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2019年區塊鏈行業展望

今年1月1日,筆者在《大公報》撰文《2019年區塊鏈行業展望》,提及聯盟鏈將公鏈化,穩定幣的發展值得關注,現象級的Dapp可能產生,POW(工作量證明)、POS(權益證明)、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驗證機制長期共存,數字貨幣交易所將擁抱監管等五大展望。一年來,Libra白皮書問世、中國政府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Bakkt上線、嘉楠耘智上市、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等重大事件,讓區塊鏈行業舉世矚目。可以說,區塊鏈行業在2019年的發展超過了筆者的預期。

回顧筆者的展望,有的觀點得到了印證,有的觀點得到了證偽。

 首先,聯盟鏈將公鏈化並未發生。筆者一年前侷限性地認為,聯盟鏈本質上就是一些分佈式資料庫,因為其節點都是認證過的,不需加密。曾為中央政治局宣講區塊鏈的陳純院士則表示,“目前西方國家主要研究比較多的還是基於公有鏈的一些應用,因為公有鏈基於去中心化、可開源等特點。私有鏈的特點是可控,而聯盟鏈是基於這兩種之間,既有多中心化的優勢,同時也擁有可控的特點。因此聯盟鏈就成為我們國家和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要需要攻克的核心技術。”他同時指出,要實現聯盟鏈的技術突破,高性能是一個關鍵指標,它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技術突破,包括高性能的共識演算法、高效智能的合約引擎、新型的共識機制等,希望能夠提高共識效率和安全性,做這些主要是為了支撐大規模多種網路的組網。

第二,穩定幣的發展舉世矚目。2019年6月18日,Facebook發佈Libra(穩定幣2.0)白皮書,劍指國際貨幣體系,引起整個金融世界的緊張。各國為了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開啟了一場本幣保衛戰。原來對數字貨幣還持有慎重態度的中國,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實驗室宣佈開發數字貨幣系統,中國或將成為首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

 第三,現象級的Dapp並未出現。伴隨著2018年fomo3D、以太坊養成類遊戲鼻祖─迷戀貓(CryptoKitties)逐漸走向死亡,Dapp在2019年提及率已經遠遠低於2018年。帶有傳銷和龐氏投資性質的風險類遊戲依然存在。目前遊戲業最大一個問題就是管道過於強勢,真正創意者,即工作室處於弱勢的地位。區塊鏈遊戲的推出,使得每一個玩家都可以推廣遊戲,管道就會從現在的集中化走向分散化,也就是社群即管道。這個改變正在發生中。不過,區塊鏈Dapp推向現象級遇到監管的障礙。因為區塊鏈現在是一個資產的概念,不論你是應用區塊鏈在遊戲上,還是應用到遊戲裡面的資產變得有實在的價值,監管機構永遠都要走在前面。

第四,POW(工作量證明)、POS(權益證明)、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驗證機制確實長期共存。現在以太坊一直在為了從工作量證明轉換到權益證明而努力,這會徹底改變這個市值170億元人民幣的去中心化網路創建區塊、驗證交易的方式。而正如以太坊的創辦人所說,以太坊2.0有兩個主要的構造:權益證明共識法Casper和分片系統(Sharding)。採用DPOS機制的EOS上線之後,由於其注重社區,用戶可以低門檻參與治理,如參與社區投票等,其生態規模迅速擴張,團隊和機構紛至遝來,佈局EOS生態。當然,在年初以太坊和EOS也逃不過熊市的魔掌。

第五,數字貨幣交易所確實擁抱了監管。9月末,首家美國聯邦政府批准、支持比特幣現貨結算的交易所Bakkt正式開啟線上交易,由ICE Clear US結算,支持EFRP和大宗交易。自推出以來,Bakkt比特幣期貨合約交易漸入佳境,日內成交量24小時已突破5000BTC,交易量已增長超100倍。該交易所旨在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安全、可信賴的數字資產交易環境,在解決了監管問題上線後,我們看到它促進了機構投資者入場,為加密市場帶來鉅額資金,促進加密市場繁榮。新加坡金管局日前也宣佈,將於2020年1月28日起正式實施《支付服務法案》,使新加坡成為少數幾個對數字貨幣業務有明確監管的國家。在新加坡,數字貨幣行業不再是灰色地帶。監管者和從業者的相向而行,讓行業合規又進一步。

大公報:2019年區塊鏈行業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