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現在的小孩子們腦袋裡真是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想法更是天馬行空,言語裡也是充滿了各種童趣。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而最能體現孩子們這些特點的,除了他們種種“破壞大王”行為,鬼馬精靈的“十萬個為什麼”各種問題之外,就要數寫作文了。

這不,下面的“奇葩作文”在網絡上走紅了,令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一起來看看吧。


這篇作文徹底把我“雷”到了,孩子你的命是有多大?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這一看就是在新時代國旗下長大的孩子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孩子你是一個多麼誠實的人!!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孩子千萬不要隨便漏掉字啊,笑哭������������������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你的段子我接了,孩子你是新一代段子手!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真的是麥子啊不是表子,老師你還好嗎?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多麼痛的領悟,,,,,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看完這些孩子們的“奇葩作文”,網友們都表示自己笑出眼淚了。笑出淚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更深層的思考下,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應該怎麼來教育孩子。


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學習,保留孩子們天性,又不破會他們的想象力?

  1.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1、在平常生活中應當多鼓勵孩子去感知環境,在天性和能動性的驅使下,孩子本身就有理解周遭事物的慾望。

在目光所及的範圍內, 他們會利用一切機會來學習掌握各種知識(多數情況下的確是“掌”握,也就是靠手去感知,這也是孩子們都好動的原因)。

2、搞清楚孩子是怎樣理解事物的,他首先要有了解、體驗和討論概念。先是觀察和觸摸實物,然後問:“我能試試嗎?”“摁哪個是開機?”“開機後會出來什麼?電腦的是幹什麼用的?”……

之後再通過設想和研究, 獲得答案,最後是借用這類基本元素編成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故事。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3、不要幫助孩子輕易對一件事情下定論,時刻愛護孩子們的心靈。孩子有必要知道,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如果孩子嚐了一道新菜,試了一套新衣服,或者聽了一句方言,鼓勵他把這些看作有趣別緻的新事物,而不是出格、怪異的東西。

我們過去的教育,對象是孩子,家長就像做雕家,把孩子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然而現代的教育理念認為,對象應該是環境,家長應該做的是創造合適的環境,讓孩子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2.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允許孩子們犯錯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孩子天生有著自己探索的動力。我們成人如果發現了孩子在探索、在努力、在嘗試,那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地站在一邊,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努力、去嘗。

我們都經常遇到這樣的孩子:什麼東西你不讓他碰,他就是要去碰,他千方百計都有去幹這件事情。

怎麼辦呢?有時可以滿足下他們的好奇心,就是讓這樣的孩子嘗試“犯錯”一下。什麼叫做犯錯呢?

我家的孩子看到杯子裡有水就想去碰,小孩子都是喜歡玩水的。每次把開水倒杯子裡就特想碰,你越阻止她,她興趣越高。有一次我特意把杯子裡的熱水冷涼一些,然後裝作不去看杯子,閨女見有機可乘,悄悄的走過來高興的把小手貼杯子上。不過她迅速把手又拿開了。我就故意問她“怎麼不拿了啊?”她說“熱”。那一天以後杯子在有水,她就會指著杯子說“慢慢,熱”。

有時候孩子犯錯,並不是他主觀上這麼想,而是好奇心所致,你越阻止,孩子的好奇心越強,他就越想做這件事。

就像我的孩子,他她並不知道我們不讓他碰桶杯子是因為怕她燙著,跟她說了她也不相信。但她親手試過之後,就明白了我們不讓她碰的原因,她也就不再好奇了。當然,讓孩子“試錯”,是要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這也等於給孩子上了一課。

在電影《無極》中有句臺詞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見的,就像風起雲湧,日落月升,就像你不知道樹葉什麼時候變黃?嬰兒什麼時候長出第一顆牙來,就像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愛上一個人。

同樣的道理,孩子的成長我們也是很難看見的。但我們要記住,孩子們無時無刻的都在學習,在成長。因為這世界所有東西對孩子來說,幾乎都是新鮮的,都是蘊含著知識的。

當孩子年幼的時候,成人對於孩子就如同來自外星的高等文明生物。我們可以直接幫助孩子越過臺階,幫孩子在放學後背起書包,我們可以在孩子站在臺階面前時明白他遇到了障礙,直接幫助他克服障礙等等,我們可以為孩子做很多事情。

但是,當孩子20歲時、30歲時……他還會遇到更多的障礙,遇到我們也不能解決的障礙。因此,我們要在孩子年幼時,就讓他學會‘獨立’、學會‘探索’、學會‘自信’、學會‘努力’,這些素質才是克服一切障礙的萬能法寶。

3.注重培養孩子觀察、思考的習慣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由於每個孩子都會對於環境產生好奇,按捺不住地想去看、去聽、去觸摸,由觀察產生興趣,在興趣中開始思考,從思考中學到知識,再由知識中加深對這個事物的瞭解……在這個過程中瞭解和學習。因此,觀察力與思考力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1.昆蟲學習法:

比如說很多人身邊都會出現過螞蟻的蹤跡,你絕對想不到這個討人厭的小昆蟲,卻是訓練孩子觀察力的好教材呢!

