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五次北伐,威震魏國關中,魏國為何會先滅蜀國?

秦皇唐宗


剛剛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何曹丕置蜀國不聞不問,一個勁猛攻孫吳。現在又看到了諸葛亮北伐,威震關中,反而是魏國先滅掉了蜀國。

夷陵之戰後,蜀國已經是可有可無,魏吳基本不把它作為存在了。魏吳眼裡只有對手,彼此對決已經到來。

可由於曹丕伐吳的江陵之戰因為疫疾撤軍,另一次規劃的廣陵之戰也因為天氣嚴寒而作罷。曹丕英年早逝,再也沒有機會討伐孫吳。

令魏吳沒有想到的是,蜀漢利用這個戰略機遇期,鹹魚翻身。經過諸葛亮五年苦心經營,蜀漢緩過來了,還紮紮實實嘚瑟了一把。這大出曹魏意料,打了曹叡一個措手不及。

公元228年,諸葛亮在曹丕病逝兩年後,開始了伐魏。

由於曹魏根本沒有想到蜀漢還膽敢主動進攻,得到蜀漢進攻的消息,大臣們都很懼怕,可年輕的曹叡卻很開心。說:“正愁蜀漢龜縮在山裡不出來,不好收拾他,現在出來了正是我打敗他的好時機。”

朝中的大臣尚且害怕,就更不用說近十年毫無戰事的西北州郡,疏於防禦,聽說諸葛亮大軍北伐,自然更加懼怕。

諸葛亮屯兵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投降了諸葛亮。諸葛亮初次出兵,可謂是威震關中、隴右。

這跟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一開始水淹于禁七軍,威震華夏;劉備發動伐吳之戰,一開始勢如破竹一樣,在對手毫無防禦的情況下,取得戰役初期勝利,這算不得啥。

常言道,奶胖不算胖。蜀漢所有的戰事包括前期的漢中之戰、襄樊之戰都是突然襲擊。看上去氣勢很雄壯,三板斧之後,也就偃旗息鼓啦。

諸葛亮也一樣,由於安排馬謖守街亭這一重大戰略失誤,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很快就失敗了。之後的歷次北伐,也幾無大的收穫。

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次北伐,屢屢無功而返,充分暴露了蜀漢勢力嚴重不足。

諸葛亮病逝後,蔣琬、費禕主政時期,認識到了蜀漢的不足,幾乎沒有挑起對魏國的戰事。魏國延續曹丕時期的策略,還是把東吳作為主要的對手。

姜維主政時期,又重新拾起了諸葛亮的衣缽,更加頻繁的伐魏,姜維就是典型的“狗不咬用棍搗”的套路。

魏國不討伐你,你惹他幹嘛呢?

等魏國跟吳國決戰的時候,你背後弄他一下。吳國不亡,蜀漢就安全。

但姜維屢屢北伐,把蜀漢的國力徹底拖垮啦。

既然吳國不好對付,那就先把蜀漢滅了吧。蜀漢已經僥倖多生存了四十年,再存在下去,不說魏國,就連劉禪自己也沒情緒啦。

之所以曹丕置蜀漢於不顧,先滅吳國,是因為魏國在實力上有滅掉吳國的可能。只要吳國一滅,蜀漢就會繳槍投降。

但曹丕依然不走運,屢屢遇到意外情況的發生,沒有實現自己的意願。

試想一下,夷陵之戰後,曹丕隨便派遣一員大將,從漢中出兵就會滅掉蜀漢。那時的諸葛亮已經無能為力,再組織像劉備那樣的漢中保衛戰啦。但曹丕過於輕視蜀漢,沒料到諸葛亮沿襲了劉備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居然鹹魚翻身啦,這也是歷史的偶然性。

