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祝允明《李白詩二首》

祝允明《李白詩二首》

「愙齋書法」祝允明《李白詩二首》

祝允明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著自身的優越條件,小到家庭環境,大到吳門氛圍,都為其藝術的成長提供了難得的有利條件。同時,他自己博學苦練,轉益多師更是值得後人借鑑。

「愙齋書法」祝允明《李白詩二首》

整體而言,祝允明能在楷書、行草、狂草等多方面全面發展,並在近三百年無人擅長狂草的情況下,能將狂草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實數不易,將各位狂草大家之長化為一爐而自成一家的做法,對後來的狂草發展提供了不少的借鑑和啟示。

「愙齋書法」祝允明《李白詩二首》

祝允明書法雖妙兼各體,但最為後代書家所推崇的卻是其草書,故有“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獨雄三吳”之稱。就存世草書實物來看,多是祝氏六十歲以後所寫,早中年並不多見。祝氏草書用筆多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有時亦中、側兼用,落筆多藏鋒重按,深得乾澀與飛疾二法,形成藏頭護尾,沉著痛快的體勢。

祝允明草書《李白詩二首》

「愙齋書法」祝允明《李白詩二首》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