螞蟻是一種相當有組織的生物,他們的分工相當精細,每隻螞蟻各司其職,父母可以在螞蟻出入的地方,放一些餅乾屑,然後和孩子一起觀察“螞蟻雄兵”們把餅乾碎屑搬入螞蟻窩的有趣情形,這是引導孩子最自然也是最生活化的教材喔!

2.遊戲學習法:

可以讓孩子運用各種圖片、卡通、玩具積木等道具來訓練觀察力。

比如將一大堆不一樣形狀的積木倒在地板上,讓孩子找出同樣形狀的積木,並且分類放好;或者拿兩張相似的圖片,讓孩子找出比較細微而又不同的地方。這樣一來不但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力,同時也培養了他的歸納以及分析力,讓他成長為一個細心且有組織能力的人。

3.家務學習法:

做家事也能夠訓練孩子的觀察力。當孩子二三歲的時候,已經可以開始分攤一些簡單的家務了。

比如我們把洗淨曬乾的衣物通通收進屋子裡,然後請孩子幫你一起做分類的工作,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媽媽的?哪些又是自己的?別小看這些分類的工作,讓孩子從小參與一些這樣的分類遊戲,他們的觀察力、秩序感等都能在無形中得到行之有效的培養。

訓練寶寶的觀察力的要點在於讓孩子有目的地觀察事物。孩子在觀察中往往目的不明確,喜歡憑自己的興趣,只關心自己好奇的那一部分。

家長要做的是要有目的地培養孩子去觀察,觀察之前告訴他們我們要看什麼呢?點明那些他們不容易注意的地方,這樣效果會更好。

在這樣的指導下孩子得到了觀察的訓練,漸漸掌握了觀察的要素。在以後的觀察中他們也會向自己提出以上的問題,並以這些要求為目的,進行主動而有目的的去思考。他的觀察與思考能力也就得到發展了。

4、教的方法要符合孩子認知的發展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提到認知發展,我們就不得不先介紹一個人:讓·皮爾傑。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迄今為止兒童心理發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認知發展理論就是由他提出的,而認知發展理論也被公認為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

皮亞傑根據他的觀察研究,把人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所有的兒童都會按照這樣的順序發展,並且每一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發展完成的基礎上。

0-3個月寶寶 主要思考身體的各種感覺。 4-6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慢慢的插入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還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變化。

7-9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具有初步獨立意識。10-12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會根據父母的表情判斷自己下一步行為還會跟蹤父母的視線,以理解父母的觀察什麼。1歲-1歲半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的思想和意願,個性更加鮮明……

當孩子處於3歲這個階段,果然是可怕的3歲,叛逆,做什麼事都要按照他的想法來。

當孩子處在整個的這個認知能力的發展過程中,父母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才能真正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呢?

1. 讓你的孩子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方法中,我們太強調帶有功利性的,單向的學習方式,讓大部分孩子習慣於被動接受知識,而無法從學習中發覺自己的興趣所在。

但是在這一生之中不單單只是考試、唸書、工作而已,如果能夠從小培養一到兩種興趣與愛好,將可以為孩子未來的生活帶來許多樂趣。

所以,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環境,同時允許孩子依靠自己的方式及步調去學習和探索。另外,父母在培養孩子興趣的同時,應該避免強迫學習、壓力學習所造成的反效果,嘗試去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協助孩子從中獲得有趣好玩的經驗,先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動機,才能找出真正興趣所在。

2. 讓孩子接觸各種類型的活動,激發潛在的天賦:

提供孩子接觸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機會,如:音樂、藝術的欣賞;動植物的栽培以及照顧;天文地質的探索;身體律動的練習等,

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要預設孩子該會學到多少的結果,父母可以從旁觀察,在不同領域的學習活動中孩子們自然發揮的潛力,並朝著這些方向給予更多環境,刺激他發揮潛能。

如:進行音樂欣賞時,對於旋律節奏特別有反應的孩子,可能代表他在音樂方面是有潛能的。而常常蹲在路邊觀察昆蟲活動的孩子,可能對於動物部分的學習是特別敏銳的,爸爸媽媽可以憑藉生活中觀察孩子的小細節、小動作,瞭解自己孩子優勢所在。

3. 培養孩子正確的判斷力:

孩子由於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隨著身心的成長以及知識的增加,孩子也展現出正確決定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定會發生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如:在寒冷的冬天卻選擇穿短袖的衣服,應該先吃飯但他卻想著打遊戲等等,這時爸爸媽媽應該適當的輔導,培養孩子的對於如何做選擇思考邏輯,瞭解他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而不是直接責罵孩子這樣做不對。

因為這些小小的、零散的錯誤經常去幫助孩子有一天能夠做出正確決定的重要基礎。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改變,才會帶動孩子更好地改變。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在一次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每一份努力都可能因為未來的成長而得到放大。

孩子們的“奇葩”作文走紅,笑出眼淚,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成長

當你努力做出改變的時候,我希望你對自己和孩子都要耐心一些,隨著你對孩子成長的原理的理解,你會越來越懂得如何對待孩子的行為。

更重要的是,相信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好奇心,這便是我們最好的陪伴姿勢了。


希望大家有更多更好的辦法,一起來交流學習,為了孩子更好的明天一起努力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