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臨摹的意義

理念決定你最後的結果,具體的操作大家都知道,靠的是臨和摹。我們有很多人以為摹就低級,臨就高級,手段永遠沒有高級和低級之分,偵察兵你每個人給他發顆原子彈有用嗎?還不如拿把匕首。所有的武器都是看最後的效果,手段永遠沒有高低級之分,那麼臨和摹,摹就是強迫你自己的某些習慣得到改變和改善,它是一個強制手段,臨是一個引領手段。

就是說臨就是你跟著我來,摹就是拽著你走,臨和摹,你搞不定就用機械的手段,摹。很多人問,除了臨和摹之外還有沒有一個辦法讓我們從臨摹走向創作呢?我說你傻,哪一個不是因為學習創作來進行臨摹這個行為的?臨摹就是學創作,哪裡離開創作還有一個臨摹呢?

你想,我們學王鐸的佈局,是不是教你了佈局?我們學王鐸的起行收是不是教了你一整套的起行收?那麼我們學了王鐸,學了董其昌,學了米芾,學了蘇東坡,又學了王羲之,最後你瞭解了這麼多的起行收,你就從裡面找到了一種起行收的規律和方法,你就知道喜怒哀樂對應的是疏密、輕重、快慢、強弱,高興的時候你就按照高興那樣做,輕鬆的時候你就照輕鬆那樣做,不對嗎?

洪厚甜:臨摹的意義

很多人說章法,古人那麼多碑帖拿給你就是章法,一個碑帖幾百字,你從裡面切一塊斗方它就是斗方的章法,你從裡面切兩行它就是對聯的章法,你從上面切三行就是條幅的章法,你把它整個弄完就是綜合的章法。

很多人寫楷書,後面去落行書的款,我說你是不是有問題,哪一個古人的碑刻落的是行書的款?顏真卿去落了行書款嗎?歐陽詢去落了行書款嗎?虞世南去落了行書款嗎?古人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因為古人的這種程序程式是經過千百年的反覆篩選的,他知道那樣不行才沒有那樣做的,不是你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一個。

但是你是用這一代人的審美意識去踐行這一塊,並不是說古人就沒有發展的空間,但不是以那種形式來發展。就是說你要按照藝術規律去做古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你比如說楷書,楷書魏碑和唐楷就是獨立的兩個板塊,寫魏碑的人看過唐楷沒有?他沒了幾百年才有唐代,我們知不知道我們身後幾百年還有哪個朝代?反過來說,唐代不知道一個完整的北魏,為什麼呢?唐代寫字的人都是士大夫,士大夫都是跟著師傅學,唐代的高貴對民間的這種東西不屑一顧,還有大量的北魏的東西是埋在地下面,古人不會輕易去挖別人的墳的,我們為什麼現在能夠看得到那麼多墓誌啊?是因為邙山修鐵路的時候,民國時期修鐵路把那個山給挖開了,所以才有那麼多墓誌出土。

洪厚甜:臨摹的意義

我們就看到了一個經過學術梳理以後的完整的北魏和完整的唐代,那麼唐代人寫的時候沒有過多的去關注學習北魏,北魏又不知道有唐代,這兩個就是兩塊獨立的板塊,我們現在知道了北魏的優點和侷限,我們也知道唐楷的優點和侷限,那麼我們在唐楷和北魏之間再去找一個契合點,也就是說把唐代人最閃光的思想和智慧跟北魏時期的閃光的思想和智慧想融匯,然後找到一個點,這樣的結構和跨越,就是跨越了古人的侷限,做古人沒有做也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才有的,你這樣去思維,而不是把古人弄的東西全都給他搞翻,全都給他改變。

所以我們要通過這兩個實踐來完成我們對古人的深入學習,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臨和摹,我們在第一年對四體書之間的這種橫向跨越,篆書、隸書、行書、楷書,這個是橫向,把我們的格局做出來,二年級開始是一年的篆書,我們是做縱向的,就是在這個單一的道路上對技術做縱深的追問。我們第三年一年的隸書,在這一塊中又做一個縱深的追問,你說我們建立的知識構架是不是既有橫向又有縱向?哪是你一個人悶在家裡就能夠實現得了的呢?我們又讓大家看一筆寫一筆這是什麼?

洪厚甜:臨摹的意義

我們實際上是把摹和臨做了一個加強,我們讓大家看它的表情,它做個鬼臉你就做個鬼臉,它做個歪嘴你就做個歪嘴,你要做的惟妙惟肖。有思想有方法和沒思想沒方法的最大的區別就在這兒,那麼摹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們在注意它空間位置和點畫形態的時候,它都是有技術內容的。我們注意點畫的時候,點畫生成的這裡面輕重變化、快慢變化、曲直變化,大家注意。點畫與點畫交接的時候的技術形態的變化都是要通過我們摹來完成的,我們跟著別人走了幾招之後,我們要自己走,要通過臨來把這個機械的認識變成一個鮮活的存在,它是進入技術體系的兩個必然的程序和手段。你通過摹認識它,通過臨來掌控和運用它,沒有摹為前提,臨是空的,那麼在摹的前提下,你認識了之後再通過臨來變化,把身外之物變成我的能力。

所以說我們有很多機械的臨摹,我們通常把它分成幾個階段,第一是準確的臨摹,第二是分析的臨摹,第三是意向的臨摹。我們是把它分成準確的,分析的,意向的,一開始要準確,這個準確就是機械的準確,就是你一絲都不能亂動,長短大小寬窄你都給我機械的來做,通過機械的準確認識它以後我們就要追問它什麼樣的一個原理。我給你們說的分類的臨摹,就是我們勾也可以把它分類,包圍的、半包圍的、上下的、上中下的、相同偏旁部首的、方的、扁的、長的、瘦的、胖的你都把它分類來臨摹,那麼構成這個扁的是什麼條件,構成這個長的條件是什麼,左中右哪些類型是左邊寬右邊窄,哪些類型是右邊寬左邊窄,你都把它分類,哪些情況下它是這種結構形式,哪些情況下是另外一種,掌握了規律之後就意向的臨摹。

你把寬的給它加寬一點是什麼感覺?把窄的變寬一點又是什麼感覺?我們就有意識的對它這種狀態進行一個反推,反過去,就是把我的主觀意識和主觀對它的改變加入進去,你說是怎麼樣一個狀態?你胖,我讓你瘦一點,瘦到什麼程度你的美感就沒有了,我讓你瘦的再瘦,這種特點更強烈,再瘦特點又消失了,我就找那個臨界點。顏體瘦到什麼時候還是顏體,褚遂良胖到什麼時候就不是褚遂良了,你要知道這個最邊界的地方是哪裡,北邊只能走到哪裡,南邊只能走到哪裡,東邊西邊的邊界你都知道了,你還會走錯嗎?你永遠都不會走錯。這就是通過主觀的改變從表象的機械的接觸到一個主觀的操控,這就是我們的意向的臨摹,就是從初級走向高級,我們把這種手段全部運用在我們的學習裡面,面對中國書法史,我們是獲得了自由呢還是放棄了自由?我們獲得了最大的自由,所有的東西都為我們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