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鋼筆書法本來就是輕音樂、流行歌曲,如果“層次”一時還“提”不上去,“內涵”暫且還“雅”不起來,我們也大不必怨生尤死,非得躲進象牙之塔修出仙風道骨後再來驚世駭俗不可。不妨多和大眾、青年交朋友,不明白處說出來大家討論;說些體己話,做些實際事,不斷在幹、在學、在出力、在貢獻。有此一得,我們必心裡踏實、生活愉快一一人生的價值也莫過於此吧?

一、我總以為書法不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東西。書法只是一種專長、一種情趣,不過是生活的一朵花絮說一個人字寫得漂亮,好象我們所到某人歌唱得悅耳、菜做得適口,或者車開得熟練、拳打得地道一樣,有時雖會申發欽羨之情,但絕引不起崇仰之心。因為人本來就各有所長。各顯其能原本就是人類處世的客觀差異。然而,當我們親身體驗到某人的正直豁達、熱心友善、堅韌果敢或處危不驚,我們的感覺則是大不一樣的。如果又知道他見地卓絕、學養精深,研究中有重大建樹,危急時能力挽狂瀾;在歷史有不俗貢獻、對社會有相當推動、於人生有深刻啟示,我們便會油然而生敬意。稱他是偉大傑出的精華,把他奉為人生的楷模,從而產生由衷的景仰服膺之意。

可見,對社會來說,人格遠高於專擅;對人生來說,奉獻更勝於技藝。

所以,如果在書法上有些小成績,完全不足自恃,面能用種種花絮來豐富我們的生命,通過每件事來考驗、提高自已的境界立場和世界觀,那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真正舞臺。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世間萬物,我們應該發現,書法在人生的天平上還算不上個重碼。現在踏踏實實鑽研書法,必要而且有益;但只因字寫得好或者還有些貢獻,則還是遠遠不夠的。人生舞臺宏大,書法只是一個小小的側面,還有更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也等著我們去體驗去實踐去接受考驗呢。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二、通過學習實踐獲得認真的作風、科學的方法,特別是深刻的認識,我一向以為要比寫好字本身重要得多。

即使是寫字這件小事,要做好也並不容易。學習別人的經驗和掌握書法規律,固然是寫好字的前提,然而更重要的因素,卻常常不在技巧本身。很多天賦好的人,模仿和控制能力很強,一入手就寫得很有模樣。可是再往下深入,就徘徊不前,行進艱難。這裡固然有功夫不夠的原因,但更多的卻是作風、方法甚至認識、態度問題。

說也奇怪,常言道“字如其人”,書法還真有這麼個道理。這個規律並不表現在字的美醜上:例如人們常說的“人好才能字好”、奸人一定寫不出高超書品來等等我認為這裡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但是,寫字卻實實在在是人的習慣、作風、意識的真實紀錄。細緻踏實的人,筆跡不大會浮滑、玄虛;條理清楚的人,寫字往往明晰而有規律。自大者行筆必有強逞之象,委瑣者成字難免諛媚之氣。確實,筆跡真象一面鏡子,能把作者的特徵習氣,明明白白地映照出來。即使是從不注意練字的人,也會在無意中透露心中消息。這就是筆跡學所以能夠產生、存在的道理。

對於寄心於書法的人,這種“脈象”就反映得更加透徹。或模仿、或自創,或掩飾、或偷巧,有心引人注意或無意譁眾取寵,為省便為實用為表現為快捷,種種心機,清清楚楚在字裡都有痕跡。有些字尋怪獵奇、通篇不一,分明是見異思遷、急功近利,當是作風不實的表現;有些字猶豫遲疑、忽好忽劣,看得出是思無定規,學習方法上存在問題。更有一些天馬行空、憑空草創,不學傳統、不顧他人,雖然偶或還得了獎、印了書,卻能感覺到作者在意識上唯我獨尊、心存孤傲,對自己對別人都存在著缺乏分析、官目還能的毛病。所以,我們通過練字,也容易發現自己意識作風上的間題。要把字寫得眾人認可,在技巧之外,先要從認識上找原因,從而有意識地解決書法之外的病根,這樣字能寫得好,個人素質也會得到磨鍊、提高。

