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國號?

自從劉邦率領眾位功臣建立漢朝之後,“漢”這個國號就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反覆出現。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以漢為名的政權

與西漢相距較近、與劉邦有血緣關係王朝,有東漢,這是劉邦的嫡系子孫所建;東漢之後有蜀漢,這也算是劉邦的傳人所建。這兩者不用多說,大家都很熟悉。

再往後使用漢作為國號的,就難說與劉邦有血緣關係了。

為什麼“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國號?

漢趙: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時期,由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那時胡漢融合處於起步階段,雙方對立情況比較明顯。劉淵是漢朝和親公主的後代,因此想用漢這個招牌來拉攏漢族人的支持。

為了把漢這個金字招牌的影響力用足,劉淵把漢朝歷代有廟號的皇帝都祭祀一遍,包括劉備、劉禪,還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

但是劉淵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那時胡漢對立的情況嚴重,劉淵的漢,不但沒能吸引漢族人士,連他匈奴本族的人都不理解,他手下的匈奴將軍經常對漢族人口搞種族屠殺。

劉淵死後,到他的孫子繼位後,把國號改成了趙,史稱漢趙,或前趙。

成漢:幾乎與劉淵建漢同時,在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領袖李特率領難民起兵反晉。剛開始時,李特只敢自稱大都督、大將軍之類的。後來李特的兒子李雄成為首領,攻下成都,稱成都王,後來於公元306年稱帝,國號叫“成”,史稱“成漢”。

匈奴漢趙、氐族成漢,這兩個政權與漢朝在時間上比較接近。在這之後,再度開始以漢為國號的就是600多年之後的後漢了。

為什麼“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國號?

五代十國時期,有三個以漢為國號的政權。

後漢:那個割讓幽雲十六州、自稱兒皇帝的石敬瑭建立了後晉。後晉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契丹消滅後晉並撤離中原的時機稱帝,建立漢,史稱後漢。但後漢僅僅存在了3年多的時間就滅亡了。被猜忌的大將郭威推翻了後漢,建立了後周。

北漢:緊接著後漢的是北漢政權。後漢滅亡後,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在河東稱帝,仍用漢的國號和年號,史稱北漢。北漢是十國裡唯一在北方的政權。但北漢實力弱小,為了生存依附於契丹。最終於979年被北宋消滅。

南漢: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又一割據政權。大致位於現今天兩廣海南一帶。唐末劉謙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進位清海節度使。公元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大彭郡王,公元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

劉隱死後,其弟劉陟襲封南海王。劉陟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十一月,劉陟改國號漢,史稱南漢。971年為北宋所滅。

陳漢:再往後,還有陳友諒建立的漢,存在了4年時間,最終被朱元璋消滅。

歷史上還有更始帝劉玄建立的玄漢(23年3月—25年10月),南北朝時侯景建立的候漢(551年-552年)等,這些曇花一現的、沒什麼影響的就不多說了。

為什麼“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國號?

為什麼漢這個國號這麼受歡迎?

歷史上以漢為國號的政權,建立者以劉姓居多。但除了兩漢、蜀漢之外,其他政權建立者很難說與劉邦還有什麼血緣關係。

那為什麼大家還是愛用漢這個國號呢?

這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漢朝繼承並鞏固了大一統的政治基礎,確立了儒家的正統地位,這兩點基本確定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秦始皇開創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大一統政治,但是大一統最終的鞏固是在漢朝。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下,漢朝的文化與武力均處於非常強勢的地位,漢人、漢族,才逐漸成了中國人的代稱。漢成了一個身份與文化的雙重標識。

其次,漢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可以用統計數據加以說明,在大一統王朝中,漢的合併計算時間最長。

西漢從公元前202年持續到公元8年,共210年;東漢從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共195年,兩者合計405年。

僅此一項,漢朝就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存在時間最長的。

漢朝還鞏固了中央集權政體,並大規模對外投射實力、彰顯文化,其存在時間又是大一統之後的古代王朝中最長的,因此,後人愛用漢這個國號。

如果把與劉邦有血緣關係的劉備建立的蜀漢計算在內,則漢朝合計447年。

如果把歷史上其他幾個以漢為名的主要政權時間加起來,時間更長,玄漢2年、漢趙25年、成漢45年、後漢3年、北漢28年、南漢54年、趙漢4年,共161年。去除政權同時存在的重合時間,以漢為國號的政權也存在了116年。

那麼,兩漢、蜀漢和其他漢政權在中國歷史上共存在了563年,佔中國整個大一統之後2132年時間的26%如果只計算在明朝之前的時間佔比,那這個比例是35%!漢對歷史的影響力的確無與倫比了

為什麼“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國號?

結束語

漢朝以其繼承與開創,不但奠定了中國人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也奠定了中國人在東亞這塊土地上無與倫比的文化與政治地位。

因此,漢作為如此有代表性的一個國號,被後世的統治者喜歡。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