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理財規模和數量為何“雙降”?專家:辯證看待“理財熱”

上市公司理財規模和數量為何“雙降”?專家:辯證看待“理財熱”

Wind數據顯示,相較2018年的理財熱,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模和數量均明顯減少,投資趨於理性。

市場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適當地利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有利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但“賺理財快錢”的同時,不應偏離主業、脫實向虛。

規模與數量雙降

A股上市公司理財思路悄然生變。截至12月19日,今年A股37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130家(去年同期1300家)公司持有各類理財產品,規模合計1.2萬億元(去年同期為1.69萬億元),持有理財產品19186個(去年同期為24168個),規模和數量均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指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理財降溫的兩大原因,一是企業資金面比較緊張,二是部分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下滑。

權威人士指出,目前滬市信託理財的資金均使用上市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未發現有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資金購買信託產品的情況。

辯證看待理財熱

自2012年證監會下發《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簡稱《監管要求》)以來,A股上市公司理財熱情升溫,並在2018年達到頂峰。然而部分投資者擔心上市公司熱衷投資理財而“不務正業”。對此,專業人士認為,應辯證看待這一問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上市公司募資應用於投資主業、投資實體經濟,若反其道而行之,全部用於投資金融產品,不僅會給外界造成不務正業的印象,也會讓資金在金融領域空轉,對實體經濟構成傷害。不過,他也稱:“不能否認多數上市公司是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出發,在監管規定之內,用自有資金或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一些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出於等待合適投資時機、防範風險、日常經營週轉等原因,往往持有大量資金,通過短期理財提高資金收益無可厚非。”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夏敏仁說。

利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國際慣例。夏敏仁舉例,蘋果、微軟投資於有價證券的金額佔總資產比重都曾超過50%。

權威人士指出,從風險因素方面考慮,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整體安全性較高。從上市公司層面看,購買理財產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購買理財產品的整體規模不大,並未影響上市公司主體業務的穩健經營。此外,銀行理財等籌集的資金,絕大多數流向實體經濟。

切勿荒廢主業

專家提醒,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只是現金管理的一種手段,主要利潤來源仍是主業,理財的同時切勿荒廢主業。

“若疏遠主業過度投資理財,或者把理財作為長期性投資,這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清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

斥資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並非都是財大氣粗,部分公司試圖依靠購買理財產品粉飾財報。

“金融要服務實業,上市公司理應把精力和目光聚焦在主營業務方面。不排除部分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是因企業規模擴張行至瓶頸期,有的則面臨產能過剩。”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趙錫軍提醒,在投資此類公司時更需謹慎。

《監管要求》明確規定,使用暫時閒置募集資金投資的理財產品應當具有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特點,且不得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正常進行。在程序上,使用暫時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應經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由獨立董事、監事會、保薦機構發表明確同意意見,並進行充分信息披露。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及11月新修訂的上市公司委託理財臨時公告格式指引明確,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進行理財,都需經過相應的審議和披露程序,且募集資金理財投資應與主業相關,披露要求更為嚴格。

“上市公司應當擔負起踏實敬業、規範運作的主體責任。”權威人士指出,在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過程中,董監高等“關鍵少數”應當勤勉盡責,依照規則審慎決策理財金額和種類。中介機構也應當嚴格履職,對上市公司委託理財盡到“看門人”的把關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