其實,字寫得好壞,並無傷大雅,也不必為“門面”問題費神計較一一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政治家甚至是大學問家,他們的字也並非個個鐵畫銀勾、虎臥龍跳,何必斤斤於表面的浮飾“賣相”?但是,在書法表現中暴露出來的作風意識上的病灶,倒確實應引起每個人的注意。虛偽掩飾、故作扭妮、奉迎阿諛、華而不實甚至成心難為別人,在任何時候都是令人討厭的壞東西。人生在世,能做很多大事,何止只會寫寫字?而劣根惡習,卻會在任何事情上表現出來阻礙我們進步出息。所以應該把著眼點多放在提高認識、養好習慣、掌握方法上,真誠踏實地練好字,實事求是地正確對待自己,努力完善人格塑造,這遠比僅僅把字寫得漂亮更有意義。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三、我常常提到尊重別人比自我表現更重要。即使是藝術或寫作,也要多考慮社會的需要。

現在大家寫字、做文章,都特別願意強調“別開蹊徑”、表現個性,這當然不是壞事。要創造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是一個必須探索的課題。但是,這種蹊徑和個性,別人需要不需要,歡迎不歡迎,我以為是更需要首先考慮的。假如大眾對你的“獨樹幟”.毫不理解了無興趣,那麼,你是否要反省一下你的努力方向有沒有問題?我想,不必專等後人、來世,能把眼前、周圍的事情弄好就頗不容易。寫字,先要能穩健大方,清晰悅目;做文章則應該通順明白、言之有物,還最好能親切平易更有些新意。總之,多從讀者的需要考慮,你的事情就容易合理得體;只想著自己“隨心所欲”,你的力氣使得就有點冤枉可惜。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遺憾的是,我行我素、自作多情的事現在真還不少,似乎談藝術就必須荒村野嶺、哀鴻獨棲。寫字則圈圈改改、拳打腳踢;說到作文,最好刀光劍影、陣勢森嚴,好象你越不明白越透著我淵深神秘一一全不把他人放有眼裡。最近有幸讀到幾批“硬筆書法論文”,有些是下筆萬言,洋洋酒酒,別人硬著頭皮讀完,卻終弄不明白作者想說什麼;有些則乾脆斷不了句,如“虺枝幹巔併兼徑深遊約而見老而蒼拙乃勝比新參也乎”、“書法是不朽生命律動之無限氯圍之外的傳統舊理念潛意識參與下的橫向觀照命題”等等,直使人如遇李鬼斷路、洋巫佔符。氣勢壯則壯矣,但作者意沒有先想一想別人還敢不敢讀下去?

我想,無論寫字還是作文,無須作任何掩飾,最終還是希望別人看的。既願得人垂顧,首先就應該謙虛平等,親切待人,至少,表達的意思應該讓人明白,這樣才有交流的前提。然後,還應該琢磨別人關心些什麼,怎麼表達最合情理,這樣讀者才可能有耐心聽下去。最後,還要學習好文章的妙處,分析一下自己愛讀的論文,研究別人是怎樣做到有趣生動,如何使文字帶些文采,恰如其分地吸引讀者。論文不見得一定枯燥無味,關鍵是看你對讀者持什麼態度。能考慮以上幾個因素,一切從別人的需要出發,我以為即便是較深奧的論題也有可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以上三條,儘管我自己也努力照此去做,但能不能如願,也深感並非容易。現在提交給讀者徵求意見,希望能得到很多熱情的幫助。在這裡,我先表示誠摯的謝意。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高惠敏漫談書法:書法只是一個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