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進入劍冢,得獨孤求敗真傳,但為何不練獨孤九劍?

sgill-理


首先,李夫子要說明的是,金庸小說沒有證據表明,獨孤九劍是獨孤求敗創建的,唯一一次真實展現這個劍法是在幾百年後,明朝中葉笑傲江湖世界中,風清揚所持有的,而楊過得獨孤求敗傳承的只是獨孤求敗的劍道境界,具體且聽李夫子分析。

獨孤求敗的傳承

獨孤求敗是金庸武俠小說中一個通過別人的口中而描繪出的一個隱士人物,劍法高超,敗盡天下英雄,最終高處不勝寒,從而隱居山谷。而楊過進入劍魔獨孤求敗的隱居之地時,獨孤求敗早已仙逝,並沒有留下所謂的神功秘籍!而只是在劍冢中埋藏著他的四把寶劍,並留下了每把劍的一個簡單介紹,實際上這每一把劍恰恰反應出獨孤求敗一生的劍道境界!

而楊過在神鵰的引導下打開第一個劍冢時,發現了一把寶劍,上面寫到:“獨孤求敗劍法初成,持之與河洛群雄爭鋒”,說明那個時候的獨孤求敗練的其實就是“劍法”!

當打開第二個時發現是一個空的劍冢,上面寫道:“紫薇軟劍,誤傷義士不詳,棄之山谷”,從這可以發現獨孤求敗劍法已經達到了一個頂點,可以使用軟劍去殺敵了。


第三個劍冢就是“玄鐵重劍” ,40歲時獨孤求敗領悟舉重若輕、大巧不工的劍道境界,自此天下無敵,當第四個劍冢打開時,發現是一把木劍,代表獨孤求敗草木均可為劍,從而最終達到無劍勝有劍的境界了。

因此,獨孤求敗並沒有留下所謂的破盡天下劍法的“獨孤九劍”,甚至很可能這個劍法本身就是後人所創,而假借獨孤求敗的名義。所以獨孤求敗在劍魔谷中其實沒有留下任何傳承,就留下了四種境界的簡單介紹、一把玄鐵重劍和一個神鵰。


楊過為什麼要練玄鐵重劍?


第一,真正傳授楊過劍法的其實是神鵰,而神鵰畢竟不是人,非常複雜的劍法,比如早期獨孤求敗所連的劍法,神鵰是沒有辦法傳授給楊過,另外也很有可能神鵰是後期,獨孤求敗已經達到第三境界時跟隨的,所以對重劍瞭解頗深。最後重劍重意、重勢,不重招,非常適合神鵰的傳授!

第二,楊過在進入山谷之時已經是斷臂之人,天然的就不太適合學習靈巧的劍法,當時擺在他面前的就兩條路,一條是學習獨孤求敗早期的以劍招為主的劍法,一條就是玄鐵劍法。但是獨孤求敗並沒有留下什麼絕世劍譜,所以他只能練習學過的全真劍法、玉女劍法等,這對他的成長幫助不大,而斷臂之後練習重劍,是另一條適合的道路。

第三,楊過在山谷之中吞服蛇膽之後,每天臂力大增,這為他掌握玄鐵重劍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另外還有山谷瀑布、神鵰陪練,都能夠讓楊過逐漸掌握了大巧若拙的劍法境界!


總結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楊過只接受了玄鐵重劍的傳承的原因!我是愛歷史的李夫子,歡迎大家關注、分享、點贊哦!


李夫子說史


照例說三點吧。

首先,獨孤求敗劍冢並無《獨孤九劍》的劍譜,而以神鵰的智商,也根本教不了楊過“獨孤九劍”

楊過在獨孤求敗劍冢發現了青鋼劍、木劍、紫薇軟劍和重劍,代表著獨孤求敗武功的四種境界,但劍冢之中並沒有“獨孤九劍”劍譜。神鵰通靈,能夠給楊過找來蛇膽、熊膽治傷,並教郭靖在瀑布、大海中練劍,但“獨孤九劍”的劍式、劍訣遠比重劍複雜,其“無招勝有招”的劍意更不是一個畜生能夠理解並傳授給人的。


