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商業化令人吐槽,你怎麼看這件事?

用戶4474589971


在吐槽之前,我們先看一段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是至今流傳最廣的金剛經的第一段話。從中我們看到釋迦摩尼佛和他的弟子們,到了吃飯的時候,都要拿著討飯的缽進城挨家挨戶要飯。回到住處吃完飯,還要疊好衣服,收好飯碗,順便再把腳洗乾淨,整理好座位坐下,才開始講經說法。這段平實的文字向我們展現了佛祖的日常生活狀態,並非是我們在寺院大殿裡看到的金光燦燦、氣勢非凡、表情嚴肅的祖師,而是一位和我們一樣平凡樸素、有血有肉的人。

佛祖證悟以後,開始是在鹿野苑講授四聖諦。成佛後第六年,給孤獨長者和祇陀太子共同發心建造了一個宅院,供佛祖居住和講經說法,故稱為“祇樹給孤獨園”,和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一道並稱於佛教兩大精舍。世尊在此居住約二十五年,期間宣講了許多的佛教經典。

據佛典所述,佛法會經歷三個階段:正法時代、像法時代和末法時代。這三個時代中前兩個階段時間長短說法不一,這裡不做討論,但累計為一萬二千年,是沒有異議的。

正法時期為釋迦牟尼佛出世到涅槃後一千年。特徵是修道證果者眾多,佛法堅固、純正,眾生善根福德深厚,功利思想較為淡薄,對一切善法易生出信解和信心。人民安居樂業、夜不掩戶,路遺不拾,社會風氣良好。

像法時期是以佛像、佛經等形式來表示正法。人們根基較為純正,修道證果者相對較多,但佛法已經慢慢開始分化、轉變了。時間也為一千年。

末法時期是佛法從衰微到滅亡時期。佛法分化、流變越來越嚴重,社會風氣不好,人們越來越迷信,相信外道、邪師,不信正法。寺廟、佛經、僧人等開始變質,遠離佛法本意,甚至最後終將滅亡。時間為一萬年。

按以上時段劃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應該屬於末法時期的“開端”。由於人類的共業所感召,知見上的障礙較大,不是迷信科學,就是迷信外道、邪教,對正法誤解甚深。雖然寺院建得越來越多,佛像越來越大,但佛法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因此,今天佛教商業化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點佛祖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了。

隨著社會發展的加快,人們在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會感到越來越焦慮、會越來越缺乏安全感,精神會越來越空虛,也會更加迷信。這是寺院過分商業化能夠生長的土壤和大環境。寺院過分商業化的問題,不僅要靠有關部門的監管,更重要的還要依靠人們對佛法的正知正見。有道是: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最後再說一句,佛教是無神論。


盛世南迦


寺院商業化最終被毀掉的是佛法,被斷掉的是眾生學佛的緣分。我記得佛曾在《楞嚴經》上就未來這種現象斥責道“云何賊人假我衣服禆販如來?”佛也說過“末法時期將有魔王子孫身披佛衣毀壞佛法”。佛法是什麼?佛法是覺悟眾生的無上真理。人們信佛是希望佛法能解脫他們內心的煩惱,希望佛法能給他們帶來平安吉祥,這讓很多有頭腦的人嗅到了商機,於是在全國各地建超大佛寺,建超大佛像,讓人感覺好像是佛法又迎來了一次中興,但讓我看這正是佛法衰微的症候。去看看這些寺院都在搞什麼就知道了,長春市北湖有個“萬壽寺”建的超大華麗,可是看看正殿門前欄杆上纏滿的祈福條(花錢買),和寺院名目繁多的各種收費法事,我只有嘆息一聲,這不就是佛店嗎?這不就是禆販如來嗎?違背了佛陀濟世救人的慈悲精神。大的佛寺佛像如果不是能給某些人帶來鉅額的經濟利益,我想也沒有人願意這樣積極去做,每當看到如潮的人流湧向去往佛寺那條或平坦或崎嶇的路,我都在想“他們之中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學佛?是什麼力量在讓他們這樣蜂擁進寺院?是信仰還是對名利的追逐?”五臺山文殊院燒化了香爐,也燒沒了真正的信仰,有人把佛法變成迷信是佛門的不幸,也是眾生的悲哀。



jabx桀驁不馴


【寺廟商業化不一定是和尚尼姑所為】

在中國,寺廟大面積的商業化主要是最近三四十年發生的現象,這個現象很奇怪,也讓人們很費猜想,到底出啥毛病了?怎麼寺廟忽然間就如此兇猛地收費?

佛教傳入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這幾千年來,佛教在中國也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衰落興旺不斷更替。中國歷史上也發生過滅佛運動,但是佛教終究是沒有被消滅,穿越了那些時代,來到了二十一世紀。

佛教的存在超越了任何一個時代,一直都在。

最近幾十年寺廟開始門票收費,開始賣高香,開始撞鬼弄神獲取錢財,這讓很多中國人不屑,以至於吐槽。

就這些現象,我採訪過一些業內人士,說白了就是採訪了一些和尚尼姑,他們的說辭和我們感覺不一樣。

有和尚說,其實他們也不想賣門票收費,可是,有關部門根據指示又指示他們賣門票收費,這些收來的費用並不是都交給寺廟的,有分成比例,有關部門要拿大頭……

看到這裡,您也應該明白和尚尼姑們也是有苦衷的,原因在哪兒?這個您有興趣可以自己深入探討。

也有寺廟的住持抵制賣門票的,譬如廬山腳下的東林寺就一直堅持不賣門票,也不出售高香,不僅如此,住持大安法師每年還舉辦佛學夏令營,參加夏令營活動食宿寺廟都包了。

但是,大安法師因此會跟地方管理機構發生不一致的意見,這很令人頭疼,所以更多的寺廟是順從地方管理者利益實行商業化管理的。

不知道我說清楚沒有?總之一句話,寺廟商業化一定是出家人所為,箇中原因值得深思!