等司馬昭騰出手來,決意要消滅蜀漢的時候,蜀漢就在劫難逃啦。

曹丕先滅吳再滅蜀,跟司馬昭先滅蜀後滅吳,都是很正確的戰略,只不過司馬昭比曹丕運氣好一些而已。除此之外,沒有根本區別。


豹眼看歷史


獨自諸葛亮死後,開始走向衰落。繼續執政的費禕、蔣琬,雖無大的作為,尚維持相對安定局面。姜維五次北伐(二五三一一二六三年),勞師無功,卻消耗掉大量人力物力,國力更衰。尤其是由於後主劉禪的寵倍宦官黃皓,政治極端黑暗,內部矛盾加劇,姜維雖身為大將,也被排擠到沓中去屯田。

二六三年魏國司馬昭派鄧艾、鍾會率十八萬軍隊南下攻蜀,偷渡陰平小路直搗成都,劉禪率臣投降,蜀終於滅亡。

有詩為證:

孔明六出祁山前,

原以隻手將天補。

何期歷數到些終,

長星半夜落山塢。

姜維獨憑氣力高,

九犯中原空劬勞。

鍾會、鄧艾分兵進,

漢室江山盡屬曹。


鄉村牛兄


是形勢決定了魏國一定要先滅亡蜀漢,而後再消滅孫吳政權的。這是為什麼呢?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在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國家是蜀國。無論是從地盤對比上,還是從人口和財力、物力對比上,蜀國都是最弱的。而且正是因為蜀國人口少、財力弱、地盤小,所以其持久作戰能力也不會太強。而吳國在實力上雖比魏國差,但卻比蜀國強。吃柿子要撿軟的捏,所以魏國當然要先消滅蜀國這個較弱的對手,然後再利用蜀地的有利地形對東吳實行西、北兩面夾擊了!

(魏、蜀、吳三國疆域圖)

其次,蜀國的實力本就弱於魏國,但卻一直以正統自居。因此蜀漢政權便一直希望能夠消滅曹魏,重新入主中原,並最終消滅東吳,再度一統天下。於是就有了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行動,其後又有了姜維九伐曹魏的戰爭,而這些戰爭行動卻並沒有奪取中原寸土,反而透支了蜀國國力。故在諸葛亮北伐時期,便有了《出師表》中所說的“益州疲弊”的後果。到了姜維九伐曹魏的時候,蜀國己經是疲憊不堪,國內百弊叢生了。故而這個時候,正時曹魏“趁蜀病,要蜀命”的最佳良機,因此魏國才會大舉興兵滅蜀。

(忠誠的化身——諸葛丞相)

最後,蜀國的核心統治區域在益州,漢中是其門戶,而南中雖然遼闊,但卻因經濟發展落後,部族關係複雜,所以並非蜀漢政權的大後方。因此真正留給蜀國的戰略迴旋空間並不大,所以對魏國來說只要拿下了漢中與成都,則消滅蜀國的戰爭便是大局已定了!況且此時的蜀國不僅國力已衰,又兼內部人事不和。因而已經喪失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立國條件中的“天時”與“人和”,只是憑著地利在苦苦支撐罷了!而地利卻並非是無法突破的,因為再好的地利也要靠人來守護!因而魏國在扳著手指計算了一番後,還是做出了滅蜀的決定!

綜上所述:即便是沒有鄧艾偷渡陰平奔襲成都的行動,蜀漢政權仍然是難以長期和鍾會在劍閣對耗下去——蜀主劉禪仍將會在內外交困之下難以堅持下去,最終仍將在偷降派的慫恿下,向魏國投降了事!

