺個一乾二淨。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劉裕一生殺了六個皇帝,滅司馬家全族。從劉裕開始往後,開啟了殺前朝皇室的先例。而劉家最後也被蕭道成斬盡殺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劉裕因為自己出生貧寒,根基不穩,得位不正。而且他擔心自己死後,門閥士族會藉著“維護”晉室的名義擁立司馬氏奪權。沒想到最後還是讓蕭道成得手。



故國明月照


導語:

劉裕作為南朝宋國的創始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痛恨司馬家族的。他篡奪司馬家族的皇位以後,果斷將司馬家的皇族全部誅殺。

可是我們會發現,司馬炎當年在創立西晉王朝的時候,並沒有屠殺曹奐,而是給了他封地讓他安享晚年,為什麼劉裕就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為劉裕非常痛恨司馬家,司馬家族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讓劉裕如此痛恨呢?

01第一,司馬家族是五胡亂華的始作俑者。

司馬炎創立西晉王朝不久之後,情況就出現了非常大的轉變。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是個弱智,他繼位以後,國家大事都是由他老婆賈南風打理。

按理說賈南風這個人雖然有點狠毒,卻也能把國家治理好。可是司馬家的其他叔叔侄兒這些人就不答應了。他們非要搶奪司馬衷的控制權,於是乎八王之亂就爆發了。

高祖武皇帝諱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縣綏輿里人,漢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後也。---《宋書》

所謂八王之亂,也就是司馬家族的八個王爺,為了自己的私心,開始了一場爭奪皇位的戰爭。每個王爺手裡都有兵權,老到司馬懿的兄弟,小到司馬衷的侄兒,都發起了叛亂。

一時間西晉王朝處於了崩潰的邊緣,所以西晉短短五十幾年就被滅了。八王之亂所導致的後果,那就是五胡亂華的局面。

當初司馬懿殺光了遼東的官員,導致遼東這塊地盤上長期沒有人做主。胡人們發現了這塊寶地,所以就南下佔據了這裡。

等到西晉內部內亂的時候,他們又帶著兵馬長驅直入,直奔中原王朝而來。

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恆以賣履為業。意氣楚剌,僅識文字,樗蒲傾產,為時賤薄。---《魏書》

西晉宣佈滅亡的同時,漢人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屠戮,差點滅絕。而漢人是漢王朝的延續,劉裕本人又是漢王朝的後裔,他自然是對司馬家族深惡痛絕。

一個人的私心怎麼可能大到如此地步?就算頂著滅族的危險,也要想辦法去奪取至高無上的權力,這就是司馬家的所作所為。

02第二,司馬家族不僅幫助曹丕篡奪漢室江山,自己也是篡位奪取的江山。

要說司馬家族,那就不得不提司馬懿這個人。因為歷史上除了司馬遷以外,最著名的司馬家族的人,那就是司馬懿了。

司馬懿原來是大漢的臣子,在曹操統一了北方以後,司馬懿也就歸順到了曹操手下。不過曹操也有老去的一天,司馬懿必須要給自己找下一個靠山。

於是乎在曹操的眾多兒子當中,司馬懿選中了曹丕。在他的輔佐之下,曹丕滅亡了大漢王朝,自己當了皇帝。從此結束了大漢王朝四百多年的統治時代。

劉裕自率眾討毅,命王弘、王鎮惡、蒯恩等率軍至豫章口,於江津燔舟而進。毅參軍朱顯之逢鎮惡,以所統千人赴毅。鎮惡等攻陷外城,毅守內城,精銳尚數千人,戰至日昃,鎮惡以裕書示城內,毅怒,不發書而焚之。毅冀有外救,督士卒力戰。眾知裕至,莫有鬥心。既暮,鎮惡焚諸門,齊力攻之,毅眾乃散,毅自北門單騎而走,去江陵二十里而縊。---《晉書》

