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能打過顏良文丑嗎?

衰默


《三國演義》中,最被低估的兩位名將便是顏良和文丑。這二位雖然名氣響亮,但出場並不多,且在曹操和袁紹的關鍵之戰中表現實在是太辣眼睛,都在五招之內被關二爺解決掉。但這真的是顏良文丑二將真實的水平嗎?可以肯定地說,絕對不是。

顏良文丑二人 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虎牢關。當時十八路諸侯被華雄打得毫無辦法,身為盟主的袁紹感嘆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若一人在此,何懼華雄?”在看到華雄真實水平之後,袁紹依舊敢肯定地下結論,顏良文丑其中一人,便足以擊敗華雄,可見這二人絕非等閒之輩。此後,二人分別出場過一次。顏良出現是在袁紹奪韓馥冀州之時,當時韓馥與袁紹會面,其部下欲偷襲袁紹,結果被演練瞬間反殺;文丑則出現在與公孫瓚大戰之時,文丑追趕公孫瓚,結果趙雲殺出,與文丑交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而後各自退去。

從曹操袁紹大戰前,顏良文丑二人為數不多的出手來看,此二人的水平絕對擔得起天下名將的稱號。

曹袁大戰中,顏良作為袁紹陣營的第一名將,先行出戰,叫陣於曹營。曹操帳下將領宋憲魏續相繼出戰,結果都被顏良三回合內斬於馬下。宋憲魏續二人絕非真正意義上的炮灰,此二人原先在呂布帳下被重用,得到呂布的重視,因此可以肯定二人都是有一定實力的。但這樣兩位將領在顏良手下走不了三回合,幾乎能夠看出顏良的厲害。而後徐晃出戰,二十回合之內被顏良大敗,逃回本陣;顏良死後,文丑繼續出戰,曹營中張遼首先出戰,結果被文丑射傷,徐晃接著上,二十回合之後徐晃“料敵不過”,敗歸本陣,可以稍加推測,在場面上,徐晃和文丑的差距是相當大的。

而徐晃在未歸順曹操之前,曾經與許褚交戰,五十回合勝負難分。若以徐晃為參考系,則許褚頂多高出徐晃半分,而顏良和文丑幾乎甩開了徐晃一個檔次。自然,若許褚對上顏良文丑中任意一位,都會大敗而歸,毫無勝算。

可惜的是,這兩位當世名將,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被關二爺一刀斃命,由此成為了“名氣大於實力”的代表。但如果真正面對面作戰,關二爺未必敵得過顏良文丑中的任意一人。


庭州行者


許諸能打過顏良,文丑嗎?

我說能,許諸能與馬超大戰三百回合,而且夜晚挑燈再戰,脫掉盔甲,要知道盔甲是幹什麼的,是用來擠擋刀槍箭的,而許諸脫掉盔甲說明他根本不懼對方兵刃,可以說是半斤與八兩的關係,放眼整個三國無論是三國志,還是演義,誰能在一招之內斬了馬超,呂布也辦不到,其他任何人不值一提,而許諸與馬超上下難分,這裡可以說許諸的武藝非同小可。

那麼說曹操這麼多大將為什麼不應戰顏良呢?

曹操能活捉呂布,把關羽打得全軍覆沒直到投降,就怕一個顏良不成,其實不然,劉備兵敗寄袁紹之處,而顏良斷定關羽肯定不會出手,若關羽出手難道不顧劉備等眾人的性命不顧嗎?這也就是曹操不讓自己部下出手,讓關羽出手的目的,曹操想讓袁紹滅了劉備一族,免得以後來於他爭天下,智者千慮還是忘了劉備是逃跑專家,跑了,袁紹想殺劉備而晚了,以顏良的武藝關羽能一刀斃命嗎?

有人說關羽馬快,從幾百米衝過來,顏良眼睛瞎呀,那除非馬的速度與子彈相同還可以解釋得通。

演義裡誰與誰打幾個回合有些是扯犢子,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盡茶餘飯後閒聊,有多少可信度,牛頭不對馬嘴的地方多了去了,要這樣說,黃忠,龐德都與關羽大戰百餘回合,而黃忠,龐統能秒殺許諸,馬超了,羅貫中作者手法要抬舉誰必須弄幾個做犧牲品,也可以憑空弄幾個人出來,例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根本是無影的事,要知道魏國的典韋,許諸,五子良將並非吃素的,而文丑死在與曹作戰的亂軍之中,並非那麼誇張,閒聊!