(末親政時的蜀主劉禪——小名鬥鬥)


北疆同心


柿子撿軟的捏,夷陵之戰後蜀國便成了三國之中的“軟柿子”,只有一州之地,實力在三國之中墊底;再加上蜀國後期人才凋敝、青黃不接,給了魏國趁虛而入的機會。蜀國羸弱,於是便成了魏國的首選。

第一、蜀國後期,由於內政昏庸,外無良才。姜維北伐,由於無人輔佐,戰術戰略不當,導致兩次北伐失敗,也耗損了大量的兵力,導致蜀國一片混亂。

第二、蜀國具有威脅性,易守難攻。如果蜀國北伐,突破了魏國的防線,就可以直逼中原腹地,甚至可以佔據長安,威脅魏國的後方。所以先滅蜀,是因其弱,更主要是蜀國對魏國後方的危險性太大。

第三、夷陵之戰,蜀吳兩家的關係沒有以前那麼緊密。但是蜀國高層也清楚,蜀吳聯合才能對抗魏國。所以魏若攻吳,則蜀必攻魏;但魏若攻蜀,吳卻未必救蜀。

第四、從地理位置來說,要想攻打吳國就必須從蜀國入手,從巴蜀長江上游順江而下,渡過長江直達東吳,這樣就容易的多。

第五、吳國後期偏安一隅的心思比較重,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具備發展大規模軍隊的實力,只能依託地理環境與魏國硬耗。

所以無論從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魏國必然會先滅蜀國,在吞吳國。


巴陵人說歷史


本人拙見認為蜀國的滅亡從關羽失荊州後就已經註定,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因為荊州的地理位置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自古都是兵家爭奪之地,而蜀國失去荊州後就等於沒有了進攻中原的中轉站了,從而導致補給線拉長,更加的消耗國力!使曹魏達到以一國敵一域的目的,最終拖垮蜀國,而諸葛亮堪為“人精”,已經看清形式,如果這樣與魏朝耗下去,對蜀國是很不利的!所以在一次次不聽眾人的勸阻下,而出兵北伐,雖然中間都有小勝,但都因為種種人禍、天災導致最後無功而返,而蜀國當時人口本來就少,又是剛經過戰敗的國家,兵糧還很少,蜀道又艱險,運送物資又須要大量人力物力,這對西蜀來說是一項沉重的負擔,令西蜀的國力發展十分緩慢。使蜀國很快衰弱,最終走向滅亡!


  • 而大家都知道諸葛亮通曉天文,諸葛亮分析情勢也深知以一國敵一域勝算不大,如果不北伐中原的話,蜀國的滅亡會更快,從諸葛亮寫給後主的《後出師表》中“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可以看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大批劉備從中原各地帶來的文武已經逝去很多。若再不趁著這批精銳尚未死傷殆盡,積極北伐。等到這一批精銳盡失,恐怕想北伐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矣!所以諸葛亮才會數次勞而無功,卻還是要力主北伐。也是希望趁著蜀國力量尚強的時候能僥倖取勝,因為戰爭的事誰也不能穩操勝券!可以見得這就是天意!而諸葛亮一介凡人豈能與天鬥?所以最後就連諸葛亮自己都累死北伐途中!而諸葛亮死後,蜀國更無人可用,再加上後主劉禪的無能,最後被魏朝一個鄧艾從天而降,就把蜀國給滅了!


  • 總結:與其說是魏國滅了蜀,不如說是蜀國後主不思進取,消怠滅亡的!
以上為本人拙見,請大家多多指教!感謝支持

學之海


高平陵之變後,曹魏宗親被司馬懿父子連根拔起,自此以後軍政獨攬,乾坤獨斷,統治勢力日益穩固。司馬昭接替司馬師擔任大將軍以後,由於擅權結黨,為魏帝曹髦所惡,曹髦暗中交結大臣,意圖親自討伐司馬昭,但事情洩露,被司馬昭手下所殺。司馬昭雖然專權跋扈,卻堵不住天下士人悠悠之口,為了轉移焦點,司馬昭急需對外戰爭來提升自己的威望。

曹魏政權一直奉行的軍事戰略是“先蜀後吳”,魏文帝曹丕就曾經三次大規模的進攻東吳,曹叡也多次對孫吳用兵,並在淮南地區實行屯田並部署重兵。那麼司馬昭為何會先攻打蜀國呢?這背後有著深刻的歷史地理以及現實因素。