其次,就算有“獨孤九劍”劍譜,又或者神鵰能夠教楊過,“獨孤九劍”也不是楊過最好的選擇

按照《笑傲江湖》中風清揚的說法,“獨孤九劍”九式之中,以“破掌式”、“破氣式”最難練成,令狐沖至少要練二十年,才能有所成就。《神鵰俠侶》中,在鐵槍廟被柯鎮惡說破之前,楊過一直存了為楊康報仇的心思。而他的“仇人”郭靖內功深厚,最厲害的功夫就是“降龍十八掌”。楊過把郭靖當成敵人,就不可能去練這種十數年二十年才能大成的劍法。


最後,楊過武功博而不精,雜而不純,正好練習重劍法提純劍意

作為《神鵰俠侶》的男一號,楊過奇遇連連,別人終其一生都難獲得的功法,他像吃糖豆一樣。比如歐陽鋒的“蛤蟆功”,李莫愁念念不忘的“玉女心經”,楊過和小龍女合練的玉女素心劍法,甚至武學至高寶典《九陰真經》都有涉獵。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博而不精,雜而不純,難以躋身一流高手之列。楊過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而恰好重劍法的劍意在於“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正好將楊過的種種功法提純,臻至返璞歸真的境界,所以楊過選擇重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就這樣。


磊落故人


劍冢裡沒有獨孤九劍口訣和心法,只能根據大雕來領會部分求敗先生的一些輝煌武功,自創也不可能,所以他不會。

說下孤獨九劍吧

天龍本紀過後幾年,李滄海從海外歸來,才發現物是人非,所有的故人都已故去,而自己的孫子竟成了瘋子。好在慕容復與阿碧有了一個血脈,未有讓慕容氏斷子絕孫。李滄海親自教導重孫子,眼看重孫成才方才逝世。

這位年輕的慕容姓少年,自小便喜歡學劍,甚至練劍成魔。於二十歲初入江湖,以一柄青鋼劍敗盡河朔群雄,威震武林。三十歲時悟得軟劍精要,一柄紫薇軟劍在手江湖中已少有敵手,後因用劍誤傷義士,他將軟劍棄之深谷。四十歲時,他又悟得重劍劍法,此時已是天下無敵,預嘗一敗卻不可得,遂改名為獨孤求敗,歸隱山谷並從此與雕為友。五十歲以後終悟得劍道至高境界,也就是‘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無劍境界,可惜‘孤獨一生但求一敗’的他最終也沒能找到一個對手。老年創出一套《獨孤九劍》留于山谷,以待後世有緣人。

二百多年後,一位出身華山派劍宗名為風清揚的少年誤入山谷,得到了《獨孤九劍》的傳承。幾十年後,風清揚將這套絕頂的劍法傳給了自己的一個名叫令狐沖的徒孫,譜寫了一段‘笑傲江湖’的佳話。





上官逸風


楊過沒有找到《獨孤九劍》劍譜,只有一雕二劍。

獨孤求敗號稱破盡普天下的武功,金庸把他寫得至善至美無所不能。其實對於其它絕頂武功秘籍,先生筆墨所至,大都差不多。

號稱破盡天下武功,未必破盡天下武功。如《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裡的苗人鳳,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苗人鳳武功的確很高,為人更是沒有得說,無愧於大俠二字。《雪山飛狐》裡,說到武功,最起碼有兩個人可以和他打成平手,出場的胡斐和不出場的胡一刀。《飛狐外傳》中的高手就更多了,胡斐那時候還有些年輕,功夫未至絕頂境界,可能還打不過苗人鳳;但回疆紅花會群雄一出,苗人鳳即使沒有黯然失色,也不能獨領風騷了。千手如來趙半山、奔雷手文泰來、追魂奪命劍無塵道長、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無論哪一位出來都夠他喝一壺的。還有少林寺方丈大智禪師,武當派掌門無青子道長,武功都已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不過苗人鳳為人行事,頗具俠義之風,即使吹吹牛,又不傷害無辜,也無傷大雅。就算這樣,當年無塵道長聽到“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名號,很不服氣,便想來找苗人鳳比武一決高下,只是由於路程遙遠,這才罷了。

