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檢察官VS電臺主播——《檢察同期聲》傳播檢察好聲音

雙峰:檢察官VS電臺主播——《檢察同期聲》傳播檢察好聲音

(雙峰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黃文輝接受訪談)

双峰:检察官VS电台主播——《检察同期声》传播检察好声音

(《檢察同期聲》錄製現場)

双峰:检察官VS电台主播——《检察同期声》传播检察好声音

(《檢察同期聲》錄製現場)

“檢察同期聲,法制潤人心;解析身邊事,恭請傾耳聽。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準時收聽雙峰人民廣播電臺,這裡是由雙峰縣人民檢察院和雙峰縣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打造的全新欄目《檢察同期聲》……”

2019年1月28日下午6:30,隨著雙峰人民廣播電臺中一段簡短有力的開場白響起,由雙峰縣人民檢察院與雙峰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打造的全新普法欄目《檢察同期聲》正式上線開播。

據悉,雙峰縣檢察院開設《檢察同期聲》欄目,是為了進一步做好檢察宣傳工作的創新舉措,通過藉助電臺的宣傳優勢傳播檢察好聲音,講述檢察好故事,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檢察服務。

#“原來檢察院是幹這個的”——《檢察同期聲》促進了民眾對檢察工作的瞭解

“以前只知道公安、法院,不知道檢察院是幹啥的,聽了這期節目後,才知道檢察院是這樣辦案的。”10月21日,在新一期《檢察同期聲》節目播出後,一位網友在雙峰縣檢察院微信公眾號下留言說道。

正如檢察官在節目中調侃的“檢察院真的不是檢查身體的”那樣,很多人對檢察院職能及檢察工作缺乏瞭解。即使加大了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上的宣傳力度,也開設了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新興宣傳渠道,但還是有不少人覺得檢察院“很神秘”。

2019年,經過前期的調研和分析後,通過無線電波傳遞的《檢察同期聲》應運而生。《檢察同期聲》欄目每月播出兩期,內容涉及檢察職責職能介紹、檢察動態、重大案件信息公開、典型案例(即以案說法)及檢察官訪談等,形式多樣。

“通過《檢察同期聲》這個欄目,讓我們瞭解了檢察院工作。”一名網友表示,“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檢察院,但通過廣播這個渠道,我們在開車時就學到了法律知識,很方便。”據統計,從1月28日開播以來,《檢察同期聲》欄目已播出了22期,成為了民眾學習法律知識、瞭解檢察工作的重要渠道。

#“我們的寫作能力提高了”——《檢察同期聲》提升了檢察干警的綜合素質

在《檢察同期聲》欄目錄制安排表中,以偵監、公訴、案管、民行等業務部門檢察干警為主參加錄製,這樣既確保了稿件的豐富性,又能起到“練兵”的效果。同時,院領導帶頭參與錄製,檢察長黃文輝作為首期嘉賓走進直播間就給全院幹警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檢察同期聲》每兩週播出一期,這就要求負責當期節目錄制的檢察干警提前一週就開始撰寫錄播稿件,在週四前就必須送審,經過文秘修改及分管副檢察長審定之後於下週五之前錄製播出。“這樣的時間安排是很緊迫的,因為人手少、辦案壓力大,檢察干警必須利用週末、晚上的休息時間來寫稿。”分管副檢察長表示。

為了讓群眾聽得懂、喜歡聽、易接受,雙峰縣檢察院對每一期《檢察同期聲》的主題都精心甄選,掃黑除惡、電信詐騙、未成年人保護、老年人防詐……22期22個不同的主題,都是群眾關心的熱門話題。同時,稿件中講述的案例都是檢察干警親自辦理的,通過以案說法,對發生在群眾身邊案件的講解,讓群眾更容易理解法律知識。

“我覺得撰寫稿件很有意義,一方面通過我們的稿件讓更多的人學到了法律知識,另一方面我們在寫稿的過程中重溫了辦案過程,鍛鍊了自己的寫作能力。”一位青年幹警這樣說。現在,為《檢察同期聲》撰寫稿件已經成為了雙峰縣檢察院提升檢察干警寫作水平的重要舉措。

#“這個欄目真不錯”——《檢察同期聲》得到了群眾的關注和認可

《檢察同期聲》欄目除了在雙峰縣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外,雙峰縣檢察院的微信公眾號也同步播出。自從《檢察同期聲》開播的第一期起,就有不少的群眾通過電臺或檢察院的微信公眾號收聽到了此檔節目。據統計,《檢察同期聲》在檢察院微信公眾號上的點擊量達5萬餘人次,點擊量最高的有6700餘次。

檢察官做客電臺進行普法宣傳,已成為了雙峰縣檢察院的特色品牌欄目。2019年11月12日,檢察日報正義網記者和雙峰縣檢察院檢察干警一起錄製了一期《檢察官的反詐騙電波》,該期節目同時在雙峰人民廣播電臺以及正義網平臺上進行同步的音頻視頻直播,僅僅半小時,直播播放量就達29.4萬,深受群眾好評。

《檢察同期聲》開播後,不少群眾在雙峰縣檢察院微信公眾號下留言,有的是諮詢法律問題的,有的是反映違法違紀線索的,也有的是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正是因為群眾的關注,才使我們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為群眾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務。”分管副檢察長說。(通訊員 江映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