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精華,為世人痴迷——吳志成

玉是石之精華,有著高貴與純潔的象徵,玉質堅硬光潔、溫潤細膩、色澤純淨、變化細微,加上因材施藝,常常讓人愛不釋手。吳志成談到佛像題材是玉雕工藝的一個重要分支,佛教揚善棄惡的精神境界與千百年來人們賦予玉的高貴品質天然吻合,玉材特有的視覺效果非常適合表現佛、觀音那種超脫,莊重,柔美的氣息,因此一尊雕刻完美的玉佛雕像常常讓人廖誠嚮往,記憶深刻。同樣能夠認真投入地雕刻一尊造像也是每個雕刻人的一次學習和修煉的過程。


石之精華,為世人痴迷——吳志成

作品《絲路繁錦》

《絲路繁錦》——敦煌印象職稱:中級工藝美術師榮譽稱號:《福建民間工藝專家》作者:吳志成 沈傑。材料:翡翠翡翠尺寸:高度42釐米*寬度25釐米*厚度16釐米重溫絲綢之路的足跡,再次感受那段黃沙漫天、歷盡艱辛的旅程,耳邊彷彿又響起了清脆悠揚的駝鈴聲聲,眼前又重現古老美麗的絲綢在風中起舞,這是歷久而彌新的道路,歷盡滄桑,重煥生機。無論是陸上絲綢之路七千公里。敦煌印象,質地細膩油潤,顏色飽滿,雕刻工藝精緻細膩,作品尺寸大氣。敦煌大佛俯視眾生,莊嚴震撼,普渡眾人,刻畫出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敦煌大佛俯視眾生,莊嚴震撼,普渡眾人,刻畫出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

石之精華,為世人痴迷——吳志成

作品《八戒取親》

時逢已亥,恰良辰屬相,遂取材童年回憶於八六版《西遊記》中“豬八戒背媳婦”之景。描寫豬八戒不辭勞苦、任勞任怨的付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愛情的渴望和對生活的執著與熱愛。籍此表達作者對從業玉石雕刻孜孜不倦之情:八戒娶親-------八戒勤勞、勇敢、善良、樸實、甘於付出、敢愛敢為的精神,深深打動了高家小姐的芳心……

石之精華,為世人痴迷——吳志成

作品《十八羅漢》

該作品質地溫潤縝密,色澤或沉穩或絢麗,手感順滑舒適,精雕細琢,形態各異。十八羅漢是佛祖釋迦摩尼的弟子,佛教傳說中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羅漢。是十六位羅漢和二位尊者的統稱。他們各自性格迥異,面貌大相徑庭。十八位羅漢,每個人物都是世間美好願望和至高精神境界的表達。齊聚十八羅漢,搭配特別雕琢製作的水沉木架子,珍貴難尋,難得一見,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作。

創作談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中國的佛像造型雖源於印度,但吸收融合,與本土的傳統審美相結合,形成了中國佛教造像特有的民族風格,早期的古拙質樸,南北朝時期的秀骨清像,隋唐時期的雄健飽滿,宋元時期的親切生動、明清時期的精美多變,每個時期的樣式演變,特點鮮明,延續千年綿延不斷,終於走向了成熟,形成了中國漢地佛像的樣式.有著莊嚴聖神與融合人性的生動表達,創造了無數充滿藝術神韻的佛像經典。

百家名匠認證名匠簡介

吳志成先生出生於工藝美術之鄉-福建莆田,騰亨翡翠藝術館創始人。作為八零後,自幼對雕刻情有獨鍾!同時受到老一輩藝人薰陶,從此與雕刻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便隨民間藝人"石笑"恩師吳金勇(現任廈門大學藝術系教授)學習壽山石雕刻技藝。之後進入佛山平洲凱亨投標廠從事藝術雕刻設計,先後擔任泰運玉雕商行從事雕刻技術人員和技術總監等職。

文章轉在於百家名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