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縣三度躋身百強縣,境內一座荒山因造林綠化成生態公園

在山西省的中北部的忻州市有一座縣城,它是坐落在呂梁山北段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水陸兩路交通四通八達,是連接晉西北與陝西、內蒙的重要經濟紐帶,境內有發達的工業園區,而且農業機械化程度高,人們生活水平富裕,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化城市,這個城市就是保德縣。

山西一縣三度躋身百強縣,境內一座荒山因造林綠化成生態公園

保德縣的名字就深刻的展示了山西人的性格,據《保德州志》,保德,城瀕黃河,扼山陝往還要衝,取義“民保於城,城保於德”,故名保德。我們都知道山西人戀家,有著濃厚的鄉土情懷,所以“民保於民”證明了保德人民對於家鄉的重視與眷戀,而“城保於德”則把山西人以德服人的晉商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

山西一縣三度躋身百強縣,境內一座荒山因造林綠化成生態公園

保德縣地處呂梁山北麓的黃河之濱,依託於三面群山為天然屏障,一面大河為之襟帶,縣境千溝萬壑、坡陡溝深,所以保德縣的糧食種植業不發達,由於地處黃河之濱,所以保德縣土地常年受到流水的侵蝕,水土流失也非常的嚴重,境內莽莽蒼蒼,清一色的黃土地,光禿禿的,讓人看不到一絲春天的生氣。

山西一縣三度躋身百強縣,境內一座荒山因造林綠化成生態公園

但即使是這樣,保德縣依然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縣城,這是為什麼呢?這要得益於保德豐富的礦產資源,保德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煤、鐵礦、鋁土礦、硫磺礦等儲量都非常豐富,尤其是煤炭,保德縣的煤炭資源煤質好、埋藏淺、雜質少、易開採,依託於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保德縣大力發展煤炭工業,全縣共有11座煤礦,並建成了煤炭企業的循環工業園區,使能源資源在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注重了生態效益,依靠煤炭重工業經濟,保德縣在21世紀初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曾經在2002年、2004年、2008年連續三年三度躋身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全國百強縣”。

山西一縣三度躋身百強縣,境內一座荒山因造林綠化成生態公園

俗話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保德縣經濟的繁榮也促進了保德縣第三產業尤其是旅遊業的發展,為了響應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號召,近年來保德縣也開始大力植樹造林,為縣城綠化做貢獻,長期的煤炭產業造成了保德縣的環境汙染,為了持續更好的發展經濟,為了保德綠色健康的明天,一座生態公園矗立在了當地人民眼前,它就是飛龍山公園。

山西一縣三度躋身百強縣,境內一座荒山因造林綠化成生態公園

其實飛龍山在沒有綠化造林以前,只是一座光禿禿的荒山,山上植被稀疏,岩石裸露,風沙嚴重,但是在當地政府與人民的建設下,如今的飛龍山清新肅靜,山花爛漫,樹木叢生,是保德縣境內一處休閒散步的勝地。

山西一縣三度躋身百強縣,境內一座荒山因造林綠化成生態公園

如今的保德,雖然沒有了新千年初輝煌的經濟爆發式增長,但是保德人民的努力與先見之明沒有白費,如今的保德依靠當地的旅遊產業依然走在興盛富強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