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科索夫斯基與莫斯科戰役

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在蘇德戰爭中顯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先後參加了斯摩稜斯克戰役(1941),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會戰,白俄羅斯、東普魯士、東波美拉尼亞和柏林諸戰役。在莫斯科會戰中,羅科索夫斯基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以縱深反坦克防禦,高度積極而機動地對付敵人的坦克突擊;反攻時,為擴張戰果,在集團軍內建立2個快速集群,把正面突擊同迂迴包圍巧妙結合起來。他在準備和實施戰役時,創造性地運用蘇聯軍事學術的重要原則,果斷地集中兵力兵器於主要突擊方向,大膽地機動預備隊,始終顧及敵人的強弱兩個方面,擯棄作戰中的陳規舊套。

羅科索夫斯基與莫斯科戰役

羅科索夫斯基斯大林格勒會戰時,他在反攻階段,協同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部隊,突破敵人防禦,後又在頓河和伏爾加河之間地帶包圍敵集團33萬人,並於1943年初率頓河方面軍部隊殲滅這一集團。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他指揮中央方面軍在抗擊德軍進攻和在爾後反攻中粉碎敵奧廖爾集團作戰中,顯示了軍事藝術。他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組織實施的1943年7月5日的炮火反準備,以及同年8月底方面軍實施兵力兵器由謝夫斯克向格盧霍夫方向的機動。1944年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羅科索夫斯基又定下的具有獨創的決心,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部隊實施兩次強大的向心突擊,並以輝煌的勝利證明了這一決策的正確。1945年在東普魯士、東波美拉尼亞和柏林諸戰役中,羅科索夫斯基為切斷和粉碎敵強大的戰役戰略集團而不斷增強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突擊力量,這些作戰已成為他在衛國戰爭時期的光輝範例。

莫斯科戰役中的表現

羅科索夫斯基在莫斯科戰役中:他和朱可夫是斯大林在保衛莫斯科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將領,兩人早年是同學,後來在鐵木辛格的騎兵軍中,羅科索夫斯基擔任師長,朱可夫擔任團長,但是後來羅科索夫斯基被逮捕關押,而朱可夫迅速高升,到蘇德戰爭爆發時,朱可夫已經是總參謀長,大將軍銜;而羅科索夫斯基被平反釋放,只是擔任了軍長,少將軍銜。後來羅科索夫斯基調到西方面軍,配合指揮亞爾採沃地區的被圍蘇軍突圍以後,被提升為16集團軍司令。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後,羅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在是否該讓16集團軍退守伊斯特拉的問題上同朱可夫發生矛盾,甚至都鬧到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那裡,但是由於朱可夫的堅決態度,最終羅科索夫斯基只能執行就地堅守。

從後來戰局發展看,羅科索夫斯基的意見是正確的,不久德軍就集中了第三坦克集群和第四坦克集群向伊斯特拉河突擊,從兩翼突破了16集團軍防線,幾乎合圍俘虜了羅科索夫斯基。他因此對朱可夫非常不滿,在回憶錄中對這次戰鬥耿耿於懷。當時他的危險處境儘管被他輕描淡寫,但是我們依然佩服他臨危不亂的處置能力,他親自在德軍炮火中指揮調整部署,九死一生,例如:“一發炮彈擊中了我們的房子,炮彈穿牆而過,但沒有在屋裡爆炸。”也和德國軍隊使用了不合格的假炮彈有關。同時可以看出德軍指揮官的無能,他們沒有合圍消滅16集團軍而是平行向莫斯科緩慢推進,在前鋒遭到蘇軍大本營調動的增援部隊和羅科索夫斯基迅速指揮回撤攔截後,德軍的突擊再次被迫停頓。

莫斯科戰役主要的三個方面軍中,羅科索夫斯基所在的西方面軍承受的壓力最大,而整個戰役中最危機的狀況就出現在羅科索夫斯基在伊斯特拉附近的戰鬥,也是在這不遠,德軍到達了離莫斯科最近的地方。可以說羅科索夫斯基在這次戰鬥中鞏固防線的突出表現給斯大林留下良好印象,他特意直接打電話給羅科索夫斯基問候,並且給他派遣了援兵。以後羅科索夫斯基受到斯大林重用,比如圍殲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六集團軍等多個重要戰役中,都讓他承擔主要任務,1944年,羅科索夫斯基晉升為蘇聯元帥。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頭條號:史學速遞,每日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