這是劉裕痛恨司馬懿的一個地方,此後司馬懿又從老曹家手裡奪取了政權,將曹家宗室給殺了一大片。征服曹魏政權以後,司馬懿安然下崗。緊接著他兒子司馬昭接替了司馬懿的位置,為開創西晉王朝做出了充分準備。

司馬懿和司馬昭在篡奪江山之上可謂是不遺餘力,將豐厚的成果傳給了司馬家族第三代掌門人司馬炎。

司馬炎實在安耐不住內心的衝動,篡奪了曹魏的江山,自己做了皇帝。這是可以預見的事情,可是司馬家族如果能好好管理帝國也就算了。

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卻偏偏要奪取這樣的權力。最終導致帝國的覆滅,導致中原史無前例的災難。劉裕痛恨司馬家族幫曹丕奪取漢室江山,更痛恨司馬家族篡位後毀了中原地區。

03第三,劉裕出身貧寒,痛恨司馬家族這種士族大家。

劉裕雖然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劉交的後代,大小也是個王侯之後。可是到了劉裕這一代的時候,已經落魄到吃不上飯了。

他從小什麼活都肯幹,只要能夠給錢吃飯,那他就會去。他有一手編草鞋的手藝,這一點跟老劉家的另外一位英雄劉備有幾分相似,沒辦法,都是活不下去混口飯吃的手藝。

最後沒辦法,劉裕才參加了北府兵,成為了一名士兵。士兵可以吃公糧,這是劉裕當時最大的志向了。

辛卯,宋順帝下詔禪位於齊。壬辰,帝當臨軒,不肯出,兆於佛蓋之下,王敬則勒兵殿庭,以板輿入迎帝。太后懼,自帥閹人索得之,敬則啟譬令出,引令升車。帝收淚謂敬則曰:“欲見殺乎?”敬則曰:“出居別宮耳。官先取司馬家亦如此。”帝泣而彈指曰:“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資治通鑑》

而司馬家族是什麼樣的家族?在司馬懿之前,他們家族一直以來都是漢朝的士族,也就是歷代都有人做官的。

雖然當時沒有人做皇帝,可是他們家跟很多士族大家一樣,歷代都會有人出來做官。可憑什麼他們家族就能世代做官?自己這位王室後裔,卻只能做非常艱苦的百姓?

後來他們做了那麼多年的官,居然還篡位做了皇帝,這就更加不能容忍了。劉裕拿自己的人生,去跟司馬家族的人生做了個比較,發現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因此劉裕選擇性地對司馬家族這種士族集團產生了反感,他覺得世上就不應該有如此不公平的事情發生,而司馬家族卻因為能夠長期卑鄙無恥地隱忍著,不僅一直享受榮華富貴,而且還做了皇帝。

這種仇富心理,其實是值得理解的。畢竟劉裕曾經吃不飽飯,差點餓死街頭。而司馬家族卻世代榮耀,無法比擬。

總結:劉裕殺光司馬家族,主要是為了給後代掃清障礙。

篡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當然不是,這中間需要經歷太多變故。司馬家族不是一個沒有實力的家族,因為分封制度,司馬家族的很多王爺手裡依舊還有一定的權力。

而且司馬家族的數量每年都在成倍地增長,這全都是劉裕所建立的南朝宋國的障礙。一旦司馬家族當中出現一兩個能人,那麼南朝宋國還能長久嗎?

這國家的大權按照道理本來就是司馬家族的,是劉裕從他們手裡搶過來的。所以作為篡位者,劉裕的心裡當然有些緊張,他擔心司馬家族將來會打擊報復自己。

司馬家跟曹家不同。曹家沒多少死忠粉,唯一一個夏侯霸還被逼到了蜀漢那邊去了。可司馬家族也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他們這些人如果都活在世上,早晚就是自己帝國的禍害。

所以劉裕這麼做,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掃清障礙。這也是為了王朝長期的穩定發展,做出的努力。

