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12月19日上午,一架看似尋常的F-2B戰鬥機從岐阜基地跑道上騰空而起,此時聚集在基地外的日本航空攝影愛好者發現,這架機號為63-8102的F-2B,左右翼下各掛載著一枚龐然大物,這正是已經從F-2翼下消失兩年左右的,曾經被部分媒體渲染為日版“航母殺手”的XASM-3超聲速空艦導彈!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63-8102號機是雙座型F-2B的第二架原型機,目前屬於飛行開發實驗團,左翼下是模擬配重彈,右翼下則為配備有一定設備的模擬彈,在新的增程型彈體亮相之前,目前的彈體可以提前對一些新的彈載設備進行試驗

實話實說,當XASM-3的模型彈2006年首次出現在F-2上的時候,由於當時人民海軍艦隊防空能力遠不如今天,所以吸引了相當多的關注也在情理之中。比如筆者此前就曾長期關注這款研製週期橫跨大半個平成時代的導彈,並在2017年做過一期關於XASM-3研發和試驗歷史的視頻: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2006年8月10日,XASM-3第一階段的發動機驗證飛行器配重彈在F-2上掛機試飛

在經歷了2016、2017兩年的頻繁試驗後,XASM-3於2018年初宣佈研發完成。但此後就有消息傳出,作為用戶方的航空自衛隊,對XASM-3的射程相當不滿,導致該型導彈至今尚未裝備空自的F-2機隊,更未獲得“XX式空對艦誘導彈”的列裝型號。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之前筆者曾寫過與XASM-3“射程危機”相關的內容

不過筆者當時曾評論稱,作為一種超聲速空艦導彈,儘管XASM-3射程不太理想,體積和重量也相對偏大(據稱戰鬥部威力也不佳),但如果湊合服役,多少能與現有的93式亞聲速空艦導彈形成一定的快慢搭配,總能補充一下目前日本略顯單一的空中反艦力量。那麼,這次XASM-3回到F-2的翼下再次測試,是忍無可忍的航空自衛隊終於覺得“總比沒有強”,而真的準備將它量產服役了麼?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遙想2003年,XASM-3開始研製的時候,“瓦良格”號是否會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仍是個爭吵不休的話題;而今日本這“航母殺手”還沒折騰明白,中國的航母倒是“殺”出倆來了

然而只要再一看這架F-2的單位隸屬,就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這真是量產服役的標誌,那麼XASM-3應該出現在4個裝備F-2的作戰飛行隊當中,而不是又回到了這架屬於駐岐阜“飛行開發實驗團”的102號機上;再不濟,也要先出現在駐濱松的航空自衛隊第1術科學校所屬的F-2上,才能代表它即將裝備部隊。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2017年,XASM-3開始進行發射試驗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就在同年,岐阜基地的F-2開始進行XASM-3的戰鬥掛載試飛,兩中兩近兩副油箱再加兩枚XASM-3,這種看上去已經很接近實戰的構型,當時很多人都覺得,XASM-3離裝備部隊終於不遠了

在筆者之前寫的關於XASM-3的內容中,曾提及日本有“軍圈大佬”“爆料”XASM-3低-低-低全程掠海彈道下,射程只有約55千米;同時,他還透露將在XASM-3上開發增程改型。果然到了今年8月,在防衛省提出的令和2年(2020財年)防衛預算草案要求書當中,再次出現的ASM-3不僅首次摘掉了“X”的帽子,還以ASM-3(改)的身份出現。看來日本軍圈大佬的消息還是靠譜。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一來距離2018年初宣稱研發完成已經過了快兩年,二來反正都要出“改”了,甭管裝備與否,索性把現有這個彈定型了事。這樣一來,XASM-3終於在防衛預算草案(上圖)和防衛預算概要(下圖)中都摘掉了“X”,所以我們從此以後也不說“X”了

12月20日,日本內閣敲定了包含防衛預算在內的令和2年財政預算,等待在明年初提交國會審議通過,而防衛省也在同日提前發佈了令和2年的防衛預算概要——以前通常是在國會通過之後才發表的。對比可見,在內閣批准之後的防衛預算中,ASM-3(改)的預算被砍了1/3,降低為103億日元(約合6.58億人民幣),不過再怎麼說,也算是正式確認了ASM-3增程改進項目。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儘管在日本人看來,這筆增程改進項目的錢顯然花得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宣稱“研製完成”的ASM-3的射程,已經無法滿足穿透假想敵的艦艇防空圈的指標也是不爭的事實

本月19日在岐阜基地正式“復飛”的ASM-3,也許正是和ASM-3(改)的上馬有著密切的關係。儘管理論上說,這份預算還要經過明年初國會的表決通過,不過一般這類項目都不大會在這個環節出問題,而且基本都會提前開始進行各類測試。比如ASM-3在2010年正式開始研製前,就已經進行過多輪的子系統試驗了。

