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40多萬軍隊,蜀漢只有9萬,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

用戶69290716


諸葛亮北伐時,曹魏分佈四方的兵力應該有五十多萬,諸葛亮北伐總兵力應該有十萬多,蜀漢到滅亡時全國還有十萬二千,北伐初期諸葛亮能帶出來的應該在十萬左右,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自責時就說蜀漢兵多於賊依然失利,兩國對比,兵力確實懸殊。而從國土人口來說,曹魏更是遠勝蜀漢,曹魏立國後約有十二州八十七郡,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蜀漢僅益州一州二十二郡。人口與文明開發程度更不可同日而語。國家發展後勁不論賢愚一目瞭然。


如此大的差距,諸葛亮卻屢次北伐,以弱敵強搶攻不休,其中原因,在《後出師表》已經說得非常清楚詳盡了。後出師表用了六個不解,以反問的語氣對形勢、勝敗、因由進行了詳細分析,最後得出凡事如是,難以逆睹,只能盡人事以聽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可以努力時不努力,不主動作為將無法向列祖列宗和天下臣民及後人交代。(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其中用了劉邦故事,謀臣賢士眾多還不敢以和平手段奪取天下,劉繇、王朗因不打而失去地盤,如今形勢大異,不打如何成功?


另一點就直指關鍵問題所在,曹魏佔有天下七成,又據中原腹心,人才輩出,不愁後繼無人,而益州一地剛好相反,日見人才凋零,無法長期支撐,之前糾集起來的四方精銳,無論是勇將賢臣武士,都陸續死亡,再不打,就沒有人可以打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還有另一個重大的政治原因,也是蜀漢的立國之本,就是漢朝的繼承人身份。試想,作為東漢的繼承人自居的蜀漢,面對仇敵之國竟然毫無反應,這算哪們子親戚?

在劉備稱帝后立刻準備討伐孫權,趙雲就說他搞錯了,國賊是曹丕,孫權是私怨,必須出兵關中,沿渭水直撲洛陽,為國家報仇,劉備因形勢所迫沒有聽從,夷陵一敗,後人嘆惜之餘,也有人認為聽從趙雲的話,未必不能成功,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人心思漢。畢竟享國幾百年的朝代,它的人望和積累,不是說消滅就能消得了的,所以立國初北伐,既有大義名份,又能聚攏人心,可惜幾次仗打下來,曹魏轄下的響應不如關羽攻打襄樊時多矣,也可見曹丕內部的鞏固程度。(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上面是外部人心的善用,還有內部人心,三國君主,劉備能得人能觀人能用人,這對孤窮半生的人是極為了不起的能力魅力,劉備的得人,一個原因就他一直舉著復興漢室的名義,不管真假,漢室就是他的標誌,手下望風景從者,出於這個原因的為數不少,如趙雲、諸葛亮、馬良等,甚至後來的姜維,都是心繫漢室,有了共同目標才走到一起,一大幫心繫前朝的人在西南豈可偏安?一旦無心上進,舊人離心離德,形勢更為不妙。所以,北伐之事,正如諸葛亮所說,最慘的結局就是伐也亡,不伐也亡,不如進攻賭一把。


南方鵬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三國時期,毫無疑問曹操的魏國是國內最為平穩,民族大團結,總體國力度實力最強。諸葛亮進行北伐之前蜀漢總兵力只有9萬,而曹魏的兵力就高達40萬,可以說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在哪一方面曹魏都勝出很多,曹魏擁兵40萬,擁有廣闊北方這地,而蜀漢不過9萬,這難到是諸葛亮頭腦發熱,拿著雞蛋撞石頭?