《宋書》

《魏書》

《晉書》

《資治通鑑》


江湖小曉生


劉裕,字德與,乳名寄奴,籍貫彭城(今江蘇徐州)。劉裕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代孫。東晉元興三年(404年),身為北府軍中下級將領的劉裕在家鄉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伐篡晉的楚帝桓玄。405年,劉裕擊敗桓玄,幫助晉安帝司馬德宗復位,安帝任劉裕為侍中、車騎將軍、青州、兗州刺史、錄尚書事、中外諸軍事等職,逐漸掌控了東晉王朝的軍事大權。

東晉義熙六年(410年),劉裕統率大軍一舉平定了南燕,立大功晉升為太尉、中書監,徹底控制了東晉朝政。

以後,劉裕培植黨羽,剷除異己,極力穩固自己的權位。一批與他政見不同的大臣譬如諸葛長民、劉毅、司馬休之等均遭清洗,紛紛被革職、罷黜、流徙。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劉裕對內平息叛亂,對外發起第二次北伐,一舉克復關中,通過幾無停歇的戰爭,終於成為東晉首屈一指的大軍閥。

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率軍收復關中、滅掉後秦後,被晉安帝封為丞相、宋公、加九錫 。彼時,劉裕實力雄厚,勢焰熏天,將東晉的軍政大權牢牢地握在手中,取代東晉的條件已經成熟。

同年,劉裕廢黜並殺害了晉安帝司馬德宗,另立司馬德文為帝。是為晉恭帝。

晉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命幕僚擬好禪位詔書,然後呈給晉恭帝讓他抄錄一遍,傀儡恭帝無可奈何,只好“欣然”提筆,將禪位詔工整地抄錄在一張赤紙(紅紙)上。劉裕築壇於南郊,在親信大臣們的擁戴下登基稱帝,國號宋(史稱南朝宋),是為宋武帝。宋武帝劉裕宣佈定都建康(今南京),改元永初,改晉《秦始歷》為宋《永初歷》,將“主動”讓位的晉恭帝司馬德文貶為零陵王。

次年六月,劉裕唆使手下將晉恭帝鴆(毒)殺,首開殺“禪讓”退位帝王的先例。至此,歷時104年、共歷11個帝王的東晉王朝名實俱亡,歷史進入到南北朝時期。

劉裕劉寄奴絕對是一個牛人。他能征善戰,屢建奇功,先後擊滅了桓玄、南燕、後秦,還平定了孫恩、盧循之亂......同時他手段狠毒,保持著一項"殺帝"記錄:共有六位帝王被他誅戮,幾乎將司馬懿的子孫斬盡殺絕。在此之前,歷代王朝均保持著一項不成文的規矩:善待前朝王室,特別是像晉恭帝那樣主動讓位的帝王。例如司馬炎篡魏稱帝后,對主動禪讓的曹魏末帝魏元帝曹奐還算客氣,除讓出皇位外,基本其他一切待遇照舊。

那麼劉裕為何不學司馬炎善待曹奐呢?據史料記載,劉裕開創了南朝劉宋王朝後,吸取歷史經驗教訓,主要是害怕東晉皇族捲土重來,反攻倒算,於是斬草除根,大開殺戒,幾乎將東晉最高統治者司馬氏斬盡殺絕。當初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後,將主動交權投降的曹魏大將軍曹爽三族數千口男女老幼盡數誅滅 ,就連早已出嫁生子的姊妹也不放過....... 他做夢也想不到,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他的後裔又被篡晉的劉裕給屠戮一空。

劉裕不是個好大臣,但當皇帝后卻有所作為,歷史評價頗為不惡。

史載,劉裕代晉稱帝后,因他早先已經從鮮卑拓跋氏政權手中收復了青、兗、司三州,黃河以南廣大地區皆為劉宋所有,於是成為南朝前期疆域面積最廣袤,軍事實力最強,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一個割據王朝。劉裕在位期間,政治清明,減輕賦稅,與民生息,還赦免了大批奴客士卒,政績卓著,頗有作為。他只當了兩年皇帝,於劉宋永初三年(422年)病歿,年59歲,諡號(宋)武帝。

