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國時期諸葛亮忠於曹操,那麼魏國會不會提前統一三國?曹操和諸葛亮誰更厲害?

魔力俠曹操



讀三國感悟人生


題主腦洞挺大的,這種假設也能想到,那就聊一聊吧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如果,諸葛亮忠於曹操,會怎麼樣?

三國不會提前統一,而是諸葛亮會死的很早


孟德,是個愛才、惜才的人,但生性多疑,殺伐果斷。手下良將如雲,謀士巨多,但沒有一個能夠掌控全局,並不是因為沒有這個能力,是曹操太過強勢,所以他手下的人基本上都是安心做份內的事

諸葛亮是個全才,自《隆中對》以後,逐步掌控劉備的所有事情,包括內政及軍事,在一定程度上是架空了劉備,所幸最主要的將領關羽、張飛、趙雲,一直擁護劉備(有好幾次關羽、張飛不服諸葛亮,差點鬧起來),而劉備對諸葛亮的完全信任(事實上這種信任更多的是對諸葛亮才能的信任,而不是人品,否則為什麼死時除了諸葛亮還安排了李嚴做輔政大臣),以及諸葛亮對劉備的鞠躬盡瘁,致使蜀國可以一直髮展壯大

諸葛亮的這種行事作風如果面對的是曹操,很可能剛開始很好,可時間長了,曹操必然會猜疑,想辦法節制諸葛亮的權利,如果這中間如果有什麼不愉快,以曹操“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性格,諸葛亮還能活著?(這一點可通過對比司馬懿在曹操手下一直不敢顯山漏水可以得到結論)

其次,第二個問題,諸葛亮和曹操誰更厲害

這個問題跟之前對比司馬懿一樣,小編還是一樣的觀點,側重點不一樣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其志在統一天下,自起兵之後,短短几年,就初具成效,當然這也有家族的原因,但主要還是曹操的個人魅力,三國格局形成以後,魏國能夠一直一家獨大,不在於曹操能力有多高,而是手下的能臣良將,曹操的作用是聽取各自的意見,選一個,表示贊同(這可不是做選擇題,能跟他提出來的方案,肯定都是有利的且具有可行性)

諸葛亮,《隆中對》後,一步一步把喪家之犬劉備,輔佐成為蜀國皇帝,這中間基本上什麼事都是諸葛亮做決定,然後劉備裁決,三國後期,發展成為一言堂,但不管是時候,都是手下人聽話辦事

當然不是說他們得策略不對,是位置不同,諸葛亮以謀士身份謀國,曹操以君主身份謀國,側重點自然不同

  • 如果覺得小編說的對,關注轉發一下唄?

  • 如果覺得說的不對,討論討論唄?


飛哥講歷史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三國之中,曹魏最強蜀漢最弱。可偏偏諸葛亮投靠了蜀漢,為什麼呢?

歷史沒有如果,假若諸葛亮真投靠魏國,是有可能加速統一三國的進程。

首先就是赤壁之戰就不好說了,正是因曹操赤壁慘敗這才導致三分天下。

如果赤壁之戰時諸葛亮站在曹操這裡,憑他的智慧完全有可能破解周瑜的計謀,那東吳若敗,蜀漢又沒諸葛亮,那曹操有生之年不就成了嘛!

但仔細想想,諸葛亮不可能投靠曹操,他要想投靠早就去找曹操了。

1 他本是徐州人,幼年遭遇兵亂,父親去世,跟隨叔叔來到南陽。

正是曹操間接害死了諸葛亮的父親,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2 理念不一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遭到了諸葛亮的鄙視。

他認定曹操為篡漢逆賊,怎麼可能為他效力呢?

3 曹操手下謀士很多,都很厲害。諸葛亮過去也只能屈居人下。而蜀漢不一樣,能當首席執行官。

你是願意在五百強企業一個月賺2000,還是想在一個新公司位高權重,拿高薪?

綜合考慮,又深受劉備的精神感動下,諸葛亮只能效力蜀漢了。


阿彬說歷史


毛澤東論斷諸葛一世惟謹慎,意思大略是諸葛亮一世為人為官甚至用兵就一個長處謹慎,過份謹慎能成大事嗎?例如初出祁連伐魏,先鋒魏延進軍方針是很高明又出其不意的他不用,又固執已見何能一統,比劉伯溫差勁多矣。

曹操人很聰明,但也很奸刁,超過他的智慧人,l、越出他的威望人,功德過他的人一概不用或處理掉,也算是大人物中的小腸雞肚?如兩個合一肯定矛盾百出,如曹操掌控肯定不用諸葛。如諸葛掛帥一定不聽曹操,二人乃水火不容也,難成大事。


蕭湘居士__



鼎火648


在三國,諸葛亮選擇了劉備,因為劉備占人和,他是中山靖王之後,效景,皇帝,九世玄孫,皇家血統,在古代封建,劉備是,跟紅,而曹操,息天子令諸侯,諸葛亮不會,福寶曹操的,比如?諸葛亮,寶樂曹操,也不會,統一天下,不然不叫三國,他都有必然的原因,我水平有限,說的也不好,諒解


北斗星3557


小編你最厲害!黑了這麼多年諸葛亮還在黑!!


五星平凡


諸葛亮在,司馬懿就沒可能奪取曹魏政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