苗人鳳的本意是想逼胡一刀出來了結上代的一樁公案,他本身並沒有那麼狂。

獨孤求敗也是如此。他的武功當然很高,也打敗了很有名望的許多高手,便自以為天下空空,捨我其誰。焉知他那個時代沒有隱居深山荒谷的絕頂高手,消息閉塞,彼此不知;或者那些隱士淡泊名利,不屑於與他爭那些虛名。聽他牛逼吹得山響,而武功也的確不凡,做事又不傷天害理,當下只是淡淡一笑,微風拂塵,由他去罷。

話說楊過那時候也曾起過尋找劍譜的念頭,只是沒有找到,只有三柄劍:利劍、玄鐵重劍​和朽爛木劍,紫薇軟劍已棄深谷。也許是被其他人拿走了。

不過也沒有什麼遺憾的,楊過沒有獨孤九劍劍譜,洪水練劍,蛇膽增力,加上他原來所學的那些武功,《玉女心經》​、《九陰真經》局部、打狗棒法、玉簫劍法、彈指神通……每一門的奧妙都不弱於獨孤九劍。如果讓大成境界的神鵰大俠去黑木崖和東方不敗PK,憑楊過一個人便打贏他了,古墓派輕功滑行於爛泥潭,直如行雲流水,瀟灑自如。

開始過招吧。

楊過一招天羅地網式,東方不敗眼前一花,跟著手上一輕,繡花針和繡花繃架已經不知去向。

東方不敗大驚之下張惶四望,微風吹拂,幾瓣桃花隨風飄落,芳香撲鼻。舉目看去,楊過笑吟吟地穩立桃樹樹稍,手裡拿著繡花繃架,架子上斜插一枚繡花針,正是自己剛才所失。

“快拿給我,那是我的。”東方不敗騰空而起,直撲楊過。楊過衣袖微擺,東方不敗忽覺一股勁力傳來,如急流飛瀑,似狂滔怒湧,雄勁之極,實是抵擋不住,身形一滯,一個筋斗翻落地面。

“給你。”又一陣風撲來,東方不敗急運內力一抓,繡花繃架已在手中。

花樹空空,楊過卻已不知去向。

東方不敗目眩良久。











莊生荒谷


獨孤九劍絕世神功,獨步天下,定不是人人所能練就的。

楊過武功卓絕,聰明過人,武學奇才,說他不想學,肯定是說不通的,沒找到那本奇書也不現實。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自身的原因,一隻手的楊過在神鵰俠侶中見證了殘疾人的勵志傳奇!

讓沒有手的人去打排球,沒有腳的人去踢足球,盲眼的人去參加射擊比賽,這都是不現實的!

自身的缺陷阻隔了燃燒的夢想,楊過只能和傳世絕學擦肩而過!

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閒談話溫州


在金庸系列小說中,獨孤求敗是一個十分神秘的人物,他出場不多,幾乎都是側面描寫,但起到的作用卻十分重要,先後影響了楊過、風清揚、令狐沖等人。

那麼,為何楊過進入劍冢,卻不練習獨孤九劍呢?

原因有以下三點:

  • 一、劍冢中並無武功心法留下

楊過因為結識神鵰,偶然進入劍冢,但顧名思義,劍冢是獨孤求敗為自己的愛劍尋找的埋葬之所,通俗的說法,這就是寶劍的墳墓。

既然是劍的墳墓,那墓裡有的也就只有劍,主角是劍,便不會再有其他,不會有劍譜、心法。

因此,楊過千辛萬苦發現的,只是寶劍而已。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劍冢中雖然提到四柄劍,但真正埋在此處的卻只有三柄,一柄是獨孤求敗少年時使用的青鋒劍,他持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第二柄紫薇軟劍,因誤傷義士,被獨孤求敗扔了,因此劍冢裡隻立了它的墳墓卻沒有實際埋進去;第三柄劍便是玄鐵重劍,楊過拿走了;第四柄卻是腐朽的木劍,這是獨孤求敗功夫已臻化境後,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也因此隨便放了柄木劍,代表這個境界。

原文寫得明白:

“(楊過)心想青石板下不知是否留有劍譜之類遺物,伸手抓住石板,向上掀起,見石板下已是山壁的堅巖,別無他物,不由得微感失望。”

