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用針管射墨,引起群嘲,他卻不思悔改,自稱:書法自由

此人用針管射墨,引起群嘲,他卻不思悔改,自稱:書法自由

本文我們來談一種很奇怪的“書法”,姑且稱其為書法吧,它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射墨,也就是所謂的射書。發明這種創作方式的人,還是一個在書畫界很有知名度的人,他就是邵巖。

此人用針管射墨,引起群嘲,他卻不思悔改,自稱:書法自由

邵巖是典型的60後,其實在他發明出射書之前,此人的名銜就已經十分豐富了。邵巖是國家畫院的研究員,而且還是中書協的委員,另外他還是中西方美術研究院的研究員,景德鎮陶瓷藝術總監,甚至還是書法篆刻協會的副秘書長。另外,邵巖還在許多大學掛職,各種教授的名銜一大堆。邵巖的作品,甚至還得過非常多的獎項。可以說,如果從名號和獎項上來衡量邵巖,他絕對算得上是大人物。可是,為何這樣的名人,會發明出備受爭議的射墨呢?

此人用針管射墨,引起群嘲,他卻不思悔改,自稱:書法自由

按照邵巖所言,他的射墨靈感,全都源自中書協沈鵬關於“書法自由”的說法。其實,中書協為何一直有人在尋求書法創新?其思想根源,也是這四個字。中書協的一些專家甚至認為,當今我們的書法水平,已經遠勝古人。既然已經遠勝古人了,那就不能過於保守,而應該尋求藝術本身的創新。傳統書法過於依賴臨帖,不可能超過古人的。因為傳統書法注重的都是結果,反而忽視了書法過程對藝術自由的追求。根據這些思想,邵巖的射書應運而生。

此人用針管射墨,引起群嘲,他卻不思悔改,自稱:書法自由

對自己的射書進行了昇華。從最早的單管射墨,發展到今天能用四支針管同時射墨的水平。邵巖認為,書法講究的是氣,古人的書法過於講究筆法、筆畫,導致每個字的氣都難以成形,更別提通篇文字。邵巖認為,古人的書法,草書是最高的境界。因為草書已經在嘗試“一氣呵成”,一幅作品渾然一體,通篇一氣。但是,草書還是不行,停頓的還是非常多。

此人用針管射墨,引起群嘲,他卻不思悔改,自稱:書法自由

為了達到書法“一氣呵成”的最高境界,邵巖認為必須在工具上進行創新,而毛筆就成為第一個要更換的道具。針管和毛筆不同,它不需要蘸墨汁,而且不用和紙張表面發生接觸,自然不會有摩擦力。所以用射墨創作書法,絕對是最自由的,而且也是唯一能夠接近一氣呵成的手段。為了達到一氣呵成,邵巖還拜師學了氣功。他認為,古代有許多書法家,本人也是氣功高手。習武和書法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當初的草聖張旭,就是觀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后,方才悟到草書的創作精華。而射墨的原理,亦是如此。

此人用針管射墨,引起群嘲,他卻不思悔改,自稱:書法自由

儘管射墨、射書的出現一直備受爭議,但是邵巖似乎沒有要停下來的樣子。時至今日,依然在升級他的射書。

你認為“射墨”、“射書”,是在侮辱書法,還是藝術創新、藝術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