9紫氣東來


許褚能打過顏良、文丑嗎?答案很簡單,可不能直接說,直接說了,文章太短沒紅包拿!

先說顏良,袁紹的先鋒官,在十八路諸侯被華雄阻在汜水關,袁紹就隆重推出了顏良、文丑,說有一人在,可敵華雄。白馬坡前,顏良真正開始展現實力。呂布八健將之一的宋憲領命出馬,僅三回合被顏良斬落馬下,急於給宋憲報仇的魏續緊跟著出馬,一個照面就又被砍殺。曹操不能總借敵手消除異己了,於是嫡系大將徐晃出馬,奮力戰了20回合,落敗回陣。

文丑是替顏良報仇去的,之前故事裡,文丑和趙雲曾戰過五、六十回合平手,這次出馬,用箭術兩射張遼,使張遼沒單挑就失去了戰鬥力。又是徐晃和文丑單挑,結果徐晃再敗。這樣看顏良、文丑真差不多。

題主所問許褚能否打得過顏良文丑,有了徐晃作標尺就好衡量了,因為徐晃尚在楊奉手下時,曾和許褚交過手,兩人大戰50回合平手。曹操因愛惜徐晃人才難得,不想硬拼而鳴金招回許褚,這樣可以理解成許褚應強於徐晃,但分出勝負,許褚還得發狠硬拼,決出勝負應在百十回合。這于徐晃20合左右就認輸而退比,許褚最多也就在50合內就會敗了。

這是類比法,再看曹營的評價。徐晃輸陣後,曹營眾人皆認為能打敗顏良的,只有被曹操刻意留在許昌的關羽。不管許褚當時在不在曹操身邊,都沒人認為許褚會贏,許褚投曹操後,開始時並不主要是曹操保鏢,每每是被用來衝鋒陷陣的,武力多強,曹營都有數。

好了,可以說答案了,許褚決對贏不了顏良文丑。





淨月暖陽


顏良雖然20合打敗徐晃,但這隻能說他強過徐晃,徐晃不是超一流,而顏良唯一一次和超一流的關羽對決就被一刀秒殺,古城會關羽卻沒被張飛秒殺,所以說他強過許典黃龐這些人,沒有說服力,畢竟沒交過手,你不能說徐晃50合平許褚,顏良20合敗徐晃,就說顏良一定強過許褚,作者只不過為了襯托關羽,讓顏良威風了一把,顏良只是對一流的徐晃戰績很好,面對超一流的關羽立馬原形畢露。

還有說顏良打敗徐晃,許褚不敢上的,作者整章都沒提許褚,憑什麼說許褚一定在曹操身邊,而且不敢上呢?作者沒有寫,你不能隨便亂想吧。再說,馬超第一次和曹操交戰,打得曹操“割須棄袍”,許褚也是一直沒露面,是不是也是許褚“怯戰了”?

再看袁紹的評語,顏良文丑是鹿,關羽是虎,袁紹的話也就是作者的話,這就是作者給出的武力定位,可知這倆人和關羽差距很大,而關馬張趙許典黃龐,互相差距很小。

再看文丑,他要為顏良報仇,袁紹說非你不能,袁紹的話也就是作者的觀點,可知二人實力差不多。文丑和關羽三合就心怯逃走,而當時文丑是在追擊徐晃,所以心怯,只能說明文丑沒信心,再次印證和和關羽差距很大。

顏良文丑是超一流武將裡面唯二被秒殺的,很難說他強過上面那些人,但考慮到他倆對張遼徐晃等一流武將的出色表現,因此排在超一流之末,一流武將之上。而顏良20合擊敗徐晃,比文丑表現更好,因此顏良略強於文丑。


巨龍風暴


顏良的亮點,二十合打敗徐晃,而徐晃五十合平許褚,且張遼被文丑射的人仰馬翻狼狽不堪,而徐晃抗文丑三十合不敗。

結論一,顏良遠勝文丑,文丑比徐晃略高一籌,因文丑兵馬齊到,徐晃料不能勝,因此退回。

汝南初戰,許褚戰趙雲三十合不分勝負,驤山之戰,趙雲一人單挑許褚李典于禁,之後,衝陣後軍一合挑死高覽,再往前軍,三十合戰退張郃。

結論二,趙雲明顯比許褚強,輕易不殺曹軍大將,高覽命苦是因為當時劉備處於危急關頭,而高覽是袁紹降將,和曹操親密度不夠。

否則即使許褚不死,李典于禁這倆貨不能在子龍槍下全身而退。記住,趙雲挑高覽退張郃的時候,這仨都不知所蹤。如果不是被趙雲嚇破了膽,這仨佔上風能不跟蹤追擊?