劉裕取代東晉,是軍閥對門閥的勝利,很顯然,在東晉長達一百餘年此起彼伏的戰亂中,擁有崇高聲望與社會地位的高門大姓已經失去了天生的優勢,駕馭不住擁兵自重、野心勃勃的軍閥們了。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因為時代變了,這是無比混亂,漢室衰微的六朝,而不再是雖然分裂也能維持中國之尊的三國了。
混亂的時代


與劉裕之前的曹魏,司馬炎都在篡位後善待舊主不同,劉裕不光將司馬家族斬草除根,而且手段十分的下作。殺害晉恭帝時,先將恭帝妻子大族出生的褚氏誆騙離開恭帝再偷偷摸摸進去給恭帝賜毒酒,晉恭帝不肯飲毒酒,武士直接將晉恭帝用枕頭捂死。讓人感覺這不是強者得位後的所作所為,而更像是一場北方十六國政變勝利者所例行的斬草除根。

北方冉閔奪後趙皇位之後,也是如此,殺光了後趙傀儡皇帝和所有宗室,北涼沮渠蒙遜叛舊主段業也是直接將段業一家直接宰了。後來的高氏代魏、楊堅代周,將元氏皇族和宇文皇族屠戮殆盡。這種風氣又向南傳給了南方諸王,自劉裕之後,幾乎再無如魏晉之際對舊朝宗室盛加優待的故事了。

這除了是個人行為的影響之外,在五胡十六國的混亂年代,這樣做也是有其合理性的。亂世之中總有人會試圖以舊宗室名義謀圖不軌,(雖然不是舊宗室自己願意的)外有強敵,內在如果再不穩,麻煩可比殺掉舊宗室損失的名望代價大的多。所以直接將舊宗室屠戮一空,不給你造反的理由,免除可能發生的麻煩,是最省事的方法。

劉裕出身貧寒

劉裕也不像曹魏和司馬氏一樣出生大族,根基深厚,劉裕一直在平內亂,鞏固自己地位和外出征戰刷名望,劉裕真正穩定下來著手進行篡位時年齡已經很大了,所以他的根基並不穩固。劉裕如果只是學曹操,有晉朝這塊破布做擋箭牌,這些問題都好說,但他要當皇帝,這些舊宗室就是潛在的定時炸彈。

不如干脆撕破偽善的麵皮,直接殺得個一乾二淨,省了多少麻煩事。


河洛村幹事


守仁君有話說

厚待前朝皇室是傳統,周滅商,封商朝貴族後裔微子啟宋國,並封公爵,是諸侯國中爵位最高的國家。秦一統六合,將六國後裔全部遷到咸陽居住,雖然是在監視你,但是錦衣玉食一輩子無憂。劉邦滅秦,子嬰還是秦王,劉邦滅項,項伯被封射陽侯。曹魏代漢,漢獻帝被封山陽公,禮儀待遇均與皇帝無異。司馬炎篡位,曹奐被封陳留王。

古人相信因果,不趕盡殺絕,留下餘地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但是到了劉裕這就不行了,魏晉以來的天下是世家門閥的天下,劉裕頂著個漢皇后裔的名頭,但是實打實是草根出身。雖然經過東晉末年的動亂,世家門閥的控制力大不如前,但是其影響力仍然不可小覷,司馬是雖然被趕下了皇帝位,但是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司馬家已經和這些世家門閥結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如果不剷除,劉裕的王朝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劉裕在,或許能憑藉自己的威勢將他們震住,但是劉裕一死就很難說了,劉裕登基時已年逾五旬,兒子才十多歲,不由得他不擔心。


皇帝擔心的後果就是流血、死亡。

於是劉裕開始對司馬家進行大規模清洗,幾乎將南朝姓司馬的殺絕了。同時也開了屠殺前朝後裔的頭。

蕭齊建立後,劉裕的後人也慘遭屠殺,無一倖免。


守仁讀仁


劉裕大帝重新統一了中國南方,結束了東晉南渡時世家大族控制地方的軍政大權所帶來的惡果,中國的南方竟然出現了幾個大的割據勢力不聽中央王朝的調令。而草根出身的劉裕從小兵做起一直做到皇帝,劉裕能這麼快脫穎而出,歸根結底是因為東晉末年司馬皇族式微國內動亂四起,劉裕靠著戰功上位本來就不穩定,國內當時還有很多門閥世家在蠢蠢欲動。

