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李清照的哪首詞?

交大女博士


李清照,婉約詞派代表,千古第一才女,是我最崇拜喜歡的古代詞人,我的偶像。她的作品我喜歡的很多,非要拿出一首的話,那就是: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寫於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新婚燕爾卻兩地分居時期,全詞以清新脫俗的筆觸表達了詞人的相思之苦。

李清照這首詞首先是語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像我這樣低文化層次的人也能欣賞品味。“紅藕,玉簟,蘭舟”都是一種很美的意象,但是作者在這些美好的東西上加了一個“殘,秋,獨”字,很巧妙自然的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孤獨哀婉的意境。秋天了,精美的竹蓆透著一股涼意,她想幹什麼?獨上蘭舟,是不是想找回“興盡晚回舟”的感覺。可是,這不知趣的大雁呀!偏偏從詞人眼前嘎嘎地飛過,又勾起了詞人無盡的思念。大雁南飛,本是中秋月圓,家人團聚其樂融融的美好時節,可是,滿月盈窗,心愛的人兒呀!卻不在身邊,叫我如何不想他。愁緒襲來,情緒低落,落花流水更添淒涼,本想外出遊玩能夠緩解相思之苦,沒想到跟在家裡涼涼的竹蓆上一樣感覺呀!“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種情絲除了心愛的人兒回到身邊,再也沒有辦法可以消除。就算是新媳婦不好意思在人前表現出思念丈夫的情緒,強作歡顏,可是內心卻牽腸掛肚,思潮翻滾啊!“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自然通貫,一氣呵成,堪稱完美。千年經典,無人超越。





一棵小草827


我喜歡的李清照一反常態的那首《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但我最喜歡的便是這首詩中那股氣象壯闊,放蕩不羈的意味,又有半夢半醒,恍然一悟的感覺。

可以說是非常具有魔幻氣息,特別的浪漫,有故事性。

根據《金石錄後序》中記載,此詞在李清照南渡之後創作。

在公元1130年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浪之險,而此詞便是那海上航行有悟寫出的詩詞。

詞中李清照以夢遊為方式傾訴隱衷,寄託情思。以故事情節為主幹,以人神對話為內容。寫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那一句。

夢中海天溟濛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寓李清照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與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嚮往。而結尾的“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狂放不羈,氣勢磅礴,更將李清照一往無前的銳氣一展無遺。

誰說女子不如男,誰說李清照只會扭扭捏捏,寫深閨怨詞。

這一首《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渾成大雅,何處有一絲脂粉氣。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代·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天濛濛,晨霧濛濛籠雲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彷彿又回到了天庭,天帝傳話善意地相邀。殷勤地問道:你可有歸宿之處?

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又嘆日暮時不早。學作詩,枉有妙句人稱道,卻是空無用。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梁悅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經典的很多,喜歡的有好幾首,還是選這首吧,這首詞裡面有好多名句被後人引用,都是耳熟能詳的,比如月滿西樓,就令我想到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一句。又讓我想到了古龍寫的一個人名“花滿樓”。

我常想為什麼是西樓?不是東樓,南樓,北樓?比較了一下,還是西樓最好聽。

還有“花自飄零水自流”,一下子想到了葬花詞,鳥自無言花自羞。

這首詞當真是句句經典,沒有一句不好的,就憑此一詞,就該佔有一席之地。

別人的詞再經典總有一兩句能找出瑕疵的,這首詞找不出來。


口水丁羊羽


《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這是李清照創作後期的一首詞。這首詞表達了作者飄零異地,思鄉之愁無比強烈的感情。“歸鴻聲斷殘雲碧。”看到景色而有了愁緒,似乎古代文人皆如此,思鄉之愁,就被這種種的景色勾起來了。歸鴻思故里,碧雲起鄉愁。雖然各朝各代的詩人詞人都會見景觸情,但因為每個人的思緒不同,所見的景色也不同,所以在創作上和風格上也各有差異。在這首詞中李清照運用一個聽覺一個視覺,很好的表達了自己的愁苦的思緒。“背窗雪落爐煙直。”描寫了四周很是寂靜,就連煙囪裡的煙都是直的,似乎靜止了一般。而窗外飄著大雪,這一景色也反映了當時的淒涼。“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這幾句詞表達了一個從時間到空間上都有所轉換的過程。不論是從外部景象到內心聯想,還是時間上從夜晚輾轉到天明。都反映出來了作者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的情景。燭光下,他的首飾明亮,但卻無比輕盈,就連人形的首飾都輕盈無比。“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最後兩句更是表達了作者的愁苦情緒。他用花兒比擬,春寒料峭,天氣異常寒冷的,即便是百花鬥豔,也很難再有心思出來了。在與丈夫的臨別之際,在外地異鄉愁苦不能眠。這種惆悵情懷是李清照詞作後期的一個特點。


