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節儉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各種省錢妙招鋪天蓋地:自己下廚,反季購物,多用優惠券,換個小一點的衣櫥等等,不一而足。是的,我們都知道量入為出的好處,明白無債一身輕的感受。但問問自己,如果要長年累月自備午餐便當、住在窄小的房間裡、穿著過季的衣服……這種“自願選擇的“節儉生活”你願意過多久?

然而,“節儉生活”並不等同於過沒有質量的窮日子,相反,它卻是實現高幸福感受的有效途徑。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吧。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節儉不是消沉的藉口

你是個拿著不高不低薪水的白領,每月還完貸款、交完水電煤氣費、買了油、米和麵包後,摸摸乾癟的荷包高呼,“崩潰啊崩潰!”於是,你一方面在日常開銷上拼命剋扣自己,另一方面又哀嘆時運不濟。但不妨想想,那些在超級市場裡挑選價廉物美商品的人,極有可能就是身家千萬的富人。節儉不等於止步於做一個“存錢罐”,在強調節流重要性的同時,如何提升自己才是問題的關鍵。學習一門新語言,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掌握一種安身立命的技能……總之,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投資,而往往這並不需要花費你很多金錢。有句話說,看一個人晚上8點到11點在做什麼,就知道他將來能有多大出息。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省錢,但不省健康

如果你認為節儉就是整天都用青菜蘿蔔裹腹,那可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享受健康的生活與節儉毫不衝突。在家下廚不僅經濟實惠,也能省去外出就餐的食品擔憂。千萬不要吝嗇對身體的投資,除了健身之外,定期體檢絕對是值得的花費。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愛惜自己擁有的物品

不做一個物質至上的人,也可以過體面的生活。珍惜自己擁有的物品,不僅是一種節儉的習慣,還是物盡其用的表現。定期保養維護電器,而不是任其老化;定期為地板打蠟,檢修水管,而不是等到房子大修的那一天;自己動手DIY,不僅可以避免重複購置,還能增加動手能力和生活情趣,何樂而不為。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和最新科技保持距離

你可以關注,但不一定非得擁有,因為盲目的時髦只是讓你的銀子白白流走。看看那些自備乾糧和睡袋、在商店門口徹夜排隊只為買到新產品的人吧,他們在乎的更多隻是一種擁有的感覺。

其實,你大可不必為此糾結。著名的摩爾定律告訴我們,技術本來就不該是奢侈品。任何當下眩目迷人的高科技產品其壽命也不會超過18個月!只要你不盲目跟風,過不了多久,性價比更好的產品就會現身。所以,不用去當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你也能在不久後嚐到螃蟹的美味。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為了什麼去旅行

節儉生活並不意味著你只能在地圖上環遊世界。也許你就喜歡當個御宅族,但“行萬里路”的誘惑是大多數人抵擋不了的。世界是一本書,不愛旅行的人只能看到其中的幾頁。但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旅行的意義何在?如果奢侈的紅酒和魚子醬,或是高級的5星級套房和名牌購物就是你旅行的全部,你無力承擔卻又為此煩惱,那隻能說你是庸人自擾了。旅行的意義在於給平淡的生活開一道門縫,從中你可以嗅出靑草、泥土和花香的氣息,看到陌生人的微笑、大千世界的種種。

而這些,要的不是你多有錢,而是你有沒有這樣一種心態:做一個簡單的行者,暴走、爬山、去博物館,關注內心的感覺,感受興奮和憧憬,體驗安靜與舒心。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學習富人好榜樣

富人並非那麼高不可攀,也遠非媒體描寫的那麼神秘。有空不妨多研究一下這些富豪們平時的好習慣,學習他們的人生經驗和智慧,而不要只是把眼光停留在他們的豪宅和高級轎車上。研究表明大多數富人在家財萬貫之後依然會保持原先的習慣:避免不必要的奢侈花費。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原諒自己的小小“浪費”

最後,不必對自己過於苛刻,要經常犒勞自己,這樣做其實更有助於你激發向上的動力。當然,這裡的犒勞不是給自己過度消費找藉口,你可以去喜歡的甜品店或是邀上三五好友郊遊散心,重點是感受內心的喜悅。如果有些錢確實花了但事後又覺得不值,請果斷拋下這個念頭,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就像一場馬拉松,你不可能永遠一路領先。

七種角度重新認識節儉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