而且司馬氏的所作所為,也不像一個安穩的沒落皇族。在公元412年,東晉只剩下最後的割據勢力宗室司馬休之,佔據當時南方的重鎮荊州和揚州形成了名義上的割據,還對外聯合雍州刺史魯宗之對抗朝廷。劉裕發兵佔據荊州、揚州和雍州使得東晉國土再度統一。東晉的宗室的勢力才被剷除。

而且當時劉裕43歲才有自己的兒子,稱帝登基時已經57歲,古人常說60歲古來稀,為了保證皇位傳承得以繼續,必須剷除前朝皇室。而司馬氏殺得曹氏宗族人更多,夷陵之變時,司馬懿一次性殺了幾千人曹氏宗族,後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牢牢掌控魏國的軍政大權,才開始篡位。


陸棄


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篡東晉而自立,又連續殺了司馬家族兩個皇帝,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劉裕可以說是開創了篡位者殘殺前朝廢帝的惡例,此後,末代皇帝很少有能活命的。在劉裕篡位以前,不管是曹丕還是司馬氏,都有優待前朝皇帝的傳統,那為什麼劉裕就如此容不下前朝皇帝呢?下面我來分析一下,請大家來指正。

首先,曹丕篡漢和司馬氏篡權的歷史背景與劉裕不同。曹丕和司馬炎篡位之時,其家族樹大根深,優勢明顯。先說曹丕,曹丕是在父一輩曹操掌握實權二三十年後才進行篡權奪位,這時滿朝文武基本上都是曹家走卒,兵權和政權都很穩定,曹丕幾乎沒費什麼勁,曹家根基牢固。漢獻帝翻盤機會為零。再說司馬炎,這個傢伙比曹丕的安全係數還高,經過了司馬家族三代人的經營,更可謂牢不可破。滿朝文武基本全是司馬家族提拔起來的官員,反對派基本被消滅。皇帝曹奐是孤家寡人一個,就是叫破天也沒人聽他的。這種情況下,殺前朝皇帝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第二,東晉亡時,司馬家族的勢力仍在,門閥士族的根基較深。反觀劉裕篡位時,門閥士族的統治已經有一百零幾年,除司馬家族還有其他幾大家族,基本都是與司馬家族聯姻的皇親貴胄,勢力不可小覷。桓玄篡位時也是因為有其父桓溫的長期鋪墊,其中還有王、謝家族的後裔分別掌權。門閥士族的勢力不是短期內可以消滅的。劉裕此時擔心司馬家族捲土重來,因此殺司馬家族兩個皇帝,是消除門閥士族心裡的念想,砍斷門閥士族具有號召力的旗幟,以絕後患。

第三,劉裕篡位時,年齡偏大,劉氏子孫的根系相對薄弱。東晉滅亡,這個時候的劉裕年齡方面也比不了曹丕和司馬炎,劉裕篡位時已經57歲,而且劉裕生子比較晚,這個時候長子劉義符只有15歲。劉氏其他子侄也都年齡偏小,整體勢力偏弱。這些潛在的實力都比不了門閥士族的根系強大。

第四,雖然司馬德宗智力偏弱,司馬德文為人寬善,但他們屬於皇族,號召力仍存在,當初桓玄篡位,劉裕就是打著司馬德宗的旗號進行討伐桓玄。如果出現圖謀不軌的人打著司馬德文的旗號起事,整個局面不好收拾,北方的北魏拔拓氏如果南侵,劉裕必將背腹受敵。因此,複雜的國內局勢也使劉裕不得不痛下殺手穩定政局。從此以後司馬家族不復存在。其他各個門閥士族也只有逃到北方一條路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