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苟且紅利,感謝曾經的折磨


享受苟且紅利,感謝曾經的折磨

作者 | 良叔
來源 | 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個人微信號:liangshujiushiwo(不閒聊)


昨天,羅振宇在他的《2019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提出了一個新詞:
苟且紅利


意思是,雖然看起來所有人都在做事,但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


你只要稍微比他們往前一點點,就能享受到的那個紅利,也就是苟且紅利。

享受苟且紅利,感謝曾經的折磨

我們稍有成就的人,捫心自問:我們的那些成就,真的是因為天賦異稟麼?

不是。

是因為我們在某些時刻,比別人稍微認真了一丟丟,這就足夠了。


暫時的苟且,或飽受折磨,都是為了將來不苟且。


良叔深以為然, 想要和你分享良叔曾經的“苟且”。


1

前段時間,研發了一個課程。實施過後,學員反饋不錯,問我研發的訣竅。


我回答,是被前領導逼的。


他們都哈哈大笑,以為我在逗樂,其實我說的是實話。


在500強總部時,遇到一位犀利無比的領導。


他連上個廁所都一路小跑,更別提對我們的要求了。


一份方案,不改個七、八次,別想通過。


當時,為了配合公司轉型,需要做一份宏大的方案。


領導安排了具體工作,並提出了明確要求。


我和小夥伴都傻了臉。這要求簡直是對標麥肯錫啊......


無奈,硬著頭皮上吧。我們大義凜然,做好修改10次的準備。


結果呢?

一共修改了42次!即使加班,還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那段不分晝夜的時光,邊蹲大號邊刷手機,都成了一種奢華的享受。


每每寫完方案,等待領導批示的時候,最讓人窒息。


直到電腦右下角,彈出領導的批覆郵件,懊惱和壓迫,便跟隨而來。


“思考能再深入點嗎?!”

“假大空!要具體,明白嗎?!”

“寫出這樣的東西,我很無語!”

“下班別走,來找我!”......


甚至現在,回想這些字句,內心都還是各種擰巴。


不過現在看來,那段日子,苦是苦,卻紮紮實實倒逼了我一把。

項目的旁枝末節,都必須深入思考和層層延展。


項目做完,光導圖就畫了14張,素材積累更是不計其數。

而這一切,成為我課程的原始組件。


所以,沒有那位領導逼迫,這門核心課程也不會誕生。

對領導當時的咬牙切齒,也換作當下的心懷感激......

享受苟且紅利,感謝曾經的折磨


2


大奇、磊子和我,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來到了深圳。

大奇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磊子去了某行政單位。


開始的幾年,磊子的生活著實讓人羨慕。

分到福利房,工作也沒壓力,按他的話說:“吹吹水,看看報,一天過得很快......”
相反,大奇卻很苦逼。不但待遇不高,天天還忙得像條狗。無休止的加班開會,做產品方案......


那時,我們組織了一個球隊,經常出來踢踢球,喝喝酒。大奇酷愛踢球,卻很少到場。因為太忙,總抽不開身。


印象中,他只去過一次,而且還晚到了。他拿著手機就要上場。


我連忙問他:“幹嘛呢?哪有拿著手機踢球的?”

他說:“不行啊,一會兒要開電話會議......”


果然沒一會兒,他的手機響了。

於是他一邊開會,一邊踢球......


大奇對自己的工作,也抱怨不少。老闆太變態,工資太少,活太重,但他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直到5年前,他被一家創業公司挖走,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而這家公司,今年年初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磊子去年添了二胎,一家人還是擠在那個50多平的小房子裡。

10年間,待遇都沒怎麼變過......


磊子的老婆全職帶娃,一家的開銷,落在他一個人肩上,想必壓力山大。


前段子,磊子找我聊天,問我有沒有好的創業機會。


我沒多想,就回問到:“那要看你擅長什麼了?”突然發現他臉色不好,於是轉移了話題......


磊子和大奇是兩類人的縮影。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輛永不回頭的列車,那麼第一類人的起始站是“舒服”,終點站則是“艱辛”。


而另一個類人的起始站是“艱辛”,終點站卻是“強大”。


佛教說:萬事萬物,皆為因果轉化,遷流無暫停,終將變異,也皆悉無常。


所以, 在“舒服”站上車的朋友,先別得意。曾經的舒服,可能會化成煮熟青蛙的溫水。


在“艱辛”站上車的旅客,也別介意。曾經的艱辛,可能會成為你日後強大的利器。




3


良叔經常收到良寶們私信,請求解答疑惑。


從問題的內容來看,80%的人,都是問我要不要換工作


其中,又有80%,是因為工作不順心。包括錢少活多、領導太狠、客戶太奸、同事太鬼......