首先當時孫劉兩家都與魏國實力相差甚遠,時間拖的越長,根據滾雪球原理,強者發展速度會更加快,實力就越發的可怕起來。所以說,越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到後期,魏國的實力就會越強大。到時國力的強大,魏國以經濟威壓就可以坐等收割了。

其二,在諸葛亮六出祁山之際,吳國也對魏國發動著戰爭,給魏國製造了許多壓力,做為同盟者的蜀國,必不會坐失良機,火中取栗,渾水摸魚嗎。使得魏國不能以全國之力去抵禦蜀軍的攻擊。蜀國從哪一方面來說發動進攻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蜀國諸葛亮之後,無論文臣武將都人才凋零,出現了人材斷層,沒有湧現出一個後期來說可圈可點的人才。馬謖被諸葛亮看好,可犯的致命錯誤只能被揮淚斬首,所以與其坐等無能後人去討伐魏國,相較利弊還不如自己來。


歷史黑白灰


在三國時期,蜀漢在經歷了襄樊戰役和夷陵之戰後,土地只剩下益州一個州,人口只有百萬。而軍隊在多次慘敗後,只剩下幾萬人。諸葛亮在白帝城託孤後,努力恢復經濟生產和軍備,終於把軍隊恢復到十二萬人左右。

而這個時候,相比蜀漢,曹魏佔有絕對優勢。當時,開發過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華北平原上,而人口也遠遠超過蜀漢。在經濟和人口超過蜀漢的情況下,軍隊也自然比蜀漢多得多。而且,曹魏佔有涼州和北方的產馬區,它的騎兵數量和質量要遠勝蜀吳兩國,在野戰中佔有一定的優勢。

在我們看來,蜀漢要討伐曹魏可謂困難重重。且不說經濟實力和軍隊數量遠遠不如對手,就連地利也不如對手。蜀漢要討伐曹魏,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雍涼方向。要到達這個地區,蜀軍就必須要翻越秦嶺山脈這個天險。不光說軍隊運動困難,整支大軍的後勤保障就是一個難題。

我們可以看到,在諸葛亮的整個北伐期間,為了後勤保障,他使出了渾身解數。他發明了木牛流馬,開展了屯田種糧,就這樣還是經常遇到糧食不濟的情況。可以說,諸葛亮的北伐,歷盡了艱難。因此,當司馬懿聽說諸葛亮食少事煩,就斷言諸葛亮命不久矣。

最終,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死在北伐途中。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永遠為後人所敬仰。可是,我們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北伐實力相差如此懸殊,誰都無法保證必勝,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北伐不可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蜀漢是以繼承漢室的法統為口號,對篡奪漢家江山的曹魏是勢不兩立。而歷史上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篡位的朝代和原來的朝代互相視之為賊,都視對方為死敵。

不單單蜀漢和曹魏如此,後世無不是如此。比如前秦和後秦,宋朝和北漢等等。這是因為雙方的法統之爭,兩個國家都把對方當成不共戴天的仇敵,毫無可以調和的餘地。在夷陵之戰前,曹魏可以容忍東吳,讓東吳向自己稱臣。也絕不允許劉備的使者進入自己的邊境,來了就殺,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諸葛亮就算是不去討伐曹魏,曹魏也會必然討伐蜀漢的。不是蜀漢滅了曹魏,就是曹魏滅了蜀漢。與其等曹魏來討伐,還不如先下手為強。

二、凝聚人心,團結奮鬥。

諸葛亮接手蜀漢時是一個極為困難的時刻,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危急存亡之秋也”。當時的蜀漢不但外有強敵,而且在內部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難以調和。

比如在統治者階層,就因為來源繁雜,有著不同的派系,有著不同的訴求。他們分別有益州的土著,有荊州人士,有劉備的舊部,也有投降的新人。這些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使蜀漢舉步維艱。

諸葛亮利用北伐為口號,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以北伐為中心,使得所有人的工作都圍繞在這個中心。這樣就最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使得大家有了共同奮鬥的目標。破除了小的人際圈子,使得蜀漢的政局穩定了下來。