藝滴美育


我最喜歡李清照的一一首詞: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與趙明誠是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她們二人郎才女貌十分般配。李清照是一代才女,她的文學水平、詩詞水平是千年以來女子詩人第一高峰,就是唐宋詩詞至清代以前的詩人中也是中上水平,趙明誠是金石學家,他的文學水平也是很不錯的,但是他與李清照比也是有差距的。

這首詞是李清照寫給趙明誠的,表示夫妻分開後相思之苦,詞中委婉曲折地表達她的思念情懷和分開後的無聊,但是,心中的情感透露出了一種無奈:“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後,非常高興而又喜歡這首詞,他要回敬一首同樣詞牌《醉花陰》給李清照,可是寫了幾首都覺得好象差了一點。最後將這這幾首詞混在一起讓內行人看,別人說:“這幾首詞寫得最好的就是這一首的最後三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可見李清照寫詞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好。


另外,李清照除了詞寫得好外,她的詩也寫得十分了得,大有大將的風範: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絕句是風刺南宋王朝不抵抗金國的侵略,只顧南逃的無能政府,引喻項羽在垓下一戰後大敗但至死決不投降,渡口船伕勸他回江東東山再起,他說:“我在江東帶出8000子弟兵,如今戰敗,無臉去見江東父老……。”最後受傷了還刺殺劉幫追兵百餘人,力竭而死。

李清照不僅是個著名的女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愛國者,是值得後人銘記的女才子。


崑崙之柏瞧歷史


作為一個女詞人,李清照被加上了婉約的標籤,其實,李清照並不是那種柔弱的小女人,在他柔弱的外表下,藏著的是一顆火熱的心,她的性格,其實比男人還要豪放,誰讓她就是風風火火的山東姑娘呢。

我們知道,在兩宋時代,時代的審美已經發生了變化。像唐朝那種崇尚武力崇尚蒼涼之美的審美已經消失殆盡,代之而來的是柔婉的風氣。而可貴的是,李清照作為一個女子,卻有著連男人都難以望其項背的豪放和見識。也就是說,李清照不是個小女人,而是個大丈夫。清代沈曾植的《菌閣瑣談》就說“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之中蘇、辛,非秦、柳也”。

我們來看看李清照的一首漁家傲。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豪放詞。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詞中,李清照彷彿化身九天神女,於廣袤無垠的太空,管它“路長”與“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飄然而行,詞中洋溢著一派豪放之氣。除了詞,李清照更擅長用詩來表達自己慷慨丈夫氣。“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八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如此筆力千鈞,誰能相信是出自一個柔弱女子之手?“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如此勇敢的諷刺,北宋幾個文人敢如此大膽?“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青州一抔土”,對故園如此的懷念和摯愛,那些倉皇南渡至死未歸的文臣武將,哪一個不羞愧萬分?

李清照無與倫比的藝術洞察力和敢想敢說的性格,讓她成為一個優秀的文藝批評家。她留下了一篇現在已經殘缺不全的《詞論》,不但評價了唐宋詩詞的成就與特點,還批評了當時幾乎所有的著名詞人。柳永、張先、宋祁、晏殊、歐陽修、蘇軾、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等人,有成名已久的文壇領袖,有身居高位的達官顯貴,還有風靡全國粉絲遍地的流行歌手,管你新黨還是舊黨,婉約還是豪放,反正誰紅就批評誰,甚至他的太師父蘇東坡。如此自信,非但一般女性詩人不能匹敵,整個文學史上也沒有一個男性詩人可以與之比肩。


好玩的國學


徐讀詩詞系列(八)