於是,我回答他們:“要不要換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日子苦不苦,而是能不能得到成長。


要知道,在工作中,真正讓你成長的,並不是其樂融融和輕車熟路。恰恰相反,卻是冥思苦想和步履艱難。


我所說的成長,不僅僅指收入和職位,更是指“智識”(wisdom)的躍進。


什麼是“智識”(wisdom)?不同於知識、智商、情商,它是一種綜合的心智能力。


使你識別所處的環境,判斷應該採用的策略,以及主導合適的行為。


在前沿的心理學研究中,把“智識”比喻成通往成功的一把鑰匙。


原因很簡單,知識、智商和情商這些單一要素,成就不了什麼。只有將這些要素合理統籌,善加利用,才能創造非凡。


而這個統籌者,就是“智識”。


一個好消息是,智識不像智商,天生註定,無可改變;

一個壞消息是,智識的口味很重,只有苦澀的食物,才能餵養它不斷長大。


在腦神經學家的眼中,“智識”就是連接大腦神經元的溝壑迴路。

那些帶有衝擊性和負面的信號,會使溝壑更深,迴路更密。


所以,當你面臨難題,尋找答案時;當你遭遇挫折,自我療傷時;當你正視窘境,櫛風沐雨時,你都會感到苦不堪言。


但是,你的智識卻如藤蔓般四處延展。纏繞包裹住能帶來幫助的神經元,組織成為一個有機體,腦神經學家稱它為:髓磷脂


正是髓磷脂使得神經元高效運轉,也正因為這種高效運轉,反哺你的“智識”。


所以,“苦難自會讓你強大”,不僅僅是一句雞湯口號,更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

享受苟且紅利,感謝曾經的折磨


4


我知道,人皆趨利避害,沒人願意臣服苦難。

所以,當我告訴求助者,對付磨礪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時,對方往往很失望。


如同一個千辛萬苦,尋找長壽秘方的人,你卻告訴他最終秘訣是:“多喝水、多運動。”這狗尾續貂,讓人難以接受。


可是,親愛的,這才是實像。折磨與苦難,本就是生命的組成部分。當你想抹殺它們時,其實也是在抹殺生命本身。


我這麼說,並非倡導大家,成為苦行僧或者受虐狂,只是想讓你知道:人生就是一場買賣,每樣東西暗中都標好了價格,只是付款和收貨時間不確定。


當你窩在沙發裡,沉浸於吃雞遊戲,有個賬本在默默記錄;當你在公司無所事事,又混了一天,那個帳本還在默默記錄。


某天,公司HR找你談話,解約書放在面前,你別驚訝,那只是到了付款時間。


當你筋疲力竭的回到家,還堅持學習一個小時,那賬本也在記錄;當你忍受老闆的苛責,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完善方案時,那賬本還在記錄。


某日,當你擁有了自己的辦公室,透過落地窗,望向鱗次櫛比的CBD時,想必你不會狂喜。因為你知道,只是到了收貨時間......


說白了,人生就是一種選擇。你可以悠然自得地下落,也可以遍體鱗傷地成長。


5


也許你會問,就算我能忍受挫折,就一定能成功嗎?這當然不能保證,但是可以保證你內心的不斷強大,這恰恰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李連杰曾寫過一篇文章,講過他的困境。受傷差點淪為廢人,經紀人被黑道槍殺,在海嘯中差點妻離子散,在好萊塢倍受歧視......


他一度想出家,找到了一位高僧。


可那僧人卻不同意,並問他了一個問題:“這些年你是吃了不少苦,但回頭來看,是現在的你強大,還是過去的你強大?”


此後,李連杰彷彿浴火重生,凡事泰然豁達,事業也蒸蒸日上。


《菜根譚》有一句話說:“得意處論地談天,俱是水底撈月;拂意時吞冰齧雪,才為火內栽蓮。


不要慶幸你的閒暇得意,回頭便成水中之月;你要感謝折磨你的一切,那才是烈火中的白蓮。


願你的2020,所有的苟且都能換來詩和遠方。

享受苟且紅利,感謝曾經的折磨


本文作者:良叔,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