三、拉近實力之間的距離,為勝利創造條件。

我們在上面看到,蜀漢和曹魏的實力相差太大。但是,如果再過幾年,曹魏的經濟如果發展起來,雙方實力的差距會拉得更大。到那個時候,想要討伐曹魏就更加困難了。

曹魏在建國的時候,他們君臣就曾經對當時的國策做了探討。史書上記載:

諸葛亮出在南鄭,時議者以為可因發大兵,就討之,帝意亦然,以問(孫)資。資曰:“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橈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帝由是止。

我們從曹魏君臣的討論可知,曹魏採取了對吳蜀防禦,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生產的方略。如果讓曹魏按照這種策略實施下去,就如同孫資說的,曹魏越發強盛,而吳蜀與之的實力相差更大,這樣,曹魏終究要有一天滅了吳蜀。

為了打破曹魏的策略,諸葛亮也必須要發動北伐。以北伐打亂曹魏的部署,使得曹魏不能安心發展生產,疲於奔命。這樣才能有機會拉小雙方的差距,為將來打下勝利的基礎。

四、資源短缺,必須要在人財物的許可下創造最大的戰果。

蜀漢在諸葛亮的領導下,在經濟和軍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經濟上可以保證軍事行動的需要,尤其是糧食生產上,三年的糧食就可以保證軍隊一次的北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而軍隊則裝備精良,紀律嚴明,在山嶽作戰中比曹魏戰鬥力要強得多。

但是,蜀漢的軍隊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在將領層次上後繼無人。由於前期軍隊、將領損失太大,諸葛亮接手的時候,能征善戰的將領已經所剩無幾。而由於諸葛亮的性格、才幹等方面的問題,一直難以培養出合格優秀的將才。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現有的將領慢慢老去,逐漸凋零,那麼蜀軍的戰鬥力會持續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和時間賽跑,在還擁有可以與曹魏一戰實力的情況下,抓緊時機進行北伐,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成功。如果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時候,就一切都晚了。

五、完成劉備遺願,宣示自己的忠心。

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諸葛亮把自己的理想說得很明白。他的理想就是完成劉備的遺願,恢復漢室江山。為了這個理想,諸葛亮用盡了自己的能力。

諸葛亮為了北伐的成功,他把一切權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由於他大權在握,所以要承受著無數的壓力和質疑。連他的搭檔李嚴都不理解他,諷刺他要加九錫,有不臣之心。諸葛亮只有用北伐來表明自己的忠心。

諸葛亮一直自比為管仲樂毅,他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在多次的北伐中也顯示了自己的過人的才華。可惜,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使得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結語:

由於以上的這些原因,諸葛亮才不顧雙方的實力懸殊,一再主動的向曹魏發起了進攻。雖然最終諸葛亮沒有能夠取得成功,但是,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則永遠銘記史冊。


歷史笑春風


答案就在這幾張地圖中。

一般人眼中的三國版圖:

一般人的思維:哇塞,吳國和蜀漢地盤好大,很強盛啊。

二.然而,這才是真實的三國版圖

1.這是主要城市分佈圖:中原曹魏星羅密佈,偏居蜀漢形單影隻

2.三國地形圖:曹魏盡佔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點點成都平原。平原有利於更廣泛的種植糧食作物,適合經濟發展。

3.三國人口密度圖:曹魏幾乎沒有多餘之地,所有土地都有人口居住。而蜀漢有大片無用國土,空有領土,但沒有人口。

三.總結

可見,漢末十三州,曹魏佔了九州半,吳國佔了兩州半,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州。在三國時代,北方才是經濟生產中心,因為北方多平原,適合種植糧食,這也導致了北方城市較為密集,人口眾多。而益州僅有成都平原,雖號“天府之國”,但那是相對戰亂時期的中原而言。所以,益州屬於地廣人稀,無效土地眾多。一旦中原無戰亂,益州的經濟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同中原相比。

