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實現電池技術突破 2035年純電動將成主流

歐陽明高認為,未來十年,將會是插電式混動技術繁榮期,其中2025年左右將會達到年銷量最高值。而在2035年之後,純電動將成為汽車市場主體。

近年來,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車市場不斷壯大,然而今年7月以來,隨著補貼政策的調整,新能源汽車銷量罕見出現連續5個月下滑。

12月23日,在相關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針對上述變化分析稱,2019年新能源車市場主要呈現四大特徵:一是國內市場出現補貼退坡陣痛,但新能源是全球車企轉型大勢;二是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技術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三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已經非常明朗;四是新能源汽車推動產業革命的戰略意義開始被認識,但還沒有受到完全重視。

在歐陽明高看來,雖然近期新能源車市出現了下滑趨勢,但整體還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插電式混動領域,今年以來銷量表現不錯,以大眾、寶馬品牌旗下車型最為代表。他認為,未來十年,將會是插電式混動技術繁榮期,其中2025年左右將會達到年銷量最高值。而在2035年之後,純電動將成為汽車市場主體。

這主要是受到政策、市場和技術三方面因素影響。從政策角度來看,為了滿足油耗法規,車企必須要發展新能源;從市場角度來看,插電式混動車型相比燃油車、普通混動車型,在購買層面由於購置稅的免除可保證價格相當,在使用層面相對便宜,且大部分城市都不限行,綜合來看短期內優勢明顯;從技術上來看,以日系本田為代表的車企,正在通過系統平臺化、部件模塊化的共享,來簡化開發流程、降低開發成本。

“2030年以後,純電動技術將逐步成熟,並在性價比等方面超越插電式混動。”歐陽明高指出,作為純電動車“心臟”,動力電池成本在不斷降低,2019年動力電池成本已經降低至0.6元/Wh-1元/Wh。此外,在成本不斷降低的同時,技術也在迭代進步。此前車載電池完成裝車需要經過單體電芯、電池模塊、電池PACK三步,而今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紛紛通過技術研發,將電池模塊省略,這在提高成組能量密度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成本。其中,寧德時代為CTP技術,主要針對三元鋰電池;比亞迪為刀片技術,主要針對磷酸鐵鋰電池。

充電領域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快充方面,目前常規的電壓平臺,可以做到半小時至45分鐘充至80%,超級快充可以做到15分鐘充至80%,不過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歐陽明高表示,未來在快充方面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讓充電5分鐘行走的更遠。當然,技術升級的同時,安全理念也在升級。當下新能源領域的已經不僅僅是單體的安全,而是包括電池系統、整車、充電樁在內整個系統的安全。

最後歐陽明高還介紹了今年“大熱”的燃料電池發展情況。歐陽明高指出,氫能的合理性取決於它可作為再生能源轉型中的大規模能量儲存,且為多元化利用需求,不僅僅是車用,將來可作為工業原料、農業化肥,甚至用於醫學、鍊鋼、取暖等領域。

在可再生能源話語體系下,氫能具有極大優勢。一是更低的儲能成本;二是跟儲電具有互補性;三是作為商品屬性更好,特別是對外出口,賣氫比賣電更具可行性。歐陽明高指出,在新能源領域,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更適合於長途、大型、高速重載,應用於重型車、柴油車;鋰離子電池最適合汽油車。

“不過,從商用車角度看,燃料電池還面臨氫運輸、車載儲氫和加氫站三大挑戰。”歐陽明高認為,市場突破口一是在棄風棄電棄水和副產氫富餘的地方,儘量在當地使用,不要增加運輸成本;二是在溫度較低的北方地區,燃料電池效率是50%,其排出的廢熱在北方可作為取暖使用,防止能源浪費。歐陽明高建議,燃料電池推廣可採用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廣,這樣才能走的更穩,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的狀況。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