許褚最高光的表現是五十合平徐晃,三十合平趙雲,二百合後落馬超下風。

許褚汙點是二十合扛不住呂布,五十合拿不下徐晃,帶上李典于禁三個人打不贏趙雲,而最初顏良二十合敗徐晃時,許褚扭頭看天不敢出陣,而曹操當時激將,言除非關羽出陣,眾將皆非顏良敵手,正常來說許褚應該跳出來請戰,然而許褚默不作聲扮隱形。

許褚和徐晃武力值相差不大,比文丑弱一線,比顏良差老遠,大致如此。


下一秒天使911


關羽三十回合平紀靈,張飛幾個回合幹掉紀靈,關羽遠遠不如張飛?趙雲和文丑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秒殺文丑,趙雲遠遠不如關羽,會被關羽秒殺?許褚和呂布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和馬超幾百回合不分勝負,和趙雲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呂布,馬超,趙雲都不如顏良文丑?——《三國演義》裡面很多內容經不起正常的推敲,顏良文丑的出現是為了突出關羽,任務完成了,就退場了。這段時間的主角是關羽,斬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使關羽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是老羅重點突出的幾個人物典型之一,受到特殊對待。顏良文丑那麼勇猛,勇冠三軍,久經沙場,名揚天下,怎麼可能那麼輕易被殺,死的那麼窩囊,開玩笑!正常情況下,還是許褚猛!


遙遠的彼岸61144702


許褚無論對上顏良還是文丑都打不過。

顏良作為龍套,在《三國演義》裡出場次數不多,不過表現相當搶眼,先是三個回合殺了宋憲,再一個回合就刀劈了魏續,連徐晃也只堅持了二十合就敗歸本陣,曹操手下包括許褚“諸將慄然”,再沒一個敢去挑戰顏良。

許褚也不敢出戰是有原因的,當初曹操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的時候,楊奉曾經帶兵來攔截,徐晃此時還是楊奉的部下,他和許褚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讓曹操也是讚歎不已,起了招攬徐晃的念頭。

當然,從後來的綜合戰績來看,許褚要比徐晃要強一些,不過從兩個人對戰徐晃的結果和許褚在白馬時避而不戰的表現來看,許褚無疑不是顏良的對手。

而文丑比顏良還倒黴,延津之戰時他中了曹操的計,還沒好好開打就大軍崩潰,但是在面對張遼和徐晃時他表現還是非常不錯,先是射倒張遼,然後再來戰徐晃。最後徐晃“料敵不過”,調頭而走。

有些人會認為徐晃撤退是因為文丑後軍趕到,徐晃寡不敵眾才敗走,但是前文寫到文丑中計時“曹兵圍裹將來”,顯然徐晃和文丑交手時兩人身邊是曹軍人數佔優,文丑後軍趕到只是抵消了這個優勢,所以徐晃是覺得一個人和文丑打不是對手才會調頭就跑。

另外文丑是得知顏良戰死以後主動請戰,要求來給顏良報仇的,從邏輯上來說,他的武藝應該不比顏良差,甚至可能更強,否則他哪來這麼大的把握來報仇。

所以綜合文丑、許褚對戰徐晃的結果和之前許褚面對顏良時的表現,顯然文丑也要比許褚強。


不沉的經遠


筆者認為,許褚打的過顏良文丑二將。

許褚是三國時期,曹操陣營的一員猛將,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對曹氏家族忠心耿耿,受到曹操的信任和器重。

典韋在戰死沙場後,許褚成為曹操的護衛長,負責曹操的人身安全。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曹操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許褚手裡。

官渡大戰開始後,顏良和文丑作為天下聞名的大將,帶著袁紹的命令進攻曹操的大本營許昌。

顏良的名氣很大,在接連打敗了曹操的幾員大將後,沒有人再主動請戰。

這個時候的關羽為了報答知遇之恩,主動請戰斬殺了顏良,又在不久後殺了文丑。

那麼,許褚作為一員猛將,為什麼沒有請戰,是害怕了嗎?

