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能打得贏黃飛鴻嗎?

M夢g馬


打不過,黃飛鴻跟李小龍是一個級別的。葉問如果不是李小龍的師傅又拍了四部葉問的電影名氣是不如黃飛鴻和李小龍的。一般名氣大的武術家武功也最被人們認可也就是武功也最高。所以從名氣方面來說黃飛鴻比葉問厲害!


皮皮娛樂界


葉問也黃飛鴻誰厲害,這個問題本就屬於關公戰秦瓊的意思,如果硬要比較的話,從真實現實中比較的話,黃飛鴻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師,三歲起隨父親學武,七八歲時,開始跟隨父親闖蕩江湖,賣藝為生),之後隨林福成學習 “鐵線拳”及 “飛鉈”等絕技。1872年移居廣州,在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1874年被廣州三欄行聘為武術教練。約1877年設館於廣州西關廻瀾橋附近教徒授藝兼醫刀傷跌打。1882年黃飛鴻受聘廣州水師武術教練。1885年,記名提督吳全美聘黃飛鴻為軍中技擊教練。1886年辭去了軍中技擊教練職務,在廣州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1911年任廣東民團總教練。

而葉問畢生的成就,是將詠春拳以原本秘而不傳的教授方式、調整為簡單通俗、顯淺明瞭的教授方式,開宗立派,成為一系名拳;後通過其完整的拳術課程體系、其子弟(包括梁挺、李小龍等)將詠春拳廣泛傳揚開來,蜚聲國際、載譽全球,為中華武術在全世界的發揚光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許多外國人眼裡,詠春拳取代了太極、少林等,成為“中國武術”之一。

所以從大格局上來看,葉問略勝一籌,從拳腳之爭上比個高下的話,只能從兩人的影視作品上分個高下,黃飛鴻的飾演者從李連杰到趙文卓都是實打實的全國武術冠軍,佛山無影腳腿法與詠春的拳法之爭,我更看好前者,孰強孰弱,大家可能心中都各有答案,和而不同就好!





虎克電影室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照字面意思理解則是指比武定勝負容易,拳腳之下見功夫,而以文會友則難分高下了。我們這裡討論黃飛鴻、葉問的武功高下,似乎有關公戰秦瓊的意味,但是若在歷史的縫隙中尋找線索,似乎還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

葉問

葉問一輩子和黃飛鴻沒有有過什麼交集,更遑論武功上分高下了。然而在19世紀末的廣東佛山,黃飛鴻卻是葉問師傅陳華順的平輩,根據陳華順後人陳國基講他們陳家的家史,據說黃飛鴻是葉問師傅的手下敗將,由於沒有任何佐證,說法頗為可疑。而葉問本人於別人交手的記錄也是寥寥無幾,無非是在街上與同伴拗斷巡警的一把槍,抗日時期與日本武士交手也是點到為止。

1928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武術被稱為“國術”,為官辦性質。中華武士會一批骨幹自天津南下,參與中央國術館的籌建。當時廣東省主席李濟深在南京觀看了由中央國術館組織的第一屆武術國考後,深感提倡武術對中華民族的必要,回到廣州後提議籌建兩廣國術館,而此時的葉問還在國民政府的花捐局(向妓院收稅)工作,所以他會出現在後面的金樓之戰中。

李濟深創辦兩廣國術館,最得意的事件就是“五虎下江南”,這“五虎”,包括自然門杜心五的徒弟萬籟聲,也是個國共兩黨通吃的人物。這次的“五虎下江南”,無論是報紙報道還是民間口述,北方拳師橫掃南拳界,南拳的橋馬功夫,還是適合於船戰或者水田狹窄的空間,跟不上北派拳法和腿法的速度和變化。李濟深組建兩廣國術館其實是和當時廣州分治有著密切的關係的。但是當時廣州本地武術家面對政府背景的兩廣國術館的建立則是另一個意見,此時的廣州本地武術家基本被精武體育會收編,於是便懷疑這是北方武師強龍壓境、裹脅收編南方武林搶地盤的的一個策略,就像當時南京政府之覬覦廣東政權的一個試探。

但是好景不長,一開始依靠國民政府某些高層資助的兩廣國術館,註定了難以擺脫政治的漩渦。兩個月後,國民黨內部紛爭,撥給武館的經費突然中斷,失去了經濟支持的兩廣國術館被迫解散。