一、蜀多山地,山地作戰便於重點突破

從軍事地理的角度來看,蜀漢佔有四川盆地,漢中盆地以及秦嶺山脈,地形險要,確實易守難攻。而正因為地形的因素,蜀國不可能全面設防,阻擋魏國的大軍,只能在險要的關隘重點防禦,拒險而守,等待魏軍主動撤軍。這意味著,如果蜀軍的防禦出現紕漏,或者兵力不足,那麼魏軍便可趁虛而入,只要一點突破,便會像尖刀一樣直插腹心,防禦的蜀軍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此外,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先蜀後吳有利於更快統一。歷代軍事將領都認為川蜀是“喉衿之地”,打下蜀漢,便可大制舟楫,大興水師,順流而下,高屋建瓴,荊楚吳越之地便如同探囊取物,正如司馬昭所說: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

反過來看,如果魏國先攻打東吳,難度係數便會加大。首先攻打吳國,需要大量的舟楫,而北方領土為主的曹魏並沒有,也沒有合適的造船基地。曹丕三次大規模進攻無功而返,只能留下“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的臨江之嘆。

其次,自古滅江南,一定要先渡過長江,而橫渡長江,從下游進攻的難度很大,還容易被東吳水師切斷補給線。如果“先蜀後吳”,便能佔據長江上游,不僅方便訓練水師,還可以從多個方向進攻江東,江防數千裡,備多力分,很容易被大軍輕易突破。因此,先拿下蜀漢,從地理角度更方便對吳作戰。

二、吳強蜀弱,先弱後強較為容易

從蜀國和吳國的國力對比來說,天下十三州,蜀國僅一州之地,三國之中,蜀國最為弱小。在古代,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更多的兵源以及稅收,而蜀國帶甲將士僅十萬,民眾九十四萬,況且多山地,經濟發展水平低。反觀當時的吳國,隨著北方人口的南遷,江南地區的開發,人口增長很快,城市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士兵二十三萬,民眾二百三十萬,實力遠超蜀漢。

更為重要的是,蜀國國小力弱,諸葛亮在世時還能勉強維持,諸葛亮死後,姜維多次北伐魏國,不僅勝少敗多,還大大的削弱了蜀漢國力,史載“維數出兵,蜀人愁苦”。不僅如此,後主劉禪昏庸無能,宦官黃皓擅權作威作福,政治腐敗,邊備不修,民力困頓,蜀國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正如魏國討蜀詔書所說:

“蜀,蕞爾小國,土狹民寡,而姜維虐用其眾,曾無廢志;往歲破敗之後,猶復耕種沓中,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命。”

而當時的吳國,吳景帝在位期間,輕徭薄賦,心憂百姓,名臣陸機評價他“景皇聿興,虔修遺憲,政無大闕,守文之良主也。”孫氏父子三代經營江東,如果魏國興兵來犯,必然會迎來舉國抵抗,再加上東吳有著足夠的戰略縱深,如果對吳戰事陷入膠著,便會給蜀漢以可乘之機,造成隴右以及關中的危局。

三、蜀漢的邊防部署出現漏洞

蜀國的地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漢中、四川盆地以及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並且這幾個地區不是橫向分佈,而是縱向漸次,對蜀作戰,方便分兵實行碾壓推進。而最先承受魏軍軍事壓力的便是漢中之地,蜀國太守曾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由此可見,漢中的防禦對於蜀漢至關重要,漢中被突破,益州危在旦夕。

劉備時代,蜀漢在漢中的防禦部署,是實行拒敵於外的戰略,派兵駐守漢中外各關隘要點,堅守不出,魏軍久攻不下,糧草斷絕,便會自行退去。姜維接任大將軍後,認為在漢中外實行重點防禦,雖然不會失敗但是難以大勝,因此姜維改變了漢中的防禦體系,實行誘敵深入擊其惰歸的邊防策略。

