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可是也正因為如此,《慶餘年》第二季所面臨的下行風險真的很大,這已經不僅僅是導演、編劇的問題,各方面的利益糾纏要比第一季複雜的多。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分析下目前的情況各位就清楚了。

《慶餘年》第二季目前已知情況:官方當初曾表示,《慶餘年》一共有三季,以第一季的體量來看,三季下來差不多有120集+,原計劃是打算五年拍完,所以與男主張若昀已經簽署了五年合同。但是,貌似目前出品方尚未與陳道明、吳剛老師等簽訂第二季合約。

《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慶餘年》第二季可能未知情況:

第一,人員可能會發生變數。為什麼呢,由於第一季劇集大火,口碑突出,第二季像0片酬出演的吳剛老師(陳萍萍),開始扮演重要角色的肖戰(言云冰),以及便宜又好用的田雨老師(王啟年)等,片酬都可能出現變化。現在已知陳道明(慶帝)第一季片酬2100萬,張若昀三季總片酬1億,第二季總片酬飈升估計已經不可避免。

《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當初吳剛老師不要片酬參演,完全是因為劇中有陳道明、於榮光(肖恩)二位大咖,與這兩人同臺飈戲的機會可不多見,因此接演了陳萍萍一角。但到了第二季,怎麼還可能繼續0片酬,就算吳剛老師願意,出品方也不能臉不紅心不跳地接受吧?另外,以肖戰的人氣,如果第二季戲份重,片酬估計也會與張若昀持平。當然還有郭麒麟,片酬上漲可能也擋不住。

《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而片酬上漲,支出加劇的結果就是,第二季可能面臨更多的植入和小劇場等廣告。當然,這基本不算事,最讓人擔心的是,第二季可能會因檔期原因換角,而在這部劇中,別說慶帝、陳萍萍、範建、王啟年等絕對不能換,其他一些二級主要角色觀眾也不希望看到被更換,若劇組完法保持原汁原味,自然會導演部分觀眾不滿。

另一點是,《慶餘年》已成爆款,自然會吸引資金聚集,對劇組來說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有“資本”想通過這部劇捧紅某個明星,讓其帶資進組,導致劇集出現“尬點”,這自然也會造成品質下降。

《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這就是所謂的“劇火是非多”。

第二,國產劇第二季“成功”無先例。所以說,這幾乎就是個“魔咒”啊,至少本人沒有相關第二季國產劇再火爆的印象。《愛情公寓》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不算,在國內開始形成美劇式“季劇”概念後,再沒有第一季成功,第二季也與第一季持平的情況。

《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目前跌入這個“坑”中的曾經爆火劇可不少,最直接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白夜追兇》,從第一季獲得9.0分的高口碑後,觀眾已經等了兩年多,第二季據說會在2020年上映,但具體時間至今未定,存在跳票可能,再加上“侵權”官司等問題,誰都不敢保證第二季能維持第一季同樣的高口碑。類似情況的還有《河神》,巧的是,也是2017年上映,也是2020年第二季可能上映。

《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長安十二時辰》也一樣,坊間有種說法,該劇其實是第一季、第二季一起播的。而且看過的人都清楚,《長安》前半部分節奏相當好,但到了後半部分,節奏莫名其妙開始變得有些混亂,劇集也莫名其妙地從36集變成48集。可以肯定的是,《長安》後期肯定把一些原本累贅而被剪輯掉的情節又“注水”了回來。若真將這部劇分為兩季,第一季值8.5分,第二季勉強8分。

《慶餘年》可能面臨的問題,類似《白夜》的幾率小,但類似《長安》的幾率要大。之前這部劇幾乎也是0宣傳上線,前期不火,自然品質什麼的做得相當好,以此吸引觀眾。現在已經火了,能不能繼續保持這部品質,真很難說。

《慶餘年》能打破國產爆火劇第二季必跪的“魔咒”嗎?

所以啊,對《慶餘年》這部劇集,觀眾其實一直都在提心吊膽,比如,看到編劇將“穿越”改成“前人類文明甦醒”後(為何這麼改的原因就不多說了),覺得坑太大,怕之後填不上而爛尾。好在這種擔心多餘了,結尾也相當精彩。但看到這麼精彩又充滿懸念的結尾後,真又開始擔心第二季不能保持這種品質了。因為前車之鑑磁多,實無成功先例。不過,“先例”就是用來創造的,希望《慶餘年》第二季真能打破這個讓人實在不爽的國產劇“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