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學好書法,居然只用了三天,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學好書法,居然只用了三天,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宋代書法大家米芾,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大家都誰知道他是書法界的重量級別的人物,要說他用三天學好了書法這事,大家不見得都知曉,真有這麼神奇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米芾酷愛書畫,況且流傳千古、天下聞名。可是,什麼都不是偶然的,在戴著光環的名譽之後,則是辛勞和汗水,沒有付出是不可能有收穫的,但是,有了付出也不一定有收穫。

他學好書法,居然只用了三天,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米芾長期堅持苦練書法,有那麼一段時間,他感覺自己的書法水平停留在原地,始終沒有辦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正所謂進步的瓶頸期,他用三年的時間尋找突破的方法,可是三年下來依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他於是多少有點悶悶不樂,自己感覺多少有點失望。

有一天,一位秀才路過他們村子,米芾聽說這位秀才寫得一手好字,於是,就急急忙忙跑去求救與他,希望的到指點,讓自己的書法水平達到一個性的高度。

他學好書法,居然只用了三天,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秀才對米芾說,“你想跟我學寫字也可以,但你得買我的紙。五兩銀子一張。”米芾一咬牙答應了。秀才限其練字三天,隨後他將檢查米芾的書法水平。

回家以後,米芾左看右看,始終不敢下筆,苦苦的地陷入了沉思當中,以前他從沒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一直思考,一直不敢動筆。

他學好書法,居然只用了三天,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快,三天的時間就過去了,秀才真的來檢查米芾的書法作品。他看到米芾坐在那裡,一字未寫。於是他走過去,故作驚訝地問道:“你怎麼還沒寫?”米芾羞愧說道:“我怕弄廢了紙。”秀才哈哈大笑,說:“好了,你已經琢磨三天了,寫幾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這才決心下筆。誰知,秀才拿過來細看,果然比以前的作品大有進步。

米芾拿過自己剛剛寫好的作品,這才發現,這次的作品比以前大有進步,他多少都有點不解。

秀才這才問道:“你知道自己為什麼三年寫不好,三天卻能寫好呢?”米芾小心答道:“因為這張紙貴,我不敢像先前那樣信筆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對!”秀才說:“學字不只是動筆,還要動心,心領神會,才能寫好。”

他學好書法,居然只用了三天,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米芾三年學不好的書法,為什麼在三天內就能學好,原因就在這裡:當他面對著一張昂貴的紙時,他不敢輕易下筆,這逼迫著他要用力思考。正是因為有努力思考,他才領悟到書法的精髓所在,也讓他領悟到書法的創作技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練習書法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個階段都會有瓶頸期,要想突破所謂的瓶頸期,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你一旦攻克了其中的要領,也就信手拈來,不在那麼繁瑣了。

他學好書法,居然只用了三天,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學習書法和學習其他的東西也一樣,有句話說得好,叫“意在筆先”,沒有充分的考量和思考,最終都會導致半途而廢,有些人臨帖一生,可最終落得個臨帖匠的稱號,而有些人臨帖也不多,最終在書法上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就,這些,都出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