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書法百問系列(一)如何塑造個人風格

一、洪老師,我最近喜歡張大千書法,每日心摹手追,問:大千書法可學嗎?

洪厚甜:張大千的書法和他的繪畫在風格上達到了一種統一,但是我想說的就是,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張大千這種書法只能作為一個參照體系,而不能直接作為我們取法的範本。取法還是要取法書法史上一流的經典,張大千可以作為我們學習書法、學習碑學,碑帖這種融會形成、塑造自己風格的一個參照體系,而不宜直接取法他。

洪厚甜—書法百問系列(一)如何塑造個人風格

二、洪老師,喜歡書法卻不知如何入門,有人說《張玄墓誌》可以臨學,不知此墓誌可以作為學習的主幹嗎?

洪厚甜:《張玄墓誌》是北魏裡面技術細膩、風格鮮明的一個非常好的範本,我們可以把它作為魏碑裡面在溫潤、風格秀雅一路的標誌性範本來進行學習,這個是可以的。也就是說,我們只要寫3公分以內的中小楷,《張玄墓誌》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這個是表象上的學習。還可以像何紹基那樣,取其意,不師其跡,也就是說寫它的意,不去表面上學,而是深層次地學習運用它的韻致、品格、格調、意趣,來提升我們書法的品格和文化內涵。我覺得,《張玄墓誌》可以作為我們重點學習、核心學習的一個引領性的範本。

洪厚甜—書法百問系列(一)如何塑造個人風格

三、洪老師好!在書法的學習過程中如何塑造個人的風格呢?有些書家提出先立風格然後不斷完善,石開等即是;有些書家主張苦學經典,功到自然成,百鍊鋼化繞指柔。這個問題讓我們很鬱悶,洪老師,您認為我們該如何做呢?

洪厚甜:書法學習肯定是以表達自己的主觀審美需要為主,但是一開始我們都是得通過臨摹學習古人的技巧和古人運用技巧來表達自己的這種途徑、方法以及如何營造這種氛圍,我們一開始是用接近古人的這種筆調,讓古人的這種技術服務於自己。不要開始就強調自我的東西太多,要使自己的這種性情,跟古人的這種表達方式吻合,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但這個裡也有一個學習、摸索、歸納、總結的過程,書法風格是不能預想預設,但是可以按照一個方向有意識地去引導,比如雄強啊,秀美啊,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審美需要去做一些鋪墊、準備和努力,大的方向是可以設計的,具體的表達上而不要去設計一個框框。當然隨著你學習越深入,你自己的體會越深刻,你表達得就越到位,越準確,反映最後自己的真正審美和性情。

要記住書法風格不是固定不變的面貌,是你的審美追求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綜合,才是你的風格。

洪厚甜—書法百問系列(一)如何塑造個人風格

四、想知道洪老師每天是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練習的,想了解洪老師的日常。

洪厚甜:我是有工作的,每天都是要上班的。我一直把書法學習和練習看作一個非常私人的事情,我都是早晚臨帖、創作,沒有大量創作的時候,我白天都是該上班就上班,該講學就講學。善於學習的人會利用一切機會,比如我在教學示範的時候也是在不斷地提升自己,在練習。上班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我們的業務工作在提升自己,因為學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它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綜合素養各方面在寫字這個事情上的一個體現。謝謝!

洪厚甜—書法百問系列(一)如何塑造個人風格

五、洪老師,字寫完後在桌上看還好,但一掛起來就感覺在結構上有很多問題。請問需要加強哪方面訓練呢?

洪厚甜:那個書法的感官上的這種感覺,平放著和豎著掛起來肯定是感覺不同的,這感覺不同在哪裡呢?還是對結構和勢態的把控,機械地把握結構不去在勢態上著眼,它肯定是有問題的,不管你怎麼掛它都有問題。所以就是在把握結構的時候是根據勢態去把握,它就在這種處理上無所謂是平放著,還是掛起來。第二個就是力量感,寫字的時候精神的聚散跟力量感、力度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洪厚甜—書法百問系列(一)如何塑造個人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