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凌月攝影經驗談(下篇)


打開地圖後,你會看到一條紅色的帶狀區域,中間的紅色線,就是最佳的觀測位置的連線,在這條線上的任何一個點,你都能看到IIS在月亮的中心劃過。紅色線兩邊的紅色區域,也都是觀測點,但離中心線越遠,你看到的凌月就越遠離月亮的中心。動動手指或者鼠標,地圖是可以放大縮小的。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網站推薦的這個綠色的點,其實是最近的觀測點,你換另外一箇中心點,搜出來之後可能會發現推薦的最佳觀測點也會有所不同,但都在紅色的中心線上。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通過打開衛星圖模式來選擇一個最適合的點,比如空曠的地面,農田邊等等。選點儘可能還是在中心紅線上。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選擇了具體的一個點以後,記得在地圖上重新點一下選址,刷新一下綠色的這個點。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留意一下,會發現,凌月時間會有一些差別。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而ISS的凌月過程時長,看這個以下數字。暫時肯定30天內搜索到的最佳觀測線結果肯定是不變的。可以在這條觀測線上尋找一個合適的機位,儘可能是光汙染少。根據預測的凌月時間,月亮仰角來推測有沒有遮擋物擋住了拍攝。提前踩點是個不錯的選擇。記得找到機位以後,要點一下地圖上相應的位置來刷新凌月時間。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計劃拍攝參數和時間控制 1、光圈,建議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 2、快門,通過計算得到一個安全快門,儘可能再快一檔 秋褲老師的安全快門計算邏輯:目的是要在設置的一次快門時間內,ISS的移動不要跨出一個像素。用同樣一套設備拍月亮。不多不少地將整個月亮截出來,看拍出來的月亮直徑的像素,除以觀測網站中預計的ISS這次凌月時長,就可得出相機裡ISS的速度S。所以 1/S 就是安全快門。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舉例,我的相機和長焦鏡頭拍出的月亮直徑是1800像素。L=1800。拍攝的當晚ISS凌月時長是0.5秒,T=0.5。 速度就是 L/T=S=3600。也就是說,在相機裡,ISS每秒鐘會穿越3600像素。我們的快門只要達到 1/S = 1/3600,ISS就不會出現跨像素的拖影,這個就是安全快門,再快一檔,就定在 1/4000秒吧。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當然,月亮月亮也有近大遠小的時候,我在拍攝的前一兩天進行這套計算,我認為誤差可以忽略。你需要的是儘可能找月相超過50%的來計算L值,因為這樣你比較方便截圖截出剛剛好的整個月亮。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3、ISO,在確定了光圈和快門以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越小越好 4、推薦手動對焦; 5、保存RAW文件; 6、白平衡根據實際情況固定下;,我不在意這個具體數值,只要不偏差太遠都能通過後期拉回來; 7、最高速的連拍; 8、瞭解你的相機可以連拍幾秒,這就是你拍攝時間的寬容度。通過這個時間來決定你可以提前幾秒按下快門。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這圖可以看出,ISS並不是傳過月亮的中心線。 by 500px攝影師 畢加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