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散文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文溫暖三農


觀點:想要寫出“形散而神不散”,讓人不忍卒讀的散文,必須對散文的特點有準確的理解和把握。

散文一個區別於其它文體的最大特點就是“形散而神聚”,它是散與不散辨證統一。宋代散文家蘇軾有一段話:“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形象地對散文的特點進行了闡述。

可以說,散是散文的翅膀,是讓你的散文充滿靈動之氣與活力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如果你想要讓更多讀者喜愛自己的散文,首先你得讓寫出的散文真正“散”起來,這就要求你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各種素材積累,同時,具有較好的文字運用及表達能力,這樣你才會有更廣闊的自由騰挪空間,讓自己的文章在縱橫捭闔間不留“痕跡”地表現主題,生動而不呆板,使人讀後產生一個自由的美感。

但是,散文的散又絕不是無原則的散,而是有限度的,它的這種“散”始終是要圍繞“不散”展開,為文章主線和中心服務的,這就是散文的“神聚”。如果說“形散”是散文表達的需要,那麼,“神聚”就是散文的目的和歸宿,只有有鮮明而確定的主題,才能使得你寫出的散文真正地散而不亂,實現散與不散的統一,達到“形”“神”具備的藝術境界,讓讀者對你的散文百讀不厭。

總之,想要寫出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你應該熱愛生活,廣泛收集生活素材,同時,你還要多閱讀,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提高自己語言文字運用、表達能力;然後,你要多寫多練,不斷提高自我組織材料、凝練主題的能力,這樣你寫出的散文才會不僅有形,而且有神,成為散文中的精品。

您說是不是?以上為個人觀點,有不當之處,歡迎多多交流、指教!共同分享知識,您的關注、支持才是我前進源源不斷的動力!🙏🙏🙏🙏



油茶絲語



開始寫文字,我們不要貪多,不要一開始就寫什麼經典流產,不要抱著這樣的念頭寫。先寫片段,即使哪怕開始不成文字,就寫幾百字。我們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寫,抓住某一個特色,深入近出抓住某一點,盯著他,然後發散開來。

寫作,我們不要追求那些轟轟烈烈的情節。你從一些平淡的細節中,將細節挖掘好,勝過很多轟轟烈烈的過程。我的每一篇文字都有細節,而往往都是由細節組成的情節反而更感人。

寫散文,有很多人都不好控制,總感覺散,就如野馬無疆,愛寫到哪裡寫到哪裡。就是我手寫我心,我筆寫我的字,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你愛看不看。

我們寫散文是要給自己定一個圈圈的,要有一點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寫文字,我們總說是寫給自己看,其實還是想獲得一種認可,想讓更多的人看到,那麼就一定要考慮一下讀者的感受。

好的散文結構,中間一定要安插一根主線。散文的最後結果,大多數是以情為主,因為散文,總是要表達一種感情的。這個散文主題一定要向上昇華,不要直接就追求平淡。太過平淡,讀者會感覺沒有什麼價值。當然,開始練筆,不會考慮太多,但寫的越多你會發現,情感的傳遞和昇華才是文章存在的意義。


我寫文字,開始如何,中間怎麼寫,結尾的點明主題,都要關聯開頭。前後要有一個照應,不是想到哪裡,最後就不知怎麼收尾。我們寫的時候一定要兼顧一下前面,然後讓整篇文字形成一個整體。就如畫一個圈,自然而然的將那些思想,意境捆在圈內。

說實話,不管我們怎麼寫,不是非得說小白,怎麼樣的。我們一定要有積累,一定要多看書,這個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

看書最好就是,看那些經典文學。比如那些寫的好的寫手,一般都是看相當多的書,他都是有很久的積累。哪怕就是你感覺他沒寫幾篇文字,忽然寫的很好,其實是他前期的積累。

好多的公眾號,尤其是那些大號,都是一些大報社或者有一些傳統文字的深厚功力的人經營的。這些大號的成功,都有長期的積累,並不是就是一蹴而就的。

散文有一個特點,就是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就比如寫景,有時經常步驟有些緊湊。你看起來寫景,其實它不是它,要麼是引出主題,提升主題,或者突出那個主題,延伸稱託主題。


其實很多描寫不是隨便寫,一般都跟你的情感是緊密相關的。我們有時寫某一個故事,中間夾雜一兩句景色的描寫,給予一定的暗示或者烘托,這樣會更生動,更突出氛圍。

再就是寫作一定要貼著文字寫,將自己寫進文字裡,不要總是將自己隔離在外,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去看待。我們如果以旁觀者角度去寫,肯定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更不可能感動讀者。