兩廣國術館雖然解散,但是八卦掌、形意拳等北派拳師在廣東紮下根來,民間的武館蓬勃發展(可以參考電影《葉問》中的閉門切磋一段)。幾乎就在同時,五十多家武館掛起了招牌,前來習武的人越來越多,北派搶了南派的生意,故而有了金樓之戰,金樓之戰打的招牌是南拳北傳,實際上還是南北武術的較量。作為花捐局的工作人員,當時南派武術界公推的人物,葉問在這時候不出手就不合適了,但是高手介入的戰局,都是轉瞬之間定輸贏,後來怎麼過招,沒留下記錄。不過由此可知,葉問的介入給南派武師掙回了面子,而中華武士會,似乎就從此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了。

葉問和李小龍

黃飛鴻

黃飛鴻對後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電影方面,他的徒弟林世榮教出了個徒弟叫劉湛,那麼劉湛的兒子叫劉家良。劉家良15歲時,劉湛帶全家赴香港開設武館授徒,次年劉家良投身電影,出演路人甲之類的龍套角色。武館裡的人湊錢拍攝了“黃飛鴻”系列電影的前4部,功夫少年劉家良跟著父親,一腳踏進香港功夫電影最初的江湖。當然他不是演黃飛鴻,而是擔任龍虎武師及替身,偶爾會演一些反派角色。這時候的黃飛鴻的表演者是關德興,劉家良就一直這樣重複著他祖輩的故事。直到1992年,徐克執導的新派武俠電影《黃飛鴻》邀請劉家良去做武術指導,劉家良看到李連杰連南拳北腿都搞不清楚,面對吊著威亞飛來飛去的黃飛鴻,劉家良憤憤的說:“非叫我十萬洪拳弟子笑掉大牙不可!”,於是辭職不幹。後來《黃飛鴻》公映,徐克特地送了他和關德興兩張電影票,面對電影院裡山呼海嘯的掌聲,劉家良看著關德興,兩人默默無言。

李連杰與趙文卓扮演的黃飛鴻

少年子弟江湖老,到底誰是真宗師

清末民初,那個英雄輩出的傳奇年代,有許多外國拳師本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精神,為了中國的武術事業,不遠萬里的來到中國,並被中國武術家反覆擊敗。不過根據記載,這些中外武師交手記錄雖然有些值得商榷,但是有些記錄,還是值得一看的。

韓慕俠在1918年以八卦掌勝俄國人康泰爾;王子平在1919年以查拳勝美人阿拉曼、德人柯芝麥;孫祿堂在1921年以形意拳勝日本人板垣一雄,1930年又在上海一次打勝6名日本武士;佟忠義在1925年以六合拳勝日人山井一郎;王薌齋在1940年以意拳勝日人八田一郎、澤井健一;蔡龍雲分別在1943年和1946年於上海兩次打敗俄國人馬沙洛夫和美國人魯索爾。

下圖即蔡龍雲擊敗馬沙洛夫


一鳴歡樂影視


黃飛鴻:佛山無影腳+醉拳歷史上的黃飛鴻作為廣州十虎黃麒英之子,3歲就開始習武,盡得家傳功夫,年紀輕輕就憑藉一招佛山無影腳稱霸天下。

除了成名絕技佛山無影腳外,黃飛鴻還有一必殺技,那就是醉拳。在電影《醉拳》中,酩酊大醉的黃飛鴻總是一副“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的姿態,表面上爛醉如泥,可實際上卻跌撲滾翻收放自如,往往能在對手還在懵圈的時候,就將他打得屁滾尿流。

除了無影腳和醉拳外,黃飛鴻還十分擅長舞獅,可以說是習武之人中最擅長舞獅的。在系列電影《黃飛鴻》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和徒弟們參加舞獅大賽,雖然對手常常耍詐,想要故意絆倒黃飛鴻,但黃飛鴻反應迅速,總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

黃飛鴻武功雖高,但從不恃強凌弱,他還懷著一顆救世濟民的心,在寶芝林兢兢業業地為百姓們看病,深得百姓們的愛戴。

面對洋人的橫行霸道,黃飛鴻也從不袖手旁觀,常常靠著過硬的拳腳功夫去闖對方的龍潭虎穴,解救危難中的黎民百姓。

但武功如此高強,人品如此高尚的黃飛鴻也有缺點,那就是不瞭解女人。十三姨曾經多次向他暗示愛意,但他始終不明白十三姨的真實用心,還和她鬧出了不少笑話。

總的來說,黃飛鴻屬於那種全能型功夫英雄,拳腳功夫都特別擅長,反應能力也特別迅速,而且還有一顆救世濟民的心。缺點可能就是情商太低了,不太瞭解女人,在愛情上面缺少主動。

葉問:詠春拳和黃飛鴻傳統的功夫世家出身不同,葉問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七歲才拜師陳華順門下開始習武,直到三十餘歲才漸漸出名,是個大器晚成的武術家。