也就是說,楊過只找到劍,沒找到劍譜,既然沒有劍譜,當然無從學習獨孤九劍。

  • 二、楊過學的是劍意,而非劍招

既然楊過沒學到獨孤九劍,但他又確實從劍冢練出一身高深劍術,加上玄鐵重劍的輔助,幾乎可與金輪法王打成平手。

這樣的突飛猛進,他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很簡單,雖然沒有劍譜,但他有現成的劍術老師:神鵰。

神鵰是獨孤求敗當年養的寵物,陪伴主人多年,也經常與他過招,因此也學到了不少劍術,是一位難得的動物高手。

這點與《越女劍》中,教會青青劍術的白猿就非常相似了,動物天生的靈性,給了青青、楊過這樣的天才靈感,他們以動物為師,反而學會了一般人做夢也想不到的高深劍術。

作為陪練,神鵰不會一板一眼地教楊過怎樣出招,用什麼招式,它只會打得他抱頭鼠竄。而楊過?他天性聰慧,僅憑著神鵰打架的方式,就琢磨出一套劍術,你可以說這是獨孤劍法,但也可以說不是,因為這是楊過自己琢磨的,就好像有人給了大概的框架,他自己做出一篇新的文章,能說一樣嗎?

  • 三、風清揚、令狐沖的獨孤九劍更重劍招

《笑傲江湖》中,風清揚、令狐沖所學的獨孤九劍,是一套內容詳盡、體系完備的劍術教科術,從總綱到分則,如何應對不同的兵器、不同場景,應有盡有。

比如說令狐沖遇到八人聯手攻擊時,立刻聯想到獨孤九劍中破暗器的篇章,將幾人眼睛當成暗器,採用“破箭式”,全部刺中,解了華山危機。

可以說,有這本《獨孤九劍》在手,武林人士能夠遇上的大多數難題,基本都可以迎刃而解。

這跟行業規則、行業示範,是異曲同工的妙用。

但侷限性在於,這更像是新手的入門指南,雖然是高配版,但也脫離不了應試教科書的範疇,較少自由發揮的空間,只不過因為作者獨孤求敗水平太高,而且笑傲江湖世界裡,大家的武術水平太低,所以才呈現出壓倒性勝利。

而楊過從神鵰身上領會到的獨孤劍意,則更加虛無,也更高深,這是真正的武學宗師才能到達的境界。

就好像黃藥師、周伯通等人,拿到《九陰真經》,並不會真的學習裡面的武功,而是結合自己的武術,融會貫通地思考,很快自創新的武術。

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周伯通的空明拳,這些都是在前人的肩膀上,自行領悟。

正是基於以上三點理由,所以,楊過不必、也不能學習獨孤九劍。


元二使安西


一,楊過已經學過天下頂極武功秘籍《玉女心經》與《九陰真經》學武在於精而專不在於雜而蕪; 二,能將幾種至高武學融而為一既需要天賦也需要機緣,更需要基礎、功力與時間; 三,武功路子不同其運氣、導氣與內功心法也差異巨大,一般練兩種武功,大多因功法與心法相近或相通,否則易走火入魔; 四,獨孤九劍可能與楊過人性格有很大差異,不適合楊過,其實任何東西適合自己才有可能是最好的。 五,獨孤九劍楊過根本就沒有得到完整的劍譜!


用戶謝衛先


因為獨孤九劍被令狐沖練了,楊過進入劍冢就是想打敗令狐沖奪取獨孤九劍。然後倆人在劍冢打的混天暗地,最後楊過以一把打大砍到向令狐沖刺去,不料踩到香蕉皮,砍刀一歪,把自己給桶了一到,注意香蕉皮是重點,建議你們圈起來要考的。


我要打十個


楊過沒有學劍法。他用劍不在招式而在力。 本身玄鐵劍就夠重了。他還在上灌注內力。打出去就更重了。招式淳樸。全拼力勝。 九劍是靠招式。可以說完全不是一路的。除非九劍招招能凌空刺到楊過。但凡有觸碰格擋必斷


大王說球


獨孤九劍不適合楊過修煉,他的心裡有對姑姑的思念,對父仇的執著,沒有對劍道的執著,無法體會其中的精髓,也就無法達到劍法的最高境界!

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行,不必執著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