據記載,蜀漢軍隊常年維持在十萬左右,而人口僅有九十萬。如此少的人口卻維持這麼多的常備軍,經濟壓力之大可以想象。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在諸葛亮準備北伐的時代,除了遼東外,曹魏已經基本整合了北方所有的資源,戰爭潛力巨大。而蜀漢以益州一州之力想挑戰魏國,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雙方閉門發展的話,無疑,魏國發展的速度是蜀漢的數倍甚至十倍。越拖延時間,兩國國力差距越大。所以,諸葛亮是被迫北伐,期望和吳國相互配合達到“天下有變”的目的,否則蜀漢很容易“安樂死”。事實也如此,魏明帝時期,魏國已經完全有了從容以一對二,同時應對吳蜀進攻的能力。這就是諸葛亮明知蜀漢貧弱還積極進攻的原因。

《蜀記》:炎興元年(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晉書地理志》:“劉備章武元年,亦以郡國封建諸王,或遙採嘉名,不由檢土地所出。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通典》:“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杜少說歷史


如果不能快刀斬亂麻,到最後肯定會被曹魏拖死

諸葛亮四次北伐,但是都沒有成功,而且還做了出師表以表明忠心,也對北伐的意義做了進一步的闡釋,但是是人們總是不清楚諸葛亮為何要次次北伐?最關鍵的一點是蜀國沒有如此大的能力,它的實力遠沒有曹魏強大,這僅僅是完成先帝的遺願?

曹魏如猛虎,休養後更加可怕

諸葛亮北伐第一點意義在於不讓曹魏有喘息時間,三國演義中記述了一段諸葛亮與王朗的爭執。但是王朗的話卻真情實意,曹魏的國力要遠超於蜀漢,從歷史記載中得知,曹魏政權領土多人口多,蜀漢政權僅僅擁有不到百萬人口,人口看來相差很大,而且在三國爭霸期間,更有很多人口流失,兵源下降嚴重。

除此之外曹魏的土地非常的肥沃,曹丕還說出了一段計劃,要養兵休整十年,在這十年之內不發動戰爭,利用人口和耕地優勢發展國力,從而消滅對手。曹丕的計劃非常的完美,這也是諸葛亮所擔心之處,曹魏的發展要遠勝過蜀漢,所以諸葛亮次次北伐也是為了打斷曹魏休整的計劃,並且通過不斷地北伐,來限制曹魏的發展,這是相當正確的計劃。

西北之地非常重要,可以牽制敵人

諸葛亮北伐的第二點用意是為了奪取西北地區,西北地區屬於蜀漢的北部邊界,對蜀漢來說西北地區軍事意義尤為重要,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穩紮穩打,而且站穩腳跟最重要的地點就是西北地區,城池眾多,只有擁有了西北地區的城池,軍隊才能夠穩紮穩打,才能夠牽制曹魏西部力量,曹魏的發展便受到了限制。

如此一來這種小規模的戰爭就不曾停歇,不曾停歇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於蜀漢北部地形曲折,打下來困難,能守住也非常的困難,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後勤供給不上,諸葛亮為此還專門研製出很多供應糧草的工具,但是依然沒能夠奪回有利的形勢,沒有糧草諸葛亮就必須撤退,而諸葛亮又必須前進,所以就有了次次北伐,次次北伐都能夠讓人心酸。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力量便下降,一方面是蜀漢政權內部十分混亂,宦官弄權再次出現。除此之外就源自於曹魏的再一次歸來,養兵之後曹魏實力大漲,才能不斷地吞噬了蜀漢大地,蜀漢就成了被動挨打的局面,這也印證了諸葛亮的擔心之處。


說古明今


魏國40萬軍隊,其中20萬防禦蜀國,10萬防禦吳國。防禦蜀國才是重點。秦嶺地區地形複雜,蜀國進軍路線有5-6條之多,魏國距離遠,疲於奔命。

諸葛的戰略,得魏地,遷魏民,割魏谷。存人失地,存地失人,人物兼失。一次北伐,街亭損失一萬人,這對於蜀國就是大敗,過錯在於馬謖,但是遷民數萬入漢中,得姜維,尹賞,梁續,梁虔等人才。總體說扯平,但諸葛還是自貶三級,辦了馬謖。

