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嚴歌苓的這3本書,讀懂人性

1.

一個女人的史詩

看完嚴歌苓的這3本書,讀懂人性

嚴歌苓遠隔千山萬水,說了個四十年的長故事。到底是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幾乎一口氣讀完,覺得一陣久違的親。女人從一九四七年開始,愛了男人四十年。男人抵抗了女人四十年,到底,還是屈服了。這類故事就是有這樣的“好處”——沾了大時代的光,背景牆不斷的更替,他們不斷的演下去,不怕沒話說。
話真的太多。故事一環扣一環。滿滿登登,飽滿的力量似乎是短篇才有的。少見活著的作家寫出這樣勁道十足的長篇來。

他和她的氣場完全不同。他們被迫結婚,在大時代的各種運動中跌跌撞撞走過來,不是舊中國落滿灰塵的“屏風上的死鳥”,是活生生的兩個掙扎的人,他們用各色和固執與時代劃清了界線。男人固執的追求真理,女人固執的追求愛情。而這兩樣,是大時代最鄙視最要打擊的貨色。他們不在乎,於是從大時代的屏風中走下來,有血有肉起來。他們二人的任性彷彿辛棄疾的“醉酒何妨死便埋”,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卻多少給人勇氣。無論市局如何變化,他們與時代的距離永遠不變,永遠不為時代所動,不為時代淹沒。這其實是他們的共同點,都有那麼一些不現實,都那麼不顧一切的為了自己的所要。但表現形式完全不同。他們是一枚硬幣的陰陽兩面。

愛情這回事兒,旁人看著都是假的,幸不幸福自己的心最清楚。
其實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

金陵十三釵

看完嚴歌苓的這3本書,讀懂人性

改成長篇之後的《金陵十三釵》,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結局。
然而作為中篇結尾的那把藏在身後的小剪刀,那種未知的殘忍,和現在這樣都說明白了的結局相比,顯得溫柔多了。
修改成長篇的十三釵多了很多細節,整個故事也徹底成為了追尋真相的轉述,在轉述的過程中,對每一個主角都增添了幾許應有的背景,對南京這座城也增添了更多的筆墨。

在《金陵十三釵》中,嚴歌苓從女人的視角描寫,講了十三個歌女和一群女學生,同住時期矛盾不斷,但最後,當妓女剪去長髮,喬裝成青澀的女學生赴日本人的魔鬼之約,當她們以身獻祭為保全女學生青白時,留給讀者的只有無盡的震撼和唏噓,嚴女士從小小的人群入手,揭露的是那段屈辱歷史下的人群,她不拘泥於一個小教堂,在講訴教堂生活的同時,穿插當時南京城的慘景,可以說,這群人就是當時南京人的縮影,它將人性揭露的淋漓盡致,將最後一塊遮羞布扯下,卻又在最後一刻突現了人性的本質。她從不寫煙花 墜落,而只將鏡頭定格在最燦爛的瞬間。

商女亦知亡國恨,此恨不關風與月。

這是嚴歌苓的作品,她筆下的女性總是生動鮮活的,而這本書,寫活了的女性,有一大半,都被明確告知失去了生命。
所以這個結局,比起那把藏在身後的小剪刀更慘烈。


3.

扶桑

看完嚴歌苓的這3本書,讀懂人性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的古老圈套,愛一個人,就註定要為他等待,如果彼此相愛,就要相互等待。只是,誰也無法知道最後的結果。他從12歲開始迷戀20歲的她,直到他故世前的75歲,他還在想她。看著那一縷剪斷了彼此情感的年輕黑髮,他明白了那份愛情對她來說是一個甜蜜的枷鎖,就好像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每思念一寸,心就燃燒一寸。


她在紅蓋頭下微笑的坐著,以一個死心塌地的姿勢等了他將近2年。那雙年輕的手,卻一直沒有回來握住她安靜的等候。直到不再等了,卻又再次意外的與他重逢。愛情這個古老魔咒,總是習慣性的反覆和糾纏。

扶桑是一個被賣做了妓女的奴隸,她靠出賣自己的肉體過活,儘管她在命運的沉淪中卑微了一生,卻最終在愛情的荊棘密佈中高貴不凡起來。又或者說扶桑是一百二十多年前大洋彼岸那個叫做舊金山的城市中所有知道她、想和她睡覺、想佔有她的每個男人的母親。不管他們如何頑劣如何狂暴如何兇殘如何貪婪,面對著兒子犯下的哪怕是滔天罪行,母親都只是淡淡的微笑然後放過他們,原諒他們的罪忘記他們的狠。她用她溫婉的笑容、豐盈的肌體、猩紅的緞襖、三寸的金蓮融化了舊金山唐人街最殘暴的惡漢大勇、融化了那個德意志貴族血統的男孩克里斯、融化了一直排到目不能及角落裡的那些只想一睹他芳容的黃種男人、白種男人……

她用冰冷嚴酷的筆鋒講述了這麼一個關於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故事,但每個線索和人物在她的筆下卻無比濃重和豐滿,她把人性的兩面赤裸裸的剝落呈現給你看,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讓你一會站在風口浪尖一會又猶如石沉大海,讓你身臨其境過後恍然若失的回味著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個波瀾壯闊的故事,久久不能釋懷。也許這也正是嚴歌苓的魅力所在,她和扶桑一樣都是有過故事的女人。


尾聲,嚴歌苓再次採用了類似旁白的敘述手法,如同她就站在時過境遷後年老的扶桑和克里斯身旁,這是過了半個多世紀後兩個曾經相愛的人再次的偶遇:“我簡直懷疑你們是存心不認出對方來。你在這時接過賬單,付了錢,朝門口走去。你到門口時回頭,她卻給了你一個後腦勺。可你剛掉轉臉,她又轉頭來看你。她看見的是你年邁的蹣跚背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