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大名山

這幾年常去江西辦案,也就對江西的山水特別有感情。從南邊的井岡山到北面的廬山,甚至三清山、龍虎山都有過去走走。如果說江西真要排出10大名山,我覺得這幾座山應該上榜。為了方便起見從北向南推開,排名不分先後。

1、廬山

江西十大名山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斷塊山。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是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避暑勝地、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美句。

2、石鐘山

江西十大名山

石鐘山,素有“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城區,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長江下游沿線上的主要景點之一。石鐘山海拔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夜泊山下,他撰寫的《石鐘山記》聞名天下,與石鐘山相得益彰。石鐘山,實際上不是一座山,而是兩座山,都由石灰岩構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鍾,面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擊,響聲如洪鐘,故皆名為“石鐘山”。兩山分據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瀕臨鄱陽湖,稱上鐘山;北面一座瀕臨長江,稱下鐘山,兩山合稱“雙鐘山”。石鐘山傲然屹立於長江之岸,鄱陽湖之濱,風景雄奇秀麗。它猶如一把鐵鎖掛在湖口縣門前,號稱“江湖鎖鑰”,自古即為軍事要塞。山上古建築與碑、石刻相得益彰,互相輝映,集樓、臺、亭、閣等於一體,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這裡石塊具有天然形成的皺、透、瘦、漏、醜等特點,千姿百態,而且石叩之有聲,觀之出奇。

3、三清山

江西十大名山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三清山主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位於歐亞板塊東南部的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結合帶的懷玉山構造快體單元內。地處懷玉山脈腹地,屬花崗岩構造侵蝕為主的中山地形。山勢是東、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緩。從山腳至山頂,水平距離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1600餘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涵,按八卦佈局的三清宮古建築群,被國務院文物考證專家組評價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世界遺產大會認為: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學家一致認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岩”。

4、龍虎山

江西十大名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岩組成的丹霞山體。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面積、規模、佈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5、龜峰

江西十大名山

龜峰,又稱圭峰,位於江西省弋陽縣城南信江南岸,東距上饒60km,西距鷹潭35km,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因其“無山不龜,無石不龜”,且整座山體就像一隻碩大無朋的昂首巨龜而得名。龜峰發育於距今1.35億年的白堊紀晚期,是雨水侵蝕型老年期丹霞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地貌形態以峰林、陡崖、方山、石牆、石柱、石峰為特徵,崖壁兩側雨水侵蝕型縱向線性溝槽發育,岩溶弱;微地貌景觀及其景觀組合以珍稀的丹霞造型石峰、石柱等為特色,保存有壯年期丹霞地貌的遺蹟。龜峰共有36峰,集“奇、險、靈、巧”於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遊覽龜峰後發出“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的感嘆 。以發育丹霞洞穴群為特色,奇洞成群,共有大小28個巖洞。如始建於晉代“中華第一佛洞”南岩石窟、“禪宗古寺”雙巖、“飛來禹跡”龍門巖 。

6、明月山

江西十大名山

明月山旅遊區位於贛西中部有“中國宜居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綠化模範城市”、“2010中國最佳休閒養生城市”之稱的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5公里處,旅遊區面積104平方公里。景區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明月山景區融山、石、林、泉、瀑、湖、竹海為一體,集雄、奇、幽、險、秀於一身,擁有五頂國字號桂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江西省新贛鄱十景之一,也是全國自駕遊示範基地、中國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中國首批自駕車旅遊統計信息數據採集點,是一個“以月亮情吸引人,用生態美景留住人”的集生態遊覽、休閒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旅遊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7、武功山

江西十大名山

武功山坐落在中國東部江西省西部,跨越萍鄉市西部、宜春市西南和吉安市北面;西接羅霄山脈,北連大崗山,為袁、瀘、禾、緣諸水之源界,是全省境內第一高峰,主峰白鶴峰(金頂)海拔1918.3米,起伏綿亙120公里,面積近千平方公里,自古便為“大江西南三巨鎮”之一,有“廬首衡尾武功中”之稱,其山勢巍峨雄偉,風光旖旎與廬山、南嶽衡山齊名。武功山地貌景觀奇絕,以其峰之奇、巖之險、石之危、松之怪、草之袤、雲之瑰、禽之珍、瀑之湍、潭之幽、洞之異而著稱,不僅有黃山之松、華山之險、廬山之雲、衡山之秀、泰山之峻、雁蕩之瀑、石林之奇,更有“天然植物園”“植物基因庫”美譽的生物景觀。歷史上的武功山聲名遠揚,一度與廬山、衡山並列為江南名山。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雅士、遊客信徒紛至沓來在靈山秀水間留下了眾多讚美武功山的不朽篇章和壯美畫卷。

8、黃崗山

江西十大名山

黃崗山也稱作黃岡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洋莊鄉和江西省鉛山縣武夷山鎮境內,山的南麓屬於福建省,北麓屬於江西省。武夷山脈最高峰,是整個華東六省一市地區的最高山峰。其最高峰海拔2160.8米,為大陸東南第一峰,號稱“華東屋脊”、“武夷支柱”。山頂有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碑,以及福建省於1990年所立的“武夷第一峰”的石碑,江西省於1997年立的“黃岡山”的石碑。黃崗山景區總面積為539.35平方公里,景區裡有著動人傳說的七星山、望夫山、擂鼓嶺、梵安寺和試劍石,還有紅色旅遊點東坑暴動遺址和石壠村王家的蘇維埃遺址等等。還是我國中亞熱帶中心森林景觀保存較為完整、較原始的地區,同時具有豐富的旅遊水域資源,形成了內容豐富、品種多樣的生態旅遊景區,被譽為“珍稀植物王國,奇禽異獸天堂”。

9、井岡山

江西十大名山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地處湘東贛西邊界,南嶺北支、羅霄山脈中段。距吉安市中心城區吉州區約130公里,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星街道)35公里。1982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同時還是中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中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海拔最高處1779.4米。有11大景區、76處景點,460多個景物景觀。井岡山景觀分為八大類:峰巒、山石、瀑布、氣象、金蟾望月溶洞、溫泉、珍稀動植物及高山田園風光,其中10處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革命人文景觀30多處,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主要景區(點)有:黃洋界、茨坪革命舊址群、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茅坪八角樓、會師紀念館、龍潭、主峰、水口、杜鵑山(筆架山)等。井岡山風景名勝區在東漢年間已開始有人居住,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

10、大覺山

江西十大名山

大覺山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境內,江西省東部、武夷山脈西麓,與福建光澤交接,東靠福建武夷山風景區130公里,西接福建泰寧大金湖風景區150公里,北鄰江西龍虎山風景區70公里,佔地面積204平方公里。大覺山形成於晚中生代時期,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大覺寺東側的鶴東峰海拔1364米,為大覺山景區最高峰。大覺山景區分為東、西兩大片區。東區以30萬畝原始森林為依託,彙集了各類植物達1498種,並有近40種一、二級國家名貴保護動植物,被譽為“天然氧吧、動植物基因庫”。西區則有高山湖泊、峽谷漂流、千年古剎、天廊等景點,融自然生態和佛教文化於一體。大覺山主要有“九天”(天湖、天嶺、天巖、天廊、天橋、天街、天泉、天台、天界)、“八地”(蓮花峰、神龜峰、筆架峰、翠屏峰、將軍峰、文曲峰、疊羅峰、金剛峰)、大覺山千年古鎮、峽谷漂流、姻緣亭、大覺寺、南天門等旅遊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