我們習寫作,一定要融入到文字裡去,讓讀者一看到文字,就感覺到這個文字中間有你,文字裡也有他,這樣就引起了共鳴,讀者才會更喜歡看你的文章。

寫作,我們不可能是給某一個人看的,總歸是想給大眾看的。不要寫那些晦澀難懂的,就是好像神神叨叨的事情。就用一些平常性的,親切的,口頭性的語言稍稍加工一下,寫出來的作品讀者會更加喜歡。


北煙朧月


散文和詩歌一樣,都要具備意境美,語言美,結構美等要件,使人讀後產生美感,受到美的教育,得到心靈的淨化。所以人們習慣地又將散文稱之為“美文”。

散文創作要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那麼,怎樣才能在寫作過程中,做到這一點呢?我想以我曾經寫過的一篇散文《遙遠的慕容永遠的歌》為例,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立意要高。那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臺灣著名蒙古族女作家席慕容,首次回大陸來內蒙古大草原尋根採風。從呼勒貝爾,錫林格勒,一路來到鄂爾多斯的烏審草原。我有幸認識她,並陪同她一起到牧區採訪。我無意中從她的採訪本上看到了一首正在草擬中的詩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也就是後來由蒙古族女歌唱家德徳瑪老師首次在春節聯歡晚會演唱,然後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與她闊別多少年之後,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不由地想起與她交往併成為朋友的那段往事。於是提筆寫了一篇回憶性的散文《遙遠的慕容永遠的歌》。首先在文章的題目選定上,我就狠下了一番功夫。既要為散文“立意”,又要與她的歌詞契合。於是我採取對聯的形式,選定了散文的題目《遙遠的慕容永遠的歌》。我認為“立意”頗高。

二,構思要巧。上個世紀初,海峽兩岸還未實現“三通”,人員往來受到嚴格的限制。雖然只是一條狹窄的海峽,卻把兩岸同胞隔離幾十年,感覺非常遙遠。但是席慕容的歌,卻穿越時空,已經把兩岸人民心永遠地聯繫在了一起。我的散文,就是緊緊沿著這條文脈,來展開我們之間一段短暫的交往的描述。洋洋灑灑幾千言,看似很“形散”。但是緊緊扣住“海峽遙遠”,“歌聲永遠”這個“脈絡”,文章的“神韻”一點兒也不散。

三,語言要美 。散文的語言美,不是花言巧語,二是要發自肺腑,飽含深情。讀來讓人為之動容,如入其境,如置其身。我跟慕容草原一別,再未謀面,思念之心,一直不斷。所以我在散文中,多次使用“海峽遙遠”和“歌聲永遠”來表達盼統一,謀和平的主題。使得我們的友誼躍然紙上,歷歷在目。我的這篇散文,雖然算不上佳作,卻也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並在幾本散文集裡被收錄。也不知道席慕容老師看到過沒有?(散文已在頭條發表,請文友們有興趣不妨一讀)





帆影Ordos


散文是文學裡的繪畫藝術,所以要想把散文寫好,就要把繪畫藝術的原理搞明白,無論你是什麼類型的繪畫方式,水粉,油畫,彩鉛,水墨,素描等表達方式,都要搭配和諧,不能用一部水粉再用一部彩鉛來表達一個主題,這麼說是不是好理解一些,而繪畫原理有很多要注意的環節,比如整幅畫的佈局,結構,所表達的主題用哪些手法和色彩來完成,是用人物還是景物還是靜物等,這些在主題選好後,落筆之前就要設計好,至於畫到什麼程度就要看平時的功力,語言的駕馭能力決定你刻畫程度。舉個例子說:比如主題是一個歡快的,那麼選擇的色彩就明豔的,佈局也是清析明朗的,如果選擇人物也要是明快的,讓人家一看就是開心的那種,如果選靜物,就選色彩鮮亮的,如果選景物也是,如果主題是悲傷的,那麼相應選擇的相關要素都是要深沉的,憂鬱的,色彩也要相應深暗的。

散文的魅力就是形散神不散,你可以隨意選擇表達方法,但都不能離開主題!


微笑月亮yy



散文之所以散,其實指的並不是文體本身,而是說這種文體不受任何拘束,可以信馬由韁的放縱思想的羽翼,任意遨遊。

散文這種文體,是針對於小說、詩歌而言的。散文和小說、詩歌共同形成了當今最為流行的三大文體。

寫散文不必汲汲苛求於文本立意和脈絡走向,只要是心中所感所悟,沒有圈定沒有桎梏,凡事皆可入文,成為書寫的對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散文的散,專指的是文本表述,世間萬物沒有不能入書的,所謂廣種博取,抽絲剝繭。

而散文之所以強調形散而神不散,就是要求作者不能把一篇文稿寫成四六不著、十三不靠的散點文字,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眉毛鬍子一把抓,沒有重點,沒有確意,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形同散沙,雜亂無章又信口開河。

