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每當天氣晴好的雙休日,位於永嘉縣烏牛街道西灣村的東蒙山森林公園便人頭攢動。由於山上有一條登山遊步道,吸引了不少戶外愛好者、健身達人來此登山,東蒙山森林公園由此成為近年來溫州的一大“網紅地”。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條長達3116級的登山遊步道,是由一個民間公益組織自發,憑著一股子倔勁,征服了連綿山脈,花了10年時間,硬生生地開鑿出來的。

記者近日專訪了這個被當地人戲稱為溫州版“愚公”的民間公益組織——58歲的當地農民陳德光以及他的十幾位夥伴。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驚豔 登山遊步道皆美景

12月14日,記者從市區驅車半個小時來到了位於永嘉縣烏牛街道西灣村的東蒙山森林公園。從烏牛中學東側繞道北上,走五六分鐘到達東蒙山腳下,只見公園入口處的停車場上停滿了私家車。

陳德光告訴記者,平時如果天氣好,雙休日平均每天的人流量有5000多人;今年國慶節,人流量估計有2萬多人。遊客來自溫州、台州、福建、麗水等地區。在晚上,遊客還站在東蒙山之巔上,欣賞市區夜景和山體燈光秀。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記者發現,這裡的登山遊步道每隔50級臺階都做了記號,原來這是便於讓登山者知道走了多少臺階、距離山頂還有多遠。順著登山遊步道往上走,只見山腰上紅楓鮮豔,四周懸崖陡壁,樹木蔥鬱。站在山峰上,可俯瞰鹿城、瑞安、樂清、永嘉等4個縣(市、區),縱覽甌江煙波浩渺,兩岸阡陌交錯,溫州大橋、七都大橋長虹臥波,相傳王十朋讀書處的勝美尖,層巒疊嶂的括蒼山。美景可謂令人驚豔。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在這條蜿蜒12公里的登山遊步道上,分佈著所處可見的路標、警示牌、公益牌,還有配套設施如公廁、涼亭、驛站、瞭望臺等,看起來儼然是一個運轉成熟的風景區。其實,它卻是由十幾位農民自發組成的民間公益組織,集資1000萬元打造的“健身後花園”。

艱辛在懸崖峭壁上開路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陳德光來自永嘉縣烏牛街道碼道社區,在當地從事餐飲工作。10年前,作為健身達人的陳德光經常去東蒙山爬山鍛鍊身體。他發現山路比較陡峭,爬山者容易摔下來發生事故,於是,他就萌發了義務打造一條登山路的想法。沒想到,他這一堅持,就是10年。而當初比較簡陋的登山路,也在10年間蛻變成了一條氣勢恢宏的“網紅路”。

在他的倡導下,當地農民高松堅、南林豐等也自動加入,他們自發成立東蒙森林公園籌建隊,共同參與東蒙山的旅遊勝地建設,他們也被當地人戲稱為溫州版“愚公”。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別看東蒙山海拔只有476米,但是地形複雜多變,開山之路比設想中難很多倍。”陳德光指著登山道一側的一個腳手架,告訴記者,這就是當初修建登山道留下來的,見證了他們當時開鑿登山路的艱辛。當時因為沒有路,他們就先在懸崖峭壁上搭建一條凌空峭立的腳手架,然後工人一點點在山崖上開鑿,一步一個臺階往上造臺階。他們採用人挑、扛、挖、驢馬馱的方法,克服了惡劣的地形條件。

陳德光還自費去全國各景區學習取經,為了修建仿古長城,他特地去北京八達嶺和嘉峪關,用尺子實地測量,再請園林和建築設計專家指導。

10年間,他們每天都在趕工,一點點開鑿,打通了東蒙山總里程約12公里的健身步道。

構想修建仿古“長城”

修建的資金從哪裡來?除了來自社會熱心人士的捐贈,陳德光說,他幾乎發動了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來捐贈。他還自費跑到廣州、東莞、海寧等地,找永嘉烏牛籍的企業家籌資。2017年,為了建設牛巖嶺長城,沒有資金的情況下,陳德光同好友商量,由楊永國先生出資30萬元修建永安門牛巖嶺長城第一個建設項目。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在這10年間,在當地政府和沿線村民的鼎力相助下,陳德光和他的團隊利用民間自發籌款,先後建設了東蒙廣場、東蒙之巔、雲海之廊等景點,費用超過1000萬元。如東蒙之巔上的東蒙廣場,是2016年由東蒙集團出資40萬元建設的。在東蒙山森林公園愛心捐資碑上,密密麻麻記錄了歷年來民間個人和企業以及海外華僑的捐資名單,少則過百,多則上萬,很好地詮釋了“眾人拾柴火焰高”。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陳德光說,接下來,公園計劃在東蒙之巔向南延伸的山脊上,修建一座長達2公里的仿古長城。目前該長城已經在建工程約500米,將東蒙山森林公園建造成富有地域文化內涵、現代審美情趣的濱江城市森林公園,讓市民享受森林自然之美。

把小夢想做成公益大事業,對於溫州的現代“愚公”們說,這是他們一開始沒有想到,最後卻成為孜孜以求的方向。是的,未來這麼美好,為什麼不去努力呢!

溫州版“愚公”花10年打造網紅登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