在系列電影《葉問》中,他總是身著青布長衫,一臉嚴肅,不管是面對家人還是外人,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他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是怕老婆,我是尊敬她。”

但外表儒雅的他一旦發起火來,那可堪稱史上最不好惹的功夫大師之一,很多對手都因為他的外表而低估了他的實力。葉問的王牌技能詠春拳講究以柔克剛,儘快制服對手,所以精、巧、快的拳腳功夫一樣不能落下。在電影《葉問》中,常常可以看到他似乎並沒有花多少力氣,就可以將招式凌厲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除了功夫高強之外,葉問身上還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從內地逃到香港後,一心想靠開武館解決生活問題的葉問遭到了當地老大的刁難,但他從不妥協,終靠著自己一身過硬的功夫闖出了一番名堂,建立了詠春武館。

成立詠春武館後,葉問十分注重人才培養,親自教授弟子詠春拳,以推崇詠春拳的發展。他的眾多弟子中,最出名的當屬李小龍,李小龍後來在世界武壇上的輝煌成功,也離不開葉問的諄諄教導。

綜上所述,葉問屬於那種“四兩撥千斤”的功夫英雄,講究以弱博達。另外,他的脾氣還算不錯,是那種不被惹急了絕不動手的暖男類型。更可貴的是,他還特別疼老婆,是難得的好丈夫與好師傅。









耳東Chen說電影


葉問,詠春拳一代宗師,佛山人士,家境富有,醉心武學,

黃飛鴻:無影腳加醉拳是他的絕技,佛山人士,開武館加醫館。葉問比黃飛鴻差了一輩,當時作為南北兩大高手,他們也沒有真正比過,但當年專業人士做了晚清十大高手排名,黃飛鴻排第三,葉問比黃飛鴻小40多歲,葉問算小輩,所以這樣算來黃飛鴻厲害一些。





趙真真


2018-11-19 回答

葉問 詠春拳一代宗師,佛山人士,家境富有,醉心武學。

黃飛鴻 無影腳加醉拳是他的絕技。佛山人士,開武館加醫館。 葉問比黃飛鴻與霍元甲差了一輩,黃飛鴻與霍元甲做為南北兩大高手,他們也沒有真正比過,但專業人士做了晚清十大高手排名,黃飛鴻排第三,霍元甲排第四。葉問比霍元甲小20多,霍元甲比黃飛鴻小20多,葉問算小輩,所以,這樣算來黃最厲害。

霍元甲最牛的徒弟是陳真。葉問最牛的徒弟是李小龍,黃飛鴻的徒弟很多,梁寬,林世榮,鬼腳七,但都不是很牛,徒子徒孫這輩裡劉家良跟他有些淵源。

徒弟裡最牛的是李小龍,李小龍演過陳真,陳真也算牛人,要不李小龍也不會演他。黃的徒弟都一般。所以從教徒弟這方面成就來說,葉問最厲害。


腦洞大開一一趣味推理


葉問是詠春宗師,看家本領是詠春拳。而黃飛鴻學習的是鐵線拳,工字伏虎拳等,尤擅無影腳,算是南少林一派的功夫。黃飛鴻出名時候是清末,是當時的“廣東十虎”之一。黃飛鴻在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時候就因為暴徒火燒“寶芝林”氣悶而死。葉問出名是在民國和解放初了,尤其是到達香港以後。所以黃飛鴻所處的年代也要較葉問為早。



小麒看電影


打不過!首先兩個人都是一代武學大師,葉問是因為教出了李小龍,自己本身的實戰水平如何我們不知道。而黃飛鴻是被聘請過當軍中當技擊教練的,這足以說明黃飛鴻的影響很大。況且,黃飛鴻不光是個武師,還是以為藥師,寶芝林專治跌打損傷。說白了,葉問從功夫上打不過,醫療條件也不足,所以說打不過!


偲叔學淺


我覺得都有贏的機會,也都有輸的機會。就像他們好多人問我,那你說少林拳厲害,還是詠春厲害,還是泰拳厲害?我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最牛逼的功夫,沒有最牛逼的門派,每個門派都有機會成為第一,哪一個門派都有機會被人打敗。如果黃飛鴻讓葉問近身了,我想還是葉問贏




139開心快樂秒


葉問(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原名葉繼問,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畢業於香港聖士提反學院。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黃飛鴻(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黃錫祥,生於佛山市南海縣,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清末民國武術家、中醫外科名醫、舞獅名家。十虎之一。

兩個人如果對打,黃飛鴻略勝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