無論什麼題材的寫作,都需要作者先行蒐集掌握相關材料,起碼是一些必要的表達意向必須清晰明瞭,不能含糊其辭,更不能胡編亂造恣意妄為。

這就牽扯了文本的材料取捨問題。一篇文字,寫之前要蒐羅材料,寫好以後同樣需要規劃素材,看看文本之中是否有遊離和散彈的情節,與文意不挨邊兒不搭噶,反而會造成表述的散亂,以文害意,得不償失。

其實這是一個基本的文學常識,要表達一種立場或傾向,要點是集中火力將這事兒說清說透,不能一手提了豬頭,那手卻去焚香,怎麼著也應該將文本之中的側證和旁說加以理順,不能妨礙主題思想的暢快表達。

但凡事也有例外,散文也是如此。

一篇好的散文,可以點明主題,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反證它的切實和可靠。這就需要蕪雜的佐證資料,當然也可以寫的九曲迴腸,旁徵博引,重點是不能因為佐證的力量而影響主題的表露和剖白。




龍吟148119260


散文“形散而神散不散”,這句話要準確的理解,不可誤解!

“形散而神不散”是指:看上去形式散漫,實際上它的精神,中心思想是高度集中的!一切看似散漫的“外傳”,其實都是為中心服務的。並非某些人的亂談,什麼記敘文,論文……散文就是散文,不存在記敘文,論文之說。記敘文講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前因後果。論文講論點論據……,和散文不可混為一談!

散文可分為記事散文,抒情散,描景散文,遊記……只看它的側重於哪一方面。

所謂的“形散”並不是漫無邊際,想啥散就啥散。它只是描寫形式多樣化,不拘一格。但它一定是為中心服務的。不論記事散文,不是抒情散文,它總是有中心思想的。這一點不可否認!

怎樣寫好散文?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明!但可以強調一點,散文決不是記敘記!它的特點就在於形散而神不散!它可以抒情,可以描景,可以記事,……巧妙穿插,溶為一體。相輔相承,相得一彰……。


老張9844


散文的“散”字的本意來看,漢語解釋中既有“分散”、“分佈”、“沒有約束”之意,也有“灑脫”、“逍遙”的意思。一篇好的散文,讀者的認可才是最好的鑑證;一篇好的散文,對閱讀者而言更多的是一種啟迪與收穫,一種閱讀之後身心狀態的全新感知 。

散文的寫作,應與時代前進的精神需求、與發展社會中人的審美需求相適應,應著眼於人的心靈開掘和人的全面發展。散文要最直接、最具體地展現時代發展方向與社會先進思想。在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時代,這個文明開放和諧的社會,春風化雨般地營養、滋潤文學創作,作家應當沉下心來,辛勤耕耘,更自由更暢達地表達,為人們營造一片豐饒的精神綠洲,形散神不散的主張也應該蘊藉更多的可能性,在新的文化語境下獲得它的新生。


朋友的小屋


要做到散文寫作形而不散,需要首先在落筆之前,腦海中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路。

所有文中所描述的事,物,景必須以題目為中心。散文作品如一棵樹。題目為樹幹,事,景,物為枝葉。若想樹木蔥鬱秀美,各種修飾必不可少。綠葉紅花亦為點睛之筆,為樹木增色添彩。

散文雖貌似形散,要做到散而不亂,不可指東說西,亂扯與主題無關的閒篇。要懂得學會收放。

放是指闡述的人,事,物,景。如眼光,看的遠,才會領略到精彩的風景。但是我們又不能只看遠方,還要看眼前,這就是收。把眼光收回來,回到主題上來。這樣便是有收有放,做到收放自如,那麼形而不散便已做到了。



靜逸荷心1


要寫好一篇好散文,關鍵是要做到觸類旁通的同時,有重點,有核心,兼具語言美,思想美,結構美等等。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寫出的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1.先想清楚我要寫什麼,就是寫的主題,確立主題後,進行發散思維,解決表達主題的例子與故事。

2.我要怎麼寫,這段就要開始謀篇佈局。根據寫的主題定框架,要注意我們可以表達豐富的情感,但這個情感點一定要與主題相契合,這樣寫的過程中不會偏離主航道。

3.寫的意義。就是主題的昇華,一篇好散文歸根到底要講究思想性,要講究精神的昇華,前面所有的過程都是為了昇華做鋪墊。所以在這階段要處理好寫的意義這個關鍵。

圍繞這三個點,進行分層次,分模塊撰寫,你的散文始終都會圍繞一個點,才能做到形雖散但神不散。既能適度表達情感,更能體現主題,昇華文章思想感情。謝謝!


易梓軒


一句話: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