後期幾次北伐,要麼遷了人民,要麼割了喬麥,還一度佔領武都,陰平,隴右,渭南等地,拆了陳倉,大大的消耗了魏國,總體來說是佔便宜的。後世一致評價諸葛軍事才能為天下奇才,入武廟,箸兵書陣法,為一代兵法大家,這是無可辯駁的。諸葛以弱擊強,完全可以理解,諸葛徒弟幼麟姜維帶兵1-3萬也11次出兵伐魏,尚且不懼。近代逆反青年居多,黑諸葛大有人在,以此譁眾取寵,實則腦袋缺鈣。

諸葛為何敢以弱敵強,因為諸葛練兵能力極強,改革軍事裝備,以步兵戰騎兵,有整套戰術。發明元戎連弩,木牛流馬,八陣圖。魏國打不過連弩,破不了八陣,連千古烏龜司馬懿都只能認慫。季漢軍戰死高級將領沒有一個,曹魏損失車騎將軍張合,王雙等人。三月平南蠻,轉戰數千裡,閃電戰的典範,比司馬平遼東高的不是一個層次,而且南蠻幾百年不反。孰高孰低,一看便知。八陣在唐初被李靖重演,大破突厥,連開唐第一將李靖都是諸葛粉絲,對諸葛大加讚賞,作為軍事家評軍事家最具有說服力,而不是軍事盲諸葛黑所能否定的。武廟十哲數次被增刪,諸葛雷打不動,穩坐釣魚臺,連管仲范蠡白起韓信都曾被請出武廟,可見評價之嚴岢。

後世總有人認為諸葛戰果不大,其實是史書沒吹,也不敢吹,陳壽的三國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過度吹蜀漢,陳壽恐怕腦袋不保。可以補充漢晉春秋,華陽國志等。多方位看待三國曆史,才是比較客觀。史書的記載缺失是三國迷的一大痛,然而民間傳說極多,也側面補充了應證了,只有神人奇才,才會留下千古傳說和未解之謎(連弩,八陣,木牛流馬)。


怒懟精神美麗奸


全國人民都被《三國演義》誤導了,諸葛亮根本沒那麼厲害。他從來就不是一個軍事家,但是是一個十足的政客。從他躬耕於南陽,就是審時度勢,曹操強大,他為什麼不投靠?因為曹手下謀士如雲,而且個個比他強。孫權是當時唯一對對抗曹操的的,他為什麼也不去?最後,他等來了劉備。劉備請他出山時,如喪家之犬,沒有任何根據地。從他聯吳抗曹的策略就可以看出,他是個政客,玩的是投機生意。三國時期,謀臣地位本來就不高,武將比文官要高。

看曹魏,孫吳,都是武將掌權。只有在蜀國,硬是給他玩出了丞相專政。其中過程,大家慢慢體會,細思極恐。一開始,關羽張飛並不喜歡諸葛亮,一直看不起他,這當然與個性有關,但也有當時社會環境有關。關羽的死與諸葛不無關係,限於篇幅,不作細說。然後蜀吳絕交,劉備親征。按理說,如果諸葛用兵如神,謀略無雙,應該要跟劉備去的,他卻留在後方發展經濟?這明擺是讓劉備去千里送人頭。縱觀整個蜀國,劉備一死,諸葛的勢力再無人制衡。

於是,他的目的達到了,好好的三分天下的局勢,變成了吳魏兩強,蜀國只苦守一省。相信大家都清楚司馬懿的心思了,就是養冦自重,同樣,諸葛也很清楚。只要不打仗,他就不能壓制四川的本地勢力。所以才十一次北伐(三國志是記載十一次)。四川其實是個很好的地方,有成都平原這個糧倉,還有巴蜀男兒驍勇善戰。一手好牌,硬是給他打輸了。前有古人劉邦,舉巴蜀之力而與項羽爭霸。可人家是厚積薄發,等到力量強大了,暗渡陳倉,就沒再退回去。諸葛呢?