呆呆熊沙龍


起出自已由於是個玩泥的,總和寺廟打交,一處方丈硬勸我皈依了,通過多年的體會,拜佛燒香就得要有錢,沒錢拿什麼買香,拿什麼搭功德錢,你沒錢去了寺廟神沒拜好,倒落得尷尬‘,就農村更是讓人心寒,廟會時,有信男信女給佛蓮臺上放塊兒八角地,那些管事的見了就收起裝進自已的包裡,講究一次廟會弄了多少錢,那些所謂的神腳子也不示弱,也講究給人送病弄了多少錢,難怪有人說信佛奉神是聰明人哄笨人,也有這麼一句,善人心,重半片,七兩半,不行善,寺院也罷,小廟也罷,真的應驗了,″神瘦廟主肥"這句成語。


泥人161



水到渠成2018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和同事到了南京烏衣巷的夫子廟,門票要30塊錢。

個人認為:本為寺廟,收門票可以理解,價位有點偏高,20元即可,我和同事都沒買票進去。

小長假裡,烏衣巷裡遊人如潮,買票進去的人很少……

本身滿懷期待的去,烏衣巷、秦淮河畔、夫子廟……


觀海聽濤258369998


感覺不到一點點的寺廟或者道觀應有的肅穆和莊重,16年兒子高考結束,帶兒子回老家認祖,順便去了趟青城山,一路上山一路所見盡是各種商鋪,到了道場,可以說貨架子都擺到了神像跟前了,用兒子的話說:這是道觀還是紀念品商店?一點氛圍都沒有!我覺得兒子說的在理!


閒人看書


講個自己的事,母親在醫院生病間帶著小孩來到市場,想給孩子買點吃的,物價高的啥也買不起阿,一幫沙尼,和尚買的水果,糕點,飲料,買的不亦樂乎阿,這也沒什麼,就坐公車來到幾站外的一座寺裡,買了香祈福,捐了點錢,剛走到寺門口,一輛大奔也停了下來,下來的剛在市場買東西的那幾個沙尼,和尚,後備箱打開,遠遠看了一下,吃的,喝的,用的,什麼都有阿,塞的滿滿的,你猜我當時的心情什麼樣。


滄海笑明月15967718


寺廟商業化,你們確定是寺廟所為?

中國的寺廟一般都在景區內,很多方丈都是官方任命的。算不算和尚還兩說,以前看過一個調查,現在很多寺廟其實是被承包出去的,承包人絕大多數是莆田人,對,就是莆田系。這些都是如假包換的假和尚,所以去寺廟不要亂捐錢。

寺廟的門票誰收走了?我覺得大部分落入景區管委會的腰包了,很多寺廟都在抗爭,重慶華巖寺的前方丈為了華巖免門票找了當地政府15年,現在華巖不但免費了,香燭也是免費自取。還有云南雞足山的寺廟為了抗爭不惜關閉寺門。再早以前好像聽說陝西法門寺的和尚在寺廟外牆搭梯子讓信眾爬梯子進來。

佛教教義裡沒有一個字告訴大家,你捐款會減輕你的罪惡,在佛教教義裡很講究因果,這和中華文明不謀而合,所以佛教能在中國落地生根,今天的果來自昨天的因,今天的因決定明天的果。捐款賄賂假和尚,不如心存敬畏,舉頭三尺有神明。


勇行萬里路


我是一位居士,學佛很久,去過不少寺院,這個問題我深入的給大家剖析一下。目前社會總體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的寺院也與時俱進走商業道路,很多人都感覺寺院不應該過於商業化,失去了寺院的本質。那為什麼應該佛門淨地以靜修為主的寺院,越來越商業了呢?


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寺院被一些商人所承包,還有一些寺院是被財閥或開發商建設,他們的目的就是撈錢,這些人都相當唯利是圖,打著佛家的名義圈錢。

前些年大家發現了沒有,全國各地新建寺院和大佛如雨後春筍一般建立起來,尤其是旅遊景點裡,好像沒有一尊大佛就不叫旅遊景點。而且景點裡很多所謂的“和尚”也主動跟隨你,給你所謂的“算命”所謂的“募捐”,這些情況都是極其讓人反感的,他們嚴重敗壞了佛家的聲譽。作為一個佛門弟子我也很心疼,無良無恥的商人把佛門攪和的烏煙瘴氣。每逢初一十五節假日各大寺院都人滿為患,很多人瞅準這個商機,大搞寺院商業模式,還有很多南方“莆田系”的在全國範圍內承包寺院,一群平時賣性病藥的招搖撞騙的人出來承包寺院,結果大家可想而知。



絕大多數寺院是好的,我靜修的這個寺院就相當的好,寺院所有的和尚一律不得和遊客接觸,根本都沒有給遊客算命什麼的情況發生。香一包5塊錢,最貴的香20塊錢,中午齋飯5元吃飽,上一個牌位一年300塊錢。每天都可以跟著師父誦經打坐,每週寺廟請法師給大家講2天佛經課,這些都是免費的,所有人都可以去聽。我覺得這樣的寺廟全國有很多,商業化非常少,很讓人靜心。


我想說的是有絕大多數真正的寺院是不商業的,那些旅遊景點所謂的“寺院”大家心中有數就行,不是有佛像的地方就是“寺院”,我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作為一個佛門弟子對寺院過度商業,我很痛心也很無奈。阿彌陀佛,祝大家一切安好,六時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