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自然寵壞的城市,市中心是一片溼地,當下很紅#冬日小美好#


說起廣東有什麼好看的山水?馬上想起肇慶。整個珠江三角洲儘管經濟繁榮,而省內的山水自然景觀資源屈指可數,肇慶首當其衝。

冬至才過,肇慶依然溫暖如春,穿著短袖在七星湖溼地公園晃盪,到了中午,仍然有似火的驕陽。

“景美、人少、三線城市、消費適中、居住寬鬆、交通便利”,都是養老的有利元素,連載我們來溼地公園的出租車司機也在說:“肇慶人被自然環境寵壞了,生活節奏太慢”。這話很有殺傷力,特別在北方又一輪強降溫時說出來。

肇慶這麼舒服,可是其旅遊資源近幾年才被重視挖掘,名聲遠不如千年前叫“端州”的時候。自唐代起,端州因產極品硯臺,在天下文人的心中留下了很多念想。中國四大名硯,端硯佔其一,其發墨效果超過了洮硯、歙硯。古代人總把自己的神來之筆歸功於器物傳遞的靈氣,由此聯想到肇慶山石的神秘與神奇。

從外觀來看,肇慶的山山水水很桂林,其實它也是廣西、貴州、雲南喀斯特地貌的版塊的邊緣地帶。億萬年前這裡是沉積岩的王國,岩石被河流夾著泥沙奔騰入海,在海洋底部沉積後硬結成巖。距今5億年前,地殼頻繁運動,海陸交替變化,直至三疊紀結束,海水全面退卻,再經雨水沖刷,終於變成現在的模樣。


七星巖對應天上的天罡北斗七星。七星下凡,大吉大利。公元1118年,宋徽宗將端州改為肇慶,意為“喜慶吉祥之始”。

整個肇慶區就像一個好看的大盆景。七座山峰坐落於一片溼地之中,既是城市中心,也代表著肇慶文化精髓與靈魂。

於整個城市結構來說,七星巖也是會客廳,周圍的居民享受著它的曼妙,久而久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七星巖溼地公園四季皆美。春賞花、夏遊湖、秋科普、冬祈福。“穿著夏天的衣服唱冬日之歌”,聽著彆扭,看著奇怪。然而,草木與地脈相連,感知敏銳,執意給自己換上火紅顏色過冬,這其中桃花島溼地上的落羽杉最搶眼,凡是它們蔓延到的地方已五色斑斕。

撐著一把遮陽傘穿過狹長石橋,登陸詩意桃花島,融入在落羽杉的色彩中。杉樹默默無聞了一年,終於在冬天贏得掌聲。而桃花島在這個季節沒有桃花,桃樹光禿禿的枝丫完敗熱情落羽杉。

幾對新人在樹叢中拍婚紗,cosplay也來蹭熱玩起抖音。陽光穿透密林灑落木橋,林間草木散發芬芳,與奇特光線營造出靜謐空間。

cosplay

落羽杉原產北美,喜歡群居,它們的地盤難以生長別的植物。

落羽杉身姿如隊列士兵,一片連著一片,又特別抗澇,溼地是它們的天堂。據說形成這樣規模的一片林子需半個世紀以上。

落羽杉雖美,畢竟是外來客,體現肇慶的古老,還要看摩崖石刻。七星巖壁上的石刻像一幀一幀時間節點,記述了星湖的山河變遷、歷史故事。

從桃花島折回來的路上路過一處溶洞,看到了鐫刻在洞壁上的字句。

古人無法用相機記錄時刻,只能選擇手書,把情懷與山體融合,成功流傳千百年,積澱成星湖溼地文化的一部分。這裡面最有名一幅是宋代著名清官包拯陪同上級領導遊覽七星巖留下的:“提點刑獄周湛,同提點刑獄錢聿、知郡事包拯同至。慶曆二年三月初九日題”。

當代,為七星巖溼地公園增添底蘊的還有那部經典86版《西遊記》。在第23集末尾處出現了天柱巖,而“雙源洞”也是“花果山”的取景地。這一高光時刻已被打磨成精美浮雕……原來廣東最美的山水早已經和我們結下了眼緣,為此,打算回頭再把這部劇看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