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優化營商環境3.0版”新政來了

北京“優化營商環境3.0版”新政來了

市區兩級將各推出600項“最多跑一次”高頻事項,將辦事平均跑動次數由1.5次壓縮到0.3次以下。

北京“优化营商环境3.0版”新政来了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8月形成“3.0版改革”方案後,北京堅持邊制定、邊推進,目前有52項改革任務已經完成,精簡辦事材料比例達到60%、壓縮行政許可承諾時限達到法定時限55%以上的目標已經實現。

世界銀行剛剛發佈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排名大幅躍升至31位,其中北京作為樣本城市得分78.2分,相當於位列全球第28位,超過日本東京。

放管服”任務標準均高於國家要求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落實國家要求,圍繞“簡政放權、公正監管、優化服務、強化責任”,將涉及地方政府的68項任務全部納入“3.0版改革”,有些改革任務內容更深入、標準更高。

比如,國家要求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3個工作日以內,北京市目前已實現1個環節、1天辦結。國家要求建成企業註銷網上服務專區,實現企業註銷“一網”服務,“

3.0版改革”將企業註銷業務納入“e 窗通”平臺,實現市場監管、稅務、人力社保等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減少企業重複跑動和材料提交,進一步提升企業註銷便利度。在此基礎上,北京市將國家未要求的企業變更也納入改革範圍,推行企業變更“網上辦、容缺辦、承諾辦”,在豐臺區試點企業地址變更承諾受理,企業在“e窗通”平臺承諾變更地址真實有效,無需提交房產證明即可辦理變更登記,改革範圍更廣。

再如,國家要求將燃氣報裝時間壓縮至16個工作日以內,北京市今年已通過小微工程用氣辦理“三零”服務,將辦理時間壓縮至4個工作日以內,此次改革進一步提出將其他項目用氣辦理時間壓減至8個工作日以內,比國家要求標準時間縮減一半。

又如,國家要求不動產登記時間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北京今年已經實現1個環節1天辦結,在此基礎上,在海淀區探索利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辦理不動產登記,試點實行 “智能秒批”,徹底改變百姓連夜排隊、現場取號、多次跑路的現象。

招投標等領域101項改革措施直擊“痛點”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在於打通企業群眾辦事創業痛點、難點、堵點問題。“3.0版改革”圍繞市場主體反映集中的審批手續多時間長、融資難融資貴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招投標管理等領域的26項問題,對症下藥、精準施策,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跨境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招標投標等7大重點領域推出101項改革措施。

比如,在辦理建築許可方面,兩年來,北京市率先改革、大膽突破,能減即減、能合即合,將環節壓縮22%、辦理時間壓縮57%。在此基礎上,“3.0版改革”繼續以“減環節、減時間”為重點推動流程再造,加快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在試點區域內落地,對符合條件的投資項目,由企業按照政府公佈的標準作出承諾,變“先批後建”為“先建後驗”,進一步減少政府審批,給予企業決策更大自主性。

同時,在融資續貸方面,通過設立北京市企業續貸受理中心,企業只要在貸款到期1個月前提交續貸申請,10個工作日內就能完成審批,續貸前無需過橋資金。該項工作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已在海淀區建立了首個企業續貸受理中心,截至10月15日,已有15家銀行入駐中心,累計完成續貸審批77筆,續貸金額5.4億元,及時有效保障了小微和民營企業資金需求。

市區兩級將各推600項“最多跑一次”高頻事項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和群眾滿不滿意是衡量改革成效的唯一標準。“3.0版改革”聚焦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融資稅收、法治保障、政務服務、創新創業等6大領域推出117項改革措施,著力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比如,在政務服務方面,兩年來,北京市持續加大“一網、一窗、一門、一次”改革力度,90%的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70%以上的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在綜合窗口辦理,80%的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統一進駐服務大廳辦理,200餘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

據介紹,“3.0版改革”將繼續在“減事項、減材料、減時限、減次數,增加政策透明度”上加大改革力度,市區兩級還將各推出600項“最多跑一次”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將企業群眾辦事平均跑動次數由目前的1.5次壓縮到0.3次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