跟中原打消耗戰,怎麼耗得起?所以說諸葛愧稱武侯,給張良等人提鞋都不配。回頭再說他的政治手腕,假北伐之名,架空皇帝,清除異己,獨斷專行。這明明是奸臣所為。卻給三國演義寫成功臣,忠臣。雖然說歷史不可能回頭看,當時以蜀國之力想逐鹿中原,只有休養生息,坐觀虎鬥。蜀國易守難攻,但是吳國就不一樣了,魏國無時不刻不想攻吳而一統天下,所以就應當挑起吳去北伐,或者魏去南渡,等兩家打得差不多了,養精蓄銳,一舉滅掉一家,坐收漁利。

諸葛亮是個能力極強的人卻不是一個好領導,一個好領導是善於用人的,連劉備都提醒諸葛亮馬謖這個人言談浮誇實力才能不行,要多考察。失掉街亭等於前功盡棄…這麼重要的怎麼不派穩妥的,哪怕派魏延也不會輕易失掉,諸葛亮對魏延總是提防著…而且諸葛之後除了姜維也沒什麼人可用了,所以諸葛亮作為蜀漢實際軍政掌權者,沒有培養吸納儲備人才,不善用人、用人不察是諸葛亮的軟肋吧。

第一,受先帝所託光復漢室,縱使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賭,劉備就曾經在漢中擊敗過夏侯和曹操。 第二,主動進攻是怕曹魏休養生息,畢竟對手是比己方高出好幾個檔次。跟對方耗不起。擄掠對方人口來建立緩衝區。 第三,通過北伐來確立自己的政治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權力抓的穩,能夠任用荊州派的各位同仁。通過先帝遺詔能暫時壓住所有人的反對。

時間不等人啊!劉禪曾問過諸葛亮:相父,曹魏不曾打我們蜀,我們蜀漢為何老是去打人家呢?諸葛亮語重心長的回答,大意是:陛下啊,自古偏安一隅者未有不亡者,蜀雖有山川之險,可保二十年無虞!但二十年之後呢,蜀漢地狹,彼時曹魏壯大,蜀還能自保嗎?顯然,一語中的!曹魏的地方大!也要留守呀!全部調前線!錢糧怎麼辦!諸葛亮知道精兵可以以一敵十!加上他對自己軍隊訓練,陣法!自信二軍正面對戰!有八方把握穩贏對方!加上蜀漢內部爭鬥!一隅偏安遲早被人吞了!上了戰場的戰士與和平時期戰鬥力不是正比的!所以人數在他眼生不成問題!他必須趁年青收中原也怕後繼無人!都不想打戰呢!所以收了姜維很高興!好戰份子1対收復漢室有理想!不像文官偏安一隅。

學劉邦呢,當年劉邦就是從蜀地暗度陳倉拿下秦王章邯,進一步楚漢相爭取得天下。只是情況不同了,劉邦時中原各諸侯王混戰,有機可乘。諸葛亮時魏國內部統一,王權穩定,國力強盛,蜀國窮兵黷武,自取首亡。其實諸葛亮不斷北伐,也有對劉禪平庸的擔憂,試想,諸葛亮何嘗不想安享平安?但諸葛亮在世,或許蜀漢可以平安無憂,苟延殘喘,但諸葛亮死後呢?以劉禪的平庸,能支撐魏吳的夾擊嗎?假使諸葛亮不北伐,很可能是諸葛亮死,蜀國立刻被滅亡。

一個國家的實力入何是一回事,是採取戰略進攻還是戰略守勢,要看一國的頭人的政治智慧。宋朝軍事力量並不弱,但是採取的防禦性的國防政策。當今的以色列國小,但是採取的極極進攻的國防政策。當下的我國綜合實力排世界前五,但是採取的是防禦性的國防政策。當然,這個極極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是對是錯還要千百年後歷史學家去評價。