在筆者看來,許褚並不是害怕顏良,而是在的主要職責是保衛他的老闆曹操的安全,並不是爭強好勝。

然後我們再分析下許褚的個人武力值。

他曾經和張飛,趙雲,馬超等名將有過交手,在數十個回合中不見落敗。

而且曹操並不是不讓許褚出戰,而是關羽作為劉備的部下,不是真心歸順於曹操。


曹操的知道劉備投靠了袁紹,一旦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

那麼,袁紹一定會找劉備算賬,結果嚴重的話劉備說不定會被殺。

這樣關羽就沒有理由再尋找自己的大哥,只能死心塌地跟著自己,效命於自己。

可惜,曹操的如意算盤打空了,袁紹並沒有殺劉備。

關羽也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執意掛印封金和劉備重聚。

如果沒有關羽,許褚一定會出戰,即使不能斬殺顏良,文丑,也能打成平手。


—End—



冷月鉤沉


許褚常態下是打不過顏良的。這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得出來。一是從兩人單挑徐晃的結果看。許褚五十多合平徐晃,而顏良二十合完敗徐晃。因為此兩戰都是在常態下發生的,且兩戰時間相隔很近,應該是三方武力的真實體現,所以,顏良武力至少要略高於許褚。二是從程昱和曹操的判斷上也可看出。在顏良速敗徐晃之後,曹營再無將出,曹操內心憂悶。此時,程昱對曹操說可保一人敵顏良,曹操居然問是誰?曹操對自己手下武將的武力非常瞭解,有誰可敵顏良他當然知道,可他就沒想起誰,這說明他的部下確實沒人可敵顏良。接下來程昱說,非關羽不可,就更進一步說明,在程昱曹操兩個人心目中,除關羽之外,其他任何曹將都不敵顏良,這當然包括許褚。因為程昱舉薦的關羽,並非曹操的部下,所以最初曹操沒想到,也在情理之中。綜上所述,常態下,顏良許褚單挑,百合之內難分勝負,百合之外,許褚必敗。


蒼狼208



許褚的武藝相比顏良、文丑偏弱。這三人的武藝高低,可以從魏將徐晃身上得出結論。

我們第一聽到顏良、文丑的名字,是在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的時候。當時華雄一路過關斬將,囂張無限,而眾諸侯皆束手無策。袁紹感嘆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催軍未還,得一人在此,豈容華雄施威哉!”


通過袁紹的這段話,足以確認顏良、文丑二將的身份,很顯然,他們是袁紹麾下的頭兩號上將。作為天下第一大諸侯袁紹麾下的頭兩號上將,武藝自然不用懷疑。

而白馬之戰中,顏良的表現非常亮眼,完全擔得起第一上將的名號。他三合斬殺宋憲,一合斬殺魏續,二十合擊敗猛將徐晃,使得曹營諸將盡皆慄然。曹操慌忙鳴金收軍,多日內閉門不出。

如果說河北有誰能威震曹營,那麼這個人就是顏良。


文丑的成名戰是磐河之戰。他不但以一人之力擊敗了公孫瓚全軍,而且還在五六十合之內打平了初出茅廬的趙雲。爾後的延津之戰,更是文丑的巔峰之戰,他在單馬潰逃之際,擊敗了張遼、徐晃兩位一流猛將,反敗為勝。與徐晃單挑的時候,三十合之後,徐晃拔馬而走。


顏良、文丑兩人,基本是與蜀漢五虎一個檔次的猛將。像張遼、徐晃之類的一流武將,可以毫不費力的擊敗。


許褚也曾單挑過徐晃,表現卻比顏良、文丑差了很遠。兩人相鬥四五十合之後,不僅沒有將徐晃擊敗,甚至連一點優勢都沒有建立。所以許褚的武藝應該差一些。至少他的取勝手段肯定是不如顏良、文丑的。

而許褚也有自己的優勢,防禦力相當驚人,他單挑過的頂級高手很多,比如趙雲、呂布、典韋、馬超。這四位都跟許褚打過,卻沒有將其擊敗,特別是馬超、典韋二將,在幾百合的打鬥下都沒有擊敗許褚。

說明許褚的防禦力的確很強,雖然取勝手段略有劣勢,但還是有一點希望打平顏良、文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