縱觀日本的幾個下一代反艦導彈項目,此前採購的JSM空射反艦導彈幾乎是在F-35A上“專彈專用”;引進JASSM項目中,是否包括其反艦衍生型號LRASM仍不確定;自研的“島嶼防衛用對艦誘導彈”和“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彈”(從名字可見,日本有多少項目是指著“南西諸島防衛”這個概念拿錢的)又遠水解不了近渴。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儘管JSM不僅能在F-35上搭載,也能夠配合F-16使用,但目前看來,日本的JSM還是專為F-35A準備的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近年來日本防衛概算中出現過的“島嶼防衛用對艦誘導彈”和“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彈”,前者是一種隱身亞聲速遠程反艦彈概念,後者則是一種高超聲速滑翔導彈概念;從最近被“刺激”的情況來看,日本更傾向於選擇在後者的路線上進行型號化發展

所以在“將來戰鬥機”(也稱“次期戰鬥機”)F-3裝備前,還得繼續頂在空自反艦作戰一線的F-2機隊,除了接著等ASM-3改之外,好像還真沒有太多的選擇。只是筆者不禁好奇,ASM-3這樣一種尺寸已達6米以上的龐然大物,再行增程改進後,掛在F-2上會是什麼樣子。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都有人想到彩虹熊老師在小說《末法飛寇》中的這個設定了

說回這份新鮮出爐的防衛預算概要,相比8月份的防衛預算草案要求書,在本次預算概要的幾個大項開支中,首先,將“出雲”進行航母化改造的費用仍維持31億日元不變——這畢竟是“新日本海軍”正式走回航母時代的第一步。

新增的則是最近很多媒體報道的“次期戰鬥機”開發項目,金額111億日元(約合7.09億人民幣),加上綜合任務系統、遠程操作、人機界面等其他關聯項目則共約280億日元(約合17.8億人民幣)。雖然看上去數額不是很多,但此次日本計劃在防衛裝備廳專門設置負責“次期戰鬥機”的“裝備開發官”,所以這標誌著日本下一代國產戰鬥機,在經歷多輪DMU(數字模型)方案迭代,發動機原型機XF9-1試車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後,正式進入了實質項目推進階段。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雖然111億日元不算多,但這裡明確寫上了“開始進行戰鬥機總體的初期設計作業”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在此次正式“立項”之前,相關研製方還是進行了不少諸如試製件製造、子系統試驗等工作的;圖為一個實驗彈艙構件,根據F-3目前的方案來看,將採用左右並列兩個彈艙的佈局

2019財年因購買兩座“陸基宙斯盾”,而大幅上揚至3500餘億日元的彈道導彈防禦部分預算,此次倒是回落至了1100餘億日元。日本防衛官僚喜歡把來自半島的彈道導彈作為議論話題,不過鑑於目前海上自衛隊總共8艘的防空導彈驅逐艦編制即將完成全宙斯盾化,而陸上自衛隊的兩座“陸基宙斯盾”採購完畢,航空自衛隊的“愛國者”-3也已基本到位;因此除非日本在將來考慮更新對高超聲速導彈的防禦能力,否則,這些年來已經養活了不少“利益相關”官僚的反導預算,未來的大幅上漲空間並不是很多。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關於彈道導彈防禦的費用變化,通常有大件裝備採購的年份就會特別花錢,如新造盾艦或者採購“陸基宙斯盾”的年份

所以最近幾年保持穩定上漲的,那還是關於日本支付駐日美軍的相關費用。自2017財年以來,日本防衛預算中就多出了關於駐沖繩美陸戰隊移駐關島的費用,以及國內美軍基地調整遷移的費用,因此2017財年為駐日美軍直接支付的費用,就從2016財年的2000多億日元猛增至4000多億日元;而在2020財年,包含保障現有駐日美軍、移防關島美陸戰隊、美軍基地調整等的總費用達到了4600多億日元,佔2020財年防衛預算總額53133日元的接近9%。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無論是把普天間基地遷移至填海造陸出來的邊野古,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部分部隊撤回關島,包括防衛省剛剛在11月29日籤合同買下的、為美國航母艦載機提供起降訓練場地的馬毛島(替代偏遠的硫磺島訓練場),那都需要從日本防衛預算裡出錢

最後回過頭來說,雖然與“給爹買單”相比,“次期戰鬥機”的研發、“出雲”的航母化改造以及ASM-3(改)的研製這幾種外界關注度不低的項目,在日本防衛預算中佔比其實並不是很高;但考慮到研發項目通常不會在一個財年之內完成,所以作為一款改進型導彈,ASM-3(改)103億日元的預算其實並不算低;對比ASM-3在2010財年正式啟動總體研製時,當年的撥款僅有22億日元來看,更是如此。

重啟高超音速導彈,預研五代機和航母,“新日本海軍”要來了?

▲如果F-2只靠著93式(ASM-2)這種相當於鷹擊-83K的空艦導彈,繼續服役十來年的話,執行對海打擊任務只能越來越艱難,而F-2本身的數量也稱不上多……

撥出僅次於“次期戰鬥機”111億日元的經費、急不可耐地重啟的飛行試驗,日本顯然是希望ASM-3的增程改進能成為一個相對短平快的項目。雖然海對面那支一年下水9艘“中華神盾”的海軍,早已不是日本自己就能對付得了的,但其儘可能豐富對海打擊手段的舉動,仍然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