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3年作 春雨江南

山間水際桃樹花開,

嫣紅秀潤,春意盎然。

遠眺水面,

平展如洗,漁舟點點,

好一片錦繡山河。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3 江南春曉

宋文治是新金陵畫派的傑出代表。

宋文治先生一生畫過許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的山水畫。他筆下的江南水鄉柔美虛靈、清新雋秀。特別是他筆下的太湖,總帶著絲竹的雅韻,充滿著詩情畫意。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8年作 家家處在花叢中

他從事畫藝初期由《芥子園畫譜》、清初“四王”入手,筆墨精妙,品味高雅,繼而又上溯明、元、宋筆墨韻致,兼學南北諸家。曾得朱屺瞻、陸儼少二老指點,又從張石圓、吳湖帆學畫,得見大量名家真跡,心摹手追。特別是在解放後他開始背起畫夾走向自然,廣師造化,進一步融合諸家諸法,致力於探究以傳統筆墨表現新時代風貌,歷二萬三千餘里,創作出大批謳歌祖國山河的、屬於自己的、溶入了新時代特點和現代人感情的山水畫。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江南春

20世紀80年代以來,宋文治受潑墨潑彩等畫風影響,借鑑青綠山水、淺絳山水和西洋水彩等畫法,大膽否定自我,再次開拓思變,進一步地錘鍊新的繪畫語言,力求探究中國畫未來新路,終以沒骨潑彩山水畫新風貌凸現於世。與張大千、劉海粟憑藉激情潑墨潑彩偶然所得畫法不同的是:他大膽地將潑彩、流痕、拓跡等渲染手法與勾、皴、擦、點等傳統筆墨有機地融為一體,作畫程序恰與水墨設色技法相反,意在筆先,於色中施墨,並在繪畫中增添了“製作”技巧成分,由此淋漓盡致地表現客觀自然,這同時也顯示了他駕馭筆墨,豐富變幻的技巧,又再次引起了我國畫壇的密切關注。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江南春朝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江南春曉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江南春意圖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江南新綠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江南早春圖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水鄉三月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太湖春色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7年 運河兩岸春意濃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5年 洞庭新綠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5年 江南春曉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5年 江南新綠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5年作 江南春早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6年作 山村晴雪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家家處在花叢中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9年 江南春色圖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91年作 江南三月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95年作 江南春色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97年作 春風又綠江南岸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1年作 春風又綠江南岸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1年作 憶江南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2年作 洞庭清曉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72年作 洞庭新綠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3年作 水鄉三月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83年 江南清曉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73年作 太湖之晨

欣賞他筆下的杏花煙雨,大雪天也春意盎然

宋文治 1976年作 江南清曉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