品讀李清照的詞作,你會發現,大部分詞作當中含有花草樹木的意象。在這類作品中,描寫梅花的佔了一半多。可以說,李清照是個梅痴。其中有一首,寫的是梅花,也寫盡李清照坎坷一生:

清平樂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不足五十字,卻將一生濃縮其中。三句詞,分別代表詞人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回想年少時候,總是無憂無慮。每到下雪天,都會去雪地裡採摘梅花,帶回來插入瓶中賞玩。與趙明誠結婚之後,兩人情趣相投,伉儷情深,也會在大雪天,賞著梅花,喝著美酒。這樣的美好時光總是讓人回想。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在李清照四十五歲那年,丈夫趙明誠病逝,他倆花費半生心血收藏下來的金石文物在戰亂中丟失。這一個接一個的打擊讓李清照對人生感到心灰意冷。失眠的夜裡,她不自覺地用手搓揉著梅花,情緒很不好,回想往事,不禁淚流滿面。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因為戰火,李清照從山東一路逃亡,顛沛流離,最後在臨安度過晚年。伴侶已逝,國破家亡,自己也已鬢髮斑白。又是一年冬去春來,外面的梅花應該又開了,可她已經沒有那份興致去賞梅。

李清照的坎坷一生,有梅花串連起,曲曲折折。

李清照的詩酒人生,有梅花作線索,暗香幽幽。


江徐的自留地


李清照的詞講過很多首,其實都很喜歡,無論是年輕時候的青澀,還是晚年的淒涼,但是詞作都是真情流露,今天換一首名氣沒有那麼大的,但是聽這一首詞,卻能走進李清照顛離漂泊的悽苦生活

李清照的《臨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李清照,她代表了中國古代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面,她是偉大,也是不朽的。她讓後人讀懂了我國古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另一面。她為女性在古代文學史上爭得了一席之地,她是女性楷模,也是詞家之幸事。一起看看她的詞,瞭解她的一生。

這首宋詞是李清照酷愛歐陽修《蝶戀花》中“庭院深深深”而做的第二首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在這兩首詞中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這首後面加的是“春遲”,意思是春天的到來遲了,晚了,可見,作者盼春來,盼的很急切,好像要儘快逃避冬天的氣息,是自然的冬天,還是人生的冬天?不可知。

但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李清照似乎是急切需要外界的一種明媚溫暖。於是,在即將逝去的慘淡冬天裡,她發出“為誰憔悴損芳姿”的感嘆。我形容枯槁,眼神黯淡,為了誰憔悴如紙,磨損芳華流淌的容顏?是為了相思病苦?不,只是染上冬天的銀色而已。昨天晚上做了個“難得的”暢然好夢。為什麼好夢很難得?雖然詞中並沒有很明顯的表示出,但是,細想一下,如果不是一個經常失眠,做噩夢的人,怎麼會強調是清夢好?


只能說明這時候的李清照經常失眠,經常夜半夢魘。追究原因,結合當時南宋的背景,是難有安眠之夢的。外面兵荒馬亂,流離失所,自己又經歷了與最愛之人的生離死別,而今她食不果腹,居無定所,此等種種,怎能安眠?

南宋繁華綺麗的夢,早已被外戚的鐵蹄碾碎。有片刻的人世溫情,閒間太平,真是很難得的。這樣難得的清夢,或許歸結於春天的氣息吹開南面向陽的花枝上的骨朵。被春暖催開的花朵,帶來芬芳舒心的香氣,也可謂是這亂世中一抹明麗的色彩。人啊,在內心虛弱無助的時候,總會祈求外界的力量給予生存的活力,而花朵正是作者捉住的可以提供生存活力的外力。


下闕,“玉瘦”指自己的身材消瘦,用“玉”作比,是體現自己的純潔,不染塵埃。“檀輕”指燃燒著的檀香細如遊絲,輕飄飄的,正如李清照心中那無限的悽苦。“恨”有山河破碎的恨,有獨守空閨的恨,有生不逢時的恨,有背井離鄉的恨,有年華老去的恨等等。如此之多,簡直“此恨綿綿無絕期”啊。聽,南面傳來一陣淒涼的帶著沙土氣的羌笛聲,幽怨蒼涼,直引得人的眼眶幾欲滾下淚珠,心裡暗罵,不要再吹,不要在引人生髮出家國之思,不要在這飄零之際吹來邊塞含沙帶粒的悲涼之音了。