敵人進攻時,漢中各外圍要點“斂兵聚谷”,退守漢、樂二城池,放敵人進入漢中盆地,以逸待勞,敵人攻關不克,野無散谷,自然退卻。蜀軍等到魏軍退卻時全軍出擊,協力進攻,魏軍自然大敗。但是這個戰略的核心在於,蜀軍需要抵擋住魏軍的前幾波進攻,不能讓魏軍拔城掠地,因此在漢中防禦,需要配備蜀軍的主力部隊。

可是姜維得罪宦官黃皓後,為了躲避禍患,便藉口準備北伐,主力部隊遷移到沓中屯田,而這就造成了漢中的防禦空虛,對於這一點,司馬昭看得十分清楚:

“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閽,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

最終,魏國三路大軍攻打蜀國,而司馬昭為了牽制住在沓中的姜維主力,派遣三萬人從狄道截斷姜維歸路,雖然最終姜維得以與蜀漢援軍回合,把守劍閣,卻沒有時間和兵力堵住全部缺口,給了鄧艾鑽空子的機會。

“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城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

鄧艾知道蜀軍主力全在劍閣防守,益州空虛,便偷渡陰平,如神兵天降般來到巴蜀平原,長驅直入,擊殺蜀軍將領諸葛瞻,佔領綿竹,劉禪自知退無可退,成都難受守,只能開城投降。蜀漢防備劍閣的軍隊回援成都,在路上得到劉禪投降的消息,只能留下“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千古之嘆。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讀史方輿紀要》

3、《三國時期國家關係的地理闡釋》

4、《魏晉南北朝經濟研究》


大話說史


諸葛亮五次北伐是不假,但是有沒有威震關中就很難說了。這裡插一句題外話,關羽水淹七軍,那才是真正的威震華夏,正如徐晃所言:君候一戰威震華夏,晃不勝歎羨。

至於蜀漢北伐,其中第一次確實給了曹魏很大的震撼。首先曹魏確實沒有想到諸葛亮能這麼快速的打過來,第二,最開始諸葛亮故意部下疑兵,使得魏國方面一時間無法適應。但是,街亭失守。一切都歸零。

至於後來的幾次北伐,這個歷史上是有評價的:諸葛北伐,積年無果。這個評價不是在貶低諸葛亮,而是對他的一種讚賞。之所以北伐無果的原因就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導致蜀軍的後勤有極大的困難。第二,魏國的策略非常正確,一個拖字訣就可以了,極品烏龜殼戰術,讓你們餓著肚子回去。

所以說諸葛亮北伐對於魏國並沒有造成致命性的傷害,但是對於蜀漢本身消耗其實很大。

當時整個蜀漢人口大約90多萬,其中士兵是10萬;這是一個什麼感念,9個人養活一個兵呀,這個比例已經是極度的高。相當於大家產的糧食都得用去打仗。這也是後來有人提到,蜀國民眾,面有菜色的原因。

至於後來為什麼蜀國最先滅亡,原因 就是,國弱民貧,內務肱骨之臣罷了。


嘉佳小博士


打打殺殺毀世界,時事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文官一支筆,武官走一七,文強國興,事是求實謀發展,文強理論實現相結合,而不是坐在家中讓別人傳信,事情經過一傳十,十傳百變味,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難得真情難復興,現在網絡時代,人類復興是順自然,人人評壞好壞,好的自然吸收,壞的淘汰創新,好人育好人,人人都平等,權力用在陽光下,留名留利自己定,好人好事傳千里,壞人壞事人人恨,文強國興,主席謀福人人享,各國元首並肩行,謀福人民最光榮,人人歡迎人人敬,人類合作享太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目標!


