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論語易解」5.17“晏平仲善與人交”

【原文】

5.17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譯文】

孔子說:“晏平仲善於和別人交往,相交越久,他越尊敬別人,別人也越尊敬他。”


【註釋】

(1)《楊注》:“晏平仲,齊國的賢大夫,名嬰。《史記》卷六十二有他的傳記。”

(2)《錢解》:“此‘之’字有兩解:一,人敬晏子。故一本作‘久而人敬之’,謂是善交之驗。一,指晏子敬人。交友久則敬意衰,晏子於人,雖久而敬愛如新。”

(3)《大義》:“交久則敬易衰,惟其交之久而敬益久,可見其心之始終不渝也。”

【解讀】

晏平仲即著名的晏子,齊國的著名政治家。此章講他善於和人交往,並能做到“久而敬之”。這個“之”字,有“晏子本人”和“與他交往的人”兩種解釋,均通,故譯文兼採之。蓋與人交往,開始的時候互相尊敬比較容易,“惟其交之久而敬益久”,則友誼之樹方能長青也。久者,恆也。《周易》第三十二卦為恆卦,對“恆久之道”讚語甚多,如其《彖傳》有云:“恆,久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其《象傳》亦云:“君子以立不易方。”其中將“恆久之道”提升到了“天地之情”的地步,並認為這是聖人和君子效法的榜樣,可以作為“不易方”而化成天下。除了本章,在《論語》中,孔子還曾講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4.2)“久要不忘平生之言”(14,12)等,對“久”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均可由恆卦來加深理解。


《論語易解》作者,孫福萬教授,1964年生於山東省臨清市,現為國家開放大學教授,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1986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哲學、教育學及遠程教育研究及教學工作,曾在英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的多所大學或機構訪問或學習,並在本校負責哲學引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管理學、教育學等課程教學。著有《遠程教育哲學導論》、《敝帚集》,《遠程教育百詞辨析》、《遠程教育概論》和學術論文多篇。

「特稿」「論語易解」5.17“晏平仲善與人交”

孫·教授的《論語易解》是他潛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讀《論語》,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以《易》解《語》,以《語》證《易》的學術性著作。書中提出了諸多新見解和新認識,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書的重點在於對《論語》的解讀部分,書中大量彙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於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對《周易》和《論語》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讀物。好,我就說到這,隆重向您推薦孫福萬教授的《論語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