“濃香吹盡有誰知”,花朵馥郁的香氣即使吹遍大地,還有誰會留意知曉呢?似乎人們只會為家國大事,生存大計奔波煩惱,怎麼還會有餘力空暇來聞花品花呢?暖風緩緩拂面而來,今年的春年還是來晚了,只是期望,還能看到杏花的爛漫盛開的景象。不要等杏花正豔的時候,便夏天到來了。春天就這樣短暫的消逝了。


此處有點不解,為什麼全詞唯一點出的花是杏花,而不是海棠?關於海棠,易安曾寫過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是早期易安的作品,很有生活趣味。可見,易安是很喜歡海棠的。但是,想來,杜牧那首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杏花,是在清明前後盛開的,而在南方,清明過後便是晚春。這大概是為什麼選中杏花的原因吧。於是,便可以察覺到作者的悠悠惜春之情。惜春的寫的出名的有黃庭堅的

《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換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黃庭堅把“春”擬人化,要把春留住,寫的生動形象,別出心裁。而本詞“別到杏花肥”,以一句幽怨的嘆息含而不露的表達出惜春戀春之情。

本詞,在家國情懷及自己身世背景下,表達惜春之情,算是易安對前期生活的回憶,也算是歲月靜好的美好願望。整首詞,讀起來生活氣息濃郁,情感淒涼感人,言有盡而意無窮。晚年的李清照,又有幾人能聽懂她心中的痛?


每天讀宋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還記得那次在溪邊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盡興以後大家乘著夜色趕快掉轉船頭,卻不料走錯了路小船划進了藕花深處。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划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李清照很多詞都很喜歡,這首詩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是她少女時期所做,寥寥數語便為我們展現了少女時期李清照無憂無慮的生活。一位活潑開朗、無拘無束、率真灑脫的少女便飄然從畫面深處走來。這便是年輕時的李清照,

全詞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它以女詞人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而不像後期的詞,雖然後期的作品也都是經典佳作,但在李清照經歷了家毀夫亡一系列苦難後,再無少女時期天真爛漫的生活與心境,再不可能寫出如此意境的詞。後來的詞作處處透著愁苦與悲涼,讀來令人心酸。





圖韻雅頌


李清照寫的詞很多,但能夠走進我心中撫慰我的孤獨與哀愁的詞卻很少。論及最喜歡李清照那首詞,當然是《點絳唇·寂寞深閨》: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在這首閨怨詞裡,李清照鋪陳的情緒是相思、傷春與幽怨,把一個女子無處安放的愁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這首詞中,李清照用“倚”這個動詞來註解女子的孤獨,因為無人陪她傷春,她只能顧影自憐。

一個女子最好的韶華無非也就是那兩三年,可是,她為了他望穿秋水,哭花了精緻的妝容,哭得一地肝腸寸斷,最後還是等不來那個心心念唸的男子。直到春來春回,直到柔腸百結,她盼來的,無非是一寸又一寸的惱人哀思與愁苦。

古時好多深閨裡的女子們,她們的想要的很簡單亦很奢侈,無非是希望能夠踏出深閨的大門,亦或是遇見騎白馬而過的趕考書生,然後與之結緣,與之在歲月的浪潮裡轟轟烈烈的愛一回。兩人一起不理紅塵俗事的煩惱,亦隱居於山水田園深處,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能夠煮酒溫茶,栽竹種草,賞月吹笛,花間閒談,這些都足夠了。可是,如若這些心願都一一完成的話,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愁情滿溢的幽怨詞了。

我喜歡這首詞,喜歡裡面隱忍的相思,又喜歡裡面愛而不得的幽婉,也是因為極其強烈的代入感讓我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這首詞,因為一到每年的春雨時節,乍暖還寒時候,總會想起李清照寫的這首詞,也會想起自己這些年來一個人的生活,憂愁著那個和我騎馬闖天涯的人何時才能到來。只要想到這些,我的心中就很傷感,就會想到即使“望斷歸來路”,也會有一種可能等不到那個對的人到來了的無奈了。

李清照的詞很多,她的詞,總會讓你讀完後念起一個人,憶起一些事,然後,陷入往事的沼澤裡無法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