捨得94661


我的答案:雖然諸葛亮曾經數次北伐,震懾曹魏,但在他死後的二十多年裡,蜀國的自身綜合實力,始終在走下坡路。而魏國,卻在司馬家族的手裡日益強大。滅掉最弱的蜀國,只是順勢而為,也是分久必合的歷史規律。

天下十三州,蜀國只得其一

想要持續發展,地盤必須大。地盤大了,人口相對會多,經濟、軍事的發展,都離不開充足的人口。天下十三州,曹魏九個,東吳三個,蜀國只有區區一個益州。隨著三國相持的時間不斷增長,實力的差距也逐漸拉開,最終地盤的大小成了綜合國力的排名。

地盤過小是蜀國的先天劣勢,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對這種劣勢心知肚明,因此屢次北伐,並征服南中地區。一系列軍事行動,吞併魏國一統天下只是最終目的,而直接原因則是為了改變蜀國人口過少和統治區域過小的窘境。沒有足夠的統治區域,相對的發展空間就會變得很小,長此以往,蜀國國力必定落後於曹魏與東吳。這也是諸葛亮沒有等著“天下有變”的時機,便急於北伐的原因。

可惜了諸葛亮的吞魏之志,天不遂人願,到死,他也沒能為了蜀國更進一步。面對強大的魏國,蜀軍已然困難重重,加之自身交通的不方便,軍隊與軍需運輸步履維艱,數次北伐,皆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從民安定而後用之,到連年北伐蜀人愁苦,蜀國經濟軍事全面衰退

前面說了統治區域的問題,地域的侷限性導致蜀國經濟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諸葛亮時期,整合了南中地區,促進了蜀國商業、農業的發展。雖然“無歲不徵”,但本著“民安定而後用之”的前提,國家內部基本保證了收支平衡,人民生活相對穩定。



諸葛亮死後,姜維連年北伐,然而蜀國的經濟形勢已大不如前,常年的軍事作戰,國力下降,已經達到“蜀人愁苦”的局面。不得不說,姜維的軍事才能雖然不錯,但對國家的整體把握能力,實在不如諸葛亮。

經濟的衰退必然導致軍事力量的倒退,地域的侷限性,註定人口上相對於魏吳的落後情況。諸葛亮一出祁山,僅北伐兵力就有十萬。可是蜀國滅亡的時候還剩多少軍隊呢?全國兵力只有“士十萬二千”。相比之下,魏國軍事力量卻有增無減,滅蜀前夕,“徵四方之兵十八萬”。

經濟和軍事上的全面落後,加速了蜀國滅亡的結局。

魏、吳以士族門閥為人才來源,蜀國人才凋零

劉備在荊州時,劉表的下屬大多歸附了他。諸葛亮也憑藉其自身能力和魅力,招攬了一些人才。可是劉備和諸葛亮死後呢?蜀國沒有了這種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前來投奔的人也少了,而蜀國本土也沒有太多有用的能人。

而作為蜀國敵人的魏國和東吳,則以門閥士族為基礎,軍政人才儲備充足。朝堂軍隊沒有足夠出色的人才,長此以往,政治決策和軍事行動的有效性,必然受到影響。最終形成了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尷尬處境。

綿竹之戰,蜀國人心崩潰

為了一舉殲滅蜀國,司馬昭分析過去失敗的經驗,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一方面大力征收士兵,保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另一方面暗度陳倉,建造大船,營造伐吳的假象。其實,經驗豐富的姜維已經看出了司馬昭的意圖,上表劉嬋提醒他早作防範,並對佈防做出了具體建議。可惜,天要亡蜀國,朝中奸臣當道,國主昏庸。劉禪聽從奸臣黃皓的建議,完全沒有理會姜維的警告。

