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1《吐槽大會》一戰成名


2017年開春,《吐槽大會》橫空出世,並號稱為國內“恥度”最大的脫口秀節目。以周杰為吐槽主咖的第一期節目,由於其內容“車速過快”“火力過猛”,上架三天,便被火速下架。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吐槽大會的宗旨,可惜他們後來忘記了

基於人性的一種矛盾心理,越是被禁錮的事物,越容易引起人類的好奇心。“吐槽大會第一期下架”,成為微博熱搜,由此引發的後果便是,越來越多人在網絡上搜索下架的第一期,《吐槽大會》也因此迅速進入人們的視線。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不得不說,《吐槽大會》第一期,的確是中國脫口秀有史以來,最精彩的一期節目。

這期節目,完美繼承了原版節目的犀利、大膽,令中國觀眾耳目一新。

主咖周杰身上幾乎所有的負面新聞、醜聞,都被吐槽嘉賓拿來進行“炮轟”:表情包、鼻孔大、不會演戲、舌吻林心如、打保安、沒有朋友。

在中國,一直以來,明星都被高高在上地供奉著,而這個節目,卻告訴觀眾,明星是可以拿來吐槽、娛樂的,撕下了明星所謂的面具。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周杰吐槽網友使用“他的”表情包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李誕吐槽周杰打保安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周杰自黑鼻孔大


經過迅速地改版、調整之後,《吐槽大會》重新上架。上架後的內容,雖然尺度大不如前,但是內容依然不乏亮點。譬如說: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曹雲金吐槽郭德綱收走了他的“雲”字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吐槽鳳凰傳奇成員曾毅只要“喲”兩聲就可以賺錢

2《吐槽大會》迅速隕落


2018年開春,《吐槽大會》第二季重磅歸來。第一季良好的口碑,為第二季打下了堅實的觀眾基礎。但是,第二季的內容卻不盡人意。總的來說,第一季可以打80分,第二季卻在及格線下。

第二季雖然延續了第一季的節目模式,但是在諸多細節方面,第二季做得頗為粗糙。

一、尺度

節目名為《吐槽大會》,實則是《讚美大會》。對嘉賓黑點避重就輕,吐槽不痛不癢,甚至出現,不吐槽,反而讚美嘉賓的段落。第一季《吐槽大會》將明星拉下神壇,第二季卻又重新將明星捧回神壇。明星參與節目,不是為了娛樂大眾,而是想通過節目增加知名度、曝光度——小打小鬧地吐槽一通,賣個“耿直”、“自黑”人設“圈一波粉”。

吐槽伊能靜,吐槽她的公主病,卻對她與哈林的恩怨閉口不提。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林丹上吐槽大會,沒人吐槽他出軌,而是吐槽他的內褲店倒閉。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一個叫不出名字的嘉賓,硬吐林丹

吐槽潘粵明,他與董潔、王大治那些事,大家都非常客氣地忘記了呢。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觀眾朋友,不怪我呀,實在是沒東西可吐了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潘粵明這期節目,編劇宋方金的吐槽算得上一個亮點了


二、嘉賓陣容

嘉賓咖位小。看得出,這一季節目預算有限,請來的嘉賓,名氣參差不齊,有些人還有湊數之嫌。

吐槽主咖與吐槽嘉賓幾乎陌生。這一點,是這季節目的痛處。嘉賓互不認識,有些可能只是聽過名字,有些連名字都叫不出。大家都知道,只有親密的人,才知道你的黑點,彼此越熟悉,吐槽越能抓住點。而本季開播以來,嘉賓基本上沒有什麼交集,吐槽力度小,而且尷尬。

因此,吐槽的炮火經常莫名其妙跑到主持人張紹剛身上,儘管他真的很“討厭”。

在美版《吐槽大會》中,涉及吐槽事件的人物,通常都會坐在臺上。

像2001年吐槽《花花公子》雜誌創始人休·海夫納女友眾多,荒淫無度時,其女友們就坐在臺下;2012年查理·辛被吐槽家暴前妻時,其前妻就坐在臺下。面對面吐槽,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才叫“戲劇性”啊,還有什麼比當面看“名人撕X”更帶勁兒呢。

吐槽papi醬,有些嘉賓甚至不認識她。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連主咖是誰都不知道,怎麼吐?劉謙也很為難啊


吐槽郎朗,這哪兒是吐槽大會,是讚美大會吧。臺上這些小咖都想著巴結郎朗。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郎朗,實在找不出可吐了,就吐槽你胖吧


三、審查

國內的確沒有脫口秀髮展的土壤,《金星秀》《今晚80後》等節目的停播便是極好的例子。

審查制度限制了作者的創造力,要想在“有趣”和“諷刺”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度的確不易。因此,《吐槽大會》可能是為了“生存”,於是自我閹割成了《讚美大會》。

值得一提是,2018年伊始,一檔沒人關注的脫口秀節目《惡毒梁歡秀》停播了,它只是在節目裡說了一些“常識性”的事情。


3《吐槽大會》的未來


或許節目策劃人李誕也察覺到了節目的弊端,在第二季,節目請來了著名毒舌金星老師,以及金星老師的一眾好友。

注意,是好友,是真實的、金星老師現實生活中的好友(臧鴻飛是湊數的)。

金星老師為人大氣,這期節目的尺度也大了不少(所謂尺度,並不是指黃色、暴力,而是被吐槽的人所能承受的攻擊範圍),對金星老師“直男癌”“毒舌”等黑點進行了密集的轟炸。

像金星老師這樣的嘉賓才是真正的“吐槽主咖”啊,她上節目不是為了“圈粉”,而是表達自己以及聽取他人對自己的表達。

那些既想上節目又不想被節目“適度”吐槽的明星學著點兒吧!

回顧《吐槽大會》前兩季,我發現了3個致命硬傷

如果之後的節目都能保持金星老師這期的水準,我相信《吐槽大會》重回及格線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從目前來看,《吐槽大會》第四季依然沒有改掉這三個硬傷,這檔節目還能走多遠,觀眾的耐心還能消磨多久,我想答案顯而易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