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是什麼意思?手藝人的訣竅

導語:俗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匠人做工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

提到手藝人,我們總是懷著無比敬佩的心情,卻讚歎他們的手藝精巧,能將普通的東西創造出不平凡的美,尤其是手藝人身上體現出來的匠心,人們對待工作無比熱情,無比執著,對待所做的事情和作品一絲不苟、耐心認真、精益求精,將一件事情用一輩子做到極致。這種精神不僅體現在工作中,也體現在做人上,在民間就有很多的俗語能看出匠人精神,比如這句:“木匠怕摸,瓦匠怕看”,既是做活也是做人的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的意思。

木匠怕摸

首先,木匠在古代社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職業,大到房屋建築,小到家裡的座椅板凳,筷子棍子這些都出自木匠的手,所以在古代雖然木匠的地位很低,但是沒有人敢不尊敬他們。當然了木匠這個技藝還是很難學的,光靠看書是根本學不會的,木匠做工有自己的一套工具和竅門,要跟著師傅親自試驗才行,學習的年頭還不能短,短了就學不精。木匠活難學又難操作,那要是木匠不認真做工,豈不是我們也發現不了,其實不然,雖然用手工做出來的東西我們用儀器很難測量,但是隻要用手一摸就可以摸出不一樣來,手藝嫻熟的木匠是不會做出凹凸不平的傢俱,傢俱都是摸上去就連毛刺都摸不到,所以真正的手藝人不怕別人摸,也不怕挑刺,所以“木匠怕摸”其實就是檢驗一個木匠技藝是否精湛的技巧。同理,“瓦匠怕看”也是一樣。

俗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是什麼意思?手藝人的訣竅

瓦匠怕看

這裡的瓦匠指的是古代的那種撿瓦匠,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房屋都是灰瓦鋪成的,隨著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一些瓦片會損毀,或者移動導致瓦片與瓦片之間有縫隙,這個時候就需要瓦匠的出場,他們好像有輕功一樣,飛簷走壁,在屋頂竄來竄去,不多時就將屋頂的瓦全部翻過一邊,還會將瓦片上的雜物清理乾淨。瓦匠同時也是一件細緻的工作,來不得半點粗心,做瓦時對瓦片的弧度掌握要十分的精確,一旦弧度不正確,片與瓦片之間就沒有辦法完美貼合。翻瓦的時候壞瓦要挑選出來,選用好的瓦,瓦片之間連接也要用心,要不然還是會漏水。瓦片擺放的是不是整齊,瓦片上面是不是乾淨,這都是很客觀的一眼能看出來。

俗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是什麼意思?手藝人的訣竅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撿瓦匠這個工作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瓦匠也成了砌牆師傅的指代詞,但是對於砌牆匠來說手藝是不是精湛,是不是用心,也是可以用過磚碼放的規整程度看出來。對於瓦匠師傅來說砌出的牆磚歪七八扭就是在砸自己飯碗,也是自己最大的恥辱。

綜上所述,好的木匠不怕摸,好的瓦匠不怕看,我們也能瞭解到,一件事情的完美程度關鍵就在於對細節的把控,只有把細節做到完美了,才能得到一件完美的作品。

俗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是什麼意思?手藝人的訣竅

古希臘有一個非常著名雕刻家叫菲狄亞斯,他被派去給神殿製作雕像,他很認真的在雕刻這個神像,有人就對他說:“雕像的正面我們能看到,所以你做得很認真,但是雕像的後面人們也看不到,你幹嘛還那麼認真?”菲狄亞斯回答說:“你錯了,上帝能看得見。”其實我們就是自己的上帝,我們做任何事情,別人可能看不到,可是自己心知肚明,久而久之別人也會看到,而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也正好反映出我們做人的品格。

手藝人最忌諱的就是用手藝欺騙別人,今天你欺騙了別人,人家看不住你做的東西有什麼不好,你自己也覺得無所謂,久而久之,就會覺得所有人都不會發現,手藝越來越敷衍,最後總會被人發現,這樣的結果無非就是手藝跟不上了,還失去了客戶的信任。要明白一件事並不是做了就算做了,要做好了才算做了。 你今天敷衍工作,敷衍別人,明天工作就會敷衍你,別人也會拋棄你。

俗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是什麼意思?手藝人的訣竅

小編有話說:什麼是不簡單?就是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什麼是不平凡,就是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做事情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更小的細節構成的,老子說:“天下大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有需要注重細節,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地,將小事做細,並且能在做細的過程中找到讓自己更好的辦法,所以,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情這都是一個基本的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