魏國大軍浩浩蕩蕩,開伐蜀國。經過漢中之戰和綿竹之戰,蜀國上下人心渙散,再無抵抗之心。魏國大軍雖然佔領了綿竹關,可以直取成都,但蜀國並未喪失抵抗的軍隊。兵力雖在,人心卻不在了。隨著諸葛瞻的戰死,諸葛家族對蜀國上下的積極影響力,變成了整體的恐慌。百姓逃到山裡,群臣慌亂,有的主張逃到南中,有的準備投奔東吳。面對人心渙散的蜀國上下臣民,劉禪不得不好好考慮了。戰,已不可能,沒有戰心,如何能贏。逃,也不是長久之計,魏國強大,逃到哪最終都會被吞併。不如直接投降魏國,還能保住身家性命。劉禪雖然昏庸,但卻不傻。他的選擇,在當時的形勢下,已是最好的決策。

結論

蜀國的滅亡,有先天特殊的侷限性,也是後期一系列決策失誤的結果,最終導致蜀國綜合國力持續衰弱,遠遠落後於仍在向上發展的魏國。政治上劉禪昏庸,黃皓等奸臣禍亂超綱。諸葛瞻才能不足,沒有發揮正面作用。姜維屢屢北伐,加速了蜀國經濟的衰退。可以看出,蜀國的滅亡,並不是一個或幾個人的原因。無論從政治、軍事、經濟、人才儲備各方面分析,蜀國都在走下坡路。面對日益強大的魏國,蜀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執古論今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是因為經常與蜀漢交戰,魏國才得以隨時關注,蜀漢的底細,諸葛亮五次北伐之後,國力可以說杯水車薪,民生凋敝,人才匱乏,不可否認的是,由於諸葛亮這個大樹,太好乘涼,樹下的小苗,都長得歪瓜裂棗,沒有一個可堪大用,上至皇帝劉阿斗,下至平民百姓,都是無所適從的狀態,劉阿斗更是痴迷於諸葛丞相,前前後後,諸葛丞相囑咐誰,他就賴上誰了一樣,言聽計從,沒有應該有的主見,主意,國力如此,姜維還要伐魏,劉阿斗都依從,可鄧艾翻山越嶺,打到家門口了,要自己動腦子了,劉阿斗只好宕機,一股腦的徹底投降,蜀漢滅亡,不在劉阿斗,真真正正,是諸葛丞相時期,就開始的。

一,諸葛亮自知,北伐不能為而為之。

這是為了以進為退,主動討伐,以攻為守,然而,結局卻是越打越弱,原因就在於蜀漢連續征戰,沒有適當休養生息,沒有放手讓新人鍛鍊,結果,糧越打越少,只能去偷搶,人才越戰越少,無人可用。


二,諸葛亮太過剛正不阿,軍法軍紀過於嚴厲。

一次失敗,就斬了自小培養的馬謖,難道是想讓她當自己的替罪羊麼?過於嚴苛,結果就是無人可用,無人敢用,大小事務無人敢擔責,結果就是人才接不上梯隊,國家猶如以卵擊石


三,過於算計細節,論要害與否,都細細盤問

一個送糧食的小官,晚送了,本該斬殺,又愛與李嚴的面子,沒有動手,這樣事例還是很多的,過於算計細節,讓子午谷之謀,荒廢,子午谷之謀,對於魏延來說,實事求是的講,還是有一定的實施可能性的,魏延為將多年,他敢放手一搏,你諸葛亮再小心,也應該知道,勝負乃兵家常事,輸不起的話,還打什麼仗,應該好好休養生息才是,弱者既然不能一擊斃命,跟強者耗,拼實力,難道不是隻有失敗一個結果麼?


四,存亡之秋,卻不注重國之根本

對於魏蜀吳,無論哪國,皇帝都是關鍵的關鍵,十年植樹,百年樹人,你諸葛亮既然是你不自取,為何走向了獨攬大權的道路,你既然獨攬大權,劉阿斗心思你不知道,反覆招你,班師,竟然愚昧的從了,知己給自己找彆扭,反觀曹魏,曹操選人,還是深思熟慮的,接班人都是需要培養的,而諸葛亮彷彿蜀國就他一人是活著的一般,以一個人的意志貫穿全蜀國,大樹是好乘涼,大樹沒了,怎麼乘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