歷史深度揭秘


實力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原因很多,我在這裡列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置之死地而後生。劉備夷陵之戰大敗後,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李嚴等大臣,希望能輔佐幼主,成就大業,但事實上蜀漢已經迴天乏力了。跟東吳的決戰過後,蜀漢已經丟失了荊州半壁江山,本來就很弱小的國力到這個時候又大幅度縮水。

根據統計,當時蜀漢的國土是三國最小,人口僅僅是曹魏的九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到這個時候,作為攝政大臣的諸葛亮已經回天乏術了。按照當時的天下大勢而言,曹魏一統北方,實力雄厚,明顯打不過,只能先防守;東吳更打不得,只能聯合,否則魏吳聯手的話蜀漢有可能連一個月都撐不過。



於是諸葛亮攝政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出使臣前往東吳消除舊恨,握手言和。孫權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第二次孫劉聯盟成立。第二件事,一方面休養生息,充盈國庫,增加經濟和人口;另一方面平定南蠻,掃除內患。做完這一切後諸葛亮就正式開始北伐。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因為北伐還可以掌握一定的主動權,破釜沉舟的話,還有可能直取秦關,重獲生機。否則偏安一隅,只能是坐以待斃。

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沒辦法,除了北上以外,已經沒有了別的路可走。東邊是盟友,南邊已平定,剩下的只有出漢中,取長安這一條戰略路線。於是深諳這一點的諸葛亮便舉傾國之兵,北上伐魏。渴望能夠出現轉機,有機會擊破長安,置之死地而後生,從而下活蜀漢這一盤死棋,然而他敗了,敗是大勢所趨,敗是天命所歸。



第二,前面我們也說了諸葛亮是託孤大臣之一,但不是唯一。他面對的不僅僅是外患,還有內憂,而這個“憂”不是蜀國的“憂”,而是諸葛亮自己的“憂”。想要做獨掌大權的蜀國實際統治者,他就要擊敗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是一家人不能刀兵相見,也就是隻能暗鬥不能明爭,在蜀國樹立自己的權威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於是諸葛亮不惜數次舉傾國之兵,北上伐魏。他渴望建功,而戰爭本身就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之一,無論勝利與否,都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影響力,一步步掌握兵權的最後,就是力壓其他託孤大臣,獨掌大權的開始。諸葛亮做到了這一點,蜀漢後期的他已經總領朝政,獨步朝堂,事業方面逐漸達到了一個巔峰。



還有一點,諸葛亮既然是託孤大臣,那麼他就要做好託孤大臣的職責。劉備給了他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諸葛亮明知如此,卻還是得盡心盡責的做,去完成。諸葛亮明白天下的形勢,知道匡扶漢室已經是黃粱一夢,但他義無反顧,率軍北上,直到自己勞累身死。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報效知遇之恩,他必須要這樣做,匡扶漢室的大業能不能完成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完不成是大勢所趨,但如果不去做則又要另當別論了。

總的來說,諸葛亮義無反顧的數次北伐,原因就六個字,“下活棋,盡臣忠”。


是夏途途呀


蜀漢進行北伐意義豐富,影響因素極多。讓我一一道來。

政治因素

1、北伐可以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可以緩和蜀漢朝廷內部土著派(益州派)與外來戶(荊州派與徐州派)之間的矛盾。維持政權的穩定。


