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模仿大人,面對“模仿敏感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引導呢?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再加上費用上的負擔,會選擇讓爺爺奶奶去帶孩子,這樣既可以增進孩子和老人之間的親情,還能省錢省時間,看上去真是個不錯的決定,但是這樣做也許有弊端!


這次帶來的是有關爺爺帶娃的故事,看完後真的哭笑不得呀!

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所以把自家閨女讓爺爺帶了一段時間,但是女娃去農村之後,很多地方都發生了不少變化,比如說此刻正在走路的娃,走路不徐不緩,首先將右手放到背後。

寶寶愛模仿大人,面對“模仿敏感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引導呢?

接著女娃完全將兩隻手揹著放到身後,邊走邊點點頭,然後彎腰駝背,看著看著,是不是覺得自這個姿勢非常熟悉?就像是老頭走路的樣子呀!

寶寶愛模仿大人,面對“模仿敏感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引導呢?

走了幾步之後,女娃再慢悠悠地地轉過身來,稚嫩的臉蛋上是一副成熟穩重的表情,看上去真的像一個老大爺一樣呀,給爺爺帶了之後,孩子真的不一樣了!

寶寶愛模仿大人,面對“模仿敏感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引導呢?

真是忍不住想發笑,這個小女孩可以說是完美繼承了爺爺走路姿勢和神態,小小年紀便透露出一股滄桑感,這也是大人對孩子潛移默化影響後的結果呢。

許多家長會忽視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但其實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會學習家長的一切,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呢?

1,為孩子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小事不管大事必管。孩子必須有自己的自由的時間,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這是他的自由,沒有自由的孩子長大以後缺乏主見,獨立性差。當然,在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時,我們也得有自己的原則。

3,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4,體罰與批評要把握分寸。目前體罰孩子是否正確仍然是一個存在爭議的話題,小編覺得是否體罰孩子要看孩子的年齡大小,對於四五歲以下的孩子,體罰是必要的,因為批評教育是無效的,他們甚至都無法完全理解父母的話。而在孩子長大以後,體罰變得無效了,這就要父母講道理了。體罰只能增加他們的暴力意識。

以上的引導方式,家長要學起來!通過自身正確的教育方式,才會讓孩子懂得對與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