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黑科技"

飛豹的話題我們聊了很多,這次的題目叫做飛豹補遺,也就是把最後一點關於飛豹的故事在和大家聊聊,畢竟作為真正意義上完全國產自主設計的戰機,飛豹也鑑證了國產航空工業的發展歷程。而這次我們關注的視角既非機體氣動,也非航發,而是火控電子設備方面,這個角度還是比較少談起的。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之前我們關於飛豹的文章中都反覆提到了這麼一個問題,當時海航對飛豹提出的要求是對海攻擊後,還要具備一定的空戰能力,這也是殲轟7的由來;而空軍由於有大量掩護戰機,所以其實不太需要飛豹具備空戰能力,這也是空軍初期並未採購飛豹的原因之一,其實空軍只是需要一架能夠取代轟5的型號,所以在空軍這邊曾經長期將"飛豹"直接叫做轟7,不過後來的轟5的位置由轟6間接取代了。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在轟5時代,空軍只有投擲鐵炸彈的能力,無法作為精確打擊,更別說什麼時髦的防區外打擊能力了,所以飛豹一開始就按照空軍和海航的要求加入了空射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的能力。不過要具備這種能力,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可用的導彈,當時有YJ81導彈,後來也發展出了YJ63和KD20A等等;第二就是發射平臺必須具備先進的火控和制導系統,這需要飛豹在電子設備能力上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1984年開始,飛豹的設計團隊先利用轟5改裝了一架導彈試驗機,已驗證火控雷達的穩定性,當時是用的是上海615所的210多普勒導航系統,是國內當時已經比較穩定的火控雷達。基於這個情況,YJ81空艦導彈也是基於210雷達制導反覆調校的精度,不過因為這件事後來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爭議。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因為在90年初的時候,殲8II已經安裝了用過馬可尼的平顯和國產的563慣性導航系統,當時海航要求飛豹也要上平顯和捷聯式慣導,這時候就產生了很大問題。一旦上慣導,那麼之前615所配套搞的210多普勒雷達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這方面如何補償?而當時先上210雷達是考慮到新裝備太多,擔心研發週期慢,等待不起,但沒想到慣導這麼快,這說明整體設計協調考慮的並不周到。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而且換裝563慣導後,航天的YJ81導彈要重新和慣導做對接,這相當於之前和210雷達做對接的工作要重複來一次,反反覆覆的弄,航天方面也有意見。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雖然遇到了一些之前難以預料的問題,但是後續也逐步解決了,尤其是航空口在YJ81導彈定型前的試驗彈做的非常成功,和飛豹的慣性制導配合打出了6發6中的好成績,雖然之前航天方面牢騷很多,但是實際幹起事來還是不含糊的。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在當時而言,平顯、慣性制導,包括後面還有232H雷達還有622飛控系統都是當時絕對的"黑科技",因為上世紀90年代電子科技的進步,這些設備的國產化都是逐次進行的,所以也是逐步添加到飛豹當中,這也是導致飛豹設計時間過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統籌工作視野不夠寬闊,另一方面也確實是新技術太多,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飛豹一系列先進制導、火控和飛控系統的安裝,飛豹後期改進型不僅真正具備了防區外空射反艦導彈/巡航導彈能力,也滿了海航具備一定空戰能力的要求。

飛豹補遺:雖研製時間長,但具備空射突防能力,有多個

不過客觀的說,如果上文說到某些衝突能夠及時計解決,飛豹的整體定型和生產進度至少能提速7-8年,國內海軍和空軍也可以及具備完整的對海/對地打擊能力。這點也是原主管"飛豹"研製工作的馬承麟司長晚年頗為遺憾的地方。

更多深度軍事好文,敬請關注兵武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