2、北伐將大量兵權集中於漢中。受到諸葛亮節制。成都安排一位代理人(蔣琬或者費禕),自己擁大軍於外。這樣既可以把持朝政,又不會有損自己的忠臣的名節。

3、北伐戰爭為了完成諸葛亮對劉備的承諾“北伐中原,還於舊都”。同時能夠為自己帶來巨大的聲望。成全自己的生前身後名。


4、魏國佔據中原地區,經濟發達。蜀漢則國小民乏。從長期相持看,必然是魏國愈來愈強,蜀漢越來越弱。所以對於蜀漢時間才是最大的敵人。

其他因素

1、地理上,蜀漢控制漢中處以“進可攻退可守”的狀態,戰略優勢較大。關中、漢中和蜀川就如同一個三肚葫蘆。中間的漢中是節點,控制住中間想要進攻、防守就佔據了主動。

2、魏國雖強,敵人也多。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帶甲之士極多。兵力是蜀漢的數倍。但是我們發現蜀漢需要面對的僅僅是北面的魏國。而魏國的敵人卻到處都是。既有內部的蜀漢、孫吳,還需要面對北方正在崛起的鮮卑族,生存空間遭到擠壓而逐漸南遷內附的匈奴以及西北作亂的羌人。魏國兵力雖多,但是分散各處,機動兵力不足。

結語

正是這些因素,讓諸葛亮決心以北伐的方式保持國內穩定,爭取生存空間。同時也是一場關於自己與蜀漢的賭博,結果他沒有贏。


歷史的拐點


諸葛亮堅持不懈的北伐以及最終亡故於北伐途中一直以來都是被當做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板典範,也是被視為一種忠義的典型。

那麼我們也知道國小力弱的蜀漢面對相當於龐然大物的曹魏來說,實力對比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又是什麼原因致使著諸葛亮非要把北伐進行到底,至死不渝呢,其實最為核心的原因有兩點,也是諸葛亮出師表中所提出的。

諸葛亮劇照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當危急存亡之秋

最主要,最為根本的原因自然是蜀漢的實際潛力以及現實實力問題,諸葛亮在自己的出師表中也提到了這點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

所以我們就知道了,內核驅動諸葛亮的最大也是最為根本的就是蜀漢的潛力太小,無法跟曹魏的發展潛力相比,隨著時間的發展雙方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蜀漢得以翻盤,伐魏立漢的幾率只會越來越小,所以諸葛亮才會立志於北伐,誓要趁著自己尚有反擊,進取之力時,對曹魏進行戰略以及戰術層面上的進攻,不然等到雙方後續產生更大化的實力差距後,蜀漢恐怕只會淪為刀下之魚肉。

北伐示意圖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除了根本原因之外,蜀漢國力的恢復也是諸葛亮決定出師北伐的一大原因,畢竟此刻的蜀漢在諸葛亮以及蜀漢集團的共同努力之下,以及基本恢復了自夷陵之戰造成的損失,同時降服了南中七郡,使得蜀漢再無後顧之憂。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出師表》

再者,由於長期以來,蜀漢由於實力喪失的低調,也使得曹魏對於蜀漢的提防降到了最低,主力主要集中於東吳一側,也使得諸葛亮看到了北伐的機會。

諸葛亮劇照

受命之職,報效知恩

諸葛亮在《出師表》曾說道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所以,北伐的堅持除了是蜀漢不得不面對的以外,也是諸葛亮受命職責所在,是諸葛亮報效劉備的知遇之恩,託孤之恩義所在,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鞭策,使得他不敢有半分鬆懈,不敢坐視蜀漢的死於安樂。

劉備劇照

尋機給曹魏製造麻煩,等待時機

隨著第一次北伐的失敗,其實諸葛亮的北伐就已經喪失了很多的主動性以及優勢,之所以還繼續進行北伐,主要目的是減緩二者發展路上的差距,時刻對曹魏進行騷擾,讓他不能夠好好的進行發育,而相對之下,雖然說蜀漢的發展發育也會受到影響,但是原本蜀漢發展潛力就小,基業也小,所以相對來說,受到的影響也稍微要小,而且也可以達到一種練兵,時刻保持一種緊張感的目的。


另外除了製造事端以外,也是尋機等待曹魏的政局變化,以求蜀漢生機,一旦曹魏有變,即可立即出兵,恢復漢室正統。

諸葛亮劇照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明知與曹魏差距極大的情況下也要堅持不斷地北伐